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2 毫秒
1.
[目的]从糖尿病多因素致病角度出发,探讨情志因素对2型糖尿病发病的作用机制——气机失调证,以及具有理气降逆散结功效的复方中药心身5号方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旋转、拥挤、限制3种情志刺激结合腹腔注射少量链脲佐菌素(STZ)的实验方法,制作了2型糖尿病倾向大鼠模型,实验动物分为正常组、应激组、STZ组、应激+STZ组和中药组.检测血浆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含量,同时观察具有理气降逆散结功效的复方中药心身5号方的调节作用.[结果]慢性情志应激可促使STZ鼠血浆NE、E含量升高,其中肾上腺素在应激+STZ组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中药可降低血浆E含量.[结论]慢性情志刺激引起实验性2型糖尿病倾向大鼠血浆NE、E含量升高是糖尿病发病机制之一,同时具有理气降逆散结功效的复方中药心身5号方有明显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从糖尿病多因素致病角度出发,探讨情志因素对2型糖尿病发病的作用机制———气机失调证,以及具有理气降逆散结功效的复方中药心身5号方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旋转、拥挤、限制3种情志刺激结合腹腔注射少量链脲佐菌素(STZ)的实验方法,制作了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实验动物分为正常组、应激组、STZ组、应激+STZ组和中药组。检测血浆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含量,同时观察心身5号方的调节作用。结果:慢性情志应激可促使STZ鼠血浆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含量升高,其中肾上腺素在应激+STZ组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药可降低血浆肾上腺素(E)含量。结论:慢性情志刺激引起实验性2型糖尿病大鼠血浆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含量升高是糖尿病发病机制之一,同时心身5号方有明显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从糖尿病多因素致病角度出发,探讨情志因素对糖尿病发病的作用机制--气机失调证,以及具有理气降逆散结功效的复方中药心身5号方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旋转、拥挤、限制3种情志刺激结合腹腔注射少量链脲佐菌素(STZ)的实验方法,制作了糖尿病大鼠模型,实验动物分为正常组、应激组、STZ组、应激 STZ组和中药组.检测血清胰高血糖素和肝脏环磷酸腺苷(cAMP)含量,同时观察具有理气降逆散结功效的复方中药心身5号方的调节作用.[结果]慢性情志应激可促使STZ鼠血清胰高血糖素含量,肝脏中cAMP含量明显升高,与其他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中药可降低血清胰高血糖素和肝脏中cAMP含量.[结论]慢性情志刺激引起实验性糖尿病大鼠血清胰高血糖素和肝脏cAMP含量的升高是糖尿病发病机制之一.同时具有理气降逆散结功效的复方中药心身5号方有明显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从宏观行为学角度证实情志疾病基本病机—气机失调的客观存在及复方中药的干预作用。[方法]采用多项心理应激结合小剂量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的复合方式,模拟心理应激诱发实验性2型糖尿病的大鼠模型,借鉴经典的旷场实验方法评定心理应激对2型糖尿病大鼠行为的影响,同时观察了具有理气、降逆散结作用的复方中药心身5号的调节作用。[结果]心理应激可导致实验性2型糖尿病大鼠的行为异常,心身5号可调节异常的行为改变。[结论]心理应激诱发实验性2型糖尿病大鼠行为异常是气机失调的外在宏观表现,反映情志疾病的共同病机气机失调的客观存在,及具有理气降逆散结作用的复方中药心身5号具有明显的调节效应。  相似文献   

5.
情志刺激对大鼠血糖、胰岛素基因表达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艳民  崔立波  李杰  李慧吉  武成 《陕西中医》2007,28(10):1432-1434
目的:从宏观和微观分子水平阐明情志致病的机制和药物干预作用。方法:观察各组大鼠血糖的变化情况,同时采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大鼠胰腺胰岛素基因的表达,及具有理气降逆散结作用的中药复方心身5号干预作用的分子机制。结果:心理应激可促使模型组大鼠血糖持续升高,胰岛素基因mRNA的表达量降低,服用心身5号方的中药组血糖较模型组明显降低,胰岛素基因mRNA表达量显著升高。结论:证实心理应激从分子水平影响了糖尿病的发病,心身5号方具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心理应激对糖尿病大鼠行为、血糖的影响及复方中药心身5号方对此的调节作用.方法:实验大鼠分为正常组、正常 应激组、糖尿病组、糖尿病 应激组、中药组(在糖尿病 应激组的基础上灌服中药),糖尿病模型采用少量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加高热量饮食方法制作,采用光电结合应激方法对大鼠进行应激,中药组大鼠应激后给予中药灌胃,观察大鼠行为学、血糖的变化.结果:光电结合应激对糖尿病大鼠的行为、血糖产生了影响,中药组大鼠相对糖尿病 应激组大鼠血糖下降,情绪唤醒实验分值升高.结论:少量STZ加高热量饮食糖尿病大鼠造模方法接近2型糖尿病病因病理过程,应激使糖尿病大鼠血糖升高、行为抑制,中药心身5号方对糖尿病大鼠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7.
慢性应激引发大鼠行为改变及复方中药的调节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中医情志致病的基本病机特点、证候形成的规律及复方中药的调节作用。【方法】应用慢性心理的应激方法模拟情志不遂,在制做“气机失调证”大鼠模型的基础上,从宏观角度对模型动物进行行为学评定,并观察复方中药心舒1号的调节作用。【结果】慢性心理应激对大鼠行为的改变产生明显的影响,而复方中药心舒1号可以改善模型动物的行为异常。【结论】提示气机失调是中医情志致病的基本病机,模型动物的行为改变是其表征,中药心舒1号具有心身双调的作用,是治疗情志病的有效方剂。  相似文献   

8.
【目的】初步探讨应激性溃疡的中医学病理机制。【方法】采用水浸束缚造成大鼠应激性胃溃疡模型。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5组,即正常空白组、造模组、心身1号组、雷尼替丁组、阿普唑仑组。观察不同药物对大鼠应激性溃疡发生的干预作用。【结果】不同给药组大鼠胃黏膜溃疡指数、pH值均存在显著差异。中药组大鼠的溃疡指数低于造模组,但中药组pH值与造模组无差异。【结论】行气活血、降逆散结的中药心身1号片可以预防应激性溃疡的发生。应激性溃疡的基本病机为气机紊乱。  相似文献   

9.
应激与支气管哮喘相关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实验用卵蛋白吸入与电刺激(模拟情志不遂)复合方法,塑造了豚鼠哮喘模型。并观察了具有行气、降逆、散结功效的心身3号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模型组提前出现哮喘特征性表现,血清总IgE、白细胞介素4(IL-4)、嗜酸性细胞(EOS)和肥大细胞(MC)脱颗粒率、血浆血栓素B2(TXB2)以及脑垂体乙酰胆碱(Ach)含量升高。而干扰素γ(IFN-γ)、脑垂体去甲肾上腺素(NE)含量降低,与卵蛋白组有明显差异(P<0.05)。心身3号灌胃后,可改善以上指标。提示应激通过胆碱能神经过强反应,通过Ach与NE平衡失调,通过激活炎症细胞释放炎性介质,影响免疫状态等多种机制,促发哮喘。心身3号具有抗炎、抑制介质释放、平衡前列环素——血栓素轴、调节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等综合作用。揭示了应激、情志致病与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的本质联系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慢性心理应激反应大鼠血浆如下丘脑多巴胺(DA)、5-羟色胺(5-HT)、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的变化及调肝、补肾、健脾方药对其影响。方法:Wistar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6组,即对照组(C),模型组(M),调肝中药(加味四逆散)组(C1),人参总皂甙组9C2),补肾中药(肾气丸)组(C3),健脾中药(四君子汤)组(C4)。采用束缚限制活动空间的方法造成慢性心理应激大鼠模型,所有药物灌胃给药。采用电化学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检测血浆和下丘脑DA、5-HT、E、NE含量。结果:应激大鼠血浆和下丘脑DA、5-HT含量明显降低(均P<0.01),血浆NE、E含量明显升高(均P<0.01),而下丘脑NE含量无明显变化。血浆5-HT/NE、5-HT/E及下丘脑5-HT/NE均明显降低(均P<0.01)。加味四逆散可以升高应激大鼠下丘脑和血浆中DA、5-HT含量(均P<0.01),并能降低血浆中NE、E含量(均P<0.01),升高下丘脑和血浆5-HT/NE以及血浆5-HT/E(P<0.05或P<0.01)。肾气丸、四君子汤及人参部 甙虽然对有些指标有影响,但对心理应激的整体调节作用不如加味四逆散。结论:加味四逆散对慢性心理应激大鼠血浆和下丘脑单胺类神经递质的代谢紊乱均有良好的调节作用,调肝、补肾、健脾治法方药中以调肝治法方药的综合调治作用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三黄降糖方对2型糖尿病(T2DM)模型SD大鼠心肌及肾功能的影响。方法:SPF级SD大鼠经喂食高脂高糖饲料和注射链脲佐菌素复制T2DM模型。造模成功大鼠根据血糖异常水平随机分为3组:模型组、中药组(三黄降糖方组)及格列齐特组。模型组按10 mL/(kg·d)给予生理盐水灌胃;格列齐特组按17.5mg/(kg·d)给予格列齐特(Ⅱ)片灌胃;中药组给予生药22 g/(kg·d)的三黄降糖方灌胃。四周后腹主动脉釆血测定三组大鼠血糖、心肌酶谱及肾功能等指标,肾脏取材行HE染色,光镜下观察其病理形态学变化。结果:中药组FPG较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和格列齐特组CK、CK-MB及LDH较模型组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中药组UA较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肾脏病理切片显示肾小球正常,近、远曲小管破坏不明显。结论:三黄降糖方可以降低T2DM模型大鼠血糖水平,改善因T2DM引起的心肌受损和肾小球硬化,从而降低糖尿病心肌病、肾病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采用益气法、养血法、养阴法、温阳法,观察其对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大鼠坐骨神经Na~+-K~+-ATP酶活性变化的影响,反证DPN"络损"的辨证属性。[方法]采用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益气组、养血组、养阴组、温阳组,另设正常对照组。益气组灌胃四君子汤;养血组灌胃四物汤;养阴组灌胃六味地黄汤;温阳组灌胃金匮肾气丸;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灌胃同容积的蒸馏水,连续8周,观察糖尿病大鼠坐骨神经Na~+-K~+-ATP酶活性、血糖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模型组较正常组大鼠坐骨神经Na~+-K~+-ATP酶活性明显降低(P<0.05),益气组、养阴组能明显提高Na~+-K~+-ATP酶活性,养血组、温阳组较模型组有所提高,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络损"的中医辨证属性以气阴两虚为主。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滴丸应用对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及血清一氧化氮、内皮素水平变化的影响,探讨复方丹参滴丸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确诊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5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n=34)和对照组(n=20),所有患者均进行冠心病药物治疗、糖尿病饮食控制和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滴丸口服,检测并分析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和血清一氧化氮、内皮素水平变化。结果:①复方丹参滴丸应用后,治疗组低切全血粘度、全血还原粘度及卡松粘度显著低于治疗前水平(P〈0.05),亦低于对照组水平;②两组患者治疗后一氧化氮水平均升高,但治疗组升高更明显,且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复方丹参滴丸可明显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升高血浆一氧化氮水平,具有血管内皮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丹栀逍遥散对糖尿病抑郁大鼠的外周胰岛素抵抗的部分机制。方法:以高脂高糖乳剂加链尿佐菌素复制糖尿病大鼠模型后,再予慢性孤养加慢性不可预见性中等刺激,建立糖尿病抑郁模型,给予丹栀逍遥散5w后,观察其血糖、血脂、游离脂肪酸、肝糖原、肝组织IRS-2、PI3-K和AktmRNA的变化。结果:丹栀逍遥散降低糖尿病抑郁大鼠血糖、血脂、游离脂肪酸、升高肝组织IRS-2、PI3-K和AktmRNA的表达。结论:丹栀逍遥散治疗糖尿病抑郁其机理可能与纠正脂代谢和提高肝组织的IRS-2、PI3-KmRNA基因表达从而改善胰岛素的外周组织胰岛素信号传导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应激与冠心病发病的关系及心身5号中药的治疗效果。【方法】将72只大鼠随机分成6组,即正常对照组、单纯刺激组、高脂组、高脂加刺激组、中药高脂刺激组、西药高脂刺激组。分别给予电刺激、高脂饮食、电刺激与高脂饮食相结合、心身5号中药和消心痛,饲养3个月后处死大鼠,观察心肌超微结构变化。【结果】电击应激状态下心肌细胞的超微结构与冠心病的另一常见诱因高脂状态下心肌细胞的超微结构,其变化以高脂加刺激组最为明显,其次为刺激组,再次为高脂组,且刺激因素所引起的改变更明显。采用中药心身5号和消心痛治疗,大鼠心肌细胞超微结构与未治疗组心肌细胞超微结构相比,均有所改善,且中药高脂刺激组优于西药高脂刺激组。【结论】长期处于应激状态可导致冠心病的发生,中药心身5号具有防治冠心病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对早期糖尿病小鼠的疗效观察来筛选治疗早期糖尿病中药复方并探讨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STZ制作糖尿病模型,按血糖值随机分组,测定各组饮食及饮水量、口服糖耐量(OGTT)、24 h血糖变化、肾指数、血清/肾NO及MDA含量。结果①与DM比较,复方Ⅰ、复方Ⅲ和复方Ⅴ能够明显降低糖尿病小鼠饮水量,复方Ⅴ能够显著降低饮食量、明显降低肾脏系数;②与DM比较,复方Ⅳ、复方Ⅴ能够显著降低禁食3 h后血糖值,复方Ⅴ能明显降低糖负荷后1,2 h血糖,复方Ⅳ则能显著降低糖负荷后2 h血糖;各复方组在给药7 d后测定24 h血糖,给药8 h内能保持较低的血糖水平;③与DM比较,复方Ⅰ、复方Ⅴ均能明显降低血清/肾NO及MDA含量,复方Ⅱ能显著降低血MDA含量,复方Ⅲ能显著降低肾的NO、MDA含量,复方Ⅳ能够明显降低肾NO、血MDA含量。结论各中药复方均有一定的抗糖尿病作用,其中复方Ⅴ较优,能够明显改善糖尿病小鼠口渴多饮、消渴善饥的病理状况,能够显著降低糖负荷后0 h1、h、2 h血糖,降低血/肾的NO、MDA含量,减轻糖尿病早期高血糖和氧化应激增强引起的氧化损伤,抑制脂质过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化痰祛瘀汤治疗性用药对动脉粥样硬化家兔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探讨化痰祛瘀汤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健康雄性新西兰白兔24只,随机分为三组,即正常对照组(普通饲料)、高脂模型组(普通饲料+1%胆固醇及5%猪油乳剂)、中药治疗组(普通饲料+1%胆固醇及5%猪油乳剂+化痰祛瘀汤2.0g·kg~(-1)·d~(-1)),每组8只。在实验的不同阶段,观察各组家兔血清hs-CRP、一氧化氮改变。[结果]实验12周末,高脂模型组、中药治疗组血清hs-CRP水平明显高于正常治疗组,NO明显低于正常治疗组(P值均<0.05);实验18周末,中药治疗组血清hs-CRP水平较高脂模型组显著降低,而血清NO较高脂模型组显著升高(P值均<0.05)。病理结果显示:中药治疗组主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及血管内皮功能损伤明显轻于高脂模型组。[结论]化痰祛瘀汤具有降低动脉粥样硬化兔血清hs-CRP及提高血清NO的水平,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改善内皮细胞功能有关,从而达到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胡钢英  江洪  胡笑容 《中医药研究》2013,(11):1293-1295
目的 探讨合并2型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水平与平均血糖水平的关系.方法 164例冠心病患者分为两组:合并2型糖尿病冠心病组及不合并2型糖尿病冠心病组,检测患者的HMGB1和糖化白蛋白(GA)浓度.结果 与不合并2型糖尿病冠心病组相比较,合并2型糖尿病冠心病组空腹血糖[(7.98±1.15)mmol/L vs(4.83±1.07)mmol/L]及GA表达水平[(19.35±4.04)% vs(10.18±3.65)%]均增高(P〈0.05).合并2型糖尿病冠心病患者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明显高于不合并2型糖尿病冠心病组[(5.82±1.15)mg/L vs(3.18±0.98)mg/L,P〈0.05)].合并2型糖尿病冠心病组血清HMGB1水平亦明显高于不合并2型糖尿病冠心病组[(8.91±1.36)ng/mL vs(5.09±0.91)mg/mL,P〈0.05)].合并2型糖尿病冠心病组血清HMGB1水平与GA水平间呈明显正相关(r=0.505,P〈0.05).结论 合并2型糖尿病冠心病患者血清HMGB1水平与GA水平间呈正相关,血糖水平的升高可能促进HMGB1的表达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