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李学盼 《移动信息》2023,45(6):68-70
IMS技术有效结合了互联网技术、蜂窝移动通信网络技术与传统固定网络技术,该技术为推动全IP网络多媒体的应用提供了有利平台,也为未来网络的融合奠定了基础。随着信息应用及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用户需求越来越多。未来,运营商将通过融合移动及固定、互联网与语音方式提供业务综合信息服务,而IMS技术作为网络控制技术的核心将被广泛应用其中。文中主要对IMS技术的发展及应用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以其特有的优势,成为下一代无线通信的必然选择,高品质的通信技术和网络布局是实现未来3G宽带无线通信业务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介绍了基于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的J2ME应用平台和Qualcomm公司的Brew平台,并对两种平台技术进行了比较,这对于3G手机在选择业务平台方面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从业电信业务演进的角度来谈,如今各种电信业务逐渐向IP化发展,并且已经成为将来电信部门开展各种业务的主要运营手段,也是电信为客户提供各种业务的承载平台。随着宽带、无线网络、3G网络的普及,电信的运营商逐渐把传统的电信业务平台进行IP化改造。通过分析电信业务平台IP化的特征,研究出新一代基于IP网络、支持多样化移动通信业务平台,将是未来我们需要面对的重要课题。本文主要对电信运营商现行电路域的业务平台进行分析,探讨现今业务平台IP化改造方案,根据最新研究成果,对电信业务平台化建设提出改进方法和策略。  相似文献   

5.
移动通信是通信领域中发展最快的一个分支,随着从2G到3G的演进,移动通信除了提供话音业务之外,将在数据业务方面提供更高的承载能力,为向用户提供更丰富的业务应用奠定了基础。移动+宽带将为移动通信开拓更广阔的应用和发展空间。正如该文所说,移动+宽带是没有尽头的开始;移动+宽带是着力于应用的开始。爱立信(中国)有限公司张凌云所撰《移动+宽带:没有尽头的开始移动+宽带:着力于应用的开始》一文在首先介绍了3G技术在市场、应用以及业务平台的发展情况,然后介绍了宽带业务在全球的发展,最后总结通信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历程和特点等方面之后,分析了移动+宽带在未来的发展趋势,可供业内人士参考。  相似文献   

6.
《光纤通信技术》2005,(4):14-16
随着2.5G和3G移动通信网络的建设各种基于移动网络的数据增值业务平台的规划与建设正相继展开.这些平台包括WAP(Wireless Application Protoc01)业务平台、SMS(Short Message Service)业务平台、LBS(Location Based Service)业务平台PSS(Packet Switch Streaming)业务平台等,而DSMP(Data Service Managernent Platform.数据业务管理平台)是移动数据业务市场发展的必然产物它为移动数据增值业务的运营提供技术与管理的支撑.同时为数据增值业务产品的交易提供有效保障.它是新的移动数据增值业务运营格局下的重要运营支撑平台.  相似文献   

7.
B3G时代的未来移动通信系统将是一个以用户为中心,提供个性化业务体验的开放融合的信息基础设施,因此面向B3G的业务模型及业务架构的研究对未来移动通信网络建设具有基础性指导作用。基于B3G演进趋势及业务特征,业务参考模型及业务架构可分解为业务支撑范围、业务能力定义和适配特征元素维度的三维业务参考模型,从而形成B3G分层业务架构;相应地,业务提供支撑技术包括虚拟归属环境(VHE)、业务支撑环境、业务能力开放、分布式计算、智能技术、轮廓(Profile)等。VHE体系在结合功能分布、能力开放粒度、智能元素支持、体系结构等方面的研究进行扩展后,将成为B3G时代业务提供的主流架构。  相似文献   

8.
苏放  张新  纪阳  张平 《移动通信》2004,28(4):55-58
随着移动增值业务的发展,移动增值业务平台技术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分析了移动通信网络增值业务平台的组成和结构,并对其中的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分析移动通信领域未来技术发展趋势,介绍移动通信网络结构的分层关系、各层主流技术及其发展趋势,介绍3G和超3G技术的主要特点,结合业务对技术选择影响的分析,阐述了业务标准化是加速技术研发和产品开发的关键因素,并简要介绍了推动业务标准化的国际组织OMA的发展及其定义的业务分层结构。  相似文献   

10.
十字路口的思考—NGN之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指出目前网络业务和技术发展走到了十字路口,描述了电信界正在期待的下一代网(NGN)的特征,展望在向NGN演进的业务节,传送平台,城域网与接入网和移动通信系统的可能发展方向以及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2015年5月我国发布《5G无线技术白皮书》及《5G网络技术白皮书》,明确我国5G技术研究路线,国内移动通信产业界已将研究重点转向5G技术研发。据我国预测,未来超过2011年十余万倍的热点区域数据业务流量,5G系统新技术必需结合更多频谱资源组合才有可能应对。本文基于2015年我国数据业务实际变化修订未来远期业务发展预测,并基于热点地区业务增长预测未来相应频谱资源需求。结合目前我国移动通信频谱现状,本文分析了未来我国移动通信频谱方向并勾勒5G频谱发展愿景。  相似文献   

12.
随着3G网络和各种网络融合的技术趋于成熟,各种新应用已经像雨后春笋一样冒了出来,尤其是原有的一些3G及固网增值业务得到了更加全面的平台支持,已经展现出星星之火的燎原趋势,这些业务平台将承载现有通信网络的应用未来。  相似文献   

13.
本文指出目前网络业务和技术发展走到了十字路口,描述了电信界正在期待的下一代网(NGN)的特征,展望在向NGN演进的业务节点、传送平台、城域网与接入网和移动通信系统的可能发展方向以及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移动通信网络技术和互联网业务之间存在的技术鸿沟阻碍了移动互联网业务的快速发展。移动运营商借助自身优势,通过构建能力开放平台整合自身系统能力,并对外形成开放共享,实现由流量运营向能力运营的转变。文章介绍了能力开放平台建设的市场驱动力以及互联网业务与移动通信网络技术的融合趋势,对能力开放平台建设的功能要点进行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15.
聂祥 《电信快报》2005,(3):35-37
全业务运营商的出现是移动网与固网融合的最大驱动力,融合后运营商能使有线接入网和无线接入网共用核心基础网络,节省对下一代网络的建设投资。融合后将3G平台与固定应用业务平台结合,便于运营商灵活开展业务。移动网与固定网融合是未来通信网络发展的趋势。文章介绍了3G网与固定网业务融合的定义和技术实现方案,详细分析了业务融合的现状及需要注意的问题,最后列举了几个问题与读者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6.
陈捷 《电信科学》2014,(4):146-149
结合电信运营商通信网络的特点及其互联情况,对业务平台接入信令网安全防护技术进行了积极的探讨,并对业务平台接入安全网关的关键技术进行了阐述,提出了信令安全网关的建设思路。  相似文献   

17.
基于OTN+MSTP混合组网模式的专线业务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广泛使用基于同步数字体系(SDH)的多业务传送平台(MSTP)的基础上,引入基于密集波分复用(DWDM)系统的光传送网(OTN).在接入层采用MSTP解决业务的送达与环网的保护,在汇聚乃至骨干层采用OTN解决大颗粒业务的传送需求.该设计方案将两种截然不同的传输网络机制有机结合,为转型中的移动通信运营商在原有MSTP网络基础上快速实现大流量、大带宽的业务开通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8.
李宝荣  李磊 《电信科学》2008,24(1):58-63
随着3G时代的到来,移动通信服务的重点也将逐渐由传统的语音向增值业务方面转移,移动增值业务质量保障对电信运营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对3G增值业务质量监测平台的功能模块、接口类型进行深入分析,最后对平台开发所应用的软件开发技术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9.
黄小群 《通信世界》2005,(28):46-47
第三代移动通信网络建设和业务规划现已成为国内各大电信运营商关注的焦点。本文将着眼于当前用户的通信使用特性,综合本人多年对业务应用分析和总结的结果,立足分析当前增值业务的业务特征、服务类别,提出本人对3G业务应用的观点,其中包括个人专属网络、信息门户整合管理、未来时代潮流与专业技术导向等四个特性;并希望通过平台全面整合、业务梯次推进策略将本文作为3G业者规划3G增值业务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0.
3G代表了未来移动通信的发展走向,是移动用户发展、移动业务发展的必然趋势,在3G网络建设中应立足现有网络情况,充分考虑3G网络特点,建设满足3G业务需求的传输网络.本文首先对3G网络传输需求进行分析,并结合现有3G设备分析了可能采用的传输技术方案,最后从实际的运营商现状出发,提出较为合理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