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00 毫秒
1.
为了解决哈法亚油田Mishrif组碳酸盐岩裂缝溶洞型储层钻进过程中钻井液漏失严重的问题,根据该油田的地质和地层特征,分析了裂缝类型、漏失因素和漏失程度,根据目标区域漏失速率统计结果,结合现场实际,进行了漏失类型区域划分;针对不同漏失类型区域优选堵漏材料和堵漏浆配方,形成了渗漏区、部分漏失区的防漏堵漏技术,恶性漏失区、完全漏失区的综合治理技术。2019年以来,Mishrif组碳酸盐岩储层防漏堵漏技术在21口定向井进行了应用,与前3年未用该技术时的平均水平相比,每口井平均漏失量由472 m3降至29 m3,复杂时率降低12.5%,钻井周期缩短8.5%,取得了良好的现场应用效果。Mishrif组碳酸盐岩储层防漏堵漏技术为解决其他区块碳酸盐岩裂缝溶洞型储层钻井漏失难题提供了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2.
井漏是影响顺北油田安全、快速、高效钻井的重大技术难题之一。通过对现场漏失资料的统计分析,明确了顺北油田二叠系地层具有非均质性强、多尺度裂缝发育和裂缝易扩展的特点,且整体上北部漏失程度较轻,南部漏失程度较严重;二叠系漏失机理为压差性漏失和裂缝扩展性漏失,并以压差性漏失为主。优选了高效随钻封堵剂SMGF-1,钻井液中加入3%的SMGF-1,可使得0.45~0.90 mm砂床承压达8.5 MPa,具备良好的防漏效果;研发了高效承压堵漏剂SMKZD-1,1~3 mm裂缝承压均大于5.0 MPa,具有良好的广谱封堵效果。现场应用表明,该防漏堵漏技术可以提高二叠系火成岩地层的防漏与堵漏效果。   相似文献   

3.
延川南区块深部煤层气资源丰富,但钻井过程中漏失严重。为了降低漏失发生频次及其造成的经济损失,保证该区块煤层气井安全高效成井,在分析该区块地质特征和漏失机理的基础上,研究形成了由随钻堵漏钻井液和承压堵漏工艺组成的煤层气井防漏堵漏技术。延川南区块上部地层孔隙发育,以孔隙型渗漏为主,采用加入5%复合堵漏材料的随钻堵漏钻井液进行防漏堵漏;下部地层天然裂缝发育,以裂缝性漏失为主,采用加入7%复合堵漏材料的随钻堵漏钻井液进行防漏堵漏;对于储层段等裂缝易扩展的地层,采用加入10%复合堵漏材料的随钻堵漏钻井液进行堵漏。针对煤层气井无防喷器或封井器无法实施承压堵漏的问题,研制了井口简易胶塞封隔器,形成了煤层气井承压堵漏工艺。延川南区块深部煤层气井应用防漏堵漏技术后,漏失率由41.53%降至23.07%,处理漏失的时间也大幅缩短。现场应用表明,煤层气井防漏堵漏技术可降低延川南区块深部煤层气井的漏失率,缩短钻井周期,降低钻井成本,提高该区块煤层气的开发效益。   相似文献   

4.
通过玛湖区块易漏地层的漏失量、地层孔隙度和裂缝发育以及漏失压力剖面,分析玛湖区块漏失特征和漏失机理,采用形貌分析和粒径匹配方法,筛选防漏堵漏材料,评价和优化区域防漏堵漏体系。研究发现,玛湖区块二、三开漏失量大且复杂时率高,其中八道湾组、白碱滩组、克拉玛依组和乌尔禾组等地层孔隙和裂缝发育,承压能力差,为漏失多发地层;针对现场使用的防漏堵漏材料,提出了新的形貌优化组合以及微米级、毫米级的粒径匹配原则;所构建的SDSZ防漏体系砂床滤失深度较现场体系降低50%左右,SDDL堵漏体系的承压封堵能力可达7 MPa以上,且堵漏剂土酸酸溶率达60%以上。现场应用效果显著,漏失易发井的防漏成功率高达75%,堵漏作业一次堵漏成功率可达80%。研究结果表明,该防漏堵漏体系,可有效解决玛湖油田易漏地层的井漏问题。   相似文献   

5.
吐哈盆地鲁克沁油田火焰山腹地表层钻井过程中,恶性井漏频繁发生,堵漏时间占表层钻井周期的60%以上,严重影响了鲁克沁油田的开发上产效果。针对火焰山腹地表层恶性漏失技术难题,在多次常规堵漏、注水泥堵漏、综合堵漏、膨胀堵漏、雷特堵漏和凝胶堵漏等多种堵漏方式效果不佳的情况下,研发了凝胶复合防漏堵漏技术。该技术的主剂是一种水溶性高分子聚合物堵漏凝胶,其分子链呈空间网状凝胶结构,利用结构性流体较强的剪切稀释性,通过引入不同粒径的刚性堵漏材料和可变形颗粒实现紧密堆积和压实,提高地层承压能力,形成具有防漏和堵漏双重功能的堵漏体系。凝胶复合防漏堵漏技术在火焰山腹地玉北10-20、玉北8-17、玉北8-16等5口井表层进行了现场试验。应用结果表明,比同区块平均漏失量降低74.3%,堵漏损失时间节约93.5%,表层钻井周期节约57.8%。该技术对失返性漏失、溶洞型漏失以及返出量较小的裂缝性漏失具有良好的堵漏效果。   相似文献   

6.
针对吉木萨尔页岩油区块钻井过程中漏失频发的问题,从地层分布、岩性差异与储层发育特性方面分析了漏失机理,发现该页岩油区块的漏失主要集中在侏罗系八道湾组和二叠系梧桐沟组,浅部漏失地层砂砾岩孔隙发育,胶结疏松,深部漏失地层诱导裂缝发育,所发生漏失分别为渗透性漏失和诱导裂缝漏失。基于吉木萨尔页岩油区块的漏失机理,结合该区块处理漏失的经验,制定了堵漏材料与漏失速度的匹配原则及防漏堵漏技术措施,形成了适用于吉木萨尔页岩油区块的防漏堵漏技术。吉木萨尔页岩油区块应用该技术以后,漏失发生率由38.0%降至19.7%,堵漏成功率提高到了75%。这表明,页岩油区块防漏堵漏技术可以解决吉木萨尔页岩油区块漏失频发的问题,可为该区块的开发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7.
针对塔里木油田复杂地质条件下的井漏问题,结合地层特征分析了该油田的井漏类型,总结了该油田防漏堵漏技术发展历程及取得的技术成果.分析可知,塔里木油田漏失类型包括孔隙性漏失、裂缝性漏失和溶洞型漏失,但以裂缝性和缝洞型漏失为主.该油田的防漏堵漏技术发展经历了基础体系建立阶段和特色技术发展完善阶段,形成了油基钻井液防漏堵漏、高...  相似文献   

8.
让纳若尔油田位于哈萨克斯坦共和国阿克纠宾州穆戈贾尔地区,在阿克纠宾市以南240km处,位于穆戈贾尔市与恩巴河谷之间。让纳若尔油田在钻进过程中多次发生漏失,漏失量大,同一漏失层位反复堵漏,增加了井下风险,拖延了钻井周期,提高了钻井成本。针对让纳若尔油田钻井的漏失堵漏效果不理想,从钻井、地质、储藏类型、地层压力分布等资料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找出了该区块易漏失层位、漏失特征以及漏失类型。针对漏失类型开展了室内实验和研究,引入新型堵漏材料TPKL,通过室内实验优化了让纳若尔油田原有的堵漏配方,形成了1组适用于该区块的随钻堵漏配方和3组发生漏失后的高效堵漏配方。该技术在让纳若尔油田的实施取得了较好的防漏堵漏效果,大大降低了由于漏失而造成的复杂时率。  相似文献   

9.
吐哈盆地三塘湖油田西峡沟构造带二叠系条湖组地层为裂缝性油藏,钻井开发过程中恶性井漏频繁发生。为了解决三塘湖油田马49区块致密油藏的恶性井漏难题,在分析马49区块已钻井的井漏原因的基础上,开发了一种凝胶复合防漏堵漏技术,研究了凝胶复合防漏堵漏体系对水平井的配伍性、可泵性、抗温性和承压能力,并报道了该体系的现场应用效果。研究表明,所配制的凝胶复合防漏堵漏体系与水平井的配伍性良好;该体系的成胶时间为30 min,可泵性良好;该体系具有较强的抗温性能,在100℃老化不同时间后的凝胶复合防漏堵漏浆侵入砂床的深度变化不大;该体系具有良好的封堵承压能力,在静态/动态情况下均可在宽度为1数3 mm缝隙中形成有效封堵层。凝胶复合防漏堵漏技术成功解决了马49区块致密油藏恶性漏失难题,比同区块平均漏失量减低94.57%,堵漏损失时间节约89.51%,钻井周期节约37.26%,实现了钻井提速提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玛湖玛南、玛西井区纵向上地层承压能力低,存在多套地层压力系统、钻井过程中漏失频繁、漏失量大的问题,开展了钻井液室内实验研究,对堵漏材料进行优选、复配和评价,形成了优化防漏及随钻堵漏、停钻堵漏配方。通过现场应用随钻堵漏技术和采用常规堵漏材料进行停钻堵漏有效控制漏失。  相似文献   

11.
秦永宏  宋雪艳 《油田化学》1994,11(4):287-291
介绍了辽河油田冷43块的地质特点,分析了冷东地区先前使用分散泥浆和聚合物泥浆时出现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用于松散砂岩地层的泥浆工艺技术。室内与现场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无机凝胶泥浆、屏蔽暂堵技术与复合堵漏技术,可保证井壁稳定、井眼规则,提高完井质量。  相似文献   

12.
松南气田火成岩储层地层压力低,且裂缝发育,在钻井过程中极易发生井漏,降低钻井时效。针对该地区的地质特征与钻井要求,以钻井液的动速比为指标,优选了疏水缔合型两性离子聚合物PAADDC作为携岩剂;通过滤失造壁性能评价实验和压力穿透测试,优选了PB-1和不同粒径的超细碳酸钙构成的钻井液封堵防塌剂;通过堵漏评价实验,优选了中空弹性橡胶、碳酸钙颗粒和中空弹性微珠作为主要随钻堵漏材料。在此基础上研制了低密度低伤害随钻堵漏钻井液体系,并对其性能进行了综合评价。实验结果表明,该钻井液具有良好的流变性和封堵防塌性,防漏堵漏效果良好,酸化解堵效果显著。在腰平16井的现场应用中,钻井液性能稳定,成功解决了火成岩低压储层井漏影响钻井时效问题,满足了现场钻井施工和储层保护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钻井过程中常规地层漏失的处理是采取先堵漏后钻进的办法,但存在处理漏失时间长、各种药品和堵漏材料耗费大等问题。针对沙特KHURAIS地区不同层位漏失的具体难题,分析并研究出边漏边钻、高粘泥浆扫井、柴油乳化泥浆、双级固井等技术及相关的配套技术措施。这些钻井技术及相关的配套措施的成功实施,加快了KHURAIS地区的钻井施工速度,降低了钻井成本,取得了较好的钻井效果。  相似文献   

14.
川渝地区页岩气水平井使用油基钻井液过程中,井漏问题突出,急需完善现用油基钻井液堵漏技术.为此,自主研发出油膨胀堵漏剂WNPDL系列,并采用"刚性颗粒+油膨胀颗粒+薄片+纤维+沥青"的技术思路,根据不同漏速,形成了1~5#油基防漏治漏配方.室内实验结果表明:①油膨胀堵漏剂WNPDL系列可以抗150℃高温能力,抗压35 M...  相似文献   

15.
对近几年来中原油田开发的新型钻井液处理剂、堵漏材料及以此为基础研制的新型钻井液体系和防漏、堵漏技术的室内研究和现场应用进行了介绍,提出了钻井液体系和防漏、堵漏技术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决裂缝性、缝洞性地层产生的恶性钻井液漏失问题,对这类漏失的堵漏开展了专项研究,形成了自胶结堵漏技术。该技术以胶结剂和膨润土为原料,采用“双液注浆法”的施工工艺,使堵漏浆滞留在漏失通道内,并发生化学反应,形成具有一定强度的固结体。室内研究结果表明,该堵漏浆具有密度低、黏度高的特点,在80℃下24 h抗压强度不超过11 MPa,有利于钻塞,固结时间可通过添加剂调节。针对裂缝性、缝洞性的恶性漏失,现场试验堵漏效果显著,为优质高效地进行钻井施工提供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7.
山074-61井位于长庆南梁西区油田,该区块地层存在裂缝发育,失返性井漏时有发生.该井在钻至华池组地层时发生失返性漏失,在采取3次桥塞挤封堵漏和2次填充堵漏后,最终堵漏成功.介绍了堵漏过程并对其进行了分析.该井堵漏的成功对于今后在该区域施工井的井漏处理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8.
W9P1井在正常生产过程中被临近井钻进过程中泥浆侵入储层不出液,室内溶蚀实验证明泥浆固结物堵塞伤害无法采取常规酸化措施解除。优选滤饼清除率达82.67%的泥浆清除剂对固结物进行处理,在地层温度下浸泡0.5h后泥浆固结物均匀分散呈粉末状。室内腐蚀实验说明泥浆处理剂可以在管柱表面形成钝化膜,现场施工不用加入任何缓蚀剂,最终确定采用直接注入缓释型泥浆清除剂后抽汲排液的方式进行泥浆解堵。现场施工取得成功,该井恢复产能。  相似文献   

19.
吉林油田花九区块属松辽盆地南部中央坳陷区长岭凹陷花敖泡构造,地层层理发育,断层密度大,易发生井漏、井塌、卡钻等复杂情况.现场使用的硅胺聚合物钻井液体系,可满足上部地层钻井施工要求,但在下部施工过程中井壁不稳定现象较严重,常发生井壁掉块、起下钻遇阻、甚至井塌等井下复杂事故.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研究并应用了聚合物阳离子沥青钻井液.30余口井的应用结果表明,聚合物阳离子沥青具有较强的抑制能力和一定的降滤失能力,与目前使用的硅铵聚合物钻井液的配伍性良好;能有效降低泥饼的摩阻系数,不起泡、不提粘,钻井液性能稳定;有利于对地层微裂缝的封堵,有效减少漏失量,有利于井壁稳定,避免了因井漏导致的井壁掉块带来的卡钻事故的发生,使测井一次成功率由原来的0提高到了80%以上;明显降低钻井液成本,是一种性能良好的钻井液处理剂.  相似文献   

20.
以氨基化合物、长链酰氯等为原料,研制出微泡钻井液用阴离子型黏弹性表面活性剂VES-1。通过优选胶束促进剂、助表面活性剂等优化出VES-1黏弹性体系。该体系黏弹性好,泡沫稳定性强,0.01 r/min低剪切黏度可达100 000mPa·s,泡沫半衰期可达18 min以上。在VES-1黏弹性体系基础上,结合文23地层特点,通过优选稳泡剂、降滤失剂等形成高触变性微泡钻井液体系,并对其性能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表明:VES-1微泡钻井液体系具有高触变性,能够快速形成结构,10 s初切可达到12 Pa以上,而且初、终切相差不大,有利于悬浮携带岩屑,可对低压易漏地层形成快速有效封堵;120℃下注入325 mL钻井液承压即可达到10 MPa以上,可解决低压易漏地层钻进过程中地层漏失难题;VES-1微泡体系同时具有良好的抗压缩性,30 MPa下密度最高升高不超过0.05 g/cm3,该体系经120℃老化16 h后性能稳定,密度无变化,可抗10%复合盐水污染;同时具有良好的润滑抑制性,润滑系数比普通聚合物体系低54%以上,各项性能能够满足文23储气库建设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