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在当前我国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建设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充分认识和保护区域内的自然生态系统,在划定“生态底线”的前提下进行城市建设用地的布局,这是当前我国生态城市规划的现实手段,也是探索“两型社会”建设的有效途径。本文结合长沙市城市总体规划修改.对如何在“生态底线”理念下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空间结构进行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2.
范后浩 《城市住宅》2021,28(3):97-99
回顾我国城镇化发展历程,传统粗放扩张式城市开发模式带来一系列问题,给城市发展造成阻碍.生态城市建设作为一种可持续的城市发展模式,必将成为我国城市发展的新趋势.通过分析我国当前向生态城市方向转型的必要性及转型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与挑战,在总结国内外经验基础上,探索未来我国生态城市建设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正>河北省唐山市是习近平总书记深切关怀、寄予厚望的英雄城市,当前正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奋勇前进,加快“三个努力建成”“三个走在前列”,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北唐山新篇章。近年来,唐山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规划引领、系统谋划、因地制宜、统筹实施,将海绵城市建设与城市更新、生态修复、排水防涝、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等有机融合,发挥“唐山优势”,探索“唐山做法”,  相似文献   

4.
当前,我国进入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规划工作者将城市生态廊道引入到城市总体规划中,以期有效地控制城市“摊大饼”式的无序蔓延,缓解城市中心区的热岛效应。但在规划实施过程中,往往面临着城市生态保护利益与地方发展经济之间的矛盾,如何通过合适的规划策略,对生态廊道内的各项建设进行科学、合理地控制和引导是规划工作者的一项重要工作。此文以武汉市牛山湖北部生态廊道研究为例,通过生态研究、产业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及基础设施建设的研究,探讨生态廊道的规划策略和措施。  相似文献   

5.
董建华 《四川建筑》2007,27(2):4-5,8
伴随着近年来世界范围内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城市的生态建设远远落后于城市的高速扩张,“生态危机”已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因此,认识和研究城市的生态环境问题,探讨城市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调控的途径与对策,采取有效措施防治与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促进城市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成为当前亟待研究的问题。文中简述了景观生态规划在成都非城市建设用地规划中的实际应用,并对这项工作进行了概述性总结,以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现有“生态城市”理念具有理想化色彩,其建设存在明显现实差距。“生态城市”本质应是能量资源节用低耗再生创造、环境生态去污自净循环更新、城市的自然化生态与生态化的现代人居城市有机融合;而经济、社会、人文、地理、气候、环境、资源一定程度的和谐是生态城市构建的基础前提条件和良性反馈对象。利用城市优越的光热水气土肥“人化气候”资源,集约化“稼禾式”经营城市高效生态植被,构建“新森林城市”或城市型森林气候的良性生态系统,是生态城市的现实实现路径,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国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取得卓越的成就,与此同时,也伴随着城市空间环境问题的产生。为此,从“生态城市”的理念出发,对“生态城市”相关理论进行综述;进而通过总结国外多个生态城市建设案例的成功经验;针对我国在建设生态城市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城市空间环境特色规划自身的特点,提出了“生态城市”理念下城市空间与环境设计规划的策略;生态发展理念,擘画美丽中国,最终实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理念。  相似文献   

8.
我们必须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系统性和协调性,加强长远目标与近期目标的衔接,提高生态文明建设考核、评价体系的科学性,根据不同地区的不同特点,建立多元的生态评价体系。近年来,在城镇化加速过程中,我国生态城市建设取得长足发展。总结各地经验,生态城市建设的模式主要有:以绿化和宜居为主题的园林城市、山水城市、山地城市、宜居城市、森林城市、绿色城市等;以“低碳减排”为主题的低碳城市;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及“无害化”为主题的集群式、循环型、低碳化的工业园区等。尽管生态城市建设模式不同,但在当前条件下都面临共同的挑战,主要是生态城市建设与汽车快速发展的矛盾、与大规模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矛盾、与城市间大气污染协同防控的矛盾等。  相似文献   

9.
当人类社会的城市生态化建设时代来临,“生态化建设”已经成为城市建设中必不可少的命题。在我国大踏步的“城市化”进程中,在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同时,利用“绿色建筑、科技建筑、人文建筑”的“生态化”建设手段,建造出环境优美,资源节约的生态城市,推进我国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是当前城市建设者面临的新的课题。中国和加拿大在生态城建设项目上的合作,为我国推动绿色人文住宅的建设,探讨先进的生态城市建设方法,起到了有益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黄山市建设生态城市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20世纪下半叶以来,国际上提出了生态城市的概念。黄山市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三最”的发展目标。笔者认为,“三最”目标和建设生态城市是相辅相成的。本文首先提出了生态城市的内涵,接着指出黄山市建设生态城市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最后,结合黄山市实际,分析了生态城市的建设途径。  相似文献   

11.
低碳生态城市是当前城市建设的主要方向,也已成为城市的主要规划模式。但目前我国生态城市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并没有一套完整的方法与策略可以全面指导生态城市的建设。本文结合悦来生态城规划模式,从复合利用、集约高效的角度探索山地型复合生态城规划策略,力求探索出一些符合山地城市特点、适应山地条件、在城市开发中具有一定推广价值的规划策略。  相似文献   

12.
陈明明 《中外建筑》2013,(11):55-58
随着资源、气候和环境等问题日益严峻,发展低碳生态城市迫在眉睫。如何将低碳生态规划落实到土地利用及其空间环境的发展上,有效地引导城市实现低碳生态化的开发建设,成为现今研究的重要问题。本文以长沙市天心区解放垸的低碳生态控制性详细规划方案为例,从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层面进行探析,望通过一系列的低碳生态指标来控制、引导城市建设低碳生态化,促进我国城市的低碳生态化可持续发展,实现“人-城市-自然环境”和谐共生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13.
建设生态城市是上海发展的愿景,文章简要分析了上海在生态城市建设和绿色建筑发展方面的现状和趋势,并从建筑师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其在生态城市建设和绿色建筑发展方面的主要策略。  相似文献   

14.
生态自然观下的生态城市理论研究和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分析了生态城市产生的哲学渊源和时代背景,对当前国内外生态城市理论研究和建设实践进行了介绍和分析,指出了生态城市与和谐社会、和谐城市在理念上具有一致性。  相似文献   

15.
杨野 《城市建筑》2014,(30):9-9
生态城市建设在我国已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存在不足。在此背景下,本文分析了我国生态城市规划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我国生态城市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6.
张鹏 《建筑与环境》2008,(1):173-174
本文以“十一五”规划为背景,通过对上海在“十五”期间进行生态型城市建设取得的成就和遇到的问题的分析,多角度的探讨了在“十一五”期间上海加快生态型城市建设的重要性和具体实施办法?  相似文献   

17.
张晓瑞 《江苏建筑》2010,(2):11-12,20
生态城市是城市发展的高级阶段,其本质目的是实现人和自然的和谐统一。分析了生态城市产生的时代背景,从生态自然观、和谐社会与和谐城市、科学发展观三个方面分析了生态城市产生、建设和发展的哲学内涵和理论基础,生态城市是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8.
《Planning》2015,(4)
By reviewing researches on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current eco-city construction, this paper analyzed characteristics and deficiencies of the evaluation methods and index systems, and took Haizhu Eco-city for example to assess the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of eco-city construc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land, water environment, regional weather, and biodiversity. On this basis, a scientific, objective and feasible evaluation method and index system was basically formed so as to demonstrate the efficiency of eco-city construction, and to provide scientific support for the dynamic adjustment and optimization of eco-city construction.  相似文献   

19.
在信息通信技术(ICT)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信息时代的城市具有新的发展特征,智慧技术被认为是城市未来规划的重要手段和对象,在智慧技术支撑下的可持续生态城市系统的建构显得尤为重要.崇明岛作为未来生态城市发展的示范地区,即将面临城镇化的进一步发展,通过对其智慧生态发展的规划与建构,对未来城市智慧化和生态化导向的发展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