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针对由数据公司、制造商和零售商组成的三级供应链系统,在仅知需求均值和方差信息下,建立了集中和分散两种决策情况下的供应链鲁棒优化模型。集中决策下,全体供应链成员共同决定产品零售价和产品生产数量;分散决策下,数据公司作为主方,决定需求信息零售价,制造商和零售商作为从方,分别决定产品批发价和产品订货数量。针对两种决策下的供应链鲁棒优化模型,给出了相应的最优决策,分析了大数据投资成本、消费者异质性需求满足程度等系统参数对供应链决策的影响。进一步,设计了能实现三级供应链完美协调的利润共享契约。最后,通过数值算例验证了所建模型和契约协调的有效性。研究表明,在集中和分散决策下,大数据投资成本只有在满足一定条件下,投资大数据才有利于供应链成员及系统利润的改善。特别地,与无协调时的情况相比,虽然协调机制下相关系统参数对供应链成员决策及利润绩效的作用机制存在差异,但文中提出的利润共享契约在一定条件下能够显著改进供应链成员利润且实现供应链完美协调。  相似文献   

2.
面向供应链协调的利润分享契约及其响应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收入分享契约未能使供应链中的风险在成员企业之间有效分担的情况,提出了一种利润分享契约及其在需求价格弹性变动情况下的响应方法。按照该契约,供应商与零售商之间采用中间产品的单位成本作为结算价格,并在销售期末对供应链系统利润进行适当分配。当需求价格弹性发生变化时,需要调整利润分享契约参数以引导零售商的决策。研究表明,利润分享契约能够协调供应链;对市场需求变化的合理响应,能够促使双方接受新的协调契约,使供应链系统利润始终处于最优水平。仿真实例表明了利润分享契约及其响应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许明辉  孙康泰 《管理科学》2020,23(12):75-90
考虑由一个供应商和一个风险规避的零售商组成的二级供应链. 在零售商拥有私有需求信息和供应商具有开通直销渠道能力情形下,得到了不同策略下供应链成员的最优决策及期望效用,探讨了需求预测精确度及风险规避程度的影响,分析了信息(不) 共享下供应商入侵对供应链成员效用的影响,进一步得到了零售商和供应商之间的均衡策略及其条件. 研究发现: 预测精确度的提升(或零售商风险规避程度的降低) 能够增加供应链成员的效用; 供应商入侵会产生“输 - 赢”、“输 - 输”、“赢 - 输”、“赢 - 赢”四种可能结果; 零售商的最优信息共享策略与基本需求、自身销售优势以及风险规避程度密切相关; 当且仅当基本需求不太高且零售商具有较强的销售成本优势时,零售商才会主动共享信息以诱使供应商开通直销渠道,并且风险规避程度越高,零售商越有可能共享需求信息; 当入侵成本很高时,供应商仍有可能战略性地开通直销渠道.最后,数值分析表明,只有当零售商的销售成本不是太高时,他才有可能共享需求信息.  相似文献   

4.
鲜活度信息具有供应商私有性,实际供应链中可能存在谎报现象,投资区块链技术可以抑制供应商的谎报行为。本文分析该技术投入前后供应链均衡解的变化,寻求不同情形下区块链技术成本投资阈值,并设计收入共享契约、回购补偿契约进行供应链协调,提出非对称纳什均衡谈判来分配盈余收益。研究表明:合作博弈下,区块链的成本投资阈值、供应链系统收益大小取决于单位产品区块链技术投入成本、交易缩短后的时间及单位产品交易节约成本,与供应链成员的风险规避度无关;三种Stackelberg博弈都存在一个技术投资临界值,且供应商和零售商所能接受的投资阈值不同,是否投资区块链取决于供应商,信息共享度越高越倾向于投资,且投资成本分担比例只影响批发价格。收入共享契约、回购补偿契约协调均使供应链成员收益达到双赢效果,通过非对称纳什均衡谈判能够实现契约协调后动态盈余收益的分配。最后,本研究给出算例分析验证了相关结论。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讨论供应链中零售商的销售成本为不对称信息时,供应链收益共享契约的参数制订问题,为供应商制定供应链契约参数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6.
基于收益共享契约的供应链质量控制与协调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单个供应商和单个零售商构成的供应链中,零售商采用收益共享契约对供应链成员质量控制决策的协调作用。分析了使用收益共享契约、供应商与零售商合作、使用批发价格契约三种情况下供应链成员的博弈均衡,并进一步通过比较讨论了收益共享契约对于供应链成员质量控制的优势和局限。研究表明,当销售量的变化对产品质量改进的敏感程度较高时,收益共享契约的协调效果较好,但对于零售商来说,虽然其利润高于采用批发价格契约,可利润份额却有所下降,这意味着收益共享契约对供应商更有利。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单个供应商和单个零售商组成的两级供应链为对象,假设仅考虑供应商对产品安全方面的社会责任,研究了在供应商主导和零售商主导两种权力配置模式下,供应商履行社会责任程度的差异,以及如何在供应商和零售商间建立合理的契约以激励供应商社会责任的履行。研究发现,相对供应商主导,在零售商主导下供应商会更多地履行社会责任。引入收入共享的事后契约和成本共担的事前契约后,在供应商主导下,两种契约在一定条件下均能有效地激励供应商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但在留存比例与分担比例相等的条件下,成本共担契约的激励效应更强。在零售商主导下,收入共享契约虽能激励供应商的社会责任履行,但因导致零售商的利润下降,故无法达成,而成本共担契约只有在分担足够大时才有激励效应。  相似文献   

8.
基于双边努力因素的网购供应链协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考虑了由单个网络零售商和单个第三方物流企业(TPL)构成的二级网购供应链,在产品价格、双方努力水平同时影响市场需求的情况下,研究了基于双边努力因素的网购供应链协调问题。通过对网购供应链集中决策和分散决策下双方的最优解对比发现,两部定价契约不能实现网购供应链协调,提出采用双边努力成本共担契约对网购供应链进行协调,并与分散决策下网络零售商单边承担TPL努力成本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努力成本分担系数的不同对双方的努力水平有显著影响,且双边努力成本共担契约不仅能实现双方努力水平的协调以及增加了产品的市场需求量,而且实现了网购供应链系统收益的帕累托改进。最后,通过算例验证了双边努力成本共担契约的有效性,并对相关参数的灵敏度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基于供应商努力的供应链代销加收入分享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存在供应商努力的代销协议进行研究,并假设双方的交易基于收入分享协议.在得到确切的市场需求信息之前,零售商向供应商提供一个收入分享协议,供应商根据该协议确定产品的生产数量和努力水平,此时供应链不能达到协调.当需求服从均匀分布时证明在分散决策下供应链存在惟一最优的收入分享比例,零售商也存在惟一最优收入分享比例,而且前者小于后者.以此为基础给出取得供应链协调的两类合同,最后通过数值算例分析需求服从正态分布时分散决策的供应链绩效.  相似文献   

10.
假定顾客需求依赖于销售价格,研究由两个供应商和一个零售商组成的供应链中,由于突发事件导致供应中断对供应商、零售商以及整条供应链的运作性能的影响。分散决策模式下,由于"双重边际化"效应,供应中断后供应商、零售商以及整条供应链利润,无法达到集中决策模式下的利润水平,进一步研究了补贴或者惩罚机制以及收入共享契约对供应链的协调;引入突发事件相关性指数的概念,把突发事件划分为系统性突发事件和个体性突发事件两个层次,并将系统性突发事件和个体突发事件发生的概率转化为正常供货的概率和突发事件相关性指数这两个参数,分析了与突发事件相关的这两对参数对供应链的运作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补贴或者惩罚无法协调供应链,而收入共享契约能够进行协调;与突发事件相关的这两对参数对供应链的运作性能产生很大的影响,要加以合理的控制和利用。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仅知需求均值和区间信息条件下,基于最小最大后悔值准则的供应链回购契约协调问题。针对未知需求具体分布形式的两级供应链系统,在回购契约框架下,建立了以鲁棒决策和最优决策下的供应链及其成员绩效之差为目标函数的供应链协调模型。在仅知需求区间和均值信息条件下,采用鲁棒优化方法求解了最小最大后悔值准则下的集成供应链鲁棒订货策略和分散供应链鲁棒契约协调策略及其绩效偏差。分析了不同服务水平和契约参数条件下,由于信息缺失而未能实现最优运作的供应链及其成员绩效损失情况。最后,进行了数值计算,验证了通过鲁棒优化方法得到的供应链回购契约协调策略的鲁棒性和有效性。结果表明,基于回购契约的供应链鲁棒协调策略能够有效抑制需求不确定性对系统及其成员运作绩效的影响,同仅知需求区间信息相比,额外获得需求均值信息能够有效改进供应链运作绩效。  相似文献   

12.
Kefeng Xu  Rui Yin  Yan Dong 《决策科学》2016,47(1):94-124
We examine how a supply chain firm may implement an incentive contract under inventory consignment to recover stockouts and to retain customers. Inventory consignment allows an upstream firm (e.g., a manufacturer) to own and control inventory at a downstream firm (e.g., a retailer), representing a structural change in supply chain governance. Motivated by cases in pet toy and electronics component industries, we formulate principal–agent models based on the newsvendor framework to capture the strategic interactions in a supply chain. We find that consignment can be effective in reducing stockouts because the ownership and control of the product by the manufacturer allows better prevention of stockouts, which complements stockout recovery and leads to fewer stockouts. However, the lower level of stockout under consignment does not necessarily translate into profitability—when the manufacturer is highly opportunistic, that is, readily exploring outside opportunities for its product, consignment may lead to lower profitability for both the manufacturer and the supply chain. On the other hand, consignment will improve profitability for the manufacturer and the supply chain, if both the manufacturer opportunism and the retailer opportunism are moderate.   相似文献   

13.
以市场需求和市场价格随机波动的二级供应链为研究对象,寻找其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绩效优化的路径。通过显示原理分别构建生产成本和销售成本信息不对称时应急供应链的数量折扣契约模型,得到最优订货量与最佳批发价策略。通过具体的算例加以验证,分析了信息不对称程度对供应链上成员及整个供应链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突发事件造成市场价格随机波动和市场需求变化时,供应链上的跟随者能从隐瞒私人信息中获利。但当市场需求增大时,整个供应链绩效受损,反之则反是。这与以往研究在市场需求随机、市场价格固定和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结论迥异。  相似文献   

14.
针对由供应商、第三方物流服务商和零售商组成的供应链,考虑供需双方将物流服务联合外包给第三方物流服务商、共同承担运费的情形,探究供应商管理库存和寄售库存两类库存管理模式的引入对供应链运作及合同设计的影响。分别在传统的零售商管理库存、仅引入寄售库存的零售商管理寄售库存以及同时引入供应商管理库存和寄售库存的供应商管理寄售库存三种模式下,构建了第三方物流服务商主导、供应商和零售商跟随的序贯非合作博弈模型,证明了所有模式下均衡的订购量/寄售量均存在且唯一,并探讨了均衡结果随零售商运费分摊比例、转移支付价格两个关键参数的变化。横向对比三种模式下的均衡结果和集中决策下的最优结果,发现:零售商管理库存模式下的均衡订购量总是低于零售商管理寄售库存模式以及集中决策下的结果,而其他库存管理模式下的订购量并非一定低于集中决策下的结果;不同库存管理模式下,均衡状态下的订购量/寄售量及供应链总的期望收益大小关系取决于供应商和零售商的类边际(毛利)贡献率,从而表明,供应链环境下,上下游成员企业的收益结构、盈利水平等对于库存决策及库存模式的选取有重要影响。此外,在绝大多数情形下,不同库存管理模式下的均衡订购量与集中决...  相似文献   

15.
针对由制造商和在线零售商组成的供应链系统,在存在消费者退货情形下,考虑在线零售商在线上渠道提供促销与退款保证服务,其中在线零售商促销成本为其私有信息,建立了信息不对称下的供应链博弈模型,研究了在线零售商的最优促销策略与供应链合同设计问题;进而分析了不对称信息对供应链均衡的影响,考察了退款保证对供应双方期望利润、信息价值以及消费者剩余的影响。研究发现,当制造商在决策合同参数(设计合同)时,需要在在线零售商信息租金与供应链系统绩效损失之间进行权衡;若满足一定条件,制造商和在线零售商之间进行谈判并能够实现信息共享而分享整个系统的利润;当退货产品总是会给供应链成员造成损失时,退款保证会导致制造商和零售商期望利润的损失,但在一定条件下却能提升消费者剩余。  相似文献   

16.
RFID技术能够压缩供应链的提前期,提高零售商的服务水平,同时也会增加供应链的成本,如何协调采用RFID技术后供应链成员的收益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针对单供应商和单零售商的两级供应链,考虑提前期变化对供应链及其成员收益的影响,在假定RFID单位标签成本为一定值的情况下,研究了采用RFID技术前后分散式供应链和集中式供应链的收益,并探讨了契约参数的变化对供应链协调的影响。结果表明,收益共享契约能有效地协调采用RFID技术后的供应链,实现供应链成员的共赢,但是采用RFID技术后,能够协调供应链的契约参数的区间缩小,零售商的最优订货量减少,供应商的批发价格上升。最后得出供应链采用RFID技术后提前期压缩量的阈值,通过数值分析对结论进行了验证,该研究为供应链企业采用RFID技术提供了相应的管理启示。  相似文献   

17.
针对零售商捆绑上游多个制造商产品的现状,考察了由两个制造商和一个零售商组成的供应链系统,制造商进行研发投资降低各自产品成本,零售商进行产品销售并选择分开销售还是捆绑销售。考虑制造商研发行为下,探究供应链成员对不同相关性产品销售方式的偏好。研究发现,(1)对于独立产品,系统成员不存在共同的偏好。(2)对于互补产品,并非"一绑就灵",分开销售会成为系统成员的共同偏好,而非捆绑销售。(3)对于替代产品,并非不能捆绑,感知价值相差处于中间范围的低成本替代产品和感知价值相差较小的高成本替代产品均在捆绑销售下更有利可图。  相似文献   

18.
当前我国人造板产业面临效率低下、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等问题,上下游企业缺乏合作与协调。本文界定了人造板绿色供应链系统,运用契约理论和纳什谈判理论,分别构建了政府激励政策下人造板绿色供应链集中优化决策、分散均衡决策和谈判协调决策模型,从而建立了相应的收益分享-成本分担契约谈判协调机制,并基于相关行业和企业经验数据,与传统人造板供应链进行了对比数值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收益分享-成本分担契约谈判-协调机制能够很好地实现人造板绿色供应链的协调运营,提高资源效率,降低环境负影响和提升运营绩效。(2)人造板绿色供应链管理模式下供应链及其成员的最优利润均高于传统管理模式,谈判协调决策情形下供应链及其成员的最优利润均高于分散均衡决策情形。(3)制定有"门槛"的增值税即征即退政策和适当的环境税政策,自建经济林场、选用经济型枝桠材,强化技术研发和工艺改进,有助于提高人造板供应链运营绩效。  相似文献   

19.
力量不对等供应链中不同定价权下的契约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寄存契约为供应商管理库存运营模式中的一种,零售商偏好寄存契约从而把库存风险转移给供应商,而供应商则偏好传统模式从而不需承担库存风险.从批发价格的定价权出发,探讨力量不对等供应链中成员偏好某种契约的务件.分析在力量不对等的供应链中,当批发价格为外生批发价格,即批发价格由外部市场决定时,供应链中成员在传统模式和寄存契约下的决策问题,并分析外生批发价格的大小如何影响供应链中成员的契约选择;当批发价格为内生批发价格,即批发价格由供应链中强势方(零售商或供应商)决定时,分别分析供应链中成员在传统模式和寄存契约下的决策问题,并横向分析不同力量对比度的供应链中,供应链成员如何选择契约和供应链的最终运行模式,从而为供应链成员的运营模式选择提供一定的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20.
结合(r,Q)和(s,S)两种库存补货策略,提出了货权属供应商的VMI供应链的契约设计问题。采用风险分担的思想,给出了两种可行的风险分担的契约形式。在离散需求下,通过参数试验的形式,分别研究了两种契约形式对供应链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两种契约能够使得供应链的效率达到满意,同时对于影响效率的参数有一定的鲁棒性,并且在一定情况下能协调供应链。相比收益分享契约,引入风险分享的契约形式能够使得供应链协作的效率更高。研究结论对VMI契约设计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