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根据勘查和生产资料,分析研究了方庄二矿瓦斯赋存规律。研究表明,方庄二矿二1煤层由浅至深瓦斯含量逐渐增高,至矿区深部,受断层影响,瓦斯含量又趋降低。所以,煤层埋深和地质构造是影响方庄二矿瓦斯赋存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依据龙山矿实际瓦斯地质资料,运用瓦斯地质理论和瓦斯赋存构造逐级控制理论,研究了煤层瓦斯含量分布特征和矿井瓦斯涌出特征,并分析了地质构造、埋深和顶底板岩性等地质因素对瓦斯赋存的影响,对该矿瓦斯防治和安全生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多因素影响下煤层吸附甲烷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研究温度、含水量、粒径、变质程度4个因素对煤吸附甲烷特性的影响,应用正交试验设计,采用吸附常数测定仪进行甲烷吸附试验,运用多因素方差分析、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得到Langmuir吸附常数a、b与各因素的关系及吸附常数a随多因素变化的关系式。试验结果表明:多因素影响下煤样吸附甲烷过程满足Langmuir单分子层吸附理论;各因素对Langmuir吸附常数a、b的大小均有影响,但影响程度存在差异,各因素对吸附常数a的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变质程度、温度、粒径、含水量,对吸附常数b的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变质程度、含水量、温度、粒径;吸附常数a与变质程度的变化呈正相关,与温度、含水量、粒径的变化呈负相关,吸附常数b与变质程度的变化呈正相关,与温度变化呈负相关,随粒径、含水量变化呈阶段性变化。通过对煤吸附甲烷多因素影响分析,为进一步研究煤体吸附甲烷特性提供理论基础,同时为井下开采过程中实施防突措施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4.
为了进一步加快卸压抽采,针对低透气性、强吸附煤层瓦斯区域治理工作的需要,通过大量的实验室模拟和分析,研究了中马村矿强吸附煤层不同吸附平衡状态下的瓦斯解吸规律。结果表明:同一煤样平衡压力越高,吸附瓦斯量越多,在同一时间段内进行解吸时,解吸速度越快、单位时间解吸量也越多;加快煤层瓦斯解吸需要具备一定的卸压空间,缩短瓦斯运移的通道;煤样粒度越大其孔裂隙内的游离瓦斯量越多,越不利于释放。  相似文献   

5.
6.
岩浆岩侵入对下部煤层瓦斯赋存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总结地质勘探钻孔及开采揭露地质资料的基础上,分析了井田内岩浆岩侵入体的形态、层位及对煤层的影响,并对岩浆岩体下部煤层瓦斯含量发生变化的规律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7.
对煤体瓦斯吸附解吸扩散过程进行了理论分析,根据Clausius-Clapeyron方程计算煤体在不同温度下的吸附热值,利用菲克定律求解煤体瓦斯在不同温度下的扩散系数和动力学扩散参数,研究其与温度之间的关系,并利用阿伦尼乌斯修正式计算得到煤体瓦斯解吸过程的活化能。研究结果表明,煤体瓦斯吸附量随着吸附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初始有效扩散系数及动力学扩散参数与瓦斯解吸温度呈正相关关系,利用阿伦尼乌斯修正式,计算得到实验煤样瓦斯解吸扩散活化能为2.71 kJ/mol。从吸附热力学、解吸动力学,以及分子活化能3个方面研究了温度效应对瓦斯吸附解吸特性的影响,可为工程实践提供一定的基础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8.
安阳矿区所属矿井均为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和高瓦斯矿井.瓦斯既是优质能源,又是影响煤矿安全高效生产的主要因素.瓦斯分布的不均衡性受地质条件的控制.依据安阳矿区区域构造演化,分析瓦斯分布规律,探讨控制瓦斯赋存规律的地质因素,为瓦斯突出预测、煤矿安全生产和瓦斯抽放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10.
 根据煤矿井下煤层瓦斯参数测定结果,分析了二道岭矿区内煤层瓦斯赋存分布特征,矿区煤层瓦斯含量分布总体是中部高、两端低。矿区南部瓦斯含量1.9~5.6m3/t,平均4.5m3/t;矿区中部瓦斯含量7.5~20.9m3/t,平均12.6m3/t;矿区北部瓦斯含量3.0~12.4m3/t,平均8.2 m3/t。煤变质程度分布不均衡是形成矿区中部瓦斯含量高、两端低的物质基础条件,矿区中部煤层中发育的走向逆断层和二道岭向斜两端仰起是造成矿区煤层瓦斯赋存分布不均衡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1.
煤层瓦斯赋存规律研究是瓦斯灾害防治的基础.介绍了大峪沟矿区的地质构造特征,现场实测并判识了大量的瓦斯含量数据,分析了大峪沟矿区的瓦斯赋存规律.研究表明:大峪沟矿区二1煤层自西向东、由浅至深瓦斯含量逐渐增高,至该区深部因受F9断层的影响,煤层瓦斯含量又趋降低,所以,煤层埋藏深度和地质构造是控制大峪沟矿区瓦斯赋存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古汉山矿二1煤层裂隙观测统计,分析了煤层裂隙开启、闭合特征,矿井东区N50°E走向裂隙组受地应力相对拉张作用,矿井西区N30°E走向裂隙组受地应力相对拉张作用,预测矿井东区、西区煤层渗透性优势方位分别为N50°E、N30°E。矿井西区煤层渗透率现场测试表明,沿N55°W方向测试钻孔渗透率数值均远大于其它方向,煤层渗透性优势分布方位为N35°E,现场测试结果与煤层渗透性优势方位预测基本一致。鉴于二1煤层渗透性分布特征,探讨了水力压裂、酸化煤层等措施对煤层渗透性的影响,提出了矿井瓦斯最优瓦斯抽采方案,即东区瓦斯抽采钻孔设计应与N50°E向垂直、西区瓦斯抽采钻孔设计应与N35°E向垂直。  相似文献   

13.
《煤》2016,(7):54-56
文章对煤岩瓦斯渗透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论述了渗透率与有效应力、煤层温度等因素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提高煤层瓦斯渗透率、增强煤层透气性系数的一些措施,对防止煤矿事故,改善煤层抽放率具有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王海泉 《中州煤炭》2006,(6):15-15,57
通过对李楼井田二1煤层发育情况研究,分析了二1煤层分布、厚度变化特征和影响二1煤层分布及厚度变化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含瓦斯煤物质组成成分和孔隙结构参数对煤吸附能力的影响,采用压汞试验测试了5种煤样的孔隙结构,并研究了含瓦斯煤比表面积、平均孔径、孔隙度和分形维数等4种孔隙结构参数,分析了含瓦斯煤物质组成成分和孔隙结构参数对瓦斯吸附能力的影响。研究表明:水分、挥发分、比表面积与瓦斯极限吸附量(V_L)呈二次函数关系,灰分和V_L呈负相关,平均孔径和孔隙度与V_L呈正相关。Langmuir压力(P_L)随着灰分和挥发分的增大而增大,随平均孔径和孔隙度的增大而减小,且与比表面积呈二次函数关系。煤样在不同压力阶段具有不同分形特征,因此具有不同的分形维数D_1(r10nm)和D_2(r10nm)。D_1和D_2均大于2.9,分形特征明显。V_L随着D_1的增大而增大,随着D_2的增大而减小。分形维数与P_L的关系不明显。  相似文献   

16.
宁超  杨振宁 《煤》2011,20(2)
文章通过对陕渑煤田区域地质和煤层发育情况的研究,分析了区内二1煤层聚煤特征、厚度变化规律和影响二1煤层聚煤特征及厚度变化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影响二1煤层厚度变化的主要因素为聚煤环境和后期构造形变。该研究对区域煤炭资源预测评价及煤田地质勘查工作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李寨东  姬玉平  刘坤鹏 《煤》2012,21(5):4-7,30
以某矿无烟煤为例,通过改变煤中水分含量,用实验模拟方法研究了不同水分含量条件下的构造煤的瓦斯吸附-解吸规律,确定了构造软煤在不同水分、不同破坏类型和不同压力条件下的瓦斯解吸特征,为煤与瓦斯突出预测、煤层注水和煤矿瓦斯灾害的防治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张冠军 《采矿技术》2011,11(3):77-79,99
为了研究鹤煤六矿二1煤层的瓦斯赋存规律,找出影响瓦斯含量分布的主控因素,在瓦斯含量实测资料的基础上,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煤层基岩厚度(埋藏深度)和煤层顶板30m内砂岩比是影响瓦斯含量的主要因素,其次是煤层厚度,煤质(水分)、煤的变质程度(挥发分)对瓦斯含量的影响较小。研究结果对于鹤煤六矿准确确定煤层瓦斯含量、预防各种瓦斯事故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采用HCA高压容量法瓦斯吸附装置,对7组不同变质程度的煤样,分别在20、30、40、50、60 ℃等5个温度条件下进行常压吸附瓦斯量和瓦斯吸附常数的测试,通过对测试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得出每升高单位温度下吸附瓦斯减小量与煤的变质程度的关系模型,进而对间接法测定煤层瓦斯含量计算公式进行校正,校正结果更符合煤样在高压状态下即将达到吸附饱和状态的相关理论。  相似文献   

20.
《煤炭技术》2015,(7):142-144
针对平沟煤矿16#煤层瓦斯压力最大测试值超过2.83 MPa,其瓦斯含量在5.34~11.67m3/t的统计结果,通过瓦斯地质理论和煤岩组分分析发现,形成煤层瓦斯超压的主控因素是相对单一的地质结构、顶底板泥页岩结构及其组分特点和煤的弱吸附特性。厚煤层条件下的构造稳定性、泥岩密封性及解吸特点使得煤层中游离瓦斯比例偏高,压力较含量变化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