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羟基茚满麝香DDHI合成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6-二异丙基苯酚(DIPP)与异戊二烯(IP)反应生成羟基茚满麝香DDHI,用C-2催化剂,反应最佳条件为:IP与DIPP物质的量比为1.30;C-2催化剂与DIPP的质量比为1.40;反应温度为95℃,产品收率高于文献[2]约10个百分点以上,高于本院自制C-1催化剂的收率约4个百分点以上。在10L玻璃反应釜中重复试验12批次后,产品收率仍达到80.9%,平均收率80.0%。  相似文献   

2.
碳酸乙烯酯的合成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KI/PEG络合物作催化剂,研究了环氧乙烷与CO2反应制备碳酸乙烯酯的反应性能。首次研究了不同分子量PEG的作用,认为PEG400的效果最好,与冠醚相近,成本却大大降低。确定了ECC-1催化剂存在下碳酸乙烯酯合成的最佳工艺条件:反应温度120—140℃,反应压力2.5—3.0MPa,ECC-1/EO(mol比)0.006—0.009。在上述工艺条件下,碳酸乙烯酯收率可达99%以上。催化剂活性随循环使用次数的增加而逐渐下降。研究首次发现,在两组份催化剂中加入适当第三组份,对催化剂活性有明显促进作用。本文对催化反应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N,N-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的合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研究了以烯丙基氯、二甲基胺和氢氧化钠为原料,合成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的合成工艺,提出了在反应温度为5℃、10℃和15℃下,烯丙基氯和氢氧化钠的累积体积分数加量分别为25%、55%及90%的分段式升温交替滴加新方法,可使叔胺化反应时间缩短至2h。在总物质的量比为:烯丙基氯∶二甲基胺∶氢氧化钠为2.10~2.15∶1.0∶1.0,反应温度:45℃下,6~7h可完成季胺化反应。此工艺已在工业试验中得到验证。得到DADMAC≥92%、NaCl≤3%收率为95%的工业产品。  相似文献   

4.
报道用未经分离的30万吨/年乙烯副产C_5馏份制混合己醇的研究,研制了一种加氢性能强、稳定性好的钴-膦配合物催化剂;考察了膦钴比的影响、碱性助催化剂的作用、反应的工艺条件等。试验表明,在反应温度180℃、压力6.0-7.0MPa、H_2:CO=2.5(摩尔比)、时间7小时的条件下,脂肪醇收率可达99.0%(以C_5烯为基准)。将试验所得产品用作PVC的增塑剂原料,表明由羰化混合己醇制备的邻苯二甲酸二己脂增塑剂可以用于合成人造革的生产,其各项应用指标达到部颁标准。  相似文献   

5.
沸石催化合成金刚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不同类型的沸石催化剂研究了金刚烷的合成,并考察了不同条件对反应的影响。研究表明,Ni(3%~5%)/USY型催化剂具有较高活性和良好的金刚烷选择性;最佳反应条件为:温度250℃,催化剂添加量25%~28%,时间2~3h,氢气压力1.0~1.5MPa;通入微量无水HCl气体,金刚烷收率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6.
采用β修正分光光度法测定铬(Ⅵ)含量,缓冲溶液pH5─6,显色剂为苯芴酮(PF),阳离子表面活性剂CTMAB对该反应体系有增溶增敏作用,用β修正分析理论研究微量铬(Ⅵ)及其与PF络合比测定。结果表明,Cr(Ⅵ)-PF络合比为l:3较好,铬在0─10.0μg/25ml范围,修正吸光度A_c遵循焦耳定律;铬最低检测浓度为0.02mg/l,相对标准偏差RSD≤4.3%,铬加标回收率91.8%─109%。该法可消除显色体系中过量显色剂干扰,修正计算络合产物真实吸光度,提高分析精密度及准确度,适合于工业废水铬分析测定。  相似文献   

7.
用新研制的具有高抗结炭性能的负载型镍催化剂SYM-1,模拟工业用变温固定床,进行了CH4-H2O-CO2体系制取合成甲醇用合成气的实验。结果表明,该催化剂对CH4-H2O-CO2反应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能够制得工业合成甲醇用的合成气。甲烷的转化率和产物CO含量随温度升高而增加,随压力增大而下降。其较佳的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900℃;压力0.1~0.7MPa,甲烷空速500~1500h-1;原料配比CH4:H2O:CO2=1:(1.1~1.5):0.3。  相似文献   

8.
甲醇氧化羰化合成DMC铜系催化剂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涛 《天然气化工》1998,23(1):26-29
用CuCl2或CuCl作催化剂,CH3OH、O2、CO为原料,合成碳酸二甲酯(DMC)。研究了催化剂及其用量、氧气浓度、反应压力以及含氮助剂对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当CuCl2量达到0.1g/ml甲醇,CuCl量达到0.04g/ml甲醇后,增加催化剂对DMC的生成速度影响不大;一次性加入氧气浓度超过10%的原料气,DMC的生成速率下降;DMC的生成速度随系统总压力升高而加快;加入有机含氮助剂可使反应速度加快,同时可提高DMC的选择性。  相似文献   

9.
水溶性膦铑配合物催化苯乙烯的氢甲酰化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成了水溶性膦铑配合物HRh(CO)(DPM)3,并研究了其对苯乙烯水相氢甲酰化反应的催化性能,主要考察了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压力、V水/V烯比、水相pH值等因素对催化活性和选择性的影响。在90℃、5.0MPa(CO/H2=1)、水相pH=5.0、V水/V烯比为2的条件下反应3h,苯乙烯的转化率达97.8%,醛收率94.1%,醛的异/正比为1.5。  相似文献   

10.
氯乙酸合成新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自行设计的试验装置上,进行了以乙酸酐作催化剂及少量助催化剂催化氯化乙酸合成氯乙酸的研究,得到较好的小试工艺条件:乙酸酐加入量7.0%~11.0%,助催化剂加入量0.5%~1.0%,氯气过量,反应温度105~110℃,反应时间6~7h。经结晶分离后,可得收率为85.30%、氯乙酸的质量分数wMCA>98.5、二氯乙酸质量分数wDCA<1.0%的优级氯乙酸产品。并成功地进行了工业化试验,其收率达89.50%,产品质量达到wMCA97.5%~99.1%、wDCA0.4%~1.0%、结晶颗粒长3~8mm、直径1~2mm的高质量产品。  相似文献   

11.
热聚法合成双环戊二烯石油树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热聚法,以乙烯裂解装置副产C5馏分分离出的双环戊二烯为原料,裂解C9馏分中140℃切割的组分为溶剂油合成了双环戊二烯(DCPD)石油树脂,考察了反应时间、恒温搅拌时间、溶剂种类、溶剂加入量等对DCPD石油树脂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备DCPD石油树脂的最佳条件为:溶剂油质量分数50%~60%,热聚合温度240℃,恒温搅拌时间8h,老化反应时间22h。在上述条件下制备的DCPD石油树脂色相不大于8,软化点高于120℃,产品收率大于50%。  相似文献   

12.
实验在连续小试装置上,进行临氢双环戊二烯(DCPD)气相裂解。考察了裂解温度、停留时间及氢气用量对DCPD转化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DCPD转化率随裂解温度和停留时间的增加而增大,环戊二烯(CPD)收率先增加后略有下降。适宜的反应条件为:裂解温度320℃、停留时间1 s、氢油体积比50,该反应条件下DCPD转化率达98%,CPD收率达97%。该法的裂解温度较以N_2或水蒸气作载气低30℃左右,结焦现象明显缓解,并简化了生产工艺。反应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临氢DCPD的裂解活化能为77.61 kJ/mol,反应动力学模型可较好地预测临氢DCPD裂解过程。  相似文献   

13.
热二聚法分离C5馏分中的环戊二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立式连续或釜式间歇反应器中对乙烯裂瞬C5原料中的环戊二烯(CPD)进行热二聚,生成双环戊二烯(DCPD)后分离。考察了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CPD热二聚反应转化率和DCPD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CPD转化率和DCPD收率均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和停留时间的延长呈上升趋势;采用釜式间歇反应工艺时,适宜的反应温度为120—130℃、反应时间为12h,此条件下CPD转化率及DCPD收率分别可达到约90%,85%。采用立式连续反应工艺时,适宜的反应温度为100—110℃,反应时间为9h,此条件下CPD转化率和DCPD收率最高分别为88%,78%。工艺过程中应控制原料C5中CPD的质量分数大于10%,C6的质量分数小于3%。  相似文献   

14.
在反应精馏塔中,以乙烯装置副产裂解碳十(C10)作为稀释剂,考察了双环戊二烯(DCPD)的液相解聚过程,并对稀释比(裂解C10与粗DCPD的质量比)、解聚温度、反应时间、回流比等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裂解C10可有效减少塔釜多聚物的产生,同时增加DCPD的解聚深度,使产品CPD收率高于92%;在稀释比为0.25~0.50,解聚温度为180℃,反应时间为3 h,回流比为2.5的优化条件下,产品CPD纯度达98%(质量分数)。  相似文献   

15.
固体超强酸催化合成乙醇酸甲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对SO42 -/ZrO2 催化剂催化乙醇酸与甲醇合成乙醇酸甲酯的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 ,确定了在催化剂与乙醇酸为 1 g/mol下 ,反应时间为 6h ,醇酸摩比为 4:1的最佳反应条件 ,并且乙醇酸甲酯的收率达到 85 7%。过高的醇酸摩比和过长的反应时间不利于乙醇酸甲酯的合成。经过 8次的寿命实验表明 ,SO42 -/ZrO2 仍具有较好的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16.
The process of producing high-purity cyclopentadiene (CPD) has been investigated, including a gas phase thermal cracking process of dicyclopentadiene (DCPD) in the presence of H2 on a continuous bed reactor and batch distillation for the further separation. Factors including cracking temperature, reaction time, and H2 to DCPD ratios were studied. Results show that the optimal cracking conditions of DCPD are cracking temperature 320°C, reaction time up to 4 s, and H2 to DCPD ratio varied within 30–50. For the batch distillation, the satisfactory results obtained allow using the batch distillation for the further operation to product high-purity CPD in 99.32%.  相似文献   

17.
双环戊二烯连续催化加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双环戊二烯连续催化加氢合成四氢双环戊二烯,筛选出具有良好催化性能的Ni/γ-Al2O3催化剂。同时考察了金属负载量、催化剂制备方法、载体预处理方法等因素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并对该加氢反应的条件进行了优化。  相似文献   

18.
SO42-/TiO2-La2O3催化合成丙酸丁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首次以稀土改性的固体超强酸SO4^2-/TiO2-La2O3为催化剂,通过丙酸和正丁醇反应合成丙酸丁酯,并探讨了诸因素对酯收率的影响。在醇酸摩尔比1.2:1,催化剂用量占反应物料总量的2.5%,反应时间1.5h,反应温度94-110℃的条件下,酯收率可达83.6%。SO4^2-/TiO2-La2O3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19.
以SO42-/TiO2型固体超强酸为催化剂,用氯乙酸与醇反应合成了氯乙酸酯。考察了催化剂的制备条件、醇酸摩尔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及带水溶剂对氯乙酸仲丁酯收率的影响。初步探索了SO42-/TiO2型固体超强酸催化氯乙酸和其他饱和烷基醇的酯化反应。结果表明,将TiO2用0.8 mol/L的硫酸浸渍14~16 h后,再经500℃焙烧3 h可制得催化活性最高的催化剂。优化的反应条件为:n(醇):n(酸)=2.5:1,固体超强酸用量为氯乙酸质量的3%,带水溶剂为环己烷,加热回流分水3 h,氯乙酸仲丁酯的收率为75%,并用同样方法合成了其他氯乙酸烷基酯,收率为63%~85%。催化剂可回收再生,重复使用。  相似文献   

20.
以多聚磷酸(PPA)为催化剂,邻苯二胺和脲为原料,在微波辐射下无溶剂合成了苯并咪唑-2-酮,反应时间由2~3 h缩短到6~10 min,产率为62.81%;正交实验所得影响因素顺序为:微波功率>照射时间>原料配比>催化剂用量。最优化合成工艺条件为:n(邻苯二胺):n(脲)为1:2;微波功率为126 W;反应时间为7 min;数字熔点仪、红外光谱(IR)与核磁共振谱(1H NMR)等测试结果表明产物为苯并咪唑-2-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