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治疗巾在手术中能起到无菌屏障的作用,我科在常规使用外,发现治疗巾还有很多用途,特介绍如下。1方法①用作术中固定各类线束:手术过程中需使用各类型号的线束,如管理不得当可发生混淆,影响使用,我们将治疗巾扇形折叠后,将各型号线束放入各层中,线头露出治疗巾一端,即可抽取使用。②用作腹腔镜手术存放器械的手袋:腹腔器械较普通器械精细且价格较贵,手术医生在使用过程中随意放置,时有器械掉落地上损坏器械的现象,因此我们将治疗巾纵向折叠且  相似文献   

2.
治疗巾在手术中的新用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治疗巾用来隔离、保护手术切口,在临床应用中发现,治疗巾不仅能保护手术切口,还可以稍加折叠即可具备新的用途。经多年使用,临床观察取得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于美华  谢玮娜 《护理研究》2007,21(16):1428-1428
脑棉片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用于压迫止血、保持术野清晰、保护脑组织及脑神经不被损伤等,在临床上已被广泛应用。但在临床应用中发现,脑棉片体积小,用量大,且都用于深部组织,给器械护士的清点工作带来极大的不便。现自制了一种简易容器,以防止脑棉片丢失。1材料及制作选择使用后的一次性注射器套筒,规格为50mL,在套筒的尾翼凿一小孔,系一根4cm~6cm的绳线做固定用,经高压灭菌处理后备用。2使用方法术前1d将制作好套筒放入器械包中灭菌处理,待手术铺巾后,将容器固定在切口区周围的适宜位置,嘱术者将手术中取出的脑棉片及时放入容器。器械护士待…  相似文献   

4.
随着临床手术的发展,粘贴手术巾的使用已形成常规,将粘贴手术巾撕开后遗留下的粘贴纸折叠成三角型垃圾袋,用于盛放手术台上各种残余线、针线包装袋、束线固定小纸皮等小垃圾,效果满意。1材料与制作材料为3L粘贴手术巾用后的粘贴纸1张,(常用规格为50cm×30cm,30cm×20cm)。先将整张粘贴纸对半折叠,把对折端的左右角分别向中线斜角对折,再从开口处的双侧边缘各自往上翻折,形成等腰三角形,将手置于折纸的夹层撑开,两尖角再向外翻折3cm~5cm,并把折痕压死定型。2使用方法用血管钳将小垃圾袋固定在远离手术野的托盘边上,袋上缘与托盘于同一水平为…  相似文献   

5.
手术室是进行手术治疗的重要场所,在手术中需要用到大量的丝线结扎与缝合,因此只有器械护士与术者的默契配合,才能更好地完成手术。其中带线穿针是最多的一项工作,而线的种类型号繁多,特别是急需线时更容易散乱,给器械护士带来了诸多的困扰,如何正确有效地使用及管理显得十分重要。目前临床还是采用无菌治疗巾层层折压呈“M”压线法[1],将湿润的丝线压在层层布巾中,进行抽取使用,且器械台面显得凌乱。所以临床上使用这种压线的方式存在多方面的问题:第一,由于治疗巾层层折压容易使线混乱;第二,每层治疗巾中的丝线在抽取过程中易造成扭曲错乱,从而造成内部丝线打结;第三,治疗巾压线法为了避免丝线内部混淆打结,不适用于同型号多股丝线的一次性压入且不便于术中再次添加丝线;第四,由于治疗巾压线呈“M”形,各型号丝线极易从侧面脱出;第五,治疗巾压线时由于治疗巾是布质,手术丝线的水分很容易被快速吸干,干燥的手术丝线对组织的切割力增强。因此治疗巾压线操作中存在很多问题,一旦出现上述情况,将严重影响器械护士的操作速度,直接影响手术者缝扎止血等。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新型的手术用缝线整理装置,以克服上述缺陷。  相似文献   

6.
颅脑手术铺单时用粘贴手术巾(由手术膜和防粘纸构成),贴上手术膜后余下的防粘纸不透水,用于术中使用过的脑棉片的摆放与清点。1材料与方法备45 cm×30 cm的“3 L”医用粘贴手术巾1张,医生将粘贴手术巾上层的手术膜贴于皮肤,留下防粘纸给器械护士。此防粘纸大小与膜相等,贴膜侧为光滑面,底为绒面。铺好切口巾后,器械护士将防粘纸放于面前的手术插台右下缘旁的无菌单上,光滑面朝上,以免滑掉;按防粘纸的折痕将用过的脑棉片分3排摆放,每排放15 ̄20块,或按使用棉片量自行调整摆放的密度。若手术医生的操作范围较小或做深部手术使用显微镜时,器械…  相似文献   

7.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人们对专业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腔镜微创手术在临床上的应用也日益广泛。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此类手术与其他手术相比,对器械的使用要求更高,再加上一些手术部位及体位的特殊性,若常规将器械放置在手术区,因腔镜器械管道长而细、结构精致,若未保护好,极易导致器械的损坏及污染,直接影响手术效果。为此,我科采用治疗巾固定腔镜器械的方法,经临床应用,效果满意,现将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李晓玲 《护理研究》2006,20(11):953
一次性3L粘贴手术巾具有与皮肤粘贴紧密,保护手术切口部位的皮肤,降低切口感染率等优点。2002年开始手术室护士将一次性3L粘贴纸巧妙利用在手术配合中,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1方法手术部位常规消毒,铺手术无菌单,粘贴一次性3L粘贴手术巾薄膜后,洗手护士将撕下的3L粘贴纸平整放于器械台或器械桌上容易被浸湿的部位,术中发现其上面有血迹或其他液体时,及时用无菌纱块擦干。2优点由于一次性3L粘贴纸不吸水,可保证手术巾的清洁、干燥、无菌;避免在浸湿的手术巾部位反复加盖手术巾,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延长手术时间,使洗手护士的术中配合更符合…  相似文献   

9.
我院自1990年以来,将3M公司生产的3L粘贴手术巾应用于颅脑手术,取得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1使用方法1.1取比手术野稍大的粘贴手术巾,常规消毒封口并剪开取出待用。1.2手术野皮肤常现消毒后铺中单,无菌巾4块,待皮肤干燥后,利用两端有色彩的边缘,将粘贴手术巾拉平,助手拉住贴在粘贴手术巾上的白色隔离纸,术者用纱布抹平并注意驱尽粘贴手术巾下的空气,使之与皮肤紧密粘贴(特别是切口处)。将四块无菌巾同时固定于头部,待缝合皮肤时,将切口两侧粘贴手术巾撕开约1cm,缝毕再将粘贴手术巾完全揭去。2体会颅脑手术用无菌巾4块遮盖…  相似文献   

10.
<正>临床上常用沙袋加压固定手术后切口,本科沙袋常用于加压固定肾穿刺术及长期、临时置管术后,以减轻切口及穿刺处渗血、出血。沙袋在反复使用过程中有易造成血迹污染、交叉感染、不便消毒等缺点。为避免以上现象的发生,本科室利用一次性治疗巾对沙袋进行再次包装后应用于临床,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1材料与方法1.1材料一次性使用治疗巾1包,沙袋1袋(12cm×18cm),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比较腹部Ⅱ类手术皮肤切口不同保护方法的效果.方法 选择行腹部Ⅱ类手术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皮肤保护巾组和手术薄膜组,每组50例.皮肤保护巾组待腹部皮肤切开后使用皮肤保护巾,并妥善固定;手术薄膜组待手术区消毒液干后贴手术薄膜.两组均在皮肤消毒后、关闭腹部切口前皮肤采样,进行细菌培养,比较两组细菌培养结果及手术后切口愈合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皮肤消毒后细菌培养阳性例数均为0,皮肤保护巾组患者皮肤缝合前细菌培养阳性例数为11例,手术薄膜组为0,两组患者皮肤缝合前切口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22,P<0.05);皮肤保护巾组患者手术切口愈合率为56.0%,手术薄膜组为1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655,P<0.01).结论 手术薄膜应用于腹部Ⅱ类手术切口有助于降低手术切口感染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钳固定管路在腹腔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0例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血管钳组、组织钳组、巾钳组各200例,1~6号钳作为观察组,7~12号器械取出后带离手术室作为对照组,比较不同手术钳固定管路的效果。结果:血管钳组、组织钳组固定管路手术意外事件发生率高于巾钳组(P0.05);观察组三种手术钳损伤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三种手术钳均未损伤。结论:腹腔镜手术中血管钳固定效果满意,但对器械损伤较大;巾钳固定管路效果较差,但对器械损伤小,组织钳的固定效果和器械损伤方面较合适,是目前较为理想的固定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三踝骨折内固定手术治疗的复位顺序及下胫腓关节分离的合理固定。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三踝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随访7个月~2年,其治疗效果优良率96.7%。结论:三踝骨折手术治疗时行内、外侧2个切口即可,其内固定顺序依次为内踝、后踝、外踝,最后固定下胫腓联合;手术疗效可靠,操作简便。  相似文献   

14.
静脉穿刺是临床护理工作频率较高的操作。对于静脉留置针的固定有多种方式 ,但要做到固定稳妥 ,则要求技巧性高和固定的用物恰当。我院手术室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发现 ,将手术保护粘贴巾裁剪后用于固定留置针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1 方法  将手术保护粘贴巾裁剪成长约 8cm、宽约 6cm的长方形(或量体裁剪 ) ,以穿刺点为中心 ,覆盖住穿刺点和针翼 ,粘贴时不能绷得过紧 ,要随针翼及尾塑型固定。2 优点  手术保护粘贴巾用于固定留置针的优点 :①透明 ,便于观察穿刺点 ;②量体裁剪 ,使用方便 ;③经济实惠 ,一张手术巾可裁剪成多块 …  相似文献   

15.
盛玲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4):6039-6039
心脏外科手术复杂,操作精细,用在手术野的器械、带针缝线很多,尤其是换瓣手术,所用带针缝线就更多,容易与手术野的器械缠绕。平常是用两到三块治疗巾遮住术野的器械,并需要用巾钳固定,若固定不好,治疗巾容易下滑,露出术野的器械,不利于手术操作,又延长手术时间。我科采用自制洞巾,临  相似文献   

16.
颅脑手术中铺设无菌台的范围较小,器械在使用过程中如不妥善放置,极易掉落而污染。为此,我科自制了器械存放袋,用于存放手术中的常用器械,既可避免器械的尖端遭碰撞导致的损伤,又可保持器械的无菌状态。现介绍如下。1材料与方法(1)材料:无菌治疗巾1条,巾钳2把。(2)方法:,将无菌治疗巾对折,开口向上,再将左右两边各向内折叠10cm,  相似文献   

17.
江婷  曾俊  吴治敏 《护士进修杂志》2008,23(17):1560-1560
随着外科手术的不断发展,术中电外科产品如:高频电刀、氩气刀、双极电凝等的使用越来越广泛,若这些电外科产品使用保护不当,均可造成病人、工作人员烧伤。为了安全使用电外科产品,我科将自制的电刀保护盒与电外科产品配合使用,效果满意。1材料与制作根据电外科产品的长短、大小选用合适的如长13 cm、宽5 cm、直径3 cm可高压消毒的塑料盒子,在盒的开口端加工一直径为3 mm圆孔,在手术台上方便固定。2使用方法2.1与电外科产品一起灭菌后添加在手术台上。2.2固定电外科产品,固定时将电缆线留大约50 cm的无菌段在手术台上。2.3固定电刀盒,用巾钳穿过盒顶端的圆孔使其固定在主刀医生的右侧巾单上。2.4手术中主刀医生不用电外科产品时,洗手护士应主动随时将其刀头擦净,收放入电刀保护盒内备用。3优点3.1电刀保护盒体积小,在手术进行中不影响手术医生操作,将电外科产品放入盒中备用时电刀笔尖端向下,防止术中医生误碰及电刀激发按键,导致医生及病人正常组织烫伤,形成院内损伤。由于电刀盒固定牢靠,将电刀笔插入电刀盒内可有效防止其从手术台上滑落,避免导致污染而影响使用。3.2此保护盒可用于神经外科手术,将其固定于病人的头端放置吸引器头;也...  相似文献   

18.
高频电刀在各级医院手术室被广泛应用。为了延长电刀的使用寿命 ,方便手术者 ,保护病人 ,我们特制作了电刀柄保护筒。经临床使用 ,效果满意 ,现介绍如下。1 材料与制作方法1 1 材料。不锈钢板材 (厚度为 0 .5mm)。1 2 制作方法。保护筒由不锈钢板材焊接而成 ,分筒体、筒底。筒深 18cm ,以达到电刀柄长度的 2 / 3为宜 ,筒的直径6cm。距筒上缘 1~ 2cm处开一直径为 3mm小孔 ,便于术中用细绳固定 ;或者在保护筒的上缘焊接一固定环 (见图 1)。2 使用方法术前 ,保护筒随器械高压蒸气灭菌。术中 ,用艾利斯钳或巾钳将保护筒固定于手术台的无菌…  相似文献   

19.
腔镜手术具有微创、痛苦轻、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但其手术的仪器和器械贵重、精密,在使用过程中如不妥善保管和放置,极易造成碰撞损坏。在工作中我们自制了一种蝶型布袋,放置腔镜手术器械,既可避免尖端碰撞,又可保证器械的无菌,效果良好。介绍如下。1用物与制作(1)用物白棉布:长150cm、宽90cm。(2)制作150cm布分成3份,在两端距中间各50cm处的左右各剪一30cm的切口,使本块布中间有30cm与两端相连,再将中间剪下的布用缝纫机扎上,使其成为双层(蝶型),最后把两端的2片布扎成布袋即可。2、方法提前将布袋高压蒸汽灭菌后备用,在手术时铺好无菌敷料后,直接将无菌蝶型布袋搭存无菌敷料上,使布袋自然下垂,在不影响手术的情况下,最好放置在术者右侧,使用时直接从布袋中拿取或放置。3优点取材方便,制作简单,经济实用,适用于各类腔镜手术,便于清洗,保证无菌,保护器械,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20.
手术中使用线束有两种方法:(1)用盐水纱垫包裹线束放于器械台无菌巾上面;(2)将干线束放于无菌巾下面,另备盐水碗,穿好针后沾湿线,然后缝合。经过实践,我们发现这2种方法有以下不足:(1)盐水纱垫放于无菌巾下,可湿透上下治疗巾违背了无菌器械台保持干燥的使用原则,时间较长的手术由于盐水渗透治疗巾,和自然蒸发,不能使线束充分保湿;(2)使用盐水碗线束,操作繁琐,影响穿线速度,不能满足手术需要,且易沾湿无菌治疗巾,不符合无菌技术操作原则。我们将细菌培养皿(鉴定过细菌类型)放于4层被盐水沾湿的无菌治疗巾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