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CTB好氧生物千化工艺所配置的密闭集气罩在提高污染气体收集效率的同时,也会对污泥生物干化的脱水效率产生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鼓风量为4 680 m<'3>/h、引风量为1 000m<'3>/h时,加设密闭集气罩可提高生物干化的脱水效率;在此基础上增大鼓风量或减小引风量均会增加堆体上方空气湿度,不利于污泥的生物干化;从高温期第5天起,即使所设引风量较低,罩内壁也不产生冷凝水,因此蒸发的水分不会返回堆体而降低干化效率.  相似文献   

2.
过程控制和末端处理是控制堆肥厂臭气污染的两条途径。过程控制是指通过优化堆肥工艺参数,如调整物料配比、堆体孔隙度、通风量等工艺参数,在堆肥过程尽量减少臭味气体的产生。末端处理是指堆肥过程中产生的臭气经废气收集、处理后达标排放,减少臭气对环境的污染。堆肥臭气的过程控制是目前先进、经济和高效的臭气控制方式。通过减少堆肥过程中臭气的产生和释放,可改善堆肥车间的空气质量状况,减轻臭气对操作人员身体健康的影响,同时也减轻了后续的废气处理系统的负荷。  相似文献   

3.
通过分层堆肥提高城市污泥堆肥处理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不改变整个堆体中污泥和调理剂配比的情况下,研究了改变强制通风静态垛堆体的上、下层物料配比对城市污泥堆肥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改变整个堆体中污泥和调理剂配比的情况下,适当减少堆体下层的污泥比例并同时增加堆体上层的污泥比例,可明显改善堆肥的通风效果、促进堆体内部氧气的扩散、增加堆体的最低氧气浓度、加快堆体下层升温并带动堆体上层升温.当堆体上层的污泥和调理剂比例为1:0.5(体积比)、下层的为0.5:1(体积比)时,堆体的升温效果最为理想.在不改变整个堆体中污泥和调理剂配比的情况下,采用分层堆肥可明显提高堆肥的处理效果和处理速度.  相似文献   

4.
风量罩广泛应用于暖通空调行业,但在测量过程中存在测量结果不准确的问题.通过实验发现,风量罩罩体对系统出风口产生静压作用,阻碍其自然出风.因此提出一种基于静压补偿的方法,在风量罩内安装小型风扇,将出风口处存在的静压降低至0 Pa,使得风量罩测得的风量大小准确无误,并在标准风洞实验室内证实了这一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城市污泥堆肥添加猪粪的功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了解和调控高温堆肥过程中堆体内氧气浓度的变化,对于进一步优化堆肥工艺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利用自主研发的堆肥实时、在线自动监测系统,考察了城市污泥、猪粪以及城市污泥和猪粪混合堆肥过程中氧气浓度的变化.结果表明,添加猪粪可有效改善城市污泥堆肥的通气性;夏季堆肥的通气性好于冬季;降低堆体高度可以适当减少CTB调理剂的用量,并改善了堆体的通气性.  相似文献   

6.
污泥堆肥厂臭气的产生和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污泥堆肥厂产生的臭气成分复杂,主要为氮化物、硫化物、挥发性有机物,不同的物料和堆肥条件对恶臭物质的产生量影响较大。污泥堆肥过程中氨的释放浓度较高,为臭气的主要成分,但其臭气阈值相对较高;而有机硫化物的释放浓度虽然较低,但其臭气阈值很低,对臭气的总贡献较大,也应是恶臭控制和处理的目标污染物。在城市污泥堆肥过程中,可以通过优化堆肥条件等措施控制臭气的产生和释放,同时对厂区产生的臭气进行收集和集中处理。在各臭气处理方法中,生物除臭法适合处理低浓度、大流量的臭气,在堆肥气体除臭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为控制工业企业各类污染对车间内空气和室外大气的污染,对集气罩排风量的测定方法与设计原则进行了介绍,并阐述了通风机的选择要点,以促进对污染空气收集、净化、排放工作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8.
ENS污泥堆肥工艺及应用实践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分析污泥堆肥的原理及特殊性,提出污泥堆肥的工艺理念.介绍了ENS污泥堆肥工艺及其应用.ENS堆肥工艺主要包括污泥微观混合预调理、静态条堆、柔和通风、氧温在线监测及通风抽风的智能化控制.其在污泥堆肥工程中的应用效果表明,该工艺具有作业灵活简单、发酵周期短、脱水快、能耗低、臭气源头控制等特点.  相似文献   

9.
《城乡建设》2021,(5):72-73
一、工程概况 白龙港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除臭工程是2015年上海市两会期间提出的一项为改善污水处理过程中散逸臭气对周边环境影响,解决邻避效应的重大民生工程,也是国内第一次针对大型污水厂100多座污水污泥处理设施、上万个高浓度臭气释放源实施全封闭全收集全处理的专项整治工程.工程总除臭风量4200万m3/d,加罩面积超25万m2,收集风管超78.5k m,并配套新建再生水处理和生物除臭菌自培养供给系统,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国内标准最高的污水厂除臭创新工程,无任何可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10.
超高堆体下堆肥物料的氧气时空变化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堆高为4.3 m、分三层进行布气的条件下进行粪渣污泥静态垛堆肥试验,研究了堆肥过程中氧气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堆体的氧气含量和耗氧速率都具有明显的层次效应,耗氧速率总体上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其最大值出现在升温阶段;随着堆肥的进行,堆体的最低氧气含量呈线性增加,透气性变好;采用分层布气的方式,超高堆体各层的氧气含量通风后都恢复至17%以上,可以维持好氧堆肥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1.
主要分析了堆肥体中物料的固、液、气三相及其界面的反应和传质过程,从微观动力学角度进行模拟计算,并分析了堆体内的反应、传质和传热过程,由此揭示污泥堆肥过程的影响因素及相互关系。通过计算分析堆肥过程动力学的控制因素,提出污泥堆肥工程优化的原则。  相似文献   

12.
简要介绍了烟烙尽气体灭火系统的优点,分析了涂装车间的消防要求及工程机械喷漆室的特点,并通过实例说明了烟烙尽气体灭火系统在工程机械涂装车间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3.
The current Taiwan government policy toward food waste management encourages composting for resource recovery. This study used olfactometry,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GC-MS) and gas detector tubes to evaluate the ambient air at three of the largest food waste composting plants in Taiwan. Ambient air inside the plants, at exhaust outlets and plant boundaries was examined to determine the comprehensive odor performance, critical components, and odor elimination efficiencies of various odor control engineering. Analytical results identified 29 compounds, including ammonia, amines, acetic acid, and multiple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VOCs) (hydrocarbons, ketones, esters, terpenes and S-compounds) in the odor from food waste composting plants. Concentrations of six components--ammonia, amines, dimethyl sulfide, acetic acid, ethyl benzene and p-Cymene--exceeded human olfactory thresholds. Ammonia, amines, dimethyl sulfide and acetic acid accounted for most odors compared to numerous VOCs. The results also show that the biotrickling filter was better at eliminating the concentrations of odor, NH(3), amines, S-compounds and VOCs than the chemical scrubber and biofilters. All levels measured by olfactometry at the boundaries of food waste composting plants (range, 74-115 Odor Concentration (OC)) exceeded Taiwan's EPA standard of 50 OC. This study indicated that the malodor problem continued to be a significant problem for food waste recovery.  相似文献   

14.
某船舶喷涂车间配置顶面热水辐射供暖系统(辐射板表面温度为47℃,避免了可燃粉尘、可燃气体因温度过高而发生的自燃、爆炸危险)与机械通风系统。采用STAR-CCM+软件,对车间室内空气温度场、工件表面温度、车间内气流速度场进行了模拟。车间室内空气温度范围为25~27℃,主要工作区气流流速范围为0.50~0.55 m/s。  相似文献   

15.
堆肥过程中臭气的产生和释放过程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堆肥过程中产生的臭气容易导致恶臭污染问题.总结了堆肥过程中主要臭气物质的产生机理、物理化学性质、影响因素及调控措施.堆肥过程中产生的臭气物质主要包括NH<,3>、H<,2>S和部分挥发性有机物;H<,2>S是堆肥过程产生的恶臭潜力最高的臭气;NH<,3>的最大释放浓度可达6 000 mg/m<'3>.堆肥原料的C/N值、调理剂种类、通风条件是影响氨气挥发的重要因素.指出过程控制是解决臭气问题的根本措施.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该车间的通风供暖方式,指出汽车厂焊接车间采用置换通风、转轮式热回收装置以及天然气燃烧加热的方式可以取得良好的室内空气环境和具有很好的节能效果。  相似文献   

17.
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气压分布一维稳态分析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掌握填埋场气压分布是填埋气灾害控制和资源化利用的基础。提出了分层垃圾填埋体气压分布一维稳态分析模型及求解方法。该模型可分析含有给定抽气压力或给定抽气流量水平导气层的填埋体气压分布。采用该模型探讨了垃圾分层特征、封顶覆盖层下和填埋体内的高渗透性水平导气层、填埋体底部渗沥液导排系统兼作填埋气导排通道对填埋体气压分布的影响规律。通过参数分析得到以下结论:填埋体垃圾不考虑产气速率和固有渗透系数随垃圾埋深增加而减小(产气速率和固有渗透系数按埋深平均)会高估填埋体内气压;封顶覆盖层下和填埋体内设置水平导气层可有效降低填埋体内气压;填埋体底部填埋气导排通道对填埋气气压较大的深部垃圾降压效果较明显。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可指导填埋气收集系统设计,如水平导气层位置和间距布置及抽气功率选择等。  相似文献   

18.
粗苯工段设备腐蚀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粗苯设备腐蚀物质是洗油中的口此啶碱和煤气中NH3,H2S,HCl,HCN等。其腐蚀机理是化学腐蚀,电化学腐蚀,热应力腐蚀。提高等水平可降低和避免粗苯设备的腐蚀。  相似文献   

19.
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电石破碎厂房、尘源控制与集气吸尘罩设计、除尘器选型和除尘系统的设计。使用情况表明,系统运行正常,达到了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