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水是茶叶色香味品质释放和形成的主要载体,水质好坏会直接影响茶汤感官品质的优劣。水的选择和处理是日常泡茶过程中经常会遇到的问题,但选择指标和处理方法等并不清晰。本文在科学分析泡茶用水质对茶汤感官品质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人们日常泡茶用水的选择标准、处理办法与使用技术,对人们日常科学、健康泡茶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最近,汕头市场走俏一种“多功能泡茶机”,老茶客认为,这是潮汕功夫茶具的一项创新。潮汕功夫茶早已走出传统。过去的炉子近年又被电热压力壶所取代。而新产品“多功能泡茶机”则把电炉、电动压力给水、储水柜、消毒、茶洗、排漏等功能集于一体,把冲茶的功夫大大简化,让人从容不迫地品尝茶的醇美。  相似文献   

3.
治器是指泡茶前对茶具的预热处理,其作法是用热水烫洗茶具,包括茶壶、茶杯等直接接触泡茶和饮茶的茶具。表面看来,治器只是烫壶杯等而已,但在茶艺演示过程,却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茶艺演示环节,热汽腾腾的热水,雅观的茶艺姿态,意味着美好的茶艺意境即将进入高潮。因此,重视治器过程茶艺水平的发挥,是提升茶艺意境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4.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泡茶仅是一种日常生活行为,自然没有什么艺术可言。但只要将喝茶提升到品饮的层次,是为了满足精神上的需求,从而对泡茶方式、器具、环境以及参与者本身都有一定的审美要求,就具有一定的艺术品位。而当人们对这种艺术品味有了自觉的追求时,泡茶和品茶也就逐渐发展为一门生活艺术。  相似文献   

5.
治器是指泡茶前对茶具的预热处理,其作法是用热水烫洗茶具,包括茶壶、茶杯等直接接触泡茶和饮茶的茶具.表面看来,治器只是烫壶杯等而已,但在茶艺演示过程,却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茶艺演示环节,热汽腾腾的热水,雅观的茶艺姿态,意味着美好的茶艺意境即将进入高潮.因此,重视治器过程茶艺水平的发挥,是提升茶艺意境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6.
治器是指泡茶前对茶具的预热处理,其作法是用热水烫洗茶具,包括茶壶、茶杯等直接接触泡茶和饮茶的茶具.表面看来,治器只是烫壶杯等而已,但在茶艺演示过程,却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茶艺演示环节,热汽腾腾的热水,雅观的茶艺姿态,意味着美好的茶艺意境即将进入高潮.因此,重视治器过程茶艺水平的发挥,是提升茶艺意境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7.
《中国茶叶》2011,(4):39-39
这款产品专为袋泡茶爱好者设计,是一次性的泡茶辅助工具。采用了防水纸板制成,不仅具有足够的韧性,还很环保。泡茶时,只需将茶包放入搅拌器内,然后用手指捻住搅拌器的尾端,轻轻搅动,就能让茶叶内含成分充分释放。  相似文献   

8.
泡出一杯好茶是不容易的,需一择茶、二择水、三择具、四择法。择水对茶叶冲泡关系更大,选用好水泡茶,才能显出茶的色香味。自古以来,泡茶很重视水的选择。王安石诗句:“水甘茶串香”,说明了好水泡茶,茶味才会香醇甘美。我国茶圣陆羽在《茶经》中说:“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其山水,拣乳泉、石池、漫流者上。其瀑涌湍激勿食之”,说明用泉水泡茶最好.泉水要选择慢慢流出的山泉,含钙和镁化合物最少的是最好的泉水。我国有许多名泉,都以宜于泡茶而著称。扬子江中南儒水,深居长江中心盘涡险处,唐代刘伯刍把它举为煎茶水…  相似文献   

9.
孙胜利 《中国茶叶》2010,32(8):36-36
应茶友之邀到云南看普洱茶样,常在茶农家行走,但见他们煮着一种大叶的老茶喝,我好奇也跟着喝,觉味甘纯生津,有微酸,茶农说是"老帕卡"。我是第一次听说这茶,在所看茶书中也没有这茶印象,当时也没在意。近来在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出版的《鉴茶、泡茶一本通》中看到些许的有关"老帕卡"的介绍,觉得有必要同茶友聊聊有关"老帕卡"的情况。  相似文献   

10.
正众所周知,茶叶的色、香、味品质是通过科学、合理的冲泡而释放出来的。"龙井茶,虎跑水",自古以来,人们就知道冲泡用水、用具及其泡制方法对冲泡茶汤的风味品质有显著影响,历史上紫砂壶和瓷碗等茶用器皿也因此被大量应用于传统茶叶的冲泡。从已有的研究和日常生活经验分析,不同材质的泡茶器皿冲泡茶叶具有不同的特点及其适应性,对茶汁风味品质和卫生质量都有一定的影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玻璃、塑料、陶器、瓷器、不锈钢、纸质等不同材质的茶用冲泡用具被不断开发出来,特别是近些年来,各类不同材料和涂层的纳米陶瓷杯不断被开发出来,但其泡茶效果及其安全性问题并未见系统的研究报道。为此,我们收集了市场上一些典型的特殊陶瓷杯进行系统研究,结果对了解市场上  相似文献   

11.
置茶,也称纳茶是指向泡茶器中(茶壶、盖碗或茶杯)装或投入茶叶,这是泡茶的必须步骤,否则成了无米之炊。向泡茶器中投入多少茶叶?以什么方法和艺术表现方式向泡茶器中投入茶叶?既关系到泡茶的品味,也关系到茶艺表演的艺术效果。谨此谈谈笔  相似文献   

12.
古代泡茶经验和现代科学研究已证实,水对冲泡茶汤的品质存在明显影响。但不同水质对茶汤的影响程度一直是困惑人们日常泡茶用水的问题。本文在总结前人研究基础上,结合对19种典型水样冲泡西湖龙井茶的系统研究,进一步了解和明确不同类型饮用水对茶汤感官品质及其主要成分的影响,对开展水质影响茶汤品质的基础研究,以及日常用水的选择和应用等都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不同水质对冲泡茶汤的品质存在明显的影响,但其中的主要原因并不清晰,对泡茶用水的选择仍存在一定的争议。本文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对19种典型饮用水样冲泡西湖龙井茶的系统研究,对影响冲泡茶汤品质的可能水质因素进行系统分析和研究,明确影响茶汤风味品质的主要饮用水质因素,对茶叶品质形成理论和泡茶用水的选择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茶世界》2017,(7)
<正>对于奔波于职场的新生代们来说,一杯茶的时间或许是他们心灵短暂的歇息,是他们对慢生活的追求和向往,是他们对未来人生的感悟和体会,但却因为工作时间忙,泡茶繁琐,大多数现代人只能望而却步。而得意壶就是摈除繁杂茶道工序下实用泡茶茗器,虽去琐碎,茶香韵味依旧缓缓道来。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评价构造法为基本研究方法,针对现代生活中泡茶机的设计展开研究。首先选取目标用户对泡茶机样本进行观察与评价,并针对用户评价展开用户访谈与行为分析,获取其对泡茶机的需求层次构造模型,从需求构造模型中总结和归纳泡茶机的设计优化,为泡茶机产品的迭代与优化设计提供帮助,并提升泡茶机对用户需求的满足度,加强产品竞争力,推广茶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冷泡茶是一种新型茶饮料。本文从冷泡茶的品质特点、品质化学、加工工艺以及抗氧化研究等方面进行了综合分析,探讨其未来发展的可能。  相似文献   

17.
我因天生爱茶,弃锦绣前程,投身茶海。二十余年,不断求索。因泡茶泡多了,品茶品多了,偶多生心得,业内相传,徒有虚名。常有爱茶人请教泡茶高招,实乃汗颜,只能说“:泡茶实简,用真心即可,品茶也然。”现因机缘巧合,特将零碎泡茶心得写出。恳望同仁指正博补,也算是对中华民族茶文化的复兴与创新作点滴贡献。一、茶者,中国南方之神木也,神者,以无为之心而通达天地。神木,聚天地之灵也。泡品者,应生恭敬之心。在数以万计的植物中,唯独茶被人们奉为神品,这是因茶的自然属性及自然属性升华的社会科学文明对人类社会的贡献不亚于人们心目中的神灵。然…  相似文献   

18.
韵味老茶     
<正>饮茶有三种感受:一是解渴,二是享用,三是感受。轻轻地啜一口老茶,品茶犹如品味生活,感受人生,能品味那种舌尖感觉。茶是知己,藏茶、泡茶、品茶、悟茶成了一种生活方式。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在朋友钟先生家里喝到一种表面看起来有点"黑不溜秋"的普洱茶后,为其色其味所吸引。原来该茶产自南糯山,钟先生好不容易从茶农手中寻得。藏茶,钟先生家中办了个"老茶博物馆",他因喜欢茶,就要藏茶,朋友家中的那些我叫不出名字的老茶成了宝  相似文献   

19.
论泡茶用水     
饮茶文化源远流长,从古至今,泡茶用水都有不同于一般饮用水的要求。不同水质泡茶,会影响茶叶内容物的溶解和释出,从而影响其感官品质特征。本文浅析了水质常规理化项目,如pH值、硬度、金属离子及余氯对茶汤的影响,提出适宜泡茶的水质理化要求,为泡茶、评茶用水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泡茶方法,与茶叶色、香、味直接有关。品质优良的茶叶,如果冲泡方法不恰当,亦难得到可爱的色泽与美味的茶汤。与泡茶关系最为密切的是水温、时间和叶量。泡茶水温高,茶叶中各种化学成分的泡出率都高,尤其是多酚类最为明显,咖啡碱与糖亦有类似的情况,而氨基酸则在水温较低的情况下,泡出率相对较高。一般绿茶,用40℃、80℃、95℃水温冲泡10分钟,多酚类的泡出率分别约为30%、70%与90%;水浸出物的泡出率分别约为50%、80%与85%;而氨基酸的泡出率约为45%、60%与65%。可见,多酚类在高温下容易泡出,而不易在低温下泡出;但水温对氨基酸泡出率的关系,没有多酚类那么明显,它在较低水温下亦能较快的泡出。大家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