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6 毫秒
1.
张大文 《电力建设》1996,17(9):22-23
此文建议电厂厂用电馈线采用“F-C”回路时,可不按短路热稳定而按回路额定电流选择电缆截面,这样可节省大量投资和有色金属消耗。  相似文献   

2.
李锡芝 《电力设备》2005,6(1):55-57
文章扼要地论述了发电厂中压厂用电系统中,熔断器和真空接触器(F C)组合回路熔断器及回路电缆截面的选择原则和方法,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文中较详细地介绍了根据变压器励磁电流峰值、变压器额定电流、二次侧故障电流等因素选择变压器熔断器的原则与方法,以及工程上电缆截面选择方法。文中还介绍了熔断器保护特性的配合原则。  相似文献   

3.
电力工程蓄电池回路电缆截面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磊  於崇干  白忠敏 《供用电》2009,26(2):46-48,51
如蓄电池回路电缆截面选择过大会造成施工困难。结合蓄电池回路电缆截面选择的一般要求,对蓄电池的回路电流选择、允许电压降、电缆截面选择进行分析,结合工程实例计算并讨论了按允许电压降和温升两种方案的蓄电池回路电缆截面选择结果,论证减小蓄电池回路电缆截面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4.
按电压损失校验中低压电缆的截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德贵 《供用电》2009,26(5):68-70
在选择中、低压电缆截面时,设计人员不仅要按允许电流选择,按热稳定校验,而且还要按电压损失校验电缆截面。介绍了对常用380V、10kV不同截面电力电缆在额定电流运行时电压损失的计算,由此推算出电压损失不超过规定值(额定电压的5%)时各种截面电缆的最大允许距离,从而方便了设计工作。  相似文献   

5.
电能计量装置过负荷误差的研究与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建森  谭力 《湖南电力》2006,26(2):53-54
对计量装置过负荷情况下的电能表、互感器以及二次回路的温差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提出了防止计量装置过负荷运行的建议与措施.  相似文献   

6.
张大文 《电力建设》2007,28(11):45-47
IEC 标准考虑高压厂用电源为中性点接地系统, 8.2 条规定采用瞬时接地故障保护。但是我国高压厂用电源系统大多为不接地系统, 故可取消瞬时接地故障保护。关于电动机定子两相接地故障, IEC 标准按短路绝热过程和短路热稳定要求来选择电缆截面, 偏保守, 会增加投资。所以可取消反时限过电流保护, 改由热控保护装置切除故障电动机电源, 这样可选择较小的电缆截面。另外, 易过负荷电动机现有保护方式可以简化, 以利控制盘的设备布置。  相似文献   

7.
孙如琦 《电力建设》1999,20(9):33-35
蓄电池至直流屏间电缆截面选择,是按事故初期(1min)放电电流,还晃按蓄电池1min率放电电流选取?蓄电池1min率放电电流是蓄电池的固有特性,在实际工程中,无论是正常运行还是事故方式下都不可能出现,如果按此电流选择电缆,将使电缆截面增大1.6倍及以上,实无必要。事故初期(1min)放电刘按事故负载表统计出来的,是预计在事故初期(1min)内可能出现的最大电流,按此电流选择电缆截面,符合“安全、可  相似文献   

8.
目前用于串联补偿设备的电容器在运行过程中故障率较高,现有对串联电容器常规试验的标准中只采用直流电压做耐压试验,而没有符合实际工况的交流耐压试验。文章根据IEC关于串联电容器的标准中的型式试验,与实际工况相结合,对以工频为基础的串联电容器过负荷常规试验进行改进。首先通过MATLAB仿真软件确定试验回路的可行方案,并对回路中各参数进行分析,进而找到了最优方案。随后建立了符合IEC冷工况波形参数的试验平台,并对实际试品进行试验与结果分析,发现了试品电容量随试验次数无规律小幅变化的现象。最后,根据试验分析结果,提出了将IEC型式试验改进为串联电容器耐受过负荷能力常规试验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9.
周志刚  张培华 《电力学报》2006,21(3):344-345
分析了在WFBZ-01微机型发变组保护中,发电机对称过负荷及不对称过负荷保护的额定电流与实际不符带来的危害,并提出了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前,对多回路电缆常将所有回路的载流量需求均依据N-1选取,导致电缆截面选择裕度过大,且对同等电流不同截面的电缆而言,截面越小,损耗越大,故电缆经济性必需综合考虑电缆损耗。以某110 kV电缆送电工程为例,建立了多回路电缆热场分析模型,分析了不同故障情况,得到了各回路电缆载流量需求,同时结合不同敷设断面、敷设环境影响,并进行了综合经济性比选。结果表明:该模型优化了工程电缆截面,为多回路电缆工程的电缆截面优化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1.
李志平 《电力建设》1999,20(11):39-41,44
目前220kV及以上的断路器,一般采用分相操作。直流系统按反要求设有2个独立直流电源:即合闸及跳闸Ⅰ回路共用一个电源;跳闸Ⅱ回路用一个电源。通过合理选取 电缆负极截面和正极截面的比值m,可使操作电缆截面选择达到最优。  相似文献   

12.
DL/T 5153―2014《火力发电厂厂用电设计技术规程》将火力发电厂中性点直接接地的低压厂用电系统装设单相接地保护的装设范围扩大为所有低压配电回路。本文采用ETAP仿真分析软件对不同容量变压器、不同截面电缆下单相短路电流大小及母线残压,证实了马达保护器或接地保护器跳220 V相地交流操作电源的分励线圈是可行的,且具有较好的经济性。对于电动机回路,推荐在全厂广泛采用该方案。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分析励磁回路过负荷时的特性,推导出WGH-2/1-2型微机式励磁回路过负荷保护装置应用的反时限特性公式,同时分析了装置软硬件的构成原理,指出该装置是一种可靠性很高的保护。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大型电力变压器的正常过负荷和事故过负荷运行能力,根据《负载导则》的计算方法对变压器的过负荷能力进行了全面分析.提出一种新的较为保守的计算原则,并对该方法的计算结果和原标准的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给出计算实例。  相似文献   

15.
就现代生活而言,经济发展的越快人们对电的依赖也就越强。对于配电网络的安全运行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电气设备中广泛使用的设备就是配电变压器,且它大概占了总配电系统损耗的70%左右。在变压器的过负荷电流超过了它的额定电流时,就会出现绕组发热的情况,其一般后果是减少它的使用寿命,严重一点就会马上烧坏变压器。为了防止变压器的过负荷现象,在必要的时候进行调整解决为此对其进行了如下探讨。  相似文献   

16.
《高压电器》2015,(5):169-174
目前用于串联补偿设备的电容器在运行过程中故障率较高,现有对串联电容器常规试验的标准中只采用直流电压做耐压试验,而没有符合实际工况的交流耐压试验。笔者根据IEC关于串联电容器的标准中冷工作状态试验这一型式试验,与实际工况相结合,对以工频为基础的串联电容器过负荷常规试验进行改进。首先通过MATLAB仿真软件确定试验回路的可行方案。随后建立了符合IEC冷工况波形参数的试验平台,并对实际试品进行试验与结果分析,发现了试品电容量随试验次数无规律小幅变化的现象。最后,根据试验分析结果,提出了将IEC型式试验改进为串联电容器耐受过负荷能力常规试验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7.
当海底电缆发生故障时,在进行运维检修前,往往需要在一定时间内进行过载.海底运行环境较为复杂,海底电缆在不同的敷设环境下,其过负荷能力也不相同,有必要对具体敷设环境下海底电缆过负荷能力进行具体分析.本文以海南联网系统500 kV充油海底电缆作为研究对象,构建了500 kV充油海底电缆暂态热路模型,实现了对不同敷设环境下的应急电流和应急时间计算与分析,给出了不同敷设环境下海底电缆过负荷能力的规律,进行了我国首次500 kV充油海底电缆加热实验,实验结果证明了本文建立的充油电缆过负荷分析模型及方法的有效性.本文给出的500 kV充油海底电缆的过负荷能力分析方法及结论,可为运行部门提供过负荷能力评估以及电力调度依据.  相似文献   

18.
在中性接点直接接地的低压厂用电系统中,由于55kW及以下的电动机回路的单相短路电流太小,要对其进行单相短路保护是很困难的。回路的单相短路电流太小,一是因电动机回路电缆截面较小或较长,而使零序阻抗较大,另外大量采用塑料电缆后,较以前常用的铅包电缆少了用外层铅包作为单相短路电流的主要通道。虽然电缆仍有金属铠装,但此铠装由于制造原因及现场的锈蚀,是不能作为单相短路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电缆中热流场与各种损耗的关系。着重阐述了厂用电系统3—6kV非熔断器回路电缆热稳定截面积的选择,并以计算实例说明,在各种情况下按短路热稳定条件,缆芯允许最小截面积的选择。提出了在保证安全运行的情况下,新的取值范围,以节约投资。  相似文献   

20.
家庭居室的电气安装应注意以下基本标准:一、导线的选配根据室内的用电容量,按下式计算负荷电流:I=P/U,参照计算所得值来选择导线截面,但应注意留有充分余地。室内配线时,应该注意:1)每一进户线在室内干燥处必须装一组保险盒或闸刀开关,熔丝的额定电流按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