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确定订单流对市场价格的冲击影响,是研究指令驱动市场效率的重要方面,也是投资者完成交易和制定最优变现策略时必须首先考虑的问题。本文以中国指令驱动机制下的债券市场数据为研究样本,对限价指令簿中各类型订单的流动性冲击进行了建模分析。实证结果显示,所有公开的五级买卖报价的深度水平都对最优买卖报价及未来的价格走势有着显著的影响。各种类型订单的提交都会在较短的时间内对债券价格产生一定的冲击,不过冲击效果则因订单类型的不同而有较大差异。其中,限价买卖订单对债券价格的影响比较复杂,主要受"竞争性原因"和"预期性原因"这两个反向冲击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基于投资者异质性构建流动性黑洞模型,分析风险中性投资者触发风险规避投资者采用正反馈交易进行止损的条件和概率,给出最优的风险规避投资者数量与风险资产价值和止损价之间的函数关系。由风险规避投资者的止损价和风险偏好投资者的买入价之间的关系,确定这两类投资者进行交易的条件。根据这两类投资者的数量对比、交易价格关系和博弈过程,给出市场均衡的条件,研究流动性黑洞的形成机理。基于非流动性和流动性风险构建流动性黑洞测度指标,通过对沪市数据的实证,发现在市场发生流动性黑洞时,正反馈交易比流动性正常情况下要强烈。由于市场缺乏异质性,造成买卖指令的严重失衡,当市场中的负反馈交易者提供的流动性远小于正反馈交易者对流动性的需求时,就会引发流动性黑洞,这与模型的逻辑关系相一致。  相似文献   

3.
基于连续交易市场分析框架,构建理论模型研究了流动性冲击和信息风险条件下的市场出清过程和订单策略特征。研究发现,流动性冲击和信息风险影响着投资者的订单规模、订单拆分的均匀程度以及交易延迟等特征。知情交易者往往采取更加保守的交易策略来控制流动性冲击,采取更加激进的交易策略来应对信息风险。在最大化期望收益的目标约束下,知情交易者的最优交易策略是特定市场状态下的均衡策略。研究结论揭示了“市场状态-投资者行为-价格发现”的微观传导过程,拓展了对交易策略、信息传递与价格效率的理论研究,能够为投资者订单策略的制定和优化提供参考,为合理引导投资者行为提供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4.
基于投资者风险厌恶、完全理性的假设,利用逆推法,在市场出清条件下求解了多个机构投资者和中小投资者的两期动态博弈模型.通过对均衡解的分析,得到以下结论:1) 交易过程是流动性风险对价格产生影响的载体,没有交易需求,无论市场流动性如何,都不会对价格造成影响.此外,交易需求取决于投资者所持资产比例与其风险承受能力在整个市场中的比重是否相当;2) 市场的风险承受能力对市场核心-价格有举足轻重的影响;3) 由于机构投资者对价格的影响,其在股市中可以获得高于完全竞争环境下的超额受益;4) 流动性大小与风险承受能力在市场中的分布有关,分布越分散,市场流动性越好.  相似文献   

5.
以中国股票市场的实际交易机制为参数, 构造了一个含有集合竞价和连续竞价的人工股票市场, 并采用改进的交易者混合策略三因素模型和交易意愿更新模型刻画了有限理性异质交易者的投资行为. 通过对不同市场状态下的重复仿真实验的统计和计量分析, 探讨不同回转交易制度对市场质量的影响. 研究发现, 在我国股市现有交易机制和投资者结构下, 当日回转交易机制的引入带来的市场流动性的提高是以波动性的增加为代价的; 稳定市场中的当日回转交易显著增加了单位波动下的流动性和市场效率, 从而改善了市场质量; 而增长或衰落市场中充斥着非理性当日回转交易行为, 加剧了波动性, 降低了定价效率, 从而使市场质量恶化. 因此, 建议应首先着力引导理性投资行为, 在理性市场中逐步放开回转交易制度才能有效提高市场质量.  相似文献   

6.
应用实证研究方法,针对上海股票交易所这样一个指令驱动市场,研究了年度报告的发布对市场微观结构一买卖报价价差及其组成成分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中国股票市场年度报告的发布整体上对买卖报价价差本身没有显著影响,但对买卖报价价差的各个组成成分产生了显著影响。表明年度报告作为中国投资者重要的信息来源,其发布改变了信息在投资者之间的分布格局。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股东与管理层信息不对称和目标不一致的视角,通过构建管理层和投资者的博弈模型解释股票流动性对我国企业科技创新的影响机制.本文通过模型分析发现股票流动性通过收购威胁和股东类型两种途径影响企业科技创新:在收购威胁下,股票流动性会抑制企业科技创新;在不同股东类型下,机构投资者的存在使得股票流动性降低企业科技创新,大股东作为投资者时,股票流动性既可通过提高增长率提升股票估值促进科技创新,亦可通过降低短期收益降低股票估值阻碍科技创新,综合影响取决于二者效应之和.非国有企业股票流动性对其科技创新为阻碍作用,国有企业股票流动性对其科技创新起促进作用.使用固定效应模型对博弈模型所得结论进行实证检验,实证检验结果与博弈模型结论相符,较好地验证了博弈模型分析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机构投资者能否稳定市场和改善市场效率尚无定论.通过检验不同类型机构投资者的交易行为对波动率和信息效率的影响,基于非平衡面板数据两阶段最小二乘回归模型提供了新的证据.除保险公司以外的机构投资者的交易行为有助于公司私有信息融入股价,使股价更加贴近基本价值, 进而提高信息效率和降低波动率.股价信息含量的稳健性检验进一步证实了机构投资者全体和基金的交易行为使股价反映更多的当期和未来盈余信息.整体而言, 机构投资者确实起到了稳定市场和改善市场效率的作用,但保险公司在降低波动率和提高信息效率方面没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9.
阐述了中国电子交易市场现货买卖流动性不对等的特点. 基于固定合约、电子交易市场的期权交易和现货交易三种交易方式,研究了单一生产商、单一零售商和第三方电子交易市场组成的多渠道供应链均衡决策问题,讨论了生产商的固定合约最优定价策略和零售商的多渠道最优采购策略,分析了不对等的现货流动性对供应链均衡策略的影响,并通过数值算例分别讨论了现货买入流动性和现货卖出流动性对参与者行为的影响. 结论表明,现货流动性的提高可以带来供应链整体效益的提升;零售商更偏好现货买入流动性好的市场,并随之减少合约订购量和期初总预定量;而现货卖出 流动性好的市场则对生产商更为有利,会同时抬高生产商的固定合约定价和零售商的合约订购量.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止损交易对市场中交易者行为及资产价格的影响,基于多主体模型方法,构建了一个加入止损策略的多主体市场模型。模型模拟结果表明当市场中止损阈值被触及时,极易触发连续的止损交易,造成交易者之间的行为级联。这种交易级联会引致交易者行为的趋同性增强、市场中的买卖订单失衡、市场价格的异常崩跌和流动性黑洞。  相似文献   

11.
中国股市投资者情绪与股票收益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强  杨淑娥  杨红 《系统工程》2007,25(7):13-17
应用GARCH—M(1,1)模型检验了中国股市投资者情绪对股票收益的影响,结果发现:机构投资者情绪是影响股票价格的重要因素,但对不同市场和组合的影响方式不同且未形成系统风险;而个人投资者情绪的影响并不显著,也不存在小盘股主要受个人投资者情绪影响的现象。这与国外相关研究结论不同。  相似文献   

12.
在已有的高频时间序列模型的基础上, 基于异质市场假说理论,构建了HAR-BACD-V模型.通过实证分析以探询在异质市场环境下不同交易频率投资者的交易行为对股市即时波动的贡献程度以及交易量对交易持续期、金融产品收益率和波动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进一步证实了我国股票市场的异质性,不同交易频率投资者的交易行为对股市波动的影响程度是不同的,并且发现交易量对交易持续期、收益率及波动性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融资交易既是一种买空机制,也暗含了杠杆效应.自从引入"两融"交易制度以来,融资交易给我国股票市场带来的不仅仅是多了一种交易手段,买空机制和杠杆效应对个人投资者的心理和行为也产生了深刻影响,并进而影响到整个股票市场.此前的研究表明,我国股票市场个人投资者存在明显的过度交易;我们所关注的问题则是,融资投资者与普通投资者在过度交易行为上是否存在显著差异.本文使用国内某大型证券公司个人投资者的订单数据,对融资投资者的过度交易行为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与普通投资者相比,融资投资者的交易更为频繁,过度交易程度更为突出;2)与普通投资者相比,融资投资者的投资绩效受过度交易的损害程度更大.  相似文献   

14.
流动性异动环境下短期投资者的交易行为及临界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非瓦尔拉斯市场下,构建了一个有一风险资产和两类交易者的微观结构市场模型,讨论了在流动性异动的市场环境下风险中性的短线投资者的交易行为,以及持有或卖出风险资产的均衡临界点.研究结论表明,短线投资者持有或卖出的价格临界点由投资者的损失极限唯一确定,且严格大于损失极限.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2015年股指期货市场实行交易限制措施事件作为自然实验样本,研究了不同市场环境下投资者情绪对沪深300股指期货风险管理功能和价格发现功能的影响及其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在无交易限制的市场环境下,投资者情绪对沪深300股指期货的风险管理能力和短期动态价格发现能力有显著的负面影响;而在有交易限制的市场环境下,投资者情绪对沪深300股指期货市场风险管理能力的影响出现反转,但其对股指期货市场价格发现能力的负面影响却进一步加剧,本文分析这一现象是由于交易限制规则实施后股指期货市场流动性和市场深度极度匮乏、逆向选择效应增强所致.与现有研究相比,本研究可以更有效地从市场微观结构角度揭示投资者情绪对金融市场的影响存在差异的原因.此外,本研究结果在以双重差分模型和以互联网搜索指数作为投资者情绪代理变量的检验中同样稳健.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2015年股指期货市场实行交易限制措施事件作为自然实验样本,研究了不同市场环境下投资者情绪对沪深300股指期货风险管理功能和价格发现功能的影响及其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在无交易限制的市场环境下,投资者情绪对沪深300股指期货的风险管理能力和短期动态价格发现能力有显著的负面影响;而在有交易限制的市场环境下,投资者情绪对沪深300股指期货市场风险管理能力的影响出现反转,但其对股指期货市场价格发现能力的负面影响却进一步加剧,本文分析这一现象是由于交易限制规则实施后股指期货市场流动性和市场深度极度匮乏、逆向选择效应增强所致.与现有研究相比,本研究可以更有效地从市场微观结构角度揭示投资者情绪对金融市场的影响存在差异的原因.此外,本研究结果在以双重差分模型和以互联网搜索指数作为投资者情绪代理变量的检验中同样稳健.  相似文献   

17.
首先, 通过预期消费的形式将信息的随机冲击引入到异质性投资者的效用函数中,以此构建异质性投资者的最优化行为模型. 其次,以该理论模型的结论为基础建立实证方程,并运用MSBVAR估计方法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股权分置改革前后投资者信息选择行为对我国各个资产市场的收益存在着显著不同的影响. 最后,以股票市场为例来分析投资者信息选择行为是如何影响我国资产市场收益的.通过对股市收益的强波动性特征、羊群行为以及机构投资者对股市稳定的破坏作用三个方面的分析,发现投资者互补性的信息选择行为对我国股票市场的收益具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以2012~2018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采用文本分析技术,利用正则表达式检索和提取公司年报风险段落,并以风险关联词度量年报风险披露的程度, 实证检验了风险信息披露与股票流动性水平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 风险信息披露与股票流动性负相关, 说明披露的风险越多, 市场风险感知越强, 投资者交易行为更加谨慎,股票流动性越低; 在风险披露影响股票流动性的过程中, 投资者情绪起到了不完全中介的作用; 相比于国有、信息质量较高以及地区法律环境较好的企业,在非国有、信息质量较低以及地区法律环境较差的企业中,风险披露与流动性的负相关关系更加显著;风险披露语调和非模板化程度同更高的流动性相关; 不同于风险披露与长期流动性的负相关关系,风险披露与短期异常流动性正相关。系统性地检验了中国风险信息披露对市场流动性的影响, 丰富了风险信息披露与市场流动性相关的文献。在实证基础上,指出中国风险信息披露现有不足, 建议加强上市公司风险披露监管力度, 提高信息披露质量, 完善市场制度规范的政策, 以更好地保护投资者基本利益, 提高市场资源配置效率。  相似文献   

19.
资产增长效应的存在对市场有效性理论提出了挑战,近年来学者们尝试着从各个角度出发解释该异象,有关我国股票资产增长效应的研究视角仅限于投资及融资约束,得出的结论具有较强的局限性,基于此,选用1994~201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利用法马-麦克白斯横截面回归的方法,试图从套利限制的角度来研究我国股票市场的资产增长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特质波动率计量的套利风险,买卖价差和价格冲击计量的交易成本,对资产增长效应都具有解释能力,而机构投资者参与程度对资产增长效应不具备解释能力,但是进一步的研究表明机构投资者的行为与个人投资者相差无几,市场参与主体普遍成熟程度低是我国股票市场资产增长效应显著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为了检验中国市场条件下反转效应是否存在以及投资者是否可以利用反转效应获利,通过股票流动性对收益率序列相关性模式影响的研究,发现中国两个证券市场中都存在显著的短期反转现象,最强的反转效应以及潜在最大的反转策略赢利发生在同时具有高换手率和高非流动性指标的输家组合中.原因是市场中非知情交易者流动性需求所造成的价格压力导致了投资组合收益率序列出现负相关性,但是潜在的反转策略赢利还不足以抵偿由于频繁交易而产生的交易成本.因此,由于市场摩擦存在,投资者在中国市场条件下不能通过反转策略赢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