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军控谈判的接触点我同意彭迪同志的意见。美苏都在根据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调整自己的对外政策,我强调的是它们在部分调整策略和手法,现在还看不出它们在作战略上的调整。我认为美苏能够在欧洲中导问题上达成协议,问题是接下来怎么办?有可能接下来谈判短程导弹和常规军备问题。苏联为表现谈判的诚意,还表示要从捷克斯洛伐克和民主德国撤出一些军队。但是,目前在中导谈判上,苏联对于联系短导和常规军备问题,可能同意在中导协议上写上一段关于短导和常规的意向性文字,我认为这样双方就找到接触点了,欧  相似文献   

2.
罗曦 《世界知识》2020,(12):26-28
早在2018年初宣布退出《中导条约》意向以来,美国一直利用各种场合强拉中国进入多边军控谈判,军控谈判成为美国实施对华战略竞争"组合拳"中的一个。对新时期中国的核力量发展和军控外交工作提出了新挑战。美国缘何急推"下一代军控"4月6日,美国助理国务卿克里斯托弗.福特在国务院网站上发表《美国“下一代军控”的优先任务》报告,正式提出“下一代军控”(Next-Generation Arms Control)概念,表示美当前军控与防扩散工作的首要任务,是启动以中美俄三边军控谈判为基本框架的“下一代军控议程”。  相似文献   

3.
在反反复复举行的美苏军备控制谈判中,美苏对如何处置部署在西德的72枚播兴IA导弹闹得不可开交,竟成了能否达成中导和中短程导弹零点方案的关键。美国坚持说,潘兴IA属于西德,不在美苏谈判范围内。苏联认为潘兴IA的核弹头属于美国,既是“零点”,就应撤除。8月26日,西德总理科尔宣布,如果美苏在中导和中短程导弹上达成一项可核查的军备控制协议,那么西德的潘兴IA可以有条件地撤除。这似乎就剪除了美苏达成  相似文献   

4.
根据各自的需要,美苏关系有了新的发展,但双方猜疑和戒备仍深。现在要看它们在军控谈判和东欧问题上究竟能走多远。新发展的开端美苏外长9丹间在美国怀俄明州举行会晤,苏方递交了戈尔巴乔夫致布什的长函,双方在一些争议已久的军控问题上取得突破,  相似文献   

5.
众所周知,美苏军控谈判曾就苏联克拉斯诺亚尔斯克雷达站(以下简称“克站”)问题争执不已。去年9月下旬,苏联外长谢瓦尔德纳泽同美国国务卿贝克在怀俄明会谈时承认苏联修建该雷达站违反了《反弹道导弹条约》,并宣布将予以拆除。因此,美苏一段时期以来对该雷达站问题的争执终以苏联作出重要妥协而暂告平息。  相似文献   

6.
尽管双方都表达了削减的愿望,但各方面的条件尚未成熟,今明年签约的可能性不大。关苏军控谈判似乎是一个令人捉摸不定的谜。美苏首脑莫斯科会晤和最近的美苏第10轮谈判也仍然令人有这样的感觉。它们在这个问 肠  相似文献   

7.
正近期,以美国为首的西方突然开始"热衷"与中国展开军控对话。先是美俄欧频繁喊话,企图拉中国加入美苏于冷战时期签署、现形同失效的《中导条约》。白宫发布的新闻稿显示,美国总统特朗普4月4日在白宫会见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中美全面经济对话中方牵头人刘鹤时提出,鉴于中美经贸谈判已经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军费削减和军备控制(尤其是核武器)等议题应  相似文献   

8.
美国总统布什和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在6月1日举行首脑会晤时发表“联合声明”,宣布两国已就削减战略武器条约的主要条款取得一致,达成了一个“框架协议”。双方指示各自在日内瓦的谈判小组加速工作,尽快完成条约文本的最后准备,以争取在年底前正式缔约。八年谈判复杂多变战略武器是美苏军事力量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两国相互实施核威慑的主要手段。因此,它一直是美苏军控谈判领域中最复杂,最艰难的一个方面。在长达8年的谈判过程中,双方除了在日内瓦谈判桌上进行反复较量外,两国外长还进行过数十次的互访和  相似文献   

9.
美苏关系在80年代前五年处在比较紧张,对抗的阶段,从美苏都在调整对外政策的情况看,它们的关系可能出现一个有限缓和的阶段。现在可以说,美苏关系紧张的最高点基本上过去了,已开始具有进入有限的缓和的条件。当然,不会重复70年代的那种缓和.达成中导协议有可能实质性协议则很难我认为,在70年代,美国对军控谈判很有积极性,而苏联则较差;如今,情况正相反,苏联态度非常积极,美国迄今的姿态还比较僵硬。看来,美国还没下定决心从总体上就军控问题与苏联达成协议,哪怕是框架式的、指导原则式的、1972年海参崴协议式的协议也  相似文献   

10.
这场争论说明在美苏签订中导条约和谈判削减50%战略核武器的新形势下,欧美在安全和防务问题上的矛盾和歧见日趋加深。这一变化有可能刺激西欧加快联合自强的步伐。  相似文献   

11.
美苏双方对中导协议的出发点是针锋相对的,美国为协调西方盟国颇费周折,加之双方国内多有掣肘,因此人们仍然看到了美苏谈判的一番曲折景象。  相似文献   

12.
正在当前所有军控议题中,美国都是至关重要的"利益攸关方"。由于两党理念不同,每当新总统就任,美国的军控政策均会出现幅度可观的调整,进而牵动国际军控形势变化。拜登执政不足半年,美军控政策已呈现出迥异于特朗普时期的变化。特朗普执政期间,美军控政策可用"退"字概括。尽管伊朗并没有违背核协议,但特朗普政府以协议对美不利为由选择退出。美苏冷战期间签署的限制两国中程和中短程导弹发展的《中导条约》在存续30余年后,  相似文献   

13.
3月26日美苏首轮中导谈判10日至今在日内瓦举行,因在欧洲短程导弹问题上陷入僵局未能达成协议。突尼斯宣布同伊朗断交。27日联合国世界裁军运动区域讨论会在北京闭幕。中蒙边界制度和处理边境问题条约的第一轮会谈19日至今在北京举行。里根特使哈比卜结束对孔塔多拉集团四国访问。28日中国政府和欧洲共同体委员会关于欧共体委员会在中国设立代表团及其特权与豁免协定在布鲁塞尔草签。法国总统密特朗与西德总理科尔会谈结束,双方对中导和欧洲安全问题观点比较一致。29日法国总理希拉克抵美进行访问,双方一致认为欧洲中导协  相似文献   

14.
1988年的西欧     
对于美苏关系的变化,西欧最敏感。在美苏军控谈判进程中,西欧与东欧更为缓和,苏联更多地拉西欧;美欧在防务上的不一致明显暴露,西欧联合自强、独立自主的趋势增强。但联美拉苏仍是西欧基本政策。  相似文献   

15.
罗曦 《世界知识》2020,(17):73-73
6月22日,美俄两国在维也纳进行了《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New START)的首轮续约谈判,但未取得成果。美国军控特使比林斯利表示,“美国将在特定情况下考虑延期该条约”。而所谓的特定情况,指的就是包含中国在内的、具有严格核查措施的新的三边军控条约。近年来,美国“退约成性”,还动辄将“失约”责任“甩锅”于中国。针对美国的战略施压和隔空喊话,中国已明确表示不会参加“任何形式的三边军控谈判”。  相似文献   

16.
形势已经变了,全欧常规军奋谈判的前景可能比维也纳谈判好一些。但是,这也是一次最复杂、圈套最多的谈判。美苏达成中导协议后,东西欧常规军备不平衡问题再次突出。自去年2月份起,华约和北约的代表已经在维也纳开始了预备性会晤。预计今年内一个新的裁军谈判将出台,参加川为北约的16个成员和华约的7个成员,议题是在从大西洋到乌拉尔的全欧范幽内削减常规军备。  相似文献   

17.
一方要促成签约,另一方认为匆匆签约对美国不利。双方的出发点是保持对苏威慑能力。布什将慎重权衡,稳健推进。回顾过去的一年,美苏和东西方军控谈判比较活跃,到下半年呈全面推进之势。这个形势当然直接来源于美苏关系的变化。  相似文献   

18.
我们正处在核时代向太空时代转化的历史时期,核成慑战略发生了变化。建立在核威慑基拙上的欧美战略和安全关系因此受到了动摇。当前美苏军控谈判又直接触及西欧的防务和安全,使欧美在战略安全问题上的矛盾进一步深化。现在西欧强调维特核威慑和美欧战略挂钩,美国却趋向在美欧防务联结中处于较超脱的地位。  相似文献   

19.
2019年8月,美国退出《中导条约》,正式宣告这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条约寿终正寝。生于冷战中的美苏蜜月期1976年春,美国五角大楼会议室一片紧张。情报显示,苏联已部署了一款新型陆基机动导弹,该导弹射程覆盖整个西欧。那时,美苏已通过《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的某些措施的临时协定》,在战略武器层面确立了大致均势,但双方战区核力量的管控仍属“空白地带”。  相似文献   

20.
刘冲 《世界知识》2020,(19):73-73
近年来,由于美国政府的退群毁约,国际军控形势颇有四面楚歌之感。美国退出了《中导条约》《开放天空条约》,又迟迟不愿与俄续签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不少军控学者感到国际军控体系已濒临崩溃,因为《反导条约》《中导条约》《削减战略武器条约》是全球战略稳定的三大支柱,现在已经三去其二,最后一根也岌岌可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