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探讨了全方位计算机视觉、图像识别理解、计算机控制技术在中央空调节能上的应用,使中央空调根据实际需要来调节气源的流量,将中央空调的节能和响应控制达到最优.通过对室内空间全方位图像动态地识别与理解,获得室内人数以及人员所在方位的信息,实现"按需供气",以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在对空调水系统中的压差控制与温差控制两种控制策略进行分析后,为提高系统节能效果,将串级控制方法引入到空调水系统控制中;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变风量空调实验室内的冷冻水系统为对象,提出用最小二乘法辨识串级回路主、副环的传递函数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基于LabVIEW软件对控制系统进行仿真分析和实验研究;仿真和实验结果证明了串级控制策略在空调水系统控制中的有效性和良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空调系统为非线性设备,由于它的干扰严重、各参数耦合性强、大滞后性、参数时变性和受环境影响大等特点,使空调系统的节能问题变的被受关注。对于空调系统,使用常规的控制方法很难实现最佳效果。本文基于热传递原理,分析了室内温度变化规律,建立了室内温度数学模型,提出了模糊PID控制策略。空调系统为非线性设备,由于它的干扰严重、各参数耦合性强、大滞后性、参数时变性和受环境影响大等特点,使空调系统的节能问题变的被受关注。对于空调系统,使用常规的控制方法很难实现最佳效果。本文基于热传递原理,分析了室内温度变化规律,建立了室内温度数学模型,提出了模糊PID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4.
随着Internet的普及与快速发展,网页浏览人数与日俱增,为了增强网页的动态性,动态图像广泛使用,而动态图像浏览器的设计与应用逐渐引起业界人士的重视,本文主要介绍了一款通过Delphi控件所设计并应用的动态图像浏览器。  相似文献   

5.
针对商场空调系统自动调节能力差、系统能效值低、室内环境温度调节能耗高等问题,对基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智能控制箱的空调系统进行节能改造。首先,对空调系统的耗能进行了分析,阐述了空调系统制冷机、冷却水泵和耗能计算的理论依据。其次,针对原有的空调系统进行节能诊断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原有空调机组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其能效比约为4.9,基本满足设计要求。通过对空调系统的改造和节能分析,增加的PLC智能控制箱可以实现空调水智能监测制冷机的能耗,避免室内温度过低或者过高,降低空调系统的整体能耗。  相似文献   

6.
基于粒子群算法的室内环境节能优化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建筑室内环境节能优化控制大多侧重于室内空调、照明等各分系统的独立优化控制,但从能量消耗角度来考虑,如何兼顾各个系统的耗能,使整体耗能最小是最节能的。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粒子群算法的节能综合控制,通过寻找窗帘开启的最优角度,调节高精度电动窗帘满足室内光环境需求,降低照明能耗,同时将日射得热引起的空调冷负荷降到最低,使整体效能最佳,从而提高系统的效率。实验结果表明,该控制方案综合考虑了照明能耗和空调能耗的合理分配,能为建筑物整体能耗节约了大约30%的能耗。  相似文献   

7.
空调水系统是空调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运行电耗大.从节能角度分析了水系统变频的工作原理,比较了水系统工频和变频的优缺点,并介绍了节能改造工程的控制原理.同时结合具体的改造工程,分析了水系统的节能效益.结果表明,改造后的空调系统运行正常,室内温度和湿度均满足要求,节能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在对空调水系统中现有的两种控制策略进行分析后,出于提高系统节能效果的目的,提出了将串级控制方法引入到空调水系统控制中的思想,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变风量空调实验室内的冷水系统为对象,通过最小二乘法辨识出其主、副环的传递函数,最后基于LabVIEW软件进行仿真分析,证明了串级控制策略在空调水系统控制中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9.
基于Niagara Framework与物联网技术,搭建了一种太阳能-空气源热泵空调系统监控管理平台。该平台通过JACE网络控制器、I/O模块和现场各类传感器等硬件架构,实现了太阳能-空气源热泵复合系统、新风系统和空调末端房间三个子系统的网络集成。为使系统节能,设计了风机盘管与热泵机组一体化控制、循环泵变频控制、新风机组控制等节能措施。平台可根据末端风机盘管的启停控制空气源热泵机组的节能启停,根据室内CO_2浓度自动控制新风机组的启停等。最终用户可通过web浏览器远程访问监控管理平台,实现对空调系统的实时监测和控制。经试验测试,平台运行稳定并具备完善的智能监控与管理的功能,很大程度地降低了系统的能耗,对整个空调行业的智能化监控管理起了推动作用。未来将对平台所采集的系统数据进行处理分析,保证数据的准确性,更好地提高系统的节能运行性能。  相似文献   

10.
针对电信机房空调运行耗电量大,空调自动控制系统设计困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规则约束和Dueling-DQN算法相结合的空调节能控制方法.该方法能根据不同机房环境自适应学习建模,在保证机房室内温度在规定范围的前提下,节省空调耗电量.同时针对实际机房应用场景,设计节能控制算法中的状态,动作和奖励函数,并采用深度强化学习算法Dueling-DQN提高模型表达能力和学习效率.在电信机房实际验证结果表明:该控制方法与空调默认设定参数运行相比节能18.3%,并可以很方便推广到不同环境场景的机房环境中,为电信机房节能减排提供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1.
李静程春 《工业控制计算机》2014,(3):125+128-125,128
结合变频技术提出基于PLC的中央空调节能控制系统,并设计出了系统的整体结构图,阐述了PLC在调速变频技术中的工作原理,提出了PLC的主程序的设计思路,该系统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降低了空调的能源消耗,提高资源的利用率,符合国家提出的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展要求。  相似文献   

12.
基于DDC自动控制对空调系统节能的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空调的用量愈大,消耗电力也愈多,直接造成城市供电不足和夏季限电问题的出现。所以实有必要发展一种有效的空调系统节能方法。文章整合了DDC自动控制系统,提出了利用DDC对建筑物空调系统自动控制的新的方法,既可以让空调系统更有效率的运转,又可以提供舒适的环境和达到节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针对在离散安装并使用分体空调的场所,存在着空调品牌型号混杂和空调控制受距离限制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网络的红外学习型空调遥控系统,目的在于可以通过网络远程控制任何品牌型号的空调.系统主要由5个模块组成.主控模块通过无线模块可以实现连接网络;主控模块通过GPIO接口连接红外模块,通过LIRC软件设计方法,可以学习并存储任何型号空调遥控器的红外脉冲编码宽度,并实现红外控制空调.因此用户指令通过网络到主控模块,控制并发射红外信号,空调接收红外信号,从而实现远程控制空调.结果表明用户可以通过互联网远程控制任何品牌型号空调,起到节能和环保的作用,实现最佳的使用和管理.  相似文献   

14.
能耗优化是一个动态优化问题,在能耗规模较大的情况下,能耗设备间与总能耗间存在一定的非线性关系,即并非每个能耗最优化能使得总的能耗最优化,因此能耗优化是一个动态非线性优化问题。对于能耗优化问题,传统的节能方法难以奏效。基于此,本文在分析目前节能方法的特点后,设计一种高效的全局优化算法——链式智能体遗传算法,可解决上述的动态非线性优化问题。为了验证本文提出的算法的优越性,将该算法用于某钢厂的电能节耗中,节耗效果明显且较稳定。实践表明,该算法具有较好的灵活性,当能耗环境和节能要求发生变化时,该算法能在不变动当前设备的前提下,动态获得较优的节能效率。  相似文献   

15.
皮带输送机是保证现代煤矿高产、高效的关键设备。INVT—CHV190系列变频器在煤矿皮带机上的成功应用,体现了其优良的矢量控制和主从同步控制的性能,这对于改善皮带输送机的驱动和调速性能,节约能源以及增加煤矿企业的经济效益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提出了一种基于以太网中央空调远程集散控制系统新的设计方案,它能通过Internet将数据转发给控制中心,使得控制中心能对楼宇内部甚至几栋楼宇的所有中央空调机组的运行状态进行监视与控制.通过这种新型的中央空调网络集中监控,能够提高中央空调机组的使用效率,使得楼宇内的所有中央空调,达到统一控制、统一管理、节能减排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车用空调是以耗用发动机的动力为代价来完成调节车厢内空气环境的,其中用于制冷系统的压缩机是车用空调主要的能耗部分.因此,通过开发可用于实际车辆行驶状态下测量车用空调压缩机驱动扭矩的扭矩计,将其用于车用空调压缩机在车辆行驶中的能耗测量;将其用于FTP75模式下的车辆行驶状态的压缩机能耗的测量,并分析测量结果.有助于车用空调压缩机动力特性的研究及分析器影响因素,优化空调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18.
针对某大型钢厂轧钢加热炉系统在线实时性不强,采集数据不足,现场管理不便等问题,提出了构建加热炉燃烧工况在线测控系统。利用烟道气分析仪,在加热炉加热段增设多个燃烧气氛采集点,结合PLC和上位机组态软件,可以在线测量炉内不同区段残氧量与可燃物浓度,实现空气过剩系数的在线调整优化。同时,开发了节能量与氧化烧损两个模块,可用于实时估算可实现节能量与钢坯氧化烧损量。项目实施结果表明,炉燃烧工况在线测控系统可以实现加热炉内燃烧状况精确控制,有效降低燃气消耗。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基于PID单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设计方法。系统选用STC89C52单片机为控制器,并在此基础上完成了硬件设计。利用脉宽调制技术,解决直流调速系统中调节时间长、抗干扰能力差等问题,实现了对直流电机速度的控制。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良好的动静态性能,对负载的变化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