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硅粉对碱硅反应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掺一定量的硅粉可以抑制碱骨料反应(ASR)的膨胀变形。从硅粉抑制ASR的能力,抑制ASR膨胀的程度以及抑制ASR膨胀的工程安全性等三个方面,对掺硅粉抑制骨料ASR的有效性进行评估,评估结果表明:掺8%硅粉能够有效的抑制骨料的ASR膨胀。  相似文献   

2.
邢锋  刘伟  陆晗  陈国定 《混凝土》2004,(4):45-47
采用玻璃砂浆棒法,试验研究了偏高岭土煅烧温度和掺量对抑制ASR的影响,并比较了偏高岭土、粉煤灰、硅灰和矿渣对ASR的抑制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掺量为20%的偏高岭土具有了较好的抑制ASR能力;与硅灰(8%)、粉煤灰(15%)和矿渣(15%)相比,偏高岭土抑制ASR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3.
依据美国标准ASTMC 227推荐的砂浆长度法,对硅灰,粉煤灰,亚硝酸钙及其组合对碱-硅酸反应(ASR)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研究,为了更深入地探索上述这些矿物及化学掺加材料对ASR影响的机理,还进行了试件化学结合水含量测定,X光衍射试验和混凝土岩相的显微观测等,试验研究表明,这些掺加材料,特别是组合掺加时,对抑制混凝土ASR膨胀有相当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4.
加拿大Mactaquac水电站建成10年混凝土就发生碱硅酸反应(ASR).因其破坏日益严重和巨额的维护费用不得不提前关闭、拆除并新建替代电站.30年来为保障电站运行,研究并采取了一系列创新性工程技术措施并积累了延长受害工程服役寿命的丰富经验.此外,因当地集料资源限制,拟建替代电站混凝土仍需使用与原电站相同的活性集料.为避免新建电站混凝土ASR破坏,已启动混凝土预防措施研究和评估计划.本文介绍了Mactaquac大坝混凝土ASR及其工程处置措施以及新建电站混凝土防止混凝土ASR破坏的对策,以期为我国水电工程预防碱集料反应问题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选取采用砂浆棒快速法测试出14 d膨胀率为0.1%左右、0.1%~0.2%、0.2%~0.3%、0.3%~0.4%等4种天然骨料以及0.4%以上的高活性石英玻璃共5种碱-硅活性骨料,研究了磨细矿渣对ASR的抑制作用,并与掺25%粉煤灰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当磨细矿渣掺至40%时,即可抑制4种天然骨料发生ASR。当磨细矿渣掺至70%时,石英玻璃砂28 d的膨胀率仅为0.05%。磨细矿渣化学组成对抑制ASR作用的影响是各种组分影响的综合结果,对ASR的抑制效果与其Al2O3含量的相关性较大。其抑制ASR的主要作用是对胶凝材料体系中碱的稀释和固结作用,孔结构的改善只能起到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6.
臭氧—生物活性炭深度处理工艺是当前应用最广泛、技术最成熟的给水处理技术,但该技术在应用过程中也存在着影响饮用水水质安全性的因素。本文系统介绍了臭氧一生物活性炭工艺出水细菌泄漏、臭氧化副产物以及生物可同化有机碳等问题,探讨了臭氧—生物活性炭水质安全问题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7.
莫祥银  许仲梓  吴科如 《建筑技术》2003,34(1):40-40,64
自20世纪30-40年代在美国发现混凝土中的碱-集料反应(Alkali-Ag-gregateReaction,以下简称AAR)以来,人们对这一混凝土破坏的治疗技术研究与开发始终给予了极大的关切。如同用化学外加剂改善混凝土的性能一样,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中人们试图用掺化学外加剂的办法来治疗这一难症并已不断取得进展。AAR按参与反应的集料类型可分为碱硅酸反应(Alkali-SilicaReaction,简称ASR)和碱碳酸盐反应(Alkali-CarbonateReaction,简称ACR)。因国际上ASR远较ACR普遍,本文提到的AAR主要指ASR。众所周知,同属于碱金属元…  相似文献   

8.
由于人口集中、生产生活活动强度大,汕尾市黄江河(西闸断面以上)流域存在突出的生活污水直排、畜禽养殖面源污染等问题,再加上河道自净能力不足,西闸国控断面水质在枯水期为地表Ⅳ类或Ⅴ类,主要污染指标为COD、NH3-N、TP。为实现断面水质达到地表Ⅲ类水目标,针对水质评价结果、污染源特征,系统性提出了流域综合治理技术路线,采取了消除镇区生活污水直排口、治理畜禽养殖污染、收集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等控源截污工程措施,河道清淤、支流水质净化等内源治理工程措施,以及河滨带植被恢复、河道生态补水等生态修复工程措施。这些工程措施实施后,黄江河入河污染物大幅削减,水体自净能力显著提升,西闸国考断面水质稳定达到地表水Ⅲ类标准。  相似文献   

9.
不同因素对外加剂抑制碱集料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研究表明,在80℃长期养护条件下,当碱含量为2.5%,3.0%时,LiOH能长期有效地抑制砂浆ASR膨胀,且集料活性超高LiOH对膨胀的抑制效果越好,对于含同一种集料的砂浆,掺加相同Li/Na摩尔比的LiOH,其对砂浆ASR膨胀的抑制效果随着碱含量增加而提高,相同碱含量条件下,对于沸石化珠侏岩和六合雨花石砂浆,在有效抑制ASR的前提下,随着Li/Na摩尔比增加,LiOH对ASR膨胀的抑制效果提高不明显。  相似文献   

10.
随着饮水卫生被人们越来越多关注,饮用水标准不断提高,而环境水源却日渐受污染。笔者从常规水质处理,突发事件发生如:台风、暴雨时高浊度洪水,久旱少雨时出现摇蚊幼虫,以及受污染水源藻类爆发、PH值增高等特殊水质处理问题,就药剂选用、制水处理工艺技改等方面提出给水水质处理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上海市污水厂出水用于地下水回灌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近年来上海由于受市政建设、产业结构调整等因素影响,地下水回灌工作面临较大困难。如将城市污水厂出水进行深度处理后用于人工回灌,既能解决地下水回灌问题,又能实现污水的资源化,减轻水环境污染的压力。就此探讨了回灌水质、费用、回灌井布局、深度处理设施占地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
城市雨水集蓄利用工程规模的优化   总被引:9,自引:4,他引:9  
通过分析雨水贮存池容积、多年平均日降雨量、满蓄次数等关系,依据贮存池的工作过程和费用效益分析原理提出了雨水贮存池经济规模优化求解方法,进而对优化设计中常见的关键问题进行了讨论,如贮存池满蓄次数、可收集水量、投资与成本、综合效益、资金时间价值等。该方法具有一定的通用性和实用性,可以作为城市雨水利用工程优化设计的理论依据和实用技术。最后对北京地区某工程实例进行了应用分析。  相似文献   

13.
供水管网清洗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周期性清洗管网对提高管网水质、恢复管道通水能力、抑制腐蚀发生、维护管网正常运行等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对管网冲洗的必要性、冲洗技术、冲洗方法以及冲洗效果评价等进行了探讨,分析了其不足之处并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4.
大量污水、污物的排入致使杭州市中河和东河污染严重,为此对污、废水排放和底泥的污染物释放等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截污纳管、引水配水和疏浚清淤等修复措施,最后采用改进的一维水质模型对修复结果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15.
介绍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的LEED^TM绿色建筑评估系统(V2.0),计包括建筑的选址,水的有效利用,能源与大气环境,建材与资源,室内环境质量等方面。  相似文献   

16.
上海新江湾城的河湖水系作为绿色水基础设施,是防汛除涝排水安全、雨水资源利用及水资源调度、水环境保护及水生态修复和水景观营造等综合功能的共同载体。水系综合规划和建设充分发挥了河湖水系的安全、资源、环境与生态的综合功能,真正体现出了生态绿色和低碳。新江湾城在除涝排水安全上实现了"雨水自流排放、除涝以蓄为主";在水资源上,利用雨水资源及黄浦江天然潮汐进行引排水调度;再通过雨污分流、初期雨水面污染控制和岸坡生态化及水生态系统构建等措施,保护了河湖水系的水环境,并营造了新江湾城优美的水景观。  相似文献   

17.
朱思诚 《规划师》2006,22(10):64-65
工程专业规划用于解决城市基本保障系统、环境和城市防灾问题.当丘工程专业规划编制存在规模预测不准确、规划内容不完整、近期建设目标不明确、规划的建设指导作用不强、专业水平不高等问题.工程专业规划应采取编制和调整专业规划规范、严格规划审查、明确规划与设计的分工、提出近中期规划、增加规划的可靠性和可操作性内容等措施,还应开展城市水资源、城市生态和用地条件的专题研究.  相似文献   

18.
为了改善生产水质和提高水厂处理能力,深圳市炳坑水厂对投药、混合设备、回转隔板反应池、斜管沉淀池、虹吸滤池等工艺环节进行了系统的改造,竣工后出厂水平均浊度为0. 3NTU,节约药耗费用为12万元/a,制水能力提高50%,劳动强度也大大减轻。  相似文献   

19.
我国给水深度处理应用状况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综述了目前我国给水深度处理工艺应用的背景、现状和各种深度处理单元的技术特点以及可去除污染物与去除机理等,并对各种处理单元进行了技术经济比较。同时,还对深度处理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根据不同原水水质和出水要求合理选择深度处理工艺的原则。最后对消毒技术的应用和发展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孙贵萍  祁泽学  杨丽茜  温川 《矿产勘查》2022,13(11):1695-1704
格尔木河冲洪积扇区有着巨厚的第四系砂卵砾石层,形成了良好的储水空间,研究其含水层系统特征、地下水循环演化及资源开采潜力对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基于地质调查、水文地质钻探、动态长观等资料,将含水层系统进行了划分,并对地下水的循环演化进行了阐述。运用补给量总和法、排泄量总和法以及断面径流量法对研究区地下水天然资源量和开采潜力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研究区河水与地下水经历三次转换,主要模式分为:中高山区模式、冲洪积扇区模式、冲湖积平原区模式;含水层系统可分为:局部循环系统、中间循环系统和区域循环系统三个子系统。研究区地下水天然资源量为206.75×104 m3/d,开采潜力达103.38×104 m3/d,可为下游的盐湖产业基地提供水源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