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6 毫秒
1.
目的观察不同手术方法治疗肩关节习惯性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 1988年5月~2009年11月分别采用Putti-Platt术、Weber术、Bristow术和关节镜下Bankart修补术治疗肩关节习惯性脱位245例,随访6个月~4年,观察疗效。结果 Putti-Platt术优良率71.1%,Weber术优良率85.3%,Bristow术优良率80.3%,关节镜下Bankart修补术优良率95.2%。结论关节镜下Bankart修补术较其他开放性术式治疗肩关节习惯性脱位创伤小,恢复快,手术肩关节功能恢复好,但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复发性肩关节前脱位的手术治疗。方法对7例复发性肩关节前脱位患者均采用改良的Boytchev法进行治疗。结果 7例术后均获随访,随访24个月(7个月~36个月),二次手术取螺钉时直接随访患者,均未发生关节再脱位,肩关节功能无明显受限,关节无疼痛不适,术后半年行X线片提示喙突全部骨性愈合。结论改良的Boytchev法是治疗复发性肩关节前脱位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3.
《临床医药实践》2017,(10):748-750
目的:探讨关节镜治疗复发性肩关节前脱位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6年12月收治的42例复发性肩关节前脱位患者,对患者实施关节镜下盂唇关节囊韧带重建术,并评价临床效果。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患者的肩关节平均前屈上举角度、平均外展90°外旋角度以及Constant-Murley评分相对更高(P<0.05),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相对更低(P<0.05)。结论:关节镜在治疗复发性肩关节前脱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有助于快速改善患者肩关节功能评分情况。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肩关节BanKart损伤术后护理。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2年6月对5例复发性肩关节前脱位行关节镜下BanKart修复重建术后实施整体护理。结果 5例患者均获得了随访,平均随访时间5.3个月(3~10个月),其中本组5例病例,优秀3例,良好1例,一般1例,均未发生再次脱位。结论正确实施系统化整体护理,指导患者进行有效的康复训练,对预防术后并发症和恢复肩关节功能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关节镜下Bankart修复术治疗复发性肩关节前向不稳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8月-2018年12月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复发性肩关节前向不稳患者47例,均在关节镜引导下实施Bankart修复术治疗,比较治疗前后美国肩肘外科协会评分(ASES)、Rowe评分、美国加州大学肩关节评分(UCLA)及前屈上举、外展外旋角度。结果47例患者治疗后ASES评分、Rowe评分、UCLA评分、前屈上举、外展外旋角度均高于治疗前(P<0.05)。结论关节镜下Bankart修复术治疗复发性肩关节前向不稳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有利于增强肩关节的稳定性,值得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6.
徐云生  徐洪港 《安徽医药》2013,17(6):1065-1066
目的探讨并总结肩关节Bankart损伤病人的肩关节镜手术配合体会。方法选择行肩关节镜探查加盂唇修补缝合术的肩关节Bankart损伤病人20例,同时做好术前准备、术中、术后护理配合等。结果 2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明显手术并发症。术前术后所有病人进行肩关节ROWE氏评分系统,所有病例随访平均28.4个月(2~40个月),术前得分平均(49.35±9.58)分,术后得分平均(81.60±8.13)分,优良率为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术前充分准备、加强术中术后护理配合,是保证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探讨关节镜治疗肩袖钙化性肌腱炎的手术方法和临床效果。对10例肩袖钙化性肌腱炎患者行关节镜下钙化灶清理术。术前均拍摄肩关节正位和冈上肌出口位X线片,10例患者均行MRI检查。所有患者均行关节镜下钙化清理术,3例行肩峰成形术,1例行肩袖修复术。分别在术前和最终随访时采用VAS疼痛评分、Constant-Murley评分进行疗效评价。随访时间1~4年,平均32个月,10例术后病情均显著缓解,VAS疼痛评分由术前8.2±0.8分降至术后末次随访时1.4±0.6分(P<0.01),Constant-Murley评分由术前41±10.5分增加至末次随访时91±5.5分(P<0.01)。所有患者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术后X线片显示1例患者钙化灶有少量残留,但症状消失,12个月后残留钙化物吸收。关节镜下钙化灶清理术有较多优点,是治疗肩袖钙化性肌腱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正>Bankart损伤盂肱关节是常见的疾病之一,其主要原因为肩关节复发性脱位,近年来随着关节镜技术的发展和人们对于肩关节疾病的不断认知,肩关节Bankart损伤的正确治疗日益得到医生的重视。我院自2008年1月至2010年4月,应用带线骨锚治疗习惯性肩关节脱位伴Bankart25  相似文献   

9.
<正>肩关节前下盂唇的损伤统称为Bankart损伤,是肩关节前脱位的关键原因之一,肩关节是功能和解剖最为复杂的关节,肩关节脱位占全部关节脱位的50%~([1]),其中肩关节前脱位占全部肩关节脱位的85%,笔者所在医院2009年3月—2014年3月使用关节镜下缝合治疗肩关节前脱位致肩关节Bankart损伤21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21例。男19例,女2例;年龄19~51岁,平均35岁。核磁按X线及CT提示骨性Bankart损伤4例,其中骨块大小为10 mm 1例,此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肩袖损伤关节镜微创治疗的适应证选择、手术技巧及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2009年6月至2011年12月采用肩关节镜微创治疗的26例肩袖损伤患者,以其中得到随访的17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肩关节镜下带线锚钉固定缝合,术前术后采用ASES评分和Constant-Murley评分进行功能评估.结果 17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36个月,平均15.4个月.患者术前肩关节的ASES评分为76.8(51~87),Constant-Murley评分为71.4(48~89);术后随访的ASES评分为93.6(81~98),Constant-Murley评分为91.6(76~98),ASES评分的优良率为88.2%,Constant-Murley评分的优良率94%,术前术后各项评分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肩关节镜下治疗肩袖损伤,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痛苦小等优点,同时三角肌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肩关节粘连减少,并发症减少.掌握手术适应证及手术技巧和良好的术后康复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我们采用改良weber氏法治疗14例复发性肩关节前脱位。右侧13例,左侧1例,初次脱位至手术日期平均1年3个月,术后平均随访2年8个月。其中1例术后训练中受暴力冲击发生再脱位,余13例均获满意疗效,优良率为92.9%。作者详细介绍了手术步骤及其要点,即包括肱骨结节下外旋截骨及肩胛下肌紧缩术,从而达到稳定肩盂关节骨性结构、从前方加强肩部软组织目的。  相似文献   

12.
关节镜辅助小切口治疗肩袖损伤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肩关节镜辅助小切口治疗肩袖损伤的手术方法与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关节镜辅助小切口治疗的15例肩袖损伤患者临床资料,采用肩关节功能评分(Constant-Murley评分)评定患者术前、术后情况。结果 15例患者随访6~30个月,平均18个月,术前患者Constant-Murley评分为(66.2±1.2)分,术后Constant-Murley评分为(94.1±3.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45,P<0.05)。结论 肩关节镜下辅助小切口治疗肩袖损伤简单,创伤小,疗效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关节镜手术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的临床应用。方法通过关节镜对32例复发性髌骨脱位手术的患者,年龄在14~21岁之间,并随访在术后1~2年,观察患者的手术并发症以及膝关节运动恢复。结果随访资料得知,32例无复发性髌骨脱位发生,与手术前相比,Q角明显较小,IKDC膝关节综合评分均提升。结论关节镜下手术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具有切口小,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的可能性很低,治疗效果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手术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 64例复发性髌骨脱位患者,均在关节镜下行手术治疗,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患者手术均获成功,且所有患者均获随访,术后所有患者均康复,64例患者均未发生髌骨再脱位现象,且患者髌骨倾斜实验及恐惧时间均呈阴性,术后患者Q角度、IKDC膝关节功能主观评分及Lysholm膝关节功能综合评分和治疗前比较均有较大改善(P<0.05)。结论 在关节镜下对复发性髌骨脱位手术治疗可取得较好的效果,且具有创伤小、患者康复快等优点,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应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9月至2015年3月进行脊柱侧弯矫形术并同期行肩胛骨成形手术的患者21例,随访24~42个月[平均(31.4±5.3)个月],比较患者术前与术后及末次随访时的外观双肩高度差、改良Constant-Murley评分、肩关节活动度、Cavendish评分及患者总体满意度,并通过统计分析评估该术式中远期临床疗效。术后及末次随访患者的外观双肩高度差较术前显著性减小(P<0.05),患者双肩高度差由术前的(3.2±1.1)cm降至末次随访时的(0.4±0.3)cm,Cavendish评分亦降为1分;患者改良Constant-Murley评分及肩关节活动度于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至末次随访间无任何并发症出现。肩胛骨成形术能显著性改善术前高低肩,达到术后双肩平衡,提高患者及家属满意度,且不影响肩关节的活动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中国医药科学》2016,(22):175-179
目的通过随访临床病例总结肩关节镜下缝线桥技术修复肩袖损伤的疗效,探讨手术技巧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2015年10月间诊断为肩袖损伤行肩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80例,其中对照组38例为缝合锚双排固定,观察组42例为缝线桥技术双排固定。所有患者术前均拍摄肩关节正位、冈上肌出口位X线片及MRI检查。术中所有病例均进行肩峰下减压以及肩峰成形,观察组使用直径5mm金属双线缝合锚作为内排固定,可吸收Push-lock螺钉作为外排固定。对照组内、外排均以直径5mm金属双线缝合锚固定。评估两组患者术前和终末随访时肩关节活动度,VAS评分、ASES评分、UCLA评分并进行对照。结果两组患者术后随访时静息状态下和活动状态下VAS疼痛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1),组间比较无差异;两组患者体侧外旋、前屈、外展术后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缝线桥技术组术后外展角度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ASES功能评分、UCLA功能评分术后较术前均明显改善(P0.01),两组患者间术后ASES功能评分、UCLA功能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中及术后均未发生神经损伤。结论关节镜下缝线桥技术修复肩袖损伤手术疗效确切,是可靠的选择方案。正确的适应证选择、熟练的镜下操作技术和严格的术后康复锻炼是确保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唐康  华兴一  周剑 《安徽医药》2019,40(5):532-534
目的 分析3D打印技术辅助治疗成人锁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创伤骨科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利用3D打印技术辅助手术治疗的21例锁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21例患者围手术期指标,术后随访6~14个月,比较患者术前、术后10 d及末次随访时肩关节疼痛VAS评分及肩关节功能Constant-Murley评分的差异。结果 21例患者平均手术时间(42.62±8.75)min,术中出血量(48.57±19.82)mL,本组21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4个月,平均(10.19±2.27)个月。术后10 d及末次随访时肩关节疼痛VAS评分与肩关节功能Constant-Murley评分较术前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中所有患者骨折均愈合,无切口感染发生,术后2例患者锁骨周围皮肤有麻木感,6例患者因个人原因取出内固定装置。结论 3D打印技术辅助治疗成人锁骨骨折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创伤小、出血少,骨折愈合佳、并发症少等优点,临床随访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探讨关节镜下三联术治疗复方髌骨脱位的临床疗效,旨在为临床有效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复发性髌骨脱位患者46例,通过应用关节镜辅助进行胫骨结节内移抬高术、关节镜下内侧支持带紧缩术和外侧支持带松解术三联手术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并对比治疗前后患者疼痛情况、IKDC膝关节功能主观评分、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Q角的变化及术后运动功能恢复情况,并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结果术后46例患者伤口愈合良好且随访1年内无再次复发,有6例患者出现膝关节前侧疼痛但与手术前比较显著减轻,手术前后IKDC评分为(36.3±4.1)分、(86.9±5.6)分,手术前后Lysholm评分为(53.7±4.7)分、(92.3±4.8)分,治疗前后Q角为(23.1±0.1)°、(11.7±1.1)°,手术前后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运动能力较术前有显著改善,恢复情况良好。结论应用关节镜下三联术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使患者关节创伤面小、恢复快且不易反复,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9.
曾柯  朱国兴  杨晓 《江苏医药》2013,39(7):842-843
目的 比较肩关节镜下松解术与闭合推拿术在治疗冻结肩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第二期(冰冻期)晚期及第三期(冻结期)冻结肩患者60例,随机分为关节镜组及闭合推拿组,每组30例.采用美国肩肘外科医师协会评分系统(ASES)行肩关节功能评价,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肩关节镇痛效果;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周、1个月肩关节镇痛效果和肩关节活动度改善情况.结果 60例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未出现手术并发症和药物不良反应.全部患者均获得随访3个月.关节镜组患者术后1周、1个月肩关节镇痛效果和肩关节活动度改善优于闭合推拿组(P<0.05).结论 在中晚期冻结肩的治疗中,肩关节镜下松解术在术后的镇痛及改善肩关节活动度方面优于闭合推拿术.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肩关节镜手术治疗肩袖损伤的术前、术后护理及功能锻炼方法。方法对36例肩袖损伤行肩关节镜手术治疗的患者给予术前护理、术后护理、功能锻炼等,观察肩关节镜手术治疗肩袖损伤的效果。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2个月,中位数9个月。36例肩袖损伤患者功能恢复良好,采取HSS肩关节功能评分法,优26例,良8例,可2例。结论肩关节镜手术治疗肩袖损伤的护理和功能锻炼是肩关节功能恢复的保证,系统的标准化的护理是肩关节镜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