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99年 10月~ 2 0 0 1年 6月 ,我们应用研制的膝胸卧位支架 ,在 13例直肠癌患者行膝胸卧位放疗时进行体位固定 ,临床效果较好 ,现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膝胸卧位支架的材料主要为木质或有机玻璃。该支架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下部分主要由 2块木板和 2根支柱拼缀而成 ,面积分别为 40cm× 15cm和 65cm× 40cm ,夹角α为 0°~90° ;下部分的边缘有槽 ,槽内标有刻度 ,下部分还配有 2根支柱 ,上部分亦由 2块木板拼缀而成 ,面积分别为 80cm× 40cm和 40cm× 15cm ,顶角 β为 0°~ 90° ,上部分俯卧板上有 3 0cm× 15cm大小…  相似文献   

2.
1995年至1997年收治4例不能手术切除的晚期胆管癌,其中胆管上段癌3例,胆管中段癌1例。临床症状主要为进行性无痛性黄疸。术前胆红素测定为106μmol/L~354μmol/L。手术方法:取肝表面肉眼可见扩张的小胆管,用穿刺针抽吸证实为胆管后,将其前壁斜行剪开一小口,向近肝端插入内径约1.5cm~2cm的硅胶管,深约4cm~6cm,见胆汁引流通畅后,将导管与胆管缝扎固定,术中分别引流右、左半肝表浅胆管3~4根。将这些导管的另一端一起戳入相应部位腹膜外,在腹膜外向腹部下方潜行一段约10cm~15…  相似文献   

3.
胃恶性肿瘤全胃切除后,如何重建,方法颇多。1997年8月到1998年7月,我们采用日本双道重建术行11例胃恶性肿瘤全胃切除术双道重建。方法 临床资料:本组共11例,男7例,女4例。年龄在51岁~61岁。术后病理诊断胃癌9例,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2例。手术方法:麻醉成功后,取仰卧位或右侧斜卧位,上腹正中切口进腹,切除胸骨剑突,充分暴露贲门。必要时沿第七肋进胸以扩大术野。切除全胃、食管末段2cm~3cm、十二指肠起始段1cm~2cm,并根据肿瘤浸润情况作D2-4淋巴脂肪清扫。距空肠曲约5cm~10cm…  相似文献   

4.
1 病例报告患者 ,女 ,5 1岁 ,因“大便带血伴腹胀、里急后重感半年 ,直肠癌术后 10余天”于 1996年 8月 9日入院。外院手术记录示 :肿物约 4cm× 6cm ,距肛缘 6cm ,侵及肠腔一半 ,与阴道后壁黏连 ,盆腔可触及肿大淋巴结。术后病理 :中分化腺癌 ,侵及浆膜层 ,上下切缘未见癌组织 ,肠系膜淋巴结转移 10 / 12。入院查体见下腹正中一长约 15cm手术瘢痕 ,左侧见一结肠造口。入院后全盆野前后对穿照射 ,用 6MV X线 ,给予DT5 0Gy/ 2 5次。1997年 1月患者发现脐部约 0 .5cm× 0 .5cm质硬肿物 ,6个月后缓慢增大至约 3cm× 3c…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全中枢神经系统放射治疗中,脊髓布野及全脊髓野与全脑野间衔接的方法.方法:采用我院与浙江大学联合研制的平移扫描治疗装置,在60Co治疗机上对全脊髓进行平移扫描照射以及用一个等中心、半束整体铅摸照射全脑.结果:根据测量全脊髓内及脊髓与全脑衔接处以及全脑内剂量分布满意,无冷点或热点,符合QA.讨论:全中枢神经系统放射治疗时,采用平移扫描治疗全脊髓及等中心半束整体铅模照射全脑,全脑、髓内以及衔接处剂量满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全中枢神经系统放射治疗中,脊髓布野及全脊髓野与全脑野间衔接的方法。方法:采用我院与浙江大学联合研制的平移扫描治疗装置,在^60Co治疗机上对全脊髓进行平移扫描照射以及用一个等中心、半束整体铅摸照射全脑。结果:根据测量全脊髓内及脊髓与全脑衔接处以及全脑内剂量分布满意,无冷点或热点,符合QA。讨论:全中枢神经系统放射治疗时,采用平移扫描治疗全脊髓及等中心半束整体铅模照射全脑.全脑、髓内以及衔接处剂量满意。  相似文献   

7.
患者,女,66岁,1991年6月无意中发现右乳外上象限有一肿块,约4.2cm×3cm×1.6cm,质硬、无触痛、表面光滑、活动差。针吸病理报告:“导管型腺癌”。乳腺癌根治术后,化疗一程,方案为CMF。放疗一程,设内乳野及右锁骨上区、右腋下区联合野、胸...  相似文献   

8.
我们从1985年至1994年共放射治疗脑干肿瘤12例,男7例,女5例,年龄5~65岁,平均20岁。根据症状体征、CT或MRI诊断。部位:中-桥脑4例,桥脑5例,桥-延髓2例。全脑干1例。症状体征:头晕8例,头痛6例,颅神经损害7例,锥体束征7例,小脑体征3例,颅内压增高3例。采用加速器8MV-X射线或60Co治疗,两侧野对穿照射,根据脑CT或MRI定位,靶区包括肿瘤外1~2cm正常组织,野大小为6cm×8~9cm×10cm。每次剂量1.5~2.0Gy,每周5次,总量DT45~60Gy。除1例在放疗中突然出现颅内压增高,发生脑疝死亡外,11例完成放疗计划。结束时,2例症状…  相似文献   

9.
1 病例介绍患者,男,16岁。因腹痛、右下腹肿块2个月于1995年2月10日行腹部探查,发现回盲部肿块,大小约6cm×6cm×5cm,行右半结肠切除、横结肠造瘘术。于1995年4月17日入我院放疗科。复习外院病理切片为弥漫性非霍奇金淋巴瘤,有明显浆性分化,B细胞来源,侵及肌层。行全腹全盆腔放疗,共放疗15Gy,从侧野加量20Gy,缩野总量20Gy。1995年8月4日转入化疗科。查体:右销骨上及右侧腹骨沟触及多个肿大的淋巴结,最大者1.7cm×1.0cm、2.5cm×2.5cm不规则肿块。B超发现…  相似文献   

10.
眼眶内横纹肌肉瘤一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1 病例报告患者男,12岁。因左眼眶内肿物2个月在山东省立医院行肿物切除术。术后病理:左眼眶内横纹肌肉瘤。术后1个月肿瘤复发,迅速生长,左眼视力丧失。于1998年10月20日入山东省肿瘤防治研究院,查体:左眼视力为0,左内眦有一3cm长的手术瘢痕,眼球向外上突出,活动受限,结膜充血,溢泪,视乳头水肿。CT扫描示左眼球后可见一略分叶状软组织块影,大小约5cm×45cm×40cm,密度欠均匀,可见低密度灶,眼球明显萎缩、变小。患者家属拒绝二次手术,遂行放疗,用60Coγ线,照射野包括患侧眼球、肿瘤及眶外1cm,常规分割照射,DT达10Gy后,改…  相似文献   

11.
传统的乳腺癌等中心切线野定位方法实际中应用时存在诸多不便 ,本文介绍一种在原有基础上的定位方法 ,供大家参考。第一步 :按常规乳腺癌切线野摆位 ,臂架 0位 ,打开光野确定ssd =10 0cm时切线野的内外侧界及初步确定上下界。在光野内外侧界射野中心轴水平各用胶纸固定一条L型铅线。转动臂架至荧光屏上两L型铅线完全重合 ,观察切线野是否达到要求。符合要求之后在体表标记两切线野的中心入射点。第二步 :如果我们把切线野想象中看成一对等中心水平对穿野 ,我们已在上述过程中确定了对穿野的中心 ,但其 0位位置尚无法确定。按规定等剂…  相似文献   

12.
X线立体定向分次治疗用面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X线立体定向治疗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定位和摆位的高精度,对保证疗效有显著意义。1995年3月我院引进深圳柯瑞特XST-SYS立体定向治疗系统,随机附带分次治疗基础头环及为制作面罩用的基础环架、专用头托、固定螺丝及塑料固定卡扣等。本文介绍立体定向治疗用面罩制作过程、方法和技巧。1 材料与方法面罩制作环架分底托、上下环三部分,下环与底托固定,留有头托固定螺孔。头托固定螺丝1付。头托可根据头形弧面左右旋动,调整适当位置。水解塑料网模3张,规格为0.3cm×15cm×23cm,塑料固定卡扣1付。1.1 根据病变部位,遵医嘱选择患者治疗…  相似文献   

13.
患者女,56岁。咳嗽、左胸疼痛6月。胸片及胸部CT检查见左前上纵隔局限性密度增高影,双肺纹理多、乱。入院手术治疗。术中见肿瘤位于左肺上叶前段外围约5cm×4cm×3cm,与纵隔胸膜粘连。病理检查:肺组织一叶,大小约7.5cm×6cm×3.5cm,切面在肺实质中见一灰白色肿物,大小约4cm×3cm×2cm,肿物切面灰白、质软、部分出血坏死、无包膜、与周围组织界限清楚。镜下见肿物由纵横交错的梭形细胞束组成,细胞核呈长杆状,两端钝圆,胞浆嗜酸性,核染色深,异形性明显,核分裂像多见,并可见单核和多核巨细…  相似文献   

14.
切割塑料块: 1.将病人的定位片放置在切割机台面上,使射野中心与坐标中心的“十”字重合。 2.将塑料块固定在固定器上,并调节其距离使其与模拟机拍片和治疗机治疗时铅块的位置一致。 3.切割丝通电,手持描笔沿X线定位片的射野边际描迹,塑料块即被切成相应的形状。 铅粒的制作: 将熔化的铅通过铁勺小孔均匀漏入面粥内形成铅粒,铅粒直径一般约2~4mm。对铅粒用~(60)钴γ线测量,半价层为16mm铅粒,防护挡块用8cm厚铅粒,为五个半价层。  相似文献   

15.
放射治疗全过程应包括放射治疗计划的设计和执行。正确执行治疗计划除治疗机物理条件保证外 ,治疗摆位和治疗时体位固定也必须保证 ,这对控制和保证放射治疗的质量是非常重要的。笔者介绍一种价格便宜、方便耐用的体位固定发泡塑料材料及其使用方法。一、材料与方法1.研制过程 :1998年初与金陵石油化工公司晓庄塑料厂共同研制了绿色、无毒性、无氟氯烃的发泡塑料材料 ,并配有无毒塑料袋 ,袋长 10 0cm ,宽 80cm。自行设计制作发泡塑料体模的木制活动模具 ,其底板长为 12 0cm ,宽为 5 0cm ;与底板两侧用铰链相连接 2块活动板 ,长为 12…  相似文献   

16.
子宫内膜癌是妇科常见恶性肿瘤之一,目前单纯放疗报道较少。我院采用腔内后装放疗配合体外照射30例。年龄46~72岁,平均年龄59.6岁。病理:腺癌23例,占76.7%;腺棘癌、乳头状腺癌各2例,分别占6.7%,腺鳞癌、透明细胞癌、粘液腺癌各1例,分别占3.3%。临床分期:采用1971年制定的FICO分期法,Ⅱ期15例,占50.0%;Ⅲ期14例,占46.7%;Ⅳ期1列,占3.3%。合并症:高血压5例,占16.6%;双重癌3例,占10.0%;糖尿病、肺气肿各1例,分别占3.3%。治疗采用60Co全盆野外照射,(除个别患者全盆野14野垂直照射外)设野面积15cm×15cm或15cm×20cm,靶剂量4000~…  相似文献   

17.
多部位上皮样血管肉瘤一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患者男 ,74岁。以阴茎肿物入院治疗。专科检查 :阴茎绕冠状沟处菜花状肿物 ,恶臭 ,表面出血溃烂。阴囊肿胀 ,鞘膜无积液。左侧睾丸大如鸭蛋 ,质硬 ,其表面可触及多个结节。右侧睾丸无明显异常。腹股沟区未触及肿大淋巴结。行阴茎阴囊睾丸全切术 ,标本送病理。病理检查 :左侧睾丸表面破溃 ,大小约 6cm× 5cm×4.5cm ,切面广泛出血 ,中央区见一浅黄色结节 ,大小约 1.2cm× 1.2cm× 1.7cm ;右侧睾丸正常。阴茎长 5 .8cm ,直径 3cm ,龟头深褐色 ,血肿明显 ,冠状沟处长一菜花状肿物 ,大小约 3.8cm× 2 .7cm× 2 .6cm ,切面…  相似文献   

18.
食管癌脑转移罕见 ,1987年 8月~ 1997年 5月共放射治疗食管癌 14 2 0例 ,3例发生脑转移。报道如下。例 1 男性 ,5 0岁。“进行性吞咽困难 6月”于 1993年 3月10日入院。查体 :左锁骨上多个肿大淋巴结 ,直径 2 5~ 5 .0cm ,质硬 ,半固定 ,无压痛。食管造影 :食管中下段粘膜中断 ,管壁僵硬 ,长约 8cm ;食管镜 :距门齿 30~ 38cm见菜花状新生物 ,病检 :鳞癌。60 Co外照射 ,原发灶及转移灶DT 各为 70Gy/35次 ,7周。放疗后 ,患者进软食 ,食管造影 :食管中下段粘膜光滑 ,管腔轻狭窄。于 1993年 5月 2日出院。 1993年 7月因“头痛、…  相似文献   

19.
全文报告全胃切降术42例,食管空肠吻合采用GF-I型吻合器吻合,在Schlatter's法基础上作下列改进:①延长空肠系膜长度。②食管残端用绕边全层荷包缝合法置中心杆入食管腔,结扎荷包线于中心杆上。③食管空肠吻合口下方3厘米结扎近端空肠。④在食管肠准血吻合处下方5cm切开远端空肠2-3cm,经此口置吻合器完成食管空肠吻合术。距食管空肠吻合口40cm处作Braun's吻合口。此组无吻合口瘘和返流性食  相似文献   

20.
患儿女性 ,2岁。因右腹部肿物伴阵发性疼痛 1月入院。近几日病儿间断呕吐伴纳差 ,腹痛症状加重。查体 :一般情况差 ,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 ,右腹部可触及肿物 11cm× 11cm× 10cm ,质硬 ,固定。CT检查示右腹膜后巨大肿物。术中见肝胆正常 ,肿物位于右腹膜后约 8cm× 8cm× 5cm ,与右肾有粘连 ,右肾门解剖不清 ,深面与下腔静脉粘连。病理检查 :肾脏组织9 5cm× 7cm× 5cm ,输尿管长 1 5cm ,直径 0 5cm ,其上极有一肿物 6cm× 6cm× 5cm ,界较清 ,有部分包膜 ,切面实性有数个小囊 ,直径为 0 5~ 0 .7cm大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