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在生态环境中的滞留及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杀虫剂可湿性粉剂防治第三代棉铃虫,防治效果为86.2%。使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在土壤中的滞留,结果表明:施用病毒杀虫剂1、3、5、7天和两个月后都可检测到该病毒的存在。1993年9月上旬从河南封丘棉田采集的露水,PH为7.98,病毒多角体在露水中保存3天,其生物活性无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2.
陈霞  张艳璇  季洁  林坚贞 《蛛形学报》2007,16(2):104-107
采用3种不同的方法测定了5种常用杀菌剂对天敌胡瓜钝绥螨Neoseiulus cucumeris(Oudemans)的影响。结果表明5种杀菌剂中,86.2%铜大师可湿性粉剂8001200倍对胡瓜钝绥螨有较低的影响,喷雾法测定最高浓度800倍校正死亡率为15.00%,而让胡瓜钝绥螨取食经86.2%铜大师可湿性粉剂各浓度药液处理过的山楂叶螨Amphitetranychus viennensis(Zacher)均无二次中毒现象,8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80%大生M-45可湿性粉剂、5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和50%普雅图可湿性粉剂在3种试验方法中各浓度对胡瓜钝绥螨死亡率均与清水对照相当,因此释放捕食螨生防园防治病害可选用对胡瓜钝绥螨影响小的8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80%大生M-45可湿性粉剂500-600倍、5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86.2%铜大师可湿性粉剂12001500倍、50%普雅图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  相似文献   

3.
球孢白僵菌分生孢子乳悬剂对甘蓝上桃蚜的田间控制效果   总被引:15,自引:5,他引:10  
利用液-酵法生产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SG8702菌株的分生孢子粉,配制成含孢量为10^10个.ml^-1的孢子乳悬剂Ⅰ,在此基础上按1%(W/V)的比例舔加10%砒虫琳可湿性扮剂而得孢子乳悬剂Ⅱ.于2001年7月对两种孢子乳悬剂在云南昆明进行了自然条件下甘蓝上桃蚜(Myzus persicae)的田间小区(5.5m×4.8m)药效试验,各3个浓度(含孢量分别为10^7、10^6及10^5个·ml^-1常规喷雾处理,重复设清水喷雾对照,重复3次,随机区组排列.在喷菌后连续28d的田间蚜虫密度定期抽样调查中,乳悬剂Ⅱ的1000倍稀释液喷雾有效抑制了蚜虫数量增长,喷后策7—28天防效始终在90%以上.乳悬剂Ⅰ的相同稀释液喷雾对桃蚜的控制略逊于乳悬剂Ⅱ,但喷后第7天的相对防效也达到85%,此后维持防效70%以上达两周,策24天和28天才分别降至64.4%和52.6%.用含孢量10^6和10^5个·ml^-1的菌液喷雾,乳悬剂Ⅰ仍表现出明显的控蚜效果,而舔加微量砒虫琳的乳悬剂Ⅱ的控蚜效果总是优于同一浓度下的乳悬剂Ⅰ,昆明地区夏季温和而多小雨的气候有利于孢子乳悬剂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4.
空心莲子草口服治疗乳鼠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感染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空心莲子草经口服治疗流行性出血热病毒(EHFV)感染的乳鼠。结果显示,5、7.5、10.0mg三个剂量组的存活率各为80%、72.2%和40.0%,平均存活天数(MTD)为56.5±0.9、53.5±1.1和41.5±2.7d,而病毒对照组的存活率为0.0%,MTD为26.3±0.8d,经该药治疗的感染鼠体内的EHFV抗原表达减少,而未经治疗的感染乳鼠体内的EHFV抗原则在全病程中都显示出较强的表述。治疗组抗病毒效果类似于病毒唑,且口服病毒唑毒性小。说明空心莲子草在体内对EHFV感染鼠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5.
虫杀安是一种新型的沙蚕毒素类农药。为了探讨该药剂对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medinalis(Guenee)和二化螟ChiloSuppressalis(Walker)的防治作用,从1993年起我们对该药剂进行了有关试验,并在生产中大面积推广应用,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试验在大田条件下进行。小区面积66.67m2,每处理3次重复,以不施药为对照。1.1供试药剂50%虫杀安可湿性粉剂(余姚农药厂)、80%杀虫单可湿性粉剂(海盐农药厂)、50%倍硫磷乳油(黄岩农药厂)、50%甲胺磷乳油(温州农药厂)、18%杀虫双水剂(余姚农药厂)、20%三吐磷乳油(仙居…  相似文献   

6.
防腐剂对苏云金杆菌制剂活力毒力测定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不同防腐剂剂处理苏云金杆菌制剂及毒力生物测定,结果表明,7#(100ml中含0.5ml10%甲醛和1ml15%尼泊金)防腐剂处理苏云金杆菌剂剂0-96h,抑制芽孢萌发和菌体活性的效果最佳,其次为2#(100ml中含1ml15%尼泊金),8#(100ml中含1ml15%尼泊金和0.05g土霉素);毒力生物测定7#防腐剂最稳定,LC50最小,灵敏度最高。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报道柑桔园5种常用杀菌剂。在田间使用浓度下。对柑桔红蜘蛛Panonychus cltrl生物学特性的影响.在25±1℃.相对湿度75±5%,光照周期14L:10D的条件下,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8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50%多苗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20%叶青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和0.5%等量式渡尔多液。对柑桔红蜘蛛各螨态历期、雌雄成螨寿命和雌成螨产卵量没有影响.仅70%甲基托布津1500倍液和50%多菌灵800倍液会降低柑桔红蜘蛛卵的孵化率,比对照卵孵化率91.0%分别减少了27.7%和24.3%.  相似文献   

8.
选用Ⅲ型脊髓灰质炎病毒,3批活疫苗样吕(WHO/Ⅲ参考制品,93/363和3J两批猴体神经毒力实验不合格的疫苗)和1株标准强毒株(Leon),脊髓内注入携带有人细胞脊髓灰质炎病毒受体基因的转基因小鼠(PVRTg21)。临床和组织病理学检查表明,Leon病毒的毒力极强,2.0log10TCID50可使100%小鼠麻痹和死亡,WHO/Ⅲ疫苗参考制品毒力最弱,5.5log10CID50才能使81.7%小  相似文献   

9.
通过室内饲喂棉铃虫的方法,测定了诱导棉株对棉铃虫幼虫发育历期、幼虫体重和肾重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加菌处理和加菌处理的诱导抗性棉株可分别使棉铃虫幼虫发育历期延长0.5和3d,幼虫体重(5龄)降低11.45%和19.60%,蛹重降低6.54%和10.81%。用诱导棉株叶片饲养8日龄棉铃虫幼虫3天后,菌诱导和无菌诱导分别使棉铃虫的相对生长率降低22.9%和17.2%,相对取食量降低26.1%和21.4%  相似文献   

10.
六六六及二二三对蚊幼虫的毒性极高,国内外各地均有扑灭幼虫的用量及效果的报导。我们曾用六六六可湿性粉剂和二二三乳剂在室内进行毒杀试验,所得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1.
甲型流感病毒PR8株两次注射治疗S180腹水瘤小鼠(6周龄),第一次注射后小鼠存活率为52%,间隔不同时间二次注射PR8,小鼠存活率均有不同程度提高,达60%—90%;小鼠植入S180细胞后第2、5、7、10天分别给予病毒治疗,其存活率分别是70%、35%、17.5%和0,对照组则100%死亡。为观察荷瘤鼠体内抗病毒抗体对疗效的影响,首先用PR8免疫小鼠,待产生抗体后植入S180细胞再行病毒治疗,小鼠存活率为62.5%;而未经病毒免疫过的荷瘤鼠,其存活率仅33.3%。PR8治疗“老”龄荷瘤鼠(10月龄),存活率为0,平均生存时间为22.3天,对照组为20.5天。环磷酰胺可增加病毒对瘤细胞的感染率,二者协同作用,能提高小鼠存活率。  相似文献   

12.
川楝素在大鼠大脑皮层匀浆中的结合位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驱蛔中药楝属植物根皮提取的一种三萜化合物──川楝素是一个选择性地作用于突触前的神经肌肉传递阻遏剂。根据它作用的专一性和不可逆性推测,突触前末梢应存在着川楝素的结合位点。本工作利用3H-川楝素进行的结合实验表明,大鼠大脑皮层匀浆中存在川楝素的结合位点;3H-川楝素与结合位点复合物的平衡解离常数(KD)约为2.0×10(-7)mol/L;皮层匀浆离心团粒(P2')的重悬液含川楝素结合位点约2.7×10(-12)mol/mg蛋白质;该结合位点的Hill系数为0.97。研究还显示,P2'重悬液经蔗糖密度梯度超离心得到的突触体组分是川楝素结合位点的富集亚细胞组分,其比结合活性是P2'重悬液的2至3倍。  相似文献   

13.
刘利民  梁健  宋芳吉  贾静涛 《遗传》1999,21(3):1-24
对159名中国辽宁汉族个体的基因组DNA进行分析,共检出42种等位基因,其中以DRB109012(12.8%)、0701(10.7%)、1501(10.4%)最为常见,其次为DRB11201(79%)、1202(75%)、1101(66%)、0301(5.0%)。并发现辽宁汉族人DRB1等位基因频率与白种人间存在明显差异,揭示不同人种有其自己的主要等位基因。同时对本技术在HLA-DRB1分型应用中的优点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本实验在新鲜分离的大鼠背根神经节(DRG)细胞上应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观察5-HT对GABA激活电流的调制作用。结果发现,绝大多数细胞(49/54)对GABA(10-8~10-3mol/L)产生浓度依赖性的内向电流,并有明显的去敏感现象。在多数细胞预加5-HT(10-7~10-4mol/L),GABA激活电流受到明显抑制,抑制率分别为3.0%,13.5%,19.7%,24.7%,59.1%。5-HT(10-7~10-4mol/L)本身在部分细胞(24/40)可引起浓度依赖性的内向电流,部分细胞(12/40)未检测到膜电流,少数细胞(4/40)可引起微弱的外向电流。此结果提示5-HT可能作用于初级传入终末,抑制GABA引起的初级传入去极化从而调节GABA的突触前抑制效应  相似文献   

15.
沈中建  王久存 《病毒学报》1997,13(3):255-261
分析比较了棉铃虫质型多角体病毒江苏株A,B两种类型的离体复制特性,HaCPV-A型病毒可在多种昆早细胞系中复制,而B型病毒只能在同源细胞系中增殖;A型病毒的感染率和细胞内游离病毒粒子的滴度均高于B型病毒;感染细胞持续传供表明,HaCPV-A型病毒感染的HA-831细胞在连续传代7次后,感染率从最初的10.6%上升到80%以上,反之,B型病毒的感染的细胞,传供9次后已不能形成典型的多角体。  相似文献   

16.
减蛋综合征病毒100K蛋白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常规方法提取减蛋综合征病毒(EDSV)中国分离株(AA2株)病毒DNA,分别构建了限制性内切酶HindⅢ、SphⅠ、PstⅠ水解片段的全基因文库,并对其中100K蛋白基因的序列进行了分析。EDSV100K蛋白基因位于减蛋综合征病毒基因组55.7~64.8物理图谱单位(m.u),共2091个核苷酸(nt),其编码产物由696个氨基酸(aa)组成,推测其分子量为77.7kD。编码蛋白氨基酸同源性分析表明,EDSV100K蛋白与人腺病毒(Ad2、Ad5、Ad12、Ad41)、Ⅰ群禽腺病毒(CELO和FAV10)的同源性为32.3~34.4%之间,而与羊腺病毒(OAV)的同源性达到56.4%。  相似文献   

17.
戊型肝炎病毒(HEV)合成肽及基因重组抗原免疫反应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ORF2、ORF3合成肽抗原(1~10号)及基因工程重组的ORF2抗原(1和2号)分别建立了酶联免疫方法(EIA),检测60份戊型肝炎病人血清中HEVIgG及IgM10个合成肽抗原(Sp1-Sp10)及2个重组抗原(Re1、Re2),均和HEV阳性血清发生特异反应,但阳性率和反应强度差别很大。以Re1(ORF2,402~660)检测的抗体阳性率最高,为96.7%(58/60);Sp6(ORF3,88~123)次之,为93.3%(56/60);以上两种抗原混合使用阳性率为100%(60/60)。Sp6、Re1及这两种抗原混合使用检测抗HEVIgM,阳性率分别为18.3%(11/60)、66.7%(40/60)和66.7%(40/60)。研究结果表明:合成肽6号(Sp6)及重组抗原1号(Re1)是制备戊肝抗体诊断试剂的理想抗原。  相似文献   

18.
中国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不同基因型的虫体克隆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2  
首次利用虫体克隆技术,对野生型中国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HaSNPVW)的不同基因型进行了分离纯化。以较低浓度的HaSNPVW感染三龄初中国棉铃虫幼虫,病毒致死幼虫单虫收集,分别提取相应的病毒核酸,进行限制性内切酶分析,得到了HaSNPV的七个不同基因型(HaSNPVG1至G7),其EcoRI酶切图谱均不相同。用BamHI酶切分析,七个基因型的酶切图谱只在一个片段上有显著区别:G1、G2、G3、G4DNA的BamHIh片段大小是3.30kb,G5、G6的这一片段的大小为3.5kb,而G7的这一片段为2.7kb。结果表明,野生型HaSNPV至少包含七个不同的基因型。  相似文献   

19.
尾叶桉人工林生物量和生产力的研究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按径级标准木法测定了尾叶桉(Eucalyptus urophylla)器官生物量,建立了林木器官干重(w)与胸径和树高(D^3H)关系的相对生长方程,进而计算出尾叶桉林分的生物量和生产力。结果表明:东门林场10年生尾叶桉人工林平均生物量为144.85t hm^2,各器官生物量的在小序列为:干材(71.69%)〉根(14.21%)〉皮)7.99%)〉枝(4.71%)〉叶(4.71%)〉叶(1.40%  相似文献   

20.
亚高山云冷杉混交林树木生长释放与干扰分析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对云南碧塔海亚高山云冷杉林内4个样地冠层树木的生长压制和释放的历史,用树木年轮分析方法进行了重建,然后根据生长释放频率推测林冠干扰强度(每10年冠层树木的死亡百分率)。4个林分(1个中龄林,3个成过熟林)生长释放的平均百分率为48%~92%。中龄林内,平均生长释放频率为71%/10a,成过熟林则为74%~95%/10a,在油麦吊云杉〔Piceabrachytylavar.complanata(Mast.)ChengexRehd.〕占优势的林分和大果红杉(Larixpotaninivar.macrocarpaLaw)油麦吊云杉混交林分内,估测的林冠干扰强度分别为48%/10a和59%/10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