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1995年1月1日,四川日报报业集团主管主办的《华西都市报》创刊,成为我国的第一张都市类报纸,并引来无数模仿者,都市报旋即风靡全国,形成了蔚为壮观的“都市报现象”。而且都市报的横空出世、异军突起,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报业奇迹,也加速了中国报业市场化、产业化的发展进程,都市报这一全新报种迅速开启了一场波澜壮阔的中国报业“都市报时代”。20年,经过创业的艰辛,不断地探索,都市报跻身主流媒体行列,并成为集团或母报的重要经济支柱。然而,仅仅20年的时间,由于新媒体的迅猛发展与冲击,都市类报纸遇到了一个拐点,2014年,全国多家都市类报纸经营出现了断崖式下滑,2015年年初各大媒体纷纷减薪、裁员甚至鼓励员工去创业。不仅如此,2015年7月,《生活新报》休刊;9月21日,《长株潭报》休刊;10月1日,《上海商报》休刊。  相似文献   

2.
《新疆都市报》是自治区党委机关报《新疆日报》的子报。1998年10月,《新疆都市报》创刊时仅是四开八版的周三刊,发行量也不过万余份,在《新疆日报》党委的领导下,经过11年的发展,已成为新疆都市类主流媒体。  相似文献   

3.
1998年11月,《新疆都市报》随着市场的需求应运而生。《新疆都市报》和全国都市类报纸一样,走过了10多年不同寻常的发展历程,已经由创刊之初人们观念中的"小报"、"生活报",蜕变成为以"记录新疆历史  相似文献   

4.
从1995年中国第一张都市报纸《华西都市报》诞生至今,已经11个年头。11年来,都市报纸已经成长为中国报业一道最绚烂多姿的风景。它得益于中国改革开放、经济社会文化不断发展的大背景,它成长在新闻改革事业不断探索前行的突破中。由新疆经济报社主管、主办的《都市消费晨报》也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诞生的。时至今日,《都市消费晨报》日发行总量达20多万份,平均日出64版,成为新疆最具影响力的都市类日报之一。现在回头总结《都市消费晨报》发展的7年,我认为,核心是创新。可以说,创新是《都市消费晨报》创办至今贯穿始终的灵魂。创新渗透于晨报…  相似文献   

5.
《新闻前哨》2005,(11):69-69
据中新网报道:在最近召开的第二届中国报业竞争力年会上,2005全国晚报都市类报纸竞争力监测结果终见分晓。《新民晚报》,《南方都市报》,《华商报》,《大河报》,《齐鲁晚报》,《北京青年报》,《北京晚报》,《都市快报》,《羊城晚报》,《华西都市报》,《楚天都市  相似文献   

6.
当前,都市类报纸同城竞争十分激烈,“克隆”之风甚浓。办好报纸,必须形成自己的内容品牌优势,进而吸引读者并在竞争中胜出。在内容品牌塑造过程中,都市类报纸要树立受众意识、强化市场营销理念,形成自己的优势,为报纸的整体品牌建设服务,推动整个报业的良性发展。《江南都市报》虽地处经济欠发达的江西省南昌,却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成功进入中国报业前50强,究其原因之一,就是近几年来,该报已形成了自己的内容品牌优势。以《江南都市报》的内容为研究文本,总结其经验,对其它都市类报纸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赵莉 《青年记者》2001,(2):15-16
最近的一项调查显示,在京沪穗三地,都市报纸的零售额均占前列,其中《北京青年报》在北京零售量居第2位,《广州日报》在广州零售量占第1位,而且,《扬子晚报》发行量160多万,《楚天都市报》发行量突破百万大关。广州、深圳、上海是报业最发达的地区和报业竞争的主战场,《羊城晚报》、《南方都市报》、《新民晚报》都把发展重点转向城市,“立足城市,面向市场,贴近生活,贴近读者”已成为各大报的共识。有人预言,中国报业已进入都市报时代,都市报纸已成为当今最具活力、最有希望的代表。都市报纸的兴起和旺盛的发展势头主要是由于适应了读者市场。市场是充满活力的,同时市场也是充满残酷竞争的,今年以来持续了半年的南京报业大战主要是在《服务导报》、《现代快报》、《江南时报》等都市报之间展开,都市报纸发展的前景虽然广阔,但由于其定位趋同导致同质化竞争,进入门槛较低,必然引发激烈竞争。从目前美国的报业现  相似文献   

8.
中国报业市场继80年代初期的晚报复兴和90年代初期的扩版狂潮后,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新兴市场经济的热潮之时,迎来了第三次快速发展时期。自1995年1月《华西都市报》在四川成都创刊开始,《燕赵都市报》、《楚天都市保》、《三秦都市报》、《大河报》、《华商报》等多家都市报应运而生。这批新兴的都市报从诞生之日起,就以清新可喜的风,  相似文献   

9.
时讯专递     
两家都市报新领导到任 本刊讯 最近,中南地区两家都市报新的主编、总编辑上任: 程益中担任南方都市报主编,南方日报报业集团社委李明英不再兼任南方都市报主编; 湖南日报副总编辑李发美兼任三湘都市报总编辑,湖南日报原副总编辑兼三湘都市报总编辑叶畅因到退休年龄,不再担任原领导职务。两家都市类报纸停办本刊讯 因报业结构调整,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2001年6月,四川成都将停办两张报纸──《蜀报》和《商务早报》。时讯专递  相似文献   

10.
失踪的社长     
在报业江湖的野蛮生长期,毕华德创造了让他名噪一时的《半岛都市报》。在集团化作战的时代,他试图用同样的手段在《都市便民报》上复制过去的成功。然而,都市报的黄金时代似乎已经过去  相似文献   

11.
中国都市报类报纸的勃兴,是以华西都市报的创办为标志的。自此。都市类报纸异军突起,成为我国报业的一道亮丽风景。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如今,都市类报纸已成为中国报业不可或缺的一支生力军,改变了中国报业的传统竞争格局,为构建和谐社会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相似文献   

12.
雷利 《东南传播》2010,(4):127-129
在新的传播环境下,报业生存空间备受挤压,甚至面临着被边缘化的可能,但一些媒体却在日益萎缩的报业市场中走出自己的康庄大道。文章以《华商报》和《南方都市报》南北两家国内著名的都市报对海地地震的关注及连续报道为出发点,通过头版风格、报道角度、侧重点等方面的分析,探寻两者同为都市报在对同一事件的处理上的异同,透视同为都市类报纸不同的媒体风格,并试图寻找他们立足于传媒市场的核心竞争力到底是什么。  相似文献   

13.
2011年1月20日,《中国新闻出版报》在头版头条刊登由该报记者曾革楠撰写的《肩负社会责任引领主流舆论——〈楚天都市报〉探索主流化转型纪实》长篇通讯,并配发评论,向全国新闻界推介楚天都市报主流化转型的成功经验。 该报配发的评论称,"《楚天都市报》一系列主流化转型的实践,让党和政府关注,让同行瞩目,让读者叫好,为都市类报纸主流化转型提供了范本。"并指出"《楚天都市报》的转型并非回归传统‘主流报纸',也不是单纯地吸引受众眼球,而是转向打造报纸影响力、引导力、公信力。这一办报理念,对于提升报业竞争力,加快中国报业产业化进程,乃至整个媒介市场的完善和提升,都将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现全文转载,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4.
在西安庞大的都市类报业市场上,《华商报》和《西安晚报》两家报纸拥有各自固定的受众群体,《三秦都市报》,《阳光报》,《美报》等作市场补充。《华商报》着重报道社会新闻、突发新闻,《西安晚报》强调时政新闻、民生新闻,《三秦都市报》定位为“每位读者的朋友”,《阳光报》侧重其它媒体信息的整合。各个报纸的办报理念、报纸风格、市场定位等虽有不同,但不约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华西都市报》为代表的都市报在中国大地兴起,各地纷纷创办都市类报纸或对报纸进行改版使其向市场靠拢,从而使中国的都市报进入到一个良好的发展时期。都市报的兴起,不仅仅是办报理念上的转变,而且在发行方式和经营模式上都引发了新的改革,尤其是全新的市场化自办发行模式对原有邮发模式的巨大冲击,更加剧了报业市场的震荡。回顾90年代的大连报业,不能不让人感觉到与南方改革开放发达地区  相似文献   

16.
张军兴 《传媒》2019,(3):71-73
媒体融合发展已经步入"深水区",面对5G时代新闻传播内容、形式、方法、手段、技术的深刻变革,地方报业集团该如何推进都市类媒体进一步融合发展?本文以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深化都市报改革、做大做强上游新闻客户端为例,系统展现了地方报业集团在都市类媒体融合发展中的探索与实践,思考其深化融合发展的方法与路径,力求为地方都市类媒体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7.
九十年代后期.在竞争日益激烈的报业市场中,以《华西都市报》《南方都市报》为代表的都市很迅速崛起。这些报纸都由各地省委机关报主办,不同于传统的晚报,是介于机关报与晚报之间的新型城市报纸,其中比较著名的有:南方日报社的《南方都市报》(以下简称“南方”)、福建日报社的《海峡都市报》、湖北日报社的《楚天都市报》、江西日报社的《江南都市报》、四川日报社的《华西都市报》(以下简称“华西”)、陕西日报社的《三秦都市报》、湖南日报社的《三湘都市报》、河北日报社的《燕赵都市报》等。据中央电视台的统计,全国已有此类…  相似文献   

18.
目前,深圳的报业市场已经是群雄逐鹿、竞争空前激烈的局面,除了《深圳特区报》、《深圳商报》、《深圳晚报》以及《深圳法制报》等本地媒体抢占市场外,广州的媒体对深圳市场的渗透和分割也日益加剧,特别是《广州日报》、《南方都市报》等,均加大了深圳新闻的分量,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来争抢深圳这块阵地,这无疑使深圳本来已经十分激烈的报业竞争更加白热化。 在这种形势下,《深圳商报》于2000年下半年动意推出一张新的都市类报纸,并希望迅速崛起,在整个深圳报业格局中占据一席之地。这是基于对主客观条件怎样的  相似文献   

19.
媒体竞争及黑板新闻学--师生对话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报业竞争展望▲:张老师,您研究媒体竞争是从都市报入手的,能谈谈它的背景吗?●:成都是都市报的发源地,也是报业竞争最激烈的城市之一。都市报与竞争自然引起我的关注。正式研究的契机是2001年4月,新闻出版总署在成都召开“全国都市类报纸座谈研讨会”。会议讨论的焦点之一是这类报纸的结构重复问题,我作了发言。中心思想是:都市类报纸的竞争愈演愈烈,一番大浪淘沙之后,将会有两类报纸生存得最好:或者是大而全的综合性报纸,或者是小而专的专门化报纸。综合性报纸追求“一报在手,什么都有”,它就必然走大而全的路子。但是,这种报纸是典型的“…  相似文献   

20.
新的历史时期,新的传媒格局,新的社会环境,曾经创造报业辉煌的都市类报纸,该怎样在这风云际会的新阶段,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成为当下所有传媒的精英们热议聚焦的问题。有人说,必须坚守住都市报惩恶扬善、传奇播异的本质,否则会失守阵地,溃败无踪;有人讲,都市报"被主流化"了,有点惶恐,也有点失措,前进方向有些迷茫。一直在追求和探索中前行的《三秦都市报》,以自己的实践,作出了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