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开展和深入,各行各业在开展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的实践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问题,这给电力工程地下水环境勘测评价工作的开展造成了诸多不便,尤其是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等级和范围的界定方面.文章根据对电力行业地下水环境工作的认识,结合多年的实践经验,主要针对最新颁布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6),进行了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等级及范围确定方法的深入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2.
地下水是十分宝贵的水资源,《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 610-2016)的发布,对各行业的地下水环评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对地下水环境的防治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在城市轨道交通项目中,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关注重点应为车辆段与停车场工程,提出合理可行的环保措施,是环境影响评价的目的,是污染防治的根本。结合包头地铁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实际,总结了轨道交通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的技术与方法,提出了轨道交通项目地下水环境污染防治的要求及环保措施,为《技术导则》在地铁建设项目中的具体应用提供借鉴意义,为城市同类工程的地下水环评及污染防治工作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3.
HJ610-2016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对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中的预测工作具有非常具体的指导作用,但在建设项目环评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导则的运用必须紧密结合特定行业、现状和环境,才能更有效和精准地对项目的地下水环境进行预测,本文以垃圾填埋场封场工程为例,采用地下水环境预测软件,对非正常情况下的地下水中污染物迁移进行解析模拟预测,以为环评工作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的发布填补了我国现行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标准体系的空白,为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规范化、地下水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工作提供了技术支撑。就导则的工作等级划分、环境现状调查、环境影响预测等内容,根据重庆市水文地质特点,对导则在重庆市的实施进行了思考,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结合《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 610-2016)要求,通过具体案例分析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及预测的过程,案例中采用地下水预测模型系统GMS模拟地下水流场。根据案例预测结果,污水站主要构筑物发生污水渗漏或溢流事故后污染物的下渗均会对地下水环境造成影响且发生超标现象,在10 000 d时仍存在浓度超标的区域。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地下水环境污染问题备受关注,随着城市建设,各类建设项目(尤其是地下水污染类项目)的实施,为了防范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建设项目的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尤为重要。本研究在《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6)(以下称"新导则")的基础上,以实际养殖项目为例对地下水污染源的环境影响预测主要评价内容进行了分析,根据预测结果给出了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7.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一直是我国建设项目环境评价工作中较薄弱的一个环节,《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 610-2011)的实施对环境评价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对水文地质条件的认识不够,众多环境评价工作者在评价工作中难以准确理解规范的要求,在确定主要评价对象、选择定量评价方法、采用科学的监测手段等方面陆续暴露出一些问题.本文结合《技术导则》的要求以及实际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经验,从水文地质专业工作的角度,讨论了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水质和水量评价方面的若干关键问题,并就《技术导则》现状监测和影响预测中较难实现的若干技术问题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和修订建议,以供广大地下水环境评价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8.
本文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1)的要求,结合煤炭开采对地下水的影响方式,从评价等级及评价范围的确定,现状调查内容和评价、预测内容和方法、地下水保护措施、地下水动态监测等方面提出了煤矿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的要点,为煤矿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我国地下水环境正呈现出逐年恶化的趋势,2011年6月,《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的实施,为地下水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提供了技术支撑和依据。文中针对污染型建设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需要关注的几方面问题进行了阐述,从项目选址、预测模型、保护措施提出了对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的几点个人理解。  相似文献   

10.
环保部门发布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对各行业领域的水环境评价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地下水是非常宝贵的水资源,在城市轨道交通项目中,就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而言,着重是针对停车场以及车辆路段的地下水污染防治情况进行评价。因此,本文针对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进行分析,并提出几点环保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1.
在《煤炭开采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编制的框架下,结合煤炭开采工程的环境影响特点和多年矿井环评的工作经验,提出了在导则中地下水评价专题的编制思路,即以煤炭开采和配套的水源地作为地下水评价内容,以煤系地层上覆含水层及下伏含水层作为评价对象,以地下水水量作为评价等级划分依据及评价重点的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12.
地下人防项目是指战时用于人员、物资掩蔽,平时为商业用途的地下工程。地下人防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评估,应遵循《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 610-2011)相关要求,结合项目场区所在地的地下水水位、地下水分布及环境水文地质条件、污染源状况、地下水开采利用状况及具体施工情况,分析地下水水位变化诱发的环境水文地质问题的影响范围、程度及项目建设对地下水水质污染,重点关注水位变化分析和地面沉降分析,污染防治措施主要从防治地下水水质污染、环境水文地质问题两方面考虑。  相似文献   

13.
自《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地下水环境》实施以来,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就成为整个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的难点。本文以对水文地质调查的调查精度要求最高的一级评价为例,从资料收集、野外调查、室内模拟和污染预测几个方面论述一级评价水文地质调查的内容和方法,总结了在此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为广大的水体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是我国环境评价工作中一个薄弱环节,基于对水文地质条件认知不够,很多环境评价工作者在进行评价工作时对规范的要求掌握不到位,在选取定量评价方法、运用科学监测方法等措施上显露出部分问题。文中根据《技术导则》的要求和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经验,从水文专业视角,讨论了了地下水质和水量评价方面碰到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5.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导则执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中国各地区地下水的水质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了地下水环境管理和保护工作中的问题,指出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的重要性、迫切性。对《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 610-2011)的工作等级划分、环境影响识别、环境现状调查、影响评价及污染防治等内容进行了简要介绍,汇总了评价导则执行后,对各类项目进行地下水评价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并在对各种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1)中提出了场地工程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时评价等级划分方法,其中将地下水排水规模和地下水水位变化区域影响范围的大小作为划分等级的两个定量指标。线性工程线路较长,涉及的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施工工艺也因工程而异,均会影响两个指标大小的确定。对地下水排水规模和地下水水位变化区域影响范围两个指标在地铁工程、山岭隧道和引水隧洞三类典型线性工程中定量方法的适应性进行分析,并结合具体工程(成都地铁7号线、G215国道改线和滇中引水工程)对两个指标定量预测与定级问题进行实际应用分析,以为线性工程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杨秀妍 《能源环境保护》2012,26(6):56-57,47
通过新旧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导则HJ19-2011和HJ/T19-1997的对比分析,对两个导则中主要内容的差异进行了解析。以帮助读者了解新旧导则的异同,有利于更加深入地理解和使用新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导则。  相似文献   

18.
通过新旧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导则HJ19-2011和HJ/T19-1997的对比分析,对两个导则中主要内容的差异进行了解析。以帮助读者了解新旧导则的异同,有利于更加深入地理解和使用新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导则。  相似文献   

19.
通过新旧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导则HJ/T19-1997和HJ19-2011的对比分析,对两个导则中八个方面对应内容的差异逐一进行了解析。以帮助读者了解新旧导则的异同,有利于更加深入地理解和使用新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导则。  相似文献   

20.
通过新旧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导则HJ2.2-2008和HJ/T2.2-93的对比分析,对两个导则中五个方面对应内容的差异逐一进行了解析。以帮助读者了解新旧导则的异同,有利于更加深入地理解和使用新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导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