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4 毫秒
1.
中心城市公共租赁住房实施比较及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选取较早实施公共租赁住房的深圳,较具代表性的北京、重庆和上海四大中心城市,以其公租房的实施为研究对象,从公租房的界定、供给对象的范围、租金价格的确定、管理主体的确定等10个方面进行分析比较,研究目前公共租赁住房实施必须解决的问题,包括尽快出台统一规范的法规、明确适配人群、明确租金价格的构成、明确准入和退出机制、解决资金难题等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新就业大学生的住房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以这一群体为主要受众之一的公租房政策在各地纷纷出台并被纳入保障性住房体系。本文通过对南京市新就业大学生住房供需状况的调研,首先分析这一群体的社会特征及其对住房的实际需求,认为这一群体有着强烈的租房需求,并对低租金、小户型、交通及配套设施以及政策关注等方面的需求特征明显,然后从市场租赁主导下的住房供给、政策主导下的公租房供给两个角度分析新就业大学生的住房供给现状,并对当前公租房政策的实施状况进行了阶段性分析,最后对新就业大学生未来住房的多途径供给进行了总结,并对相应的公租房政策实施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3.
建设公租房的大量资金从何处获得,一直是困扰各地方政府的难题,而目前大量的住房公积金结余却被存在银行里,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引入共有产权公租房模式,探讨了住房公积金参与公租房建设的运营模式,分析了共有产权公租房的建设、分配以及相关的管理政策等。通过案例研究和经济分析的方法,对住房公积金参与公租房建设的3种盈利模式进行了投资收益分析,论证了共有产权公租房引入模型的合理性,并针对共有产权公租房运营过程中存在的政策、管理、分配等方面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自2010年国家开始实施公租房政策以来,大连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国家有关精神,大力推进公租房制度建设,通过完善政策法规,加强房源筹集,严密分配程序,强化监管措施等方面,逐步建立起了以公共租赁住房为主要层次的保障体系.2012年,大连市在继续加强公租房实物房源建设的基础上,还结合本地实际和群众需求,开始实施公租房货币补贴工作.通过发放货币补贴,支持符合公租房条件的困难群众自行在社会上租赁住房或承租政府长期租赁的住房,有效地改善了他们的住房条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2011年至2013年,大连市市内四区共建设了公租房约2万套,已发放补贴8000余户,补贴使用资金5400余万元,对申请货币补贴的家庭实现应保尽保.  相似文献   

5.
政策     
《城市开发》2022,(4):8-9
住建部:积极解决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的住房困难问题4月1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17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开展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试点的意见》提出,着力优化保障青年基本住房需求的青年发展型城市居住环境。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加快完善以公租房、保障性租赁住房和共有产权住房为主体的住房保障体系,做好公租房保障,加大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力度,强化政府在土地、财政、金融等方面的政策支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积极解决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的住房困难问题。  相似文献   

6.
天下     
《中国建设信息》2013,(5):26-27
北京:"十二五"筹集30万套公租房2月28日,北京市"理论家新春走基层"活动来到石景山区八角街道,中国社科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研究员邹琳华、北京市住保办使用监督管理处处长林鹏等专家与居民围绕住房保障相关问题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专家表示,目前北京市基本构建了符合首都实际的住房保障政策管理体系。2008年以来,全市累计开工建  相似文献   

7.
完善公共租赁住房的政策体系和运行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蓝枫 《城乡建设》2010,(10):18-22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七部门联合制定《关于加快发展公共租赁住房的指导意见》。"公共租赁住房"(简称公租房)承载起了保障国民住房的重任。公租房的从无到有、积少成多将对住房保障乃至房地产市场带来深远影响。但是,公租房政策在推行的过程中也遇到了种种难题。本期会客厅对话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刘杉、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综合研究部部长杨红旭、复旦大学住房政策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陈杰、北京理工大学经济学教授胡星斗,共同探讨公租房制度的意义,政策框架和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8.
针对部分城市首批公租房在配租阶段出现的冷清空置现象,为促使大连公租房供需之间实现良性对接,以即将进入摇号阶段的泉水公租房为例,通过问卷形式调查大连市潜在住房需求者对公租房的态度和信心情况。在问卷效度和信度检验的基础上,对问卷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当前市民对公租房保障体系信心不足。针对大连市公租房建设和实施现状提出正确引导居民住房消费观念、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筹集公租房房源、制定科学合理的租金、放宽户籍门槛以及完善管理机制等建议。  相似文献   

9.
《中州建设》2013,(3):37-38
近年来,漯河市高度重视保障房建设工作,每年都将其列为向全市人民承诺办好的民生实事,连续三年超额完成省政府分配的保障房建设任务,有效解决了一大批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全市所有符合廉租房条件的家庭基本都能住上廉租房,产业集聚区所有符合公租房条件的工人都能住上公租房。2012年,省下达我市的保障房数量为7996套,实际开工建设各类保障房11675套,是省定目标任务的146%,其中:公租房9634套,经济适用住房1682套,棚户区改造安置房359套,新开工项目达到了省定的“三个三分之一”年度目标。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完善政策体系。为加强保障房建设和管理,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强经济适用住房管理、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和管理以及实施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等文件,建立了保障性安居工程项目行政审批绿色通道,制订了公共租赁住房管理、保障性住房物业管理、分配管理以及新建商品住房小区政策性租赁住房配建管理等相关规范性文件,逐步完善了住房保障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10.
从2010年开始,全国各地都在公租房领域展开研究及建设,一些大中型城市如重庆、上海、青岛、厦门、深圳等都开工建设了一定规模的公租房。其中,青岛市作为我国住房保障工作做得较好的城市,主要特点在于住房保障工作规划合理、目标明确,规章条理清晰,信息公开,工作进展顺利。青岛市已经成为全国保障性住房建设领先城市之一。本文以对青岛市公租房(含廉租房)的实地调研为依据,分析了两个保障性住房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从规划设计、建筑设计、物业管理等方面提出了相应建议。希望能给读者以启示。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住房保障制度的不断实践过程中,住房“夹心层”问题显得异常突出,面对这一问题我国实行了公共租赁住房制度。本文构建夹心层分析模型对“夹心层”的类型及成因进行分析,并运用剩余收入法结合家庭人口结构对公共租赁住房保障“夹心层”的效果进行分析,希望为公共租赁住房的建设发展以及改进提供借鉴和依据,促进“夹心层”住房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12.
This paper considers the need for conceptual renewal in comparative housing research. Since the mid-1990s, Kemeny’s model of ‘unitary’ and ‘dualist’ rental markets and Harloe’s classification of ‘mass’ and ‘residual’ social housing provision have been repeatedly recycled in comparative studies of ‘social’ and ‘public’ housing provision. Amidst international neoliberal policy mobilities, their models based on liberal welfare regimes wield particular power. Conceived during neoliberal cutbacks of public services, Kemeny’s ‘dualist’ rental market and Harloe’s ‘residual’ model of social housing similarly depict state-subsidised rental housing provision as bureaucratic, and targeted to the poor. Despite empirical change, these models are still used to describe liberal welfare regimes, and to theorise international policy convergence. Based on a review of recent market-oriented reforms of state-subsidised rental housing provision in the US, Australia and England; original neoliberal ‘sites of production’, this contribution asks whether these conceptual models still reflect the empirics. Findings diverge from the models, undermining their assumptions about how neoliberal reforms progress.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公共租赁住房作为城镇住房保障体系的新政登上历史舞台,公租房的建设对人民生活和城市空间均产生了深远影响。自2010年天津市公共租赁住房先后开工建设,规划管理部门组织规划设计单位充分发挥"规划先行"的战略作用,从公租房的选址,规划方案编制到建筑设计,进行了大量的积极探索。本文试图通过天津公租房规划建设实践历程,对有关公租房的规划设计问题进行一些总结和思考。  相似文献   

14.
为了分析住房特征对城中村内农民房租金的影响,从而为制定公共租赁住房政策提供借鉴,本文引入特征价格(HedonicPrice)理论,应用样本调查数据,建立深圳市城中村农民房的租金特征模型。分析显示,“房龄”、“面积”对农民房租金有显著影响;在深圳特区内外,厨、卫设施对房租影响差异性较大。该模型不仅有助于分析特区内外农民房租金差异原因,对在住房租赁市场中如何选择农民房租金评估方法、定位公共租赁住房面积标准、整合农民房作为公共租赁住房房源等方面都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马辉  覃琳 《重庆建筑》2013,12(4):31-33
城市化背景下,城市低收入者的住房保障问题日益凸显。该文列表分析了我国不同时期的典型保障性住房形式,指出公租房应该是现阶段保障性住房建设的重点。当前公租房建设量大、速度快,为了公租房发展的长效性,文章提出公租房应具有适应性、可持续性的规划与设计原则,并通过对一些国家和地区的保障性住房建设经验的借鉴,针对公租房的总体布局与交通配套、小区容量、配套设施、景观环境、套型设计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其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在对公共租赁住房制度进行概述的基础上,提出公共租赁住房初期、中期、成熟期的投资建设模式及与之相应的运营管理模式,对公共租赁住房布局进行分析,并提出完善杭州市公共租赁住房制度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民间资本不愿意投资公租房项目的主要原因是项目投资回报率低。为了以BOT模式成功引入民间资本参与公租房投资建设,有必要建立相应的投资激励机制。产权激励是最主要的投资激励手段之一,因此本文在建立公租房项目收益函数的基础上,定量分析产权激励政策的激励效果,为促进我国公租房建设提供政策参考。  相似文献   

18.
王光远  罗珺 《江苏建筑》2011,(1):32-34,63
近几年随着国家住房政策的深入改革以及昆山市经济快速发展中住房问题的不断凸显,公共租赁住房成为克服现行住房保障制度的不足,真正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金钥匙。文章通过对昆山市公共租赁住房发展背景和经验优势的研究,进一步提出公共租赁住房建设的基本要求。通过对昆山市公共租赁住房的需求预测,确定公共租赁住房规划建设的具体方案。最后从管理角度对昆山市公共租赁住房的建设提出具体的管理策略,并探讨公共租赁住房制度的不断完善,推动昆山市城乡一体化住房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健全。  相似文献   

19.
张晶 《城市建筑》2014,(11):12-12
城市公共租赁房是我国解决城市夹心层住房困难问题的主要途径。本文学习国内外先进的经验,结合武汉市现有公租房调查,分析公租房建设存在的问题,结合所学相关理论,为公租房科学选址规划提供技术支撑,更好地推进这项政策的建设,切实惠及到目标人群。  相似文献   

20.
从政府政策、规划建设、居住条件和居民满意度四个维度构建模型;以沈阳市丽水新城小区为例,实证分析沈阳市公租房居民满意度现状和影响因素;针对公租房准入制度和分配方式、公租房所在位置和建筑质量、公租房户型设计和物业服务等关键因素,提出提升居民入住满意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