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由于多方面原因,目前地市级电视台的新闻报道,尤其是时政新闻报道仍然存在着内容瘦硬、形式单一、画面苍白等诸多问题,成为新闻改革中的"瓶颈"。其实,我们不妨把电视时政新闻和生活新闻进行对接,即时政新闻借鉴民生新闻的技巧,丰富新闻内容,  相似文献   

2.
电视时政新闻报导是对党和国家,以及国内外的政治活动、经济文化发展的重大事件进行的报导,具有时效性。电视时政新闻通过对党和政府领导人的一些会议、活动,以及新出台的政策文件进行新闻报道,让人民群众能够第一时间了解新发生的大事、要事。时政新闻改革一直作为改革开放以来的重要课题之一,因为时政新闻的社会影响力是现如今百花齐放,千奇百怪的社会新闻所替代不了的。也就是说:如果时政新闻改革得不到突破,那么新闻改革也无法获得成功。本文作者认为,在当今如此丰富多彩的社会环境中,多种多样的新闻素材也是层出不穷的,如何把握时政新闻改革的发展方向,最重要的还应该要更加贴近生活,更深入新闻内容,向大众化的视角转型,这样才能更快的被大众群体所接受。  相似文献   

3.
新闻媒体作为人民接触世界的眼睛,其采写工作的质量在极大的程度上影响着人们对于新闻内容的接受,新闻记者必须不断地探寻新的措施,推动新闻采写工作的顺利实施。而时政新闻在全部的新闻报道中可以说是最为困难的部分,但是,它对于人们所需要的新闻报道而言又是至关重要的内容,新闻记者必须在时政新闻的工作中寄予充分的心力,推动人们对时政新闻报道的有效接受。笔者从时政新闻报道的采访工作角度出发,通过分析做好时政新闻采访工作的必要性,谈论了推动时政新闻采访顺利实施的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4.
时政新闻作为新闻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纸媒当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时政新闻存在粗制滥造,读者不感兴趣,稿件质量不高等诸多问题。笔者从时政新闻的定义出发,探讨了时政新闻报道的现状,时政新闻改革的重点,并提出了提高时政新闻报道可读性的策略方法。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时政新闻改革一直是中国新闻改革的重要课题之一。时政新闻是新闻报道的核心部分,时政新闻不能突破,就难言新闻改革的成功。以正面报道为主要内容的时政新闻是电视新闻中最常见的题材和载体,如何在这方面有所创新、有所突破,一直是电视宣传面对的一个大问题。  相似文献   

6.
“新时政新闻”的意义和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市级电视台新闻报道,特别是时政新闻报道存在着诸多的问题,成为了制约新闻改革与创新的因素。其实,地方台的时政新闻也可以借用民生新闻、社会新闻的技巧,转换报道的角度和形式,增强其深度和广度,时政新闻也能做出好看的新闻。  相似文献   

7.
池蕾 《视听》2022,(2):164-165
时政新闻内容的重要性与其传播效果的"倒挂"是当前时政新闻制播遇到的"悖论".受众对新闻报道的接受和认可是实现新闻价值的前提.推进供需对接是时政新闻报道转型突围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8.
郭琛 《采.写.编》2017,(5):118-119
电视时政新闻的发展,给人民群众带来更多的信息,都离不开创新,从而不断完善电视时政新闻编辑工作.电视时政新闻编辑工作应该从内容选择、采编组织、媒体联动、效果评价等方面来研究,并推进电视时政新闻编辑工作的创新.  相似文献   

9.
谭婷  蔡兴香 《新闻世界》2011,(5):236-237
作为一名时政新闻报道者,收集并掌握有关新闻背景,是做好时政新闻报道的前提。本文对新闻背景在时政新闻报道中的作用及重要意义进行分析,并借助具体的新闻实例论述在时政新闻中应如何恰当使用新闻背景。  相似文献   

10.
吴知音 《新闻传播》2023,(6):117-118
近年来,我国新闻传播事业稳步发展、时政新闻报道形式不断拓展,提高了时政新闻的传播效果。但现阶段时政新闻的报道过程中仍不同程度地存在各类问题,严重阻碍了时政新闻报道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所以有必要基于时代的发展趋势,有针对性地探究时政新闻报道创新策略,本文重点提出时政新闻报道可视化的发展路径,给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1.
时政新闻是新闻报道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无论是中央大报还是地市党报,时政新闻因其政治性、政策性、广泛性、信息性、时效性强等特点而经常占据报纸重要版面。时政新闻报道要求准确、严谨、及时、到位,是党报宣传报道工作的重中之重。作为地市党报,时政新闻要从地方党委、政府要求的高度立意,从普通市民关心的角度人手,力求宣传价值与新闻价值的高度统一。  相似文献   

12.
中国的时政新闻特别凸显国家政策与人民群众利益的关联点,因而越来越为受众关注。哪怕在网络、短信、传媒飞速发展的今天,电视传媒仍然是受众了解时事政治的最直接工具。所以,如何使时政新闻报道更具有活力是新闻改革的一个突破点。  相似文献   

13.
时政新闻是新闻报道中最为重要的题材之一.做好时政新闻是党报编辑的必修课.在如今的媒体竞争中,时政新闻恰恰是党报的"杀手锏".从新闻来源上讲,党报具有某种性质上的"资源垄断性",这也是党报时政新闻权威性的来源.  相似文献   

14.
时政新闻改革的着力点:以人为本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彦 《视听界》2009,(3):96-97
近年来,随着新闻改革的不断深入,电视时政新闻的总体面貌有了一定改观,但仍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之处。主要是时政报道表面化、程式化、严肃化等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电视功能的发挥。确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并将这一理念贯穿于报道的各个方面,是推进时政新闻改革的着力点,是提高时政新闻吸引力和影响力的最根本、最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国电视时政新闻民生化已经有了很大程度的改观。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改革理念,让电视时政新闻变得鲜活,促进了电视时政新闻的创新发展。本文主要对电视时政新闻民生化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电视时政新闻民生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时政新闻是关乎国家、政党、社会团体在处理国家相关事务的时事政治新闻,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了解政治生活的愿望越来越强烈,参与政治生活的意识也在不断增强,但是一直以来,我国的时政新闻报道都是较为传统的方式,语言单一、缺少亲和力,导致群众对时政新闻失去兴趣,而关注娱乐、科技、旅游等新闻报道。本文分析了时政新闻缺乏亲和力的原因,并通过剖析这些症结对提高时政新闻的亲和力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7.
刘学 《青年记者》2004,(5):56-56
党报时政新闻在地方宣传工作中占有较大的比重。从事时政新闻报道工作,责任大、任务重、时间紧,要求质量高、效果好。这类新闻一般都是当天拍、当天写稿、当天播发。  相似文献   

18.
电视画面是电视时政新闻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得体的编辑,对增强受众现场感、参与感,提高时政新闻的可视性具有重要的意义。电视画面能够直观、生动地展示正在发生、进行的新闻事件。然而,就大多数时政新闻而言,在表现新闻的现场感、参与感方面较为欠缺。通常,时政新闻中的会议较为枯燥、空镜头太多。文章从电视画面编辑工作规则、提高时政新闻电视画面编辑工作质量的有效策略两个方面进行了浅析,以期对电视时政新闻从业者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9.
时政新闻一般是指与时事、政治方面相关的新闻,具有明显的政治色彩,规范性、程序性。因而,时政新闻的报道往往格式化、概念化、官腔化,被人们认为是政府的喉舌。近年来,全国各地的电视媒体都在做针对时政新闻报道相关的改革,不管是中央还是地方的电视台都在进行改革,但效果都让人很不满意。本文通过分析时政新闻报道缺乏亲和力的原因,阐述如何有效地增强时政新闻的亲和力。  相似文献   

20.
时政新闻报道改革是党报新闻改革的一个瓶颈.深圳报业集团编委会在实践中提出"四个还原"理念:时政新闻报道要挖掘出会议中的新闻,把会议还原成新闻;要摒弃程序化的条条框框,把工作议题还原为百姓关注的热点话题;要避免空话、套话,将领导人还原为普通人;要善于面对日益复杂的社会矛盾,将工作难点还原成舆论监督的主题.总之,时政新闻报道要放下"架子",脱去"官腔",还原新闻本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