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6 毫秒
1.
齐虎  王春云 《砖瓦》2022,(4):89-91
利用机制砂代替天然砂在混凝土中的角色,通过一系列的调整配比参数使机制砂混凝土拥有和天然砂混凝土一样的性能.主要从机制砂自身的特性以及在配制海工混凝土中的应用来阐述如何有效利用机制砂拌制海工混凝土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利用杭绍台高速公路隧道洞砟,制备凝灰岩型机制砂,分析了机制砂及石粉特性,研究其对砂浆、混凝土流动性与强度的影响,利用条形筛检测机制砂中片状颗粒,探究不同片状颗粒含量对砂浆与混凝土和易性的影响规律,并研究不同砂率对C30与C35混凝土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凝灰岩型机制砂为硅质机制砂,表面的断键导致石粉易团聚,对亚甲蓝...  相似文献   

3.
李光林 《建筑知识》2014,(2):423-423
目前,我国混凝土工程机制砂的应用技术已经很成熟,现结合铁路混凝土工程的质量要求及机制砂的应用实践,论述了利用隧道弃碴生产机制砂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4.
机制砂混凝土路用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粗糙度、压碎值和岩性的角度研究了影响机制砂混凝土路用性能的敏感性因素,并与河砂混凝土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与机制砂的粗糙度正相关,抗折强度与机制砂的压碎值负相关;混凝土的耐磨性随机制砂粗糙度的增大、压碎值的减小而提高,与砂中SiO2含量的相关性不大;在压碎值不大于17.3%(质量分数)的情况下,利用石灰岩机制砂配制耐磨路面混凝土是完全可行的;在同等强度下,掺入适量粉煤灰不会影响机制砂混凝土路面的耐磨性.  相似文献   

5.
《商品混凝土》2011,(8):1-3
砂石是混凝土结构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我国使用河砂、江砂来拌制混凝土。随着国内建设需求的增多,天然砂资源日趋枯竭,而与此同时,对建筑用砂的要求却越来越高,机制砂的出现缓解了这一矛盾。1973年国家建委在贵州省召开了机制砂在混凝土中应用的论证会,制定了《机制砂混凝土技术规程》,机制砂的应用范围得以扩大;国家标准GB/T14684-2001《建筑用砂》已明确可将机制砂作为一种建筑用砂,并规定了机制砂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目前国内部分省市也已制定了机制砂在混凝土中的应用技术规程。机制砂最大的优点是颗粒级配可调,质量稳定。但与天然砂相比,机制砂颗粒粗糙尖锐、多棱角、细度模数较大,且含有石粉,这些特点对机制砂应用于混凝土有什么影响?砂率控制在多大比较合适?目前,国内机制砂生产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专门生产的机制砂;再一种是利用各种尾矿附带生产或产生的,这两种不同的生产形式生产的机制砂各有何特点?在应用机制砂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怎样确保机制砂应用于混凝土的同时还能保证混凝土质量?本期特别策划邀请专家对机制砂在混凝土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对比研究了相同配合比条件下,机制砂和天然砂对C35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及体积变形的影响。结果表明:机制砂混凝土的力学性能明显优于天然砂混凝土;180 d时,机制砂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较天然砂混凝土提高了15.3%,劈裂抗拉强度提高了4.3%;90 d时,机制砂混凝土的静弹性模量较天然砂混凝土提高了5.8%;机制砂混凝土的体积变形明显大于天然砂混凝土,180 d时,机制砂混凝土较天然砂混凝土的自收缩增大了约16.4%;机制砂中石粉掺量不宜过大,否则会显著增大混凝土的收缩开裂。  相似文献   

7.
结合广西山区高速建设的特点,提出一种机制砂数控环保生产工艺,利用石灰岩隧道洞碴加工出粒形圆润且级配优良的高品质机制砂。通过机制砂与回收石粉结合设计出公路不同用途的系列高性能混凝土,中低强度机制砂混凝土的最优石粉含量为10%~15%,中高强度混凝土中则为6%~8%。机制砂高性能混凝土在全路段不同混凝土工程中成功应用,实现了污染物的废水和粉尘的零排放,不仅有效提高了机制砂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强度保证率,也提升了混凝土外观质量,取得了良好的技术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8.
本文分析了机制砂一般特性,概述了贵州地区石灰岩机制砂高性能混凝土发展现状及各种类别的定义、特点及工程应用,主要包括机制砂抗扰动混凝土、机制砂钢管拱自密实混凝土、机制砂水下抗分散混凝土、机制砂自密实片石混凝土、机制砂超高墩泵送大体积混凝土、机制砂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机制砂大体积混凝土等.  相似文献   

9.
采用超细粉砂与机制砂复配制备预拌混凝土,研究了其工作性、力学性能和抗渗性。试验表明采用抽砂工艺采集的超细粉砂中0.075mm以下大部分还是砂,用其与机制砂复配制备混凝土技术上是可行的,既利用了重庆地区粉砂资源又降低了成本。工程应用中表明:采用超细粉砂与机制砂复配制备C20~C40混凝土,技术指标均达到要求。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石粉含量对机制砂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以广西大石山区机制砂为研究对象,开展了机制砂混凝土和天然砂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对比试验,研究了石粉含量(质量分数)分别为0%,3%,6%,9%,12%时对机制砂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轴心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弹性模量和抗折强度的影响,并与天然砂混凝土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机制砂混凝土的力学性能数值随石粉含量增加先变大再变小,石粉含量为3%时机制砂混凝土力学性能数值最大,石粉含量超过3%时会削弱混凝土的密实度、骨架作用和水泥砂浆强度,利用不同地域、不同石材制作机制砂混凝土时,应通过试验确定最佳石粉含量;石粉含量大于6%时,机制砂混凝土力学性能数值小于天然砂混凝土,实际工程中应控制石粉含量上限;建议广西大石山区石灰岩机制砂混凝土换算系数取为0.68;提出的机制砂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与弹性模量之间换算公式的理论值与实测值的平均比值为0.982,理论值与实测值相对偏差的平均值为1.88%;所得结论可为机制砂混凝土的研究与推广应用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1.
概述了机制砂的典型制备工艺,分析了影响机制砂质量的几个因素,介绍了机制砂在工程中的利用现状。以西部某桥梁工程为例,介绍了桩基部位机制砂混凝土的配制方法,并对混凝土试件的抗压强度、抗水压渗透性、抗氯离子渗透性,以及抗硫酸盐耐蚀系数进行了测试,并分析了石粉含量对混凝土试件性能的影响,为机制砂在类似工程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论述了通过掺加矿物掺合料、高效减水剂的技术途径,利用机制砂作为混凝土的细集料,在实验室配制出了大流动性的高强机制砂混凝土。  相似文献   

13.
随着重庆地区天然砂资源日益短缺,采用机制砂完全代替天然砂配制混凝土势在必行,本文分析了重庆地区机制砂的基本性质,探讨了机制砂混凝土的配比参数,试验研究了全机制砂混凝土的性能。结果表明:机制砂混凝土的收缩率与天然中砂混凝土相差不大,力学性能、抗渗性和抗碳化性能均优于天然中砂混凝土。  相似文献   

14.
从研究机制砂粒型的表征方式入手,介绍了机制砂粒型系数的建模及计算方法,测试了不同粒型机制砂颗粒的粒型系数,研究了不同粒型机制砂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利用粒型系数来表征的机制砂粒型特征与肉眼观察到的机制砂粒型特征相一致;随着机制砂粒型系数的增大,机制砂混凝土的坍落度和强度降低,电通量和早期开裂面积增大。通过控制机制砂的粒型系数可以指导机制砂厂家改进生产工艺,生产出粒型较好的机制砂,同时也可以指导混凝土生产企业选用粒型较好的机制砂产品,改善机制砂混凝土的性能。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C15~C60常用机制砂混凝土配合比的试验研究,在保证混凝土工作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前提下,合理调整配合比,使工业废渣(粉煤灰、机制砂)利用比例达总量30%以上,其中机制砂占总砂量70%以上,达到了节能减排、利于搅拌站混凝土生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采用超细粉砂与机制砂复配制备预拌混凝土,研究了其工作性、力学性能和抗渗性.试验表明:采用抽砂工艺采集的超细粉砂中0.075mm以下部份,用其与机制砂复配制备混凝土技术上是可行的.既利用了重庆地区粉砂资源又降低了成本.工程应用中表明:采用超细粉砂与机制砂复配制备C20~C40混凝土,技术指标均达到要求.  相似文献   

17.
介绍沪蓉国道主干线湖北恩施至利川高速公路的小河特大桥施工中,利用机制砂配制C60自密实混凝土用于钢管拱肋的实践。详细介绍C60自密实混凝土的配制,通过3组不同石粉含量的机制砂与河砂混凝土的试配,得出石粉含量7%的机制砂混凝土配合比最佳。钢管拱肋混凝土的泵送顶升施工,为类似工程提供机制砂应用经验。  相似文献   

18.
《四川建材》2016,(2):10-11
为了推广机制砂在混凝土中的应用,利用机制砂配制高质量的混凝土,采用混凝土拌合物性能测试的方法,试验研究了具有不同级配曲线特征的机制砂对混凝土和易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相同配合比制备混凝土,细度模数大致相同的情况下,级配曲线呈拉伸的正S形的机制砂制备的混凝土和易性最优,级配曲线呈下凸形的次之,级配曲线呈拉伸的反S形和上凸形最差。  相似文献   

19.
为了从机制砂骨料的细观指标出发,研究机制砂混凝土梁的受弯与受剪性能,选取了天然砂和3种机制砂,对比了不同骨料的颗粒级配、细度模数、石粉含量、MB值等材性指标,利用图像分析处理技术获取不同骨料的形状参数,通过试验对比了不同细骨料混凝土的工作性能、抗压强度和体积稳定性能;分别设计了受弯和受剪天然砂及机制砂钢筋混凝土梁,通过荷载试验,比较不同细骨料混凝土梁的开裂荷载、挠度曲线和承载力等受力性能指标。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延性参数与圆度参数可以反映不同类型骨料间的颗粒形状差异,颗粒级配合理、形状参数良好的机制砂混凝土的强度和长期干缩性能可以达到甚至超过天然砂混凝土的,机制砂和天然砂钢筋混凝土梁的受弯、受剪破坏形态相似,承载力与其混凝土强度相关,可采用现行设计方法对机制砂混凝土梁进行承载力设计。天然砂钢筋混凝土梁抗裂能力略优于机制砂钢筋混凝土梁的,为此,采用现行开裂荷载计算方法会高估机制砂混凝土梁的开裂荷载,建议对机制砂钢筋混凝土梁的开裂荷载设计进行适度调整。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利用四川成都地区的机制砂制备自密实混凝土材料的技术,对机制砂自密实混凝土材料的工作性能、稳定性能进行了评价,并成功进行了工程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