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目的 比较分析糖尿病(DM)和冠心病(CAD)者心率变异(HRV)时域指标差异,以利早期干预.方法 选择分析48例DM和69例心肌梗死(MI)者24h动态心电图(DCG)资料,其中DM伴心肌缺血者26例为DM1组,不伴心肌缺血者22例为DM2组.急性心肌梗死(AMI)组39例,陈旧性心肌梗死(OMI组)30例,比较4组HRV 5项时域指标差异及昼夜节律变化.结果 DM组5项指标均有显著降低,但以后二项(RMSSD和PNN50)降低为著.MI组前三项(SDNN、SDANN、SDNNI)显著降低,而RMSSD和PNN50无明显降低.DM1组和DM2组比较,前三项指标有显著差异,后二项指标无差异.结论 DM者以迷走神经受损为主,CAD者以交感神经受损为主,DM合并心肌缺血者自主神经受损加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老年II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T2DM+EH)患者心血管自主神经功能变化的无创评价指标组合。方法单纯老年II型糖尿病(T2DM)患者27例,单纯老年高血压病(EH)患者27例,老年T2DM+EH患者30例,互为对照,进行HRV、HRT、Lorenz散点图、BPV分析。结果 1HRV参数:T2DM+EH与T2DM组相比,SDNN、p NN50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T2DM+EH与EH组相比,SDNN、r MSSD、p NN5、TRI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除r MSSD的P0.05外,余参数P0.01。2HRT参数:T2DM+EH与T2DM组相比,TS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2DM+EH与EH组相比,T0、TS均有显著差异,P0.05;EH与T2DM组相比,TS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Lorenz散点图面积:3组均无显著差异。4BPV参数:T2DM+EH与T2DM组相比,收缩压下降率、舒张压下降率降低(P0.01,P0.05);T2DM+EH与EH组相比,两者均无显著差异;T2DM与EH组相比,两者均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多项无创检查技术能较全面、定量地反映老年T2DM+EH患者心血管自主神经功能异常状态,其中以HRV+BPV指标组合最佳,尤其HRV中的SDNN、p NN50和TRI及BPV中的收缩压下降率四项指标有较可靠的参考价值,推荐临床医师选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EH)合并2型糖尿病(T2DM)患者心率震荡(HRT)的变化规律和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资料齐全的门诊及住院老年EH合并T2DM患者133例(EH+T2DM组)、单纯老年EH患者140例(EH组)、单纯老年T2DM患者130例(T2DM组)、老年健康体检者141例(老年对照组)和年轻健康体检者139例(年轻对照组)均接受24 h动态心电图记录,利用美国的Space Lab分析系统自动回放扫描并计算出反映HRT的各项指标:震荡初始(TO)、震荡斜率(TS)、震荡斜率起始时间(TT)和动态心率震荡(TD),比较各组之间HRT各项指标的差异,并分析TO、TS、TT、TD与年龄、平均心率、心率变异性(HRV)时域指标(SDNN)之间的关系.结果 老年对照组TO和TT均明显高于年轻对照组(均P<0.01),但TS、TD和SDNN均明显低于年轻对照组(均P<0.05);EH+T2DM组TO均明显高于但TS、TD和SDNN均明显低于EH组和T2DM组(均P<0.05),EH+T2DM组TO均显著高于但TS、TD和SDNN均显著低于老年对照组(均P<0.01),EH组和T2DM组TO均明显高于但TS、TD和SDNN均明显低于老年对照组(均P<0.05),EH组与T2DM组间TO、TS、TD和SDNN均无显著差异(均P>0.05),老年各组间TT均无显著差异(均P>0.05).TO与年龄呈正相关(P<0.01),与TS、TD和SDNN均呈负相关(均P<0.05);TS与TD和SDNN均呈正相关(均P<0.01);TD与平均心率和TO均呈负相关(均P<0.05)而与TS和SDNN均呈正相关(均P<0.01).结论 老年EH合并T2DM患者较老年EH患者、老年T2DM患者和老年健康体检者及老年EH和老年T2DM患者较老年健康体检者HRT均明显减弱,其自主神经功能明显受损且以老年EH合并T2DM患者自主神经功能受损最严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EH)合并2型糖尿病(2DM)患者心率变异的改变,及其与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关系。方法 152例研究对象分为正常对照组、EH组、EH合并2DM(EH+2DM)组,各组分别行hsCRP检测和24 h心电图监测。结果与对照组比较,EH+2DM组和EH组全程全部窦性R-R间期的标准差(SDNN),24 h内每5 min窦性R-R间期的平方根(SDANN),全程全部窦性R-R间期的平方根(RMSSD),两个相邻R-R间期相差>50 ms的心跳数所占心搏数的百分比(PNN50)均明显降低(P<0.01),hsCRP明显升高(P<0.05);与EH组比较,EH+2DM组SDNN,SDANN明显降低(P<0.05),hsCRP明显升高(P<0.05);直线相关分析显示,hsCRP水平与TC、LDL-C呈正相关,与SDNN、SDANN、PNN50呈负相关。结论 EH患者存在自主神经病变,EH和DM同时存在时可促进自主神经病变的进展。应常规检测hsCRP水平,以对EH及其合并DM患者自主神经病变早期做出诊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不同脉压的高血压(EH)者心率变异性(HRV)及其昼夜节律变化,探讨其自主神经功能损害与脉压关系.方法 ①将72例EH者(A组)按脉压<60mmHg和≥60mmHg分为A1组和A2组,并设正常对照组(C组)50例,比较A1、A2与C组组间HRV时域指标大小;②将A组中合并心衰者设为B1组,合并缺血者设为B2组,比较B1、B2、A与C组各组自身昼夜SDNN和R-R间距均值差异;③比较A1和A2组中心衰和缺血发生率.结果 ①与C组比较,A1组HRV时域指标前三项(SDNN、SDANN、SDNNI)有显著差异性(P<0.001及P<0.005),RMSSD有差异性(P<0.05),PNN50无差异性,而A2组五项指标均有显著差异性(P均<0.001);②A1与A2组间比较,除RMSSD无差异性外,余均有差异性(P<0.05);③A组较C组虽昼夜SDNN均值均下降,R-R间距均值均缩短,但自身昼夜节律变化尚存(P<0.01),而B1、B2组昼夜SDNN均值差异消失(P>0.10);④A2组中心衰和缺血发生率均高于A1组,但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EH者随着脉压增大,心率变异时域指标降低,SDNN的昼夜节律变化差异减小,心衰和缺血发生率增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EISH)患者的心率变异性(HRV)进行临床观察,探究HRV与血压参数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4月~2015年5月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33例,老年舒张期高血压患者30例,老年收缩、舒张双期高血压患者27例,以此将三组不同老年高血压患者设置为A、B、C三组,并选取健康老年人30例作为对照组。各组患者进行比较。结果通过对四组患者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发现,A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较,患者的SDNN、RMSSD、PNN50等指标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组患者与B组患者相比,SDNN、RMSSD、PNN50等指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的收缩压与SDNN、RMSSD、PNN50等指标呈一种负相关关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比较发现收缩期的高血压患者与舒张期的高血压患者相比较,患者的神经功能受到的损害更为严重。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测2型糖尿病(T2DM)、糖耐量减低(IGT)患者心率变异(HRV)的变化及对早期心脏自主神经病变的意义。方法应用24h全信息动态心电检测仪,分别测定T2DM组(32例),IGT组(30例),正常对照组(32例)的HRV时域指标:总体标准差(SDNN),均值标准差(SDANA),连续5min正常R-R间期标准差的均值(SDNNindex),差值均方的平方根(RMSSD)和爱丁堡指数(PNN50),并分别比较三组间HRV时域指标的差异。结果三组间HRV时域指标存在统计差异;T2DM组HRV的五项指标均低于IGT组和正常对照组(P<0.01);IGT组HRV的五项指标中SDNN、SDANN、SDNNindex三项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其余二项指标RMSSD、PNN50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T2DM的HRV改变提示T2DM早期已出现心脏自主神经的病变I。GT患者HRV的部分异常,提示在糖尿病(DM)前期部分患者已存在不同程度的心脏自主神经的功能紊乱。HRV测定在预测早期DM心脏自主神经病变中,具有准确、灵敏、简便、无创性等特点,应予重视。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Ⅱ型心肾综合征病人高血压与心率变异性(HRV)的关系,了解高血压对Ⅱ型心肾综合征病人自主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纳入2012年1月—2014年6月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心内科的Ⅱ型心肾综合征病人,共187例,按其有无高血压分为高血压组(n=105)及血压正常组(n=82),采用MIC-12H型三导同步全信息动态心电图系统记录各组病人的HRV数据,比较两组病人间HRV的时域指标,相邻间期差值50 ms占总RR间期数的百分比(PNN50)、相邻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RR间期平均值的标准差(SDANN)、RR间期总体标准差(SDNN)。结果高血压组病人PNN50、RMSSD、SDANN、SDNN均低于血压正常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RMSSD、SDANN有极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相关性分析:HRV、SDANN、SDNN与心功能分级具有负相关性,而PNN50、RMSSD与心功能分级无相关性。结论Ⅱ型心肾综合征伴有高血压病人自主神经功能受损较重,且随着心功能分级的增加,自主神经功能受损越严重。  相似文献   

9.
张立军  陈萍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1,19(10):1628+1634-1628,1634
目的分析原发性高血压与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心率变异性(HRV)的特点。方法采用24h动态心电图监测心率变异,比较原发性高血压(EH)组、EH合并2型糖尿病(2DM)组与健康体检组的HRV特点。结果 EH组和EH合并2DM组与对照组HRV时域比较参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EH合并2DM组与EH组HRV时域比较参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血压患者存在HRV降低,而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HRV则进一步降低。动态心电图HRV的监测可判定高血压和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自主神经功能的损害,对疾病的预后判定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治疗前后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的变化。方法选取48例T2DM患者作为糖尿病组,另选取5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观察 T2DM患者治疗前后 HRV 时域指标 SDNN、SDANN、rMSSD、PNN50和HRV频域指标LF、HF、LF/HF、VLF的变化,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糖尿病组治疗前HRV时域和频域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相比,糖尿病组治疗后HRV时域指标SDNN、SDANN、rMSSD、PNN50和 HRV 频域指标 LF、HF、VLF 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P<0.05)。结论 T2 DM患者存在心脏自主神经调节功能异常,以迷走神经受损为主,治疗后自主神经调节功能有不同程度的恢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心率变异性和心脏变时功能不全特点. 方法 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与健康人各40例,行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计算心脏变异性指标SDNN、SDANN、RMSSD、PNN50;行平板运动试验检查,计算运动中最大心率、心脏变时指数、心率储备率,分析心脏变时指数和心率储备率与SDNN、SDANN、RMSSD、PNN50的相关性. 结果 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SDNN、SDANN 、RMSSD、PNN50均较健康者降低(P〈0.01).最大心率、心脏变时指数、心率储备率明显低于健康者(P〈0.01);SDNN、SDANN、RMSSD及PNN50与心脏变时指数(r=0.522、0.472、0.337、0.321)和心率储备率(r=0.541、0.480、0.351、0.285)均存在明显正相关. 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心脏自主神经受损明显,表现为迷走神经功能减退和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  相似文献   

12.
围术期老年糖尿病患者心率变异性的监测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围术期老年糖尿病患者非心脏手术后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选择择期非心脏手术的老年患者160例分为糖尿病组(DM组,78例)和非糖尿病组(NDM组,82例)。用动态心电图监测仪分别记录术前(患者入院后)、术后第1天(从手术开始记录)、术后第2天(第2个24h)的心率变异性(HRV),包括SDNN、SDANN和RMSSD。结果术前与NDM组比较,DM组SDNN、SDANN降低(P〈0.01),RMSS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第1天DM组SDNN、SDANN、RMSSD均低于术前(P〈0.05),NDM组SDNN、SDANN低于术前(P〈0.05),RMSSD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第2天两组各指标均低于术前及术后第1天(P〈0.01);DM组低于NDM组。结论麻醉、手术创伤及术后疼痛对患者的自主神经功能有显著的影响。与非糖尿病患者相比,糖尿病患者手术后发生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更为严重。  相似文献   

13.
2型糖尿病患者无症状心肌缺血心率变异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冠心病是2型糖尿病主要心血管并发症,且经常表现为无症状心肌缺血(SMI),本研究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SMI发作与心率变异性的相关性。方法在我院行运动负荷心肌灌注显像检查的患者中,选取1个月内做过动态心电图监测的157名无冠心病临床症状的2型糖尿病患者,其中34例为SMI患者;123例为无心肌缺血发作患者,并在其中随机选37例为对照组。结果SMI的发生率为21.6%;SMI组除24小时平均心率高于无心肌缺血组外。心率变异性各参数中:总体标准差、均值标准差、标准差均值、差值的均方根和差值〉50ms的百分比与无心肌缺血组相比较均明显下降。结论心率变异性减低与2型糖尿病合并SMI明显相关,而心率变异性减低作为评价心脏神经自主病变的早期信号,说明2型糖尿病合并SMI的发病与心脏自主神经病变密切相关,心率变异性或可作为无症状的2型糖尿病患者SMI筛查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心血管高反应性(HCVR)对中年男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与心率变异(HRV)的影响。方法自愿参与本研究的在院疗养男性高血压(1级)患者60例,依照冷加压试验(CPT)将受试者分成高反应组及正常反应组。比较两组相应的临床资料以及动态血压、HRV等。结果(1)与50名正常血压对照者比较,60名高血压患者中HCVR所占比例较高(58.3%vs26.0%,P〈0.01)。(2)与正常反应组比较,高反应组24h平均收缩压(SBP)[(148.9±8.9)vs(143.6±8.5)mmHg,P〈0.05]、24h平均舒张压(DBP)[(94.4±5.7)vs(90.5±6.0)mmHg,P〈0.05]较高;夜间平均SBP[(145.4±9.2)vs(135.2±6.4)mmHg,P〈0.01]、夜间平均DBP[(92.7±5.8)V.g(83.6±5.2)mmHg,P〈0.01]增高更明显;高反应组中血压昼夜节律消失,非勺型高血压者较正常反应组显著增高(74.3%vs28.0%,P〈0.01)。(3)高反应组与正常反应组相比,HRV各项指标均显著降低[SDNN:(85.8±10.7)vs(118.6±13.8)ms;SDANN:(73.1±14.2)vs(106.1±15.2)ms;RMSD:(14.3±5.5)vs(22.3±9.5)ms;PNN50:(4.9±2.1)%vs(7.0±3.0)%,P〈0.01]。(4)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HCVR(OR=4.53;95%CI1.77~11.60)及HRV(OR=10.28,95%CI3.94±26.86)降低可能是血压昼夜节律消失的危险因素(均P〈0.01)。结论HCVR者在高血压患者中的比例较高;高血压合并HCVR者非勺型血压多见,昼夜节律紊乱,心率变异减低,可能与自主神经功能受损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探讨高血压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S)患者的心率变异性(HRV).方法 将71例高血压病患者根据是否合并OSAS分为:EH组(无合并OSAS)37例及EH+OSAS组(合并OSAS)34例.比较EH组及EH+OSAS两组之间呼吸紊乱指数(AHI)、夜间血氧水平、HRV频域指标(SDNN、SDANN、PNN50)与时域指标(低频谱、高频谱、LF/HF)的差异.结果 与EH组相比,EH+OSAS组的夜间平均血氧及最低血氧水平显著降低(P<0.05),而AHI则明显升高(P<0.05).SDNN、SDANN及PNN50三个时域指标EH+OSAS组均高于EH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EH组相比,EH+OSAS组LF明显增加(1823.3±265.4比1278.5±239.7,P<0.05)、HF降低(503.2±163.7比783.6±101.5,P<0.05)、LF/HF显著增加(4.1±2.2比2.3±2.5,P<0.01).结论 OSAS使高血压病患者的心率变异性中频域指标受损.  相似文献   

16.
糖尿病与冠心病患者心率变异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糖尿病与冠心病患者心率变异(HRV)改变及其异同,并观测疾病状态下HRV改变的昼夜节律性。方法 观察25例糖尿病患者、2例冠心病患者及48名健康人24h、白天段及夜间段心率变异长程时域。结果 糖尿病组与冠心病组HRV各指标SDNN、RMSSD、PNN50、SDANN均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糖尿病组与冠心病组及2组内白天与夜间HRV各指标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糖尿病、冠心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心率变异性(HRV)和心率减速力(DC)在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中的相关性。方法:选择81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研究组)和80例健康志愿者(健康对照组)为研究对象,分别监测 DC和 HRV。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DC [(11.99±4.93)ms 比(6.62±1.83)ms]及心率变异性的24h正常 R-R间期标准差[SDNN,(129.94±15.22)ms比(63.66±12.13)ms]、相邻正常 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55.52±9.03)ms比(28.25±8.81)ms]和相邻正常 R-R间期差值>50ms的心搏数占24h总 R-R间期数的百分比[PNN50,(13.99±5.63)%比(7.29±1.11)%]明显降低,P 均<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中 DC 与 SDNN、rMSSD和 PNN50均呈正相关(r=0.571、0.662、0.763,P 均<0.05)。结论: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心率减速力与心率变异性呈正相关,可协同作为诊治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冠心病、糖尿病和高血压患者自主神经功能活动的特点及其意义。方法收集我院2010年10月至2012年5月住院的135例诊断明确的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患者进行心率变异性(HRV)的时域分析,监测24h全部正常心动周期的标准差(SDDN),24h每5min正常R—R间期平均值标准差(SDANN),24h内每5min节段正常R—R间期标准差的平均值连续正常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两个相邻R—R间期标准差〉50ms的心搏数占所分析信息间期内心搏数的百分比(PNN50)。结果糖尿病患者HRV下降最明显,尤其是SDDN、SDNN5及PNN50三项;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SDANN及SDNN5下降。射血分数〈50%及年龄≥70岁者HRV明显降低。患者性别间无差异性。结论不同疾病,不同心脏功能,不同年龄阶段心脏自主神经功能活动有不同特点,与其自身的发病机理有内在关系。HRV测定可为判断疾病预后、指导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替米沙坦对2型糖尿病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方法 2型糖尿病40例及2型糖尿病并高血压40例,服用替米沙坦,分别在治疗前与治疗14周后进行动态心电图及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检查,并与对照组40例进行比较.结果 替米沙坦治疗后正常R-R间期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 of normal number of intervals,SDNN),正常相邻R-R均方差(root mean square values of the standard deviation between adjacent normal number of intervals,RMSSD),相邻R-R间期大于50 ms百分数(percentage of differences exceeding 50 ms between adjacent normal number of intervals,PNN50)、高频功率(high frequency,HF)值均上升;低频功率(low frequency,LF),与高频功率比值(LF/HF)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HRV时域指标下降而频域指标升高,并高血压患者改变更明显,而替米沙坦可改善HRV,有可能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狭窄程度及病变部位与HRV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同期行24h动态心电图及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143例,获取时域分析指标:SDNN、SDANNI、SDNNI、RMSSD、PNN50;依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非冠心病组、冠心病组,冠心病组依据病变支数分为单支病变组、多支病变组,依据病变部位分为前降支为主组、左回旋支为主组、右冠脉为主组,所有患者依据Gensini评分分为A组、B组、C组、D组。采用SPSS17.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1随着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的增加,HRV的指标SDNN、SDANNI、SDNNI、RMSSD、PNN50均显著降低(p〈0.05);2冠状动脉不同病变部位患者之间的HRV无差异(p〉0.05);3随着Gensini积分的增加,SDNN、SDANNI、SDNNI显著降低(p〈0.05),RMSSD、PNN50虽有所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的HRV显著降低,且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及狭窄程度呈负相关,但与冠状动脉病变部位无关,HRV对冠心病患者的病情评估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