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验证HY-HDR18型遥控后装治疗机所用施用器周围的剂量分布。方法:用TLD(热释光剂量计)[LiF(MG,Cu,P)]测量并验证由HY-HDR18型后装治疗计划系统设计的针对宫颈癌的妇科治疗计划及施用器周围的剂量分布。结果:TLD测量值与TPS计算值偏差4.2±2.5%。结论:理论值与实测值接近,此机可以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放射工作者个人剂量监测的目的在于掌握放射工作者的受照剂量 ,建立个人剂量档案 ,为健康监护、放射防护效果评价等提供客观的剂量依据。现将 1 990~1 999年间个人放射剂量监测结果与评价报道如下。1 监测方法测量系统 采用热释光测量系统 ,用高灵敏度LiF(Mg,Cu ,P)粉末制作成剂量元件 ,装入由省卫生防疫站统一制备的组织等效好的塑料盒内 ,组成剂量计 (TLD)备用。质量控制 热释光测量系统由上海计量研究院检定 ,经江苏省卫生防疫站比对 ,测量误差 <5 %。剂量计收发测量 由各县 (市、区 )卫生防疫站从事放射防护工作人员统…  相似文献   

3.
目的:验证HY-HDR18型遥控后装治疗机所用施用器周围的剂量分布。方法:用TLD(热释放光剂量计)「LiF(MG,Cu,P)」测量并合流下由HY-HDR18型后装治疗计划系统设计的针对宫颈癌的妇科治疗计划及施用器周围的剂量分布。结果:TLD测量值与TPS计算值偏差4.2±2.5%。结论:理论值一实测值接近,此机可以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探讨乳腺癌胸壁照射时,靶外组织的受照剂量。方法 借助非均匀组织等效拟人体模型,模拟左乳腺癌用9MeV电子束和6MV-X射线行胸壁照射,利用TLD测量革外组织间接剂量。处方总剂量50Gy,每次照射2.0Gy。9MeV电子束照射时眼晶体、甲状腺、心脏、右肺、右后胸壁、右前胸壁、右乳、纵隔、左肺、左后胸壁、上腹部、下腹部、骨盆等处的受照总剂量为29.0~295.5cGy;6MV-X射线照射时相应的受照总  相似文献   

5.
目的百分深度剂量是放射治疗外照射剂量计算的主要参量,临床放射治疗时此参量通常通过查表内插求得,本研究拟利用数学拟合的方法求得放射治疗外照射百分深度剂量的表达公式。方法分别对射线能量为Co60γ至18MVX射线百分深度剂量数据利用数学统计软件包进行多元拟合,拟合结果与实验实际测量值对比。结果所得到的百分深度剂量表达式在射野4x4到40x40cm2,dmax到30cm深度范围内与实测数据的均方差小于1%。结论提供的%DD拟合公式适于剂量建成区以外即dmax至30cm组织深度处。  相似文献   

6.
介绍一种新型多用辐射剂量测量水箱,应用该水箱可以模拟放射治疗中病人呼吸引起的组织或肿瘤深度变化的实际情况并进行剂量测量,从而获得该病人放疗时的"组织深度波动因子"用来校正放疗时肿瘤或组织的吸收剂量,使治疗时的肿瘤吸收剂量更准确以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口腔内肿瘤及胸部肿瘤放射治疗时,野内存在空气膈和气腔,这种结构会对治疗剂量有一定影响。本研究对放射治疗时体内气腔及空气膈对射野中心轴的剂量影响进行了研究。方法以聚丙稀酸体模模拟口腔放疗与胸部肿瘤放疗时的空气膈和气腔结构,以平板电离室测量中心轴剂量的大小。射线能量分别取Co-60和6MVX线。结果对有空气膈结构组织照射时,随空气间膈的距离不同,对中心轴剂量的影响不同,对Co-60:在空气间隔5CM时中心轴剂量减少25%,对6MVX线则有30%,对有气腔的组织,气腔的存在对中心轴的侧向剂量贡献减小2%以上。结论在有气膈的组织放疗时必须考虑气膈对中心轴上剂量的影响。而对有气腔组织放疗时,气腔的存在对中心轴上剂量的贡献可以忽略。  相似文献   

8.
198 6年以来 ,我院放射治疗科依据国家计量局、卫生部颁布的关于肿瘤放射治疗剂量学的若干规定进行辐射剂量的测定。随着辐射剂量学理论的发展和测量装置的改进 ,我国国家技术监督局分别在 1990年 2月和 1992年 1月颁布了JJG592 - 89和JJG10 2 6- 91放射剂量检定规程[1,2 ] 。我们医院自1992年底至 1994年底应用JJG592 - 89检定规程对高能光子和电子束吸收剂量进行测定 ,1995年 1月起按JJG10 2 6- 91规程进行测量。现将我们应用不同检定规程测定高能光子和电子束吸收剂量的体会报告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放射治疗装置KD - …  相似文献   

9.
目的 测量元宫型金属官腔内节育环对放射治疗引起的密度效应及次级射线引起的散射效应对放射治疗剂量分布的影响.方法 将元宫型金属节育环置于厚20 cm的人体等效组织密度有机玻璃中间,分别用6 MV和10 MV X线垂直或平行于节育环分别进行10 cm×10 cm单野照射和二野对穿照射,用FARMER剂量仪电离室测量并比较节育环前1 cm和0.5 cm,环中间0 cm,环后0.5 cm和1 cm及旁开0.5 cm处的剂量.结果 垂直或平行于节育环进行10 cm×10 cm单野照射时,各点与无环时比较,最大剂量变化为0.15%;对穿野照射时,最大剂量变化为0.13%.结论 宫内节育器对放射治疗时剂量分布的影响远小于5%,在盆腔肿瘤需要放射治疗时,可以忽略节育环对剂量分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元宫型宫内节育环对盆腔放射治疗剂量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测量元宫型金属官腔内节育环对放射治疗引起的密度效应及次级射线引起的散射效应对放射治疗剂量分布的影响.方法 将元宫型金属节育环置于厚20 cm的人体等效组织密度有机玻璃中间,分别用6 MV和10 MV X线垂直或平行于节育环分别进行10 cm×10 cm单野照射和二野对穿照射,用FARMER剂量仪电离室测量并比较节育环前1 cm和0.5 cm,环中间0 cm,环后0.5 cm和1 cm及旁开0.5 cm处的剂量.结果 垂直或平行于节育环进行10 cm×10 cm单野照射时,各点与无环时比较,最大剂量变化为0.15%;对穿野照射时,最大剂量变化为0.13%.结论 宫内节育器对放射治疗时剂量分布的影响远小于5%,在盆腔肿瘤需要放射治疗时,可以忽略节育环对剂量分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镍钛合金支架对食管放射治疗中吸收剂量可能产生的影响。方法:利用仿真体模,通过热释光元件.对镍钛合金支架置入食管前后的吸收剂量变化进行测量。结果:在照射剂量为2.0Gy时,支架前方吸收剂量增加2.54?筒喾郊亮吭黾?.01%,后方剂量减少了1.12%;在照射剂量为1.5Gy时也有上述剂量变化的趋势。结论;食管放射治疗中镍钛合金支架引起的剂量变化影响存在,但剂量变化值较小,不会对食管放射治疗产生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张立珍  哈思衡 《中国民康医学》2006,18(8):F0002-F0002,248
2.6影像引导下放射治疗(ICRT)人体的呼吸和器官运动可引起肿瘤及重要器官的移动,运动会导致在照射期间肿瘤偏离我们制定的照射野,使肿瘤部分体积欠剂量,而正常组织、重要器官过剂量的照射。为此,在治疗前医生制定靶区时,就会考虑到呼吸引起的位移变化、治疗时摆位重复性的偏差,这就需要将照射野扩大,使治疗时呼吸引起的位移、  相似文献   

13.
在肿瘤的放射治疗中,有时出现放射性皮肤反应:红斑反应、干性反应、湿性反应,对此应倍加注意,特别是出现湿性反应时,应立即停止放射治疗,以免出现严重的皮肤溃疡。由于高能X线表面剂量较低,放射治疗中的皮肤反应并不严重。但若因某种原因导致电子污染严重(如某些不良限束、挡束装置会产生过多的二次电子),这个好的特性将会减弱。甚至完全消失(见图1)。  相似文献   

14.
丛也彤  张满英  金龙哲  张立萍 《吉林医学》2006,27(10):1170-1171
目的:对乳腺癌术后胸壁放射治疗时不同能量电子线照射不同厚度组织等效膜产生的肺受照剂量进行测量及分析。方法:选用6MeV及9MeV电子束的电子直线加速器,对仿真人体组织等效模型所拟的典型成年女子左侧乳腺癌术后患者进行模拟照射,用热释光剂量仪进行实际测量。结果:在无膜及体表加盖0.5cm及1.0cm组织等效膜后,6MeV电子线照射时肺平均受照剂量呈明显递减趋势,分别为63.7、30.7和13.4cGy;9MeV电子线照射时肺平均受照剂量减少,分别为173.9、101.7和86.9cGY,同样呈明显递减趋势。结论:不同能量电子线照射在体表加盖相同厚度组织等效膜时,能量大的肺平均受照剂量大;在体表加盖不同厚度的组织等效膜后,随着等效膜厚度增加肺平均受照剂量减少。可以通过增加一定厚度的等效膜来提高整个靶区治疗的剂量要求,同时肺平均受照剂量减少,保护了肺组织,从而减少了放射性肺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组织间插植与阴道盒后装放射治疗消除巨大子宫颈肿块的疗效和并发症。方法宫颈癌大体积外生肿瘤(直径>40mm)应用高剂量率铱-192放射源近距离后装放射治疗消除肿瘤共43例,分两组用不同方法对比观察。第1组28例,用阴道盒容器;第2组15例,用组织间插植。结果宫颈肿块消退至20mm左右或宫颈外形恢复时间第1组需用2~3次,平均2.54次,放射剂量为源旁15mm(阴道粘膜下5mm),DT20~30Gy,平均DT25.4Gy;第2组需1~3次,平均1.9次,放射剂量为源旁10mm,DT10~30Gy,平均DT18.7Gy;直肠、膀胱放射反应发生率第2组低于第1组分别为13.3%、6.7%和32.1%、14.3%。结论组织间插植后装放射治疗消除宫颈巨大肿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不增加肿瘤的转移。  相似文献   

16.
氟化锂热释光探测器的剂量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树旺 《右江医学》2002,30(6):526-527
目的 :了解我站使用的热释光探测器的剂量性能。方法 :使用热释光探测器为氟化锂 (LiF :Mg·Cu·P) ,经FJ 411型热释光退火炉 2 5 0℃退火后 ,封装在小塑料管中作为探测元件 ,元件经上海市计量测试研究院标准辐射场辐照 ,参照国家卫生标准GB 10 2 64 88规定的方法 ,用FJ 42 7A型热释光剂量仪测读。结果 :探测器探测阈、线性度 (剂量响应 )、能量响应、一批均匀性均可满足国家卫生标准GB 10 2 64 88的要求。结论 :我站使用的氟化锂 (LiF :Mg·Cu·P)热释光探测器可用于个人剂量监测  相似文献   

17.
乳腺癌术后胸壁电子线放射治疗的剂量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乳腺癌术后胸壁放射治疗时不同能量电子线照射不同厚度组织等效膜产生的剂量进行测量及分析。 方法:以射线选用6及9 MeV电子束的电子直线加速器对仿真人体组织等效模型所拟的典型成年女子左侧乳腺癌术后患者进行模拟照射,用热释光剂量仪进行实际测量。 结果:在无膜及体表加盖0.5及1.0 cm组织等效膜后,6 MeV电子线照射时皮肤表面的剂量提高,分别为184.7,217.8和220.4 cGy, 肺受照剂量减少,分别为63.7,30.7和13.4 Cgy;9 MeV电子线照射时皮肤表面的剂量提高,分别为163.8、170.7和191.5 cGy, 肺受照剂量减少,分别为173.9、101.7和86.9 cGy。结论:不同能量电子线照射时,在体表加盖0.5及1.0 cm厚的组织等效膜后,皮肤表面剂量提高,肺前缘受照剂量减少,电子线能量增加,高剂量坪区加宽;电子线能量相同时随着等效膜厚度的增加,高剂量坪区向表皮移动;可以通过增加一定厚度的等效膜来提高整个靶区治疗的剂量要求。  相似文献   

18.
探讨组织间插植与阴道盒后装放射治疗消除巨大子宫颈肿块的疗效和并发症。方法 宫颈癌大体积外生肿瘤应用高剂量率铱-192放射源近距离后装放射治疗消除肿瘤共43例。,分两组用不同方法对比观察。第1组28例,用阴道盒容器;第2组15例,用组织间插值。结果宫颈肿块消退至20mm左右或宫颈外形恢复时间第1组需用2-3次,平均2.54次,放射剂量为源旁15mm,DT20-30Gy,平均DT25.4Gy;第2组需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为了解介入放射治疗中操作人员受辐射情况,保护从事介入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对介入放射治疗中的防护进行探讨.方法 采用热释光剂量计,对介入放射治疗中操作人员进行剂量监测和估算.结果 介入放射治疗中操作人员(穿铅背心)左右前臂受照均值最高(0.22 mGy/次),胸部铅衣内外受照均值(0.20 mGy/次、0.17 mGy/次)次之,头前额受照均值最低(0.12 mGy/次);操作人员在肿瘤介入治疗和介入治疗血管造影时受照均值为0.18 mGy/次,介入止血时受照均值为0.20 mGy/次;铅防护吊屏前受照均值为1.52 mGy/次,铅防护吊屏后受照均值为0.26 mGy/次.结论介入放射治疗中操作人员需穿铅衣;铅防护吊屏对防护有重要作用;介入放射治疗中全部操作人员应作为放射工作人员进行管理.  相似文献   

20.
本文应用热释光剂量仪和电离室测量出多功能后装机治疗病人直肠、膀胱的剂量,并与治疗计划剂量值比较,找出剂量值的误差,提出解决的方法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