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气门—气门座的摩擦学设计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了气门-气门座摩擦副的工作状况和失效形式,提出了气门-气门座摩擦学设计的方法;计算了配气机构工作时气门的动力学状态、气门头部的应力分布和气门头部的轴向变形,指出了提高气门-气门座摩擦副寿命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气门落座动态偏心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气门落座过程中动态偏心问题,进行了气门静态接触刚度试验和气门落座碰撞试验,得到气门运动和气门杆应变数据,分析气门落座过程中动态偏转角度和变形。结果表明,在配气机构各零件良好装配条件下,在气门落座过程中,气门碰撞座圈是气门产生偏心的原因,特别是气门碰撞座圈的一瞬间,气门偏转角度最大。  相似文献   

3.
基于有限元研究气门与气门座圈在热-机耦合作用下的滑移情况,分析气门落座力、缸内爆发压力、气门锥角以及气门和座圈的密封宽度对气门和座圈密封面上节点滑移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气门和座圈密封面上节点的平均滑移量随着气门锥角、爆压、气门落座力的增大而增大,随着密封宽度的增加而减小。为减小气门和座圈的磨损,应尽可能减小气门的落座力,对气门锥角和密封宽度等进行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4.
针对气门落座的接触动力学问题,设计气门落座冲击试验,根据试验测得气门运动数据,分析气门与座圈之间动态接触力、相对滑移距离。结果表明气门落座是一个非线性接触的过程,在气门碰撞到座圈的时候,气门落座冲击力最大,并且随着气门落座速度的增大,气门与座圈的碰撞接触时间缩短,能量消耗加剧。  相似文献   

5.
(1)气门漏气响 气门漏气响在气门室外,在高负荷、低转速时较为明显,响声随负荷增加而增强,主要原因是在铰削气门座时,由于操作不当或气门导管内孔磨损过甚,使气门座歪斜或气门间隙小,致使气门烧蚀引起气门关闭不严而漏气响。  相似文献   

6.
杨辉  吴启梁 《内燃机》2010,(2):37-40
某发动机运转初期,突然发生异响,拆解发动机发现气门弹簧和气门断裂。分别对气门、气门弹簧进行材质分析,检测结果正常。通过对气门弹簧外观观察,气门弹簧工作时内外表面、不同螺旋角和压缩l,变形时的切应力分析,从而得出弹簧表面擦伤导致气门弹簧断裂,气门进气缸内撞击导致异晌及气门变形、断裂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气门断裂是重载三轮车水冷汽油机的一个重要问题和难题。以CG250水冷汽油机为研究对象,对气门断裂故障件及关联件进行分析,找到了气门断裂的一些原因。原因有:气门盘部之间的最小距离过小,气门杆径与气门导管配合间隙过小,发动机热负荷过高,气门弹簧力值不足,气门弹簧冷却不足,曲柄连杆机构及转子的转动惯量不足。采取了增大气门弹簧预紧力、设计新结构气缸头冷却气门弹簧、增大气门与气门导管配合间隙等措施。结果表明,山区重载试验和小批验证没有出现气门断裂问题、机油消耗大、活塞坏和拉缸等问题,量产18个月后,气门断裂概率减小了62.5%。本文对解决气门断裂问题、提高发动机可靠性、发动机性能强化有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8.
气门座圈作为影响发动机耐久性与可靠性的关键零件之一,其主要失效模式是运动过程中气门座圈与气门摩擦副的磨损。文中主要研究了气门座圈密封锥面跳动、密封锥面角度、密封锥面宽度及决定气门座圈与气门初始接触位置的锥面交线直径4个锥面尺寸对座圈磨损的影响,从而为气门座圈磨损的失效分析提供指导依据,同时也反向得出气门座圈加工质量对气门座圈磨损的影响,提出了对气门座圈加工质量加强控制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9.
温树德 《内燃机》1995,(3):29-30
CA488汽车发动机气门与气门座匹配性能试验研究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工艺研究所温树德1前言CA488汽车发动机在使用中曾经出现气门掉头,气门烧蚀及气门、气门座早期磨损现象。针对出现的这些现象,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改变气门、气门座材料,改变热处理工艺及...  相似文献   

10.
1 气门漏气响 气门漏气响在气门室外,在高负荷、低转速时较为明显,响声随负荷增加而增强,主要原因是在铰削气门座时,由于操作不当或气门导管内孔磨损过甚,使气门座歪斜或气门间隙小,致使气门烧蚀引起气门关闭不严而漏气响. 处理方法:拆下气缸盖,研磨气门,检查气门弹簧弹力,重新调整气门间隙.  相似文献   

11.
罗于芬 《内燃机》1991,(5):27-28
气门摇臂(见图1)是将挺柱的运动传递给气门的一个零件,它与气门接触的那个臂的圆弧面沿气门杆尾端连滚带滑地移动,使摇臂的圆弧面易磨损,因此要求气门摇臂与气门接触的那个臂的圆弧面部分需要表面淬火至HRC50~55。由于气门摇臂圆弧面的背  相似文献   

12.
甄凯玉 《内燃机》1994,(4):34-36
气门与气门座维修新工艺石家庄铁道学院甄凯玉1概述在配气正时和气门间隙调整正确的情况下,气门与气门座的严密配合是保证发动机正常工作的重要条件。所以维修人员把气门与气门座配对互研工艺看成是保证修理质量的主要方法。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维修技术水平不断...  相似文献   

13.
1 引言 气门杆部是气门的关键部位,它既是设计基准、工作基准,又是工艺基准和检测基准,它几乎和气门所有的部位都有密切关系。 气门杆部尺寸公差,取决于气门杆部和气门导管之间的间隙,该间隙系根据发动机设计经验、气门及导管材质的匹配和工作湿度等因素决定。  相似文献   

14.
内燃机气门落座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在实测的基础上,结合理论分析,研究了内燃机气门落座瞬时的物理特性。根据气门落座的冲击情况,将气门落座过程归结为三类。进而分析了影响气门落座特性的因素,并展示了气门落座前后的振动现象。最后,指出了改善气门落座特性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5.
全可变液压气门机构的气门运动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全可变液压气门机构的气门升程和液压压力的试验测量,研究了全可变液压气门机构的气门运动特性.采用流通面积随气门升程可变的节流孔控制气门落座速度,分析了节流孔形状、最小节流面积和节流面积变化率等对气门落座过程的影响;采用单向阀通道降低液压系统内的液压流体的压力波动,保证了气门的平稳开启.通过对多种工况下气门落座速度的分析,得出气门最大升程对气门落座速度有重要影响,而发动机转速对气门落座速度的影响相对较小的结论.试验结果表明,通过合理匹配有关结构参数,全可变液压气门机构可实现气门平稳开启和平稳落座.  相似文献   

16.
苏仲田 《内燃机》1996,(3):38-39
浅谈内燃机气门间隙两次调整河北丰润县农机化技术学校苏仲田内燃机工作中,由于气门斜面与座的磨损,气门间隙会变小;又因气门组的传动和驱动件磨损,气门间隙又会变大。这都会造成发动机功率下降。因此,应在气门完全关闭状态下定期检查和调整气门间隙。四缸或六缸发动...  相似文献   

17.
气门颈部形状各异,其工艺要求不同,则加工方法也不同,下面通过介绍气门颈部的结构特点和常用方法,寻找一种更经济更有实效的加工方法。 1 气门颈部结构 1 气门颈部的作用及工况 气门颈部是指气门头部与杆部之间相连接的部分,其结构形状因气门型号的不同而不同,所以其机械加工方法也有所不同;气门颈部是内燃机进、排气体的主要通道,由于气门在内燃  相似文献   

18.
针对气门间隙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对比2种气门间隙下的性能参数,分析表明气门间隙对涡后排温、燃油消耗率、烟度以及进气流量均有一定影响。通过故障实例对气门间隙异常变化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得出结论:推杆的加工精度、挺柱的偏心量、气门与气门座圈密封面宽度均会造成气门间隙的异常变化。  相似文献   

19.
柴油机采用无气门座圈结构后,为实现气门-气门座孔摩擦副硬度匹配合理,采用激光表面淬火工艺,通过对激光功率、扫描速度、保护气量等参数的合理调整。最终使气门座孔锥面硬度满足了气门-气门座孔摩擦副要求。  相似文献   

20.
气门及气门座是影响发动机可靠性、安全性的关键零部件之一。由于工作环境十分恶劣,气门座的磨损失效是不可避免的,其磨损后直接影响发动机的的输出功率、工作性能及服役寿命。本文在分析气门及气门座磨损失效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气门座的维修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