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针对舰艇编队雷达网遭受噪声压制干扰现状,首先讨论了单雷达设备干扰对抗动态过程。在此基础上,提出雷达网平均自卫距离效能评估指标,充分利用编队的空间分集特点,动态实时地对最佳雷达指定空域的探测数据信息进行处理建航。最后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显示:在舰艇所辖单雷达设备具有恒虚警处理能力的前提下,该方法可有效改善舰艇编队在噪声压制干扰环境下的探测距离。所提方法不仅可以作为战时编队雷达管控的决策依据,也可为战前编队队形筹划提供指导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王磊 《现代雷达》2019,41(4):1-6
舰艇编队协同探测系统能够显著提升舰艇编队态势感知能力,是编队协同作战指挥和编队协同火力打击的重要支撑。文中从航迹级协同、点迹级协同和信号级协同三个层面阐述了编队协同探测的内涵,介绍了典型编队协同探测系统。分析了点迹协同技术、资源管控技术、建模仿真技术、试验评估技术等舰艇编队协同探测关键技术。最后从协同探测装备频段和体制多元化、协同空间广域化、协同层次深入到信号级、协同处理智能化等几个方面提出了舰艇编队协同探测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由于单架干扰飞机所具备的能力有限,通常采用多架干扰飞机形成编队的方式,对地面防空雷达或组网雷达进行干扰.在这种多机协同对付多个干扰目标的情况下,如何快速地对干扰机进行任务规划,对干扰目标进行合理分配,是飞机协同的关键问题所在.采用动态规划算法,能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实时为飞机编队中的资源进行最优配置,使飞机编队达到最大的作战效能.  相似文献   

4.
考虑舰船安全的原则,从保障编队电子对抗的角度定性讨论了在实施电子对抗作战时舰艇编队的组成原则及编队队形,并定量分析确定了编队在实施不同的电子对抗方法和手段时,舰艇之间的安全间距,得出符合实际作战需求的结论。结论对复杂战场条件下舰艇编队实施电子对抗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在现代信息化海战环境下,有效探测空中来袭目标非常重要。讨论了水面舰艇编队舰载雷达组网探测目标的必要性,提出了编队协同反应时间的概念并建立了数学模型,最后分析了网络协同所带来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6.
采用了一种基于干扰噪声比和干扰累计时间概率的方法,对舰艇编队内不同平台间监视雷达的同频干扰进行了分析研究,在建立数学模型的过程中综合地考虑了电磁干扰在频域、时域、空域、强度等多方面特性,并通过实例分析得出了初步结论,可为编队电磁兼容性研究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编队舰艇实施质心干扰整个过程的综合分析,建立了相关数学模型,研究了编队某一艇在实施质心干扰过程中前列舰艇与后续舰艇的间距问题.  相似文献   

8.
针对多机空战电子对抗中,干扰目标分配和协同干扰资源选择问题,在分析空战有源电子干扰面临复杂电磁环境、雷达跟踪干扰源、干扰目标分配和干扰资源选择等问题的基础上,建立双机协同干扰数学模型,分析协同干扰对测角误差影响因素,提出基于连通图的动态可重构双机协同干扰方法,并应用于典型的“磨刀匠”攻击战术。仿真结果表明,基于连通图的动态可重构双机协同干扰方法,能够实现多机编队协同作战时的最优协同干扰资源和干扰目标选择,实现对单脉冲机载火控雷达协同角度欺骗干扰,且算法计算时间完全符合协同干扰需求,为新型战斗机协同干扰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9.
鱼雷攻击意图判断研究可以令指挥员有针对性的制定作战方案实施编队协同水声对抗,从而大大增强了水面舰艇的生存能力。在建立声自导鱼雷攻击模型和舰艇编队运动模型的基础上,对鱼雷从不同区域来袭时的态势划分,提出了攻击意图的判断准则,并且通过仿真验证,分析了影响判断准确度的因素,为编队协同水声对抗指挥决策提供了必要参考。  相似文献   

10.
针对海上多平台无源/光电干扰的战术运用问题,运用军事运筹的方法,对舰艇无源/光电干扰在编队反导防御中的作战使用以及电子战条件下的编队队形的确定方法进行了分析和论证,提出了电子战条件下水面舰艇编队应优选的队形、队列角、编队舰舰距离和作战中根据威胁态势和作战环境优选上述要素的方法,定性讨论了海上多平台无源/光电干扰的战术方法.  相似文献   

11.
通过分析编队协同防空的关键环节,分别建立了编队协同探测模型、协同制导模型、协同控制决策模型、协同拦截次数模型,进而建立了网络化舰艇编队的协同防空效能模型。仿真分析得出编队对空目标的拦截效能,验证了效能分析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2.
海上编队舰载雷达之间同频干扰的消除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舰艇编队内同型雷达间的同频干扰本质上属于舰艇编队内部的电磁兼容问题。为使编队中各舰的同型号雷达能够一起工作,必须有效消除同频干扰。首先讨论了消除同频干扰的一般方法,然后针对非相参体制的雷达,设计了一种消除抗同频干扰装置,通过增加雷达重复周期,将同频干扰变为异步干扰,再用反异步信号处理进行对消。海上验证试验表明,这种方法能够有效消除编队内同型号雷达之间的同频干扰。  相似文献   

13.
编队中雷达互扰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舰艇组成编队时,雷达间可能有新的干扰产生,需要对编队雷达进行互扰预测分析。给出了雷达间干扰产生的条件,并建立了编队互扰预测模型。该模型考虑到了影响编队中不同舰船平台上雷达互扰的所有因素,能够较精确地对编队中雷达互扰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14.
基于舰艇编队的反舰导弹航路规划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根据舰艇编队对海导弹攻击中航路规划指挥决策的需要,为避免出现各舰发射的导弹出现航路交叉现象,提出单舰导弹航路规划功能区域的概念和编队导弹航路规划区域划分的思想,建立了编队导弹航路规划区域划分模型.分析了编队导弹航路规划的决策过程,并且结合想定装备参数运用遗传算法进行了编程实现和算例分析.为指挥员实施导弹航路规划决策提供辅助决策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针对现代海战中需干扰的敌目标雷达多而我舰艇编队有源干扰资源分布分散且数量有限的特点,研究了编队有源干扰资源的分配方法,建立了编队有源干扰资源的分配模型。该模型对编队有源干扰资源进行了优选和合理使用,使其达到最佳的干扰效果。最后给出一个应用实例,说明该模型对于编队电子战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为实现单舰电子战系统功能互补、协同作战,发挥单舰电子战系统在编队中的整体效应,提出一种编队电子战复合干扰方案——“迷惑干扰与有源干扰协同使用”。根据其基本原理和作战使用特点,得出两种干扰方式协同使用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结论,在几种典型的作战中对两种干扰方式协同使用时所发挥的战术作用作出定性分析,建立了两种干扰方式协同使用时的干扰效果评估模型。通过分析可知:两种干扰方式协同使用能够获得较好的干扰效果,提高编队电子战系统的作战持续性和连续性。  相似文献   

17.
舰艇编队装载大量短波电子设备,不同平台设备之间的电磁干扰是个突出问题.利用FEKO软件建立了短波发射天线辐射模型,通过综合性预测方法仿真分析了编队短波设备间电磁干扰情况,对舰艇编队通信设备进行组网和选频,防止短波电子设备间相互干扰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在分析多基地雷达系统反截获能力的基础上,仿真研究不同的布站方式对舰艇编队系统反截获能力的影响,筛选出具有最佳反截获能力的布站方式,并分析了其在远距离支援干扰下系统的干扰暴露区面积,探究系统的布站方式对舰艇编队系统探测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布站方式的反截获能力和干扰暴露区情况不同,可以根据作战任务的不同选 择合适的布站方式,来提高舰艇编队整体的探测能力。  相似文献   

19.
对无人飞行器编队协同干扰式突防问题进行了描述。基于有限状态机设计了管理编队协同突防中离散事件的编队管理器, 负责接收外部指令、参考点位置、邻居状态以及无人飞行器自身的状态, 并对编队控制律进行切换, 对编队协同干扰突防进行分析并确定了自动编队控制的流程。仿真结果表明, 所设计的编队管理器能够根据各离散事件自动切换编队控制律, 完成编队队形保持与重构之间的转换; 实时解算的期望位置满足协同干扰突防所要求的编队构型约束条件, 所提出的方法是可行、有效的。  相似文献   

20.
空舰协同制导下舰空导弹杀伤区低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目前舰载直升机与舰艇编队协同制导引导舰空导弹超视距拦截低空目标的问题,研究了舰载直升机与编队协同制导下舰空导弹的杀伤区低界.并通过仿真与舰舰协同制导下舰空导弹的杀伤区相比,得出舰空协同下目标航路捷径可增加150%,杀伤区低界显著增加的结论,为舰艇编队作战指挥决策提供了较好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