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李静 《养生大世界》2005,(6A):61-61
在意大利,人们会把一些能够生活自理、坚持工作的六、七十岁的退休老人称为“新老人”。意大利“新老人”是继日本“新老人”之后,在发达国家中出现的第二个充满活力和朝气的退休老年人群体,因而受到众多国际组织的普遍关注。  相似文献   

2.
如今意大利人把那些仍能自理生活和坚持部分工作的六七十岁的退休老人尊称为“新老人”。意大利“新老人”是继日本“新老人”之后,在发达国家出现的充满活力和朝气的退休老年人群体,受到了众多国际组织的普遍关注。意大利社会学家通过一项最新专题研究发现,这些出生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总人数达1000万(约占全国总人口的五分之一)的六七十岁的“新老人”,无论从生理上还是心理上讲都不应算做老年人。  相似文献   

3.
在意大利,人们会把一些能够生活自理、坚持工作的六、七十岁的退休老人称为“新老人”。意大利“新老人”是继日本“新老人”之后,在发达国家中出现的第二个充满活力和朝气的退休老年人群体,因而受到众多国际组织的普遍关注。意大利“新老人”最显眼的“亮点”是:摒弃了老年人传统的无所事事、在家颐养天年的生活方式。他们不满足于安度晚年,继续从事退休前的事业;另有一些则干脆尝试某项以前从未经历过的全新事业;还有一些“新老人”却全心全意地投身于各种公益活动、社区服务或慈善事业,继续实现自身价值。这些“新老人”的心理年龄要比生…  相似文献   

4.
北京复兴路40号大院有一位退休老人,今年七十又三。退休十多年来,坚持以“动”养生,且“动”之有恒,“动”之有方,走出了一条特殊的健身之道。他不仅旧病未犯,新病未生,而且10多年来从未上过医院,也没有吃过药,没有报销过一分钱医药费,备受同事称道。  相似文献   

5.
李盛仙 《养生月刊》2004,25(5):460-461
离职退休之后,常有友人关心地问我:“现在闲着在家干什么?”我的回答是“退休无事,读书写字,老有所学,快活如仙。”前卫生部副部长黄树则老人有两句诗“到老更觉知识浅。  相似文献   

6.
常常看到这样一些现象,一些中老年人原先身体挺好的,但退休日子不久,便逐渐和药瓶子成了“相依为命”的“伴侣”了。有些老人,甚至离退休了只三五年就撒手归西了,让人极为惊诧。  相似文献   

7.
在德国有句俗话,最富足的人是退休的老人们。完善的国家养老保险制度,向老人提供了足够的退休金,使他们在财政上几乎没有什么后顾之忧。退休以后,老人们依靠退休前的财富积累和保险机构发放的退休养老金,就可以过着无忧无虑的养老生活。  相似文献   

8.
卢自润 《养生月刊》2008,29(3):256-256
退休老人,走过了风霜雨雪路。尝够了酸甜苦辣昧,感受了悲欢离合情,久炼成“精”,知事又谙事,阅人如阅川。宠辱不惊,看云卷云舒;去留无意,看庭前花开花落。然而,矛盾是有普遍性的。退休的生活也充满着矛盾,所谓“小有小的困难,老有老的问题”。所以,退休了,要看清、看透、看淡,以积极向前的心态,走好这人生的最后一段路。  相似文献   

9.
薛胜 《科学养生》2006,(10):57-58
近半个世纪以来,德国的家庭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许多家庭是老年人独居,15%的老年人是单身生活,依靠家庭赡养和护理的可能性越来越少。但是在德国有句俗话,最富足的人是退休的老人们。因为完善的国家养老保险制度,向老人提供了足够的退休金,使他们在财政上几乎没有什么后顾之忧。退休以后,老人们依靠退休前的财富积累和保险机构发放的退休养老金,就可以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  相似文献   

10.
周荣耀 《气功》2011,(3):221-221
“咚啪、咚啪、咚咚啪、咚啪”的鼓点振奋人心。只要不下雨,每天的清晨和傍晚,便有一群中老年妇女在市民广场练习打腰鼓。退休老师邱丽琴老人就是其中一员。腰板硬朗,脸色红润,眼睛炯炯有神的邱老师,怎么看也不像年过花甲的老人。邱老师读小学时,就是打腰鼓的好苗子。  相似文献   

11.
彭翔 《气功》2011,(6):555-555
人过了60岁以后,毕竟和青壮年时期不一样。退休就应当以休息为主,应当把健康放在第一位,适当发挥余热,使自己的“第二个春天”过得愉快。根据笔者几年来的退休生活,老人快乐要遵循以下八条法则,特提出来与诸君共勉:1.多接触大自然。万物静观皆自得,世事“动观”亦相宜。到了对大自然无动于衷,只知道昏昏欲睡的时候,你的细胞就要出麻烦了。  相似文献   

12.
享受忙碌     
意大利有一位叫阿尔多·阿尔马蒂的老人,是滑雪和登山运动的爱好。他50岁的时候开始学习滑雪和登山,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终于在他88岁那年登上了意大利北部的多洛米蒂山区海拔2999米的拉瓦雷多峰。登峰成功之后,他经常对家人和朋友们说:“懒惰能生百病,忙碌能祛百病。”[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英国的约克郡一家“返老还童”俱乐部吸引了众多老人。 俱乐部的创始人是年近70岁的退休心理医生莱吉尔,他经多年的潜心研究发现,人到老年,在兴趣爱好上都有“返老还童”的征兆,于是他把孩子们喜欢的游戏全部搬进俱乐部,让老人们在这里随心所欲地玩。  相似文献   

14.
“空巢老人”是老年人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关爱“空巢老人”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方面。各级党委、政府,各企事单位、社会团体要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关爱“空巢老人”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把关爱“空巢老人”工作列入重要议程,针对新形势下“空巢老人”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认真做好“空巢老人”工作。  相似文献   

15.
《养生大世界》2007,(1):80-80
2007年1月4日,一位老人来益生康健订购了12瓶野春园蜂胶软胶囊。临离开时,老人专门找到公司领导,激动地说:“我是国防大学的退休教授,吃野春园的蜂胶已经一年多了,因为我就是浙江江山人,老家的蜂胶是全国最好的,野春园是老家最好的蜂胶企业。”而后,老教授连说了三个没想到:  相似文献   

16.
孙明沁 《气功》2010,(4):378-378
一个老人退休后,一个作家去看望他。作家很羡慕老人那辉煌的过去,老人却凝望着作家那一摞新著,怅然万分。老人说:退休前我一直得意自己的成功,退休后我才明白,我如今一无所有。  相似文献   

17.
<正>美国《老年医学杂志》刊登一项新研究发现,经常上网可以使老年人罹患抑郁症的危险降低30%以上。新研究中,密歇根州立大学传播学教授谢丽娅·柯顿博士及其同事对涉及2200多名退休美国老人的"健康与退休调查"项目的调查数据进行了梳理分析。该调查对参试老人进行了为期6年的跟踪调查,每两年收集一次参试老  相似文献   

18.
孙明沁 《养生月刊》2010,31(4):378-378
一个老人退休后,一个作家去看望他.作家很羡慕老人那辉煌的过去,老人却凝望着作家那一摞新著,怅然万分.老人说:退休前我一直得意自己的成功,退休后我才明白,我如今一无所有.  相似文献   

19.
邹理 《家庭中医药》2006,13(5):37-37
孝敬老人是我国的传统美德,但如何孝敬能真正让老人开心,却是很多做晚辈的不去多想的问题。笔者的一位朋友,他夫妻二人已退休赋闲了,孩子们也都有自己的工作和事业,吃穿住行都超越了“小康”水平。朋友两口对家中80高龄的老奶奶也很关心,吃穿用住样样有,零花钱也给得足足的。可是老奶奶过日子却很节俭,吃剩的东西一点也舍不得倒掉,热了又热,  相似文献   

20.
“接地气”,是老年人最爱说的。其实真是这样。一些老年人因为退休,在家里电脑前一坐就是几小时,结果,全身动脉都硬化了,尤其腿脚症状严重,俗话说“老人先老腿”,一点不假。如果,笔者每天早晚都外出走上半小时至一小时,感觉就会好许多,肯定与“接地气”有很大关系。尤其在眼睛干涩的时候,到外面走走运动一下,同时看看满眼绿色,身心立即舒服很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