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介绍了乙炔尾气中微量乙炔和乙烯加氢催化剂的研制过程。结果表明,研制的CH-101及CH-201型加氢催化剂能有效地脱除原料气中的乙炔及乙烯,具有活性好、净化度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2.
乙烯是石化工业中最重要的工业原料之一,然而乙烯产品中少量乙炔杂质的存在会直接影响乙烯的下一步应用。乙炔选择性催化加氢被认为是脱除乙炔杂质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本文综述了乙炔选择性加氢催化剂近年来的研究进展,介绍了乙炔选择加氢的反应机理,归纳总结了活性组分、助剂、载体以及结构对乙炔加氢催化剂性能的影响。鉴于Pd基催化剂仍然是工业应用的主流催化剂,文中综述了Pd基催化剂的研究现状和目前存在的一些挑战,同时提出了催化性能优化的建议。最后,就如何进一步提高乙炔选择性加氢催化剂性能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归纳,主要从单原子合金催化剂、催化剂微观调控以及电化学炔烃加氢方面进行论述,为未来提高乙炔加氢催化剂的性能提供了指导方向。  相似文献   

3.
沈伟 《乙烯工业》2001,13(1):50-55
讨论了乙炔加氢过程,为了提高反应器的选择性,要求催化剂在乙炔的吸附选择性大于乙烯,叙述了HO-11催化剂的实践应用。反应器进口物料中带硫化物时,就会发生反应器催化剂硫化物中毒,催化剂失去活性。  相似文献   

4.
黄荣南 《兰化科技》1997,15(2):127-133
介绍了碳二选择加氢除乙炔工艺概况及反应原理;分析了国内外碳二选择加氢催化剂的研制开发动向;提出了兰化公司开发碳二选择中氢催化剂的开发构想。  相似文献   

5.
苯乙炔选择性加氢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各种苯乙炔选择性加氢催化剂的开发研究情况进行了详细介绍。由于负载型钯催化剂和镍催化剂在加氢反应领域应用广泛,本文对这两种催化剂进行了重点介绍。阐述了各种催化剂的性能、使用条件、存在的主要问题、失活原因以及改进措施。提出今后对苯乙炔选择性加氢催化剂的改进应以高空速、适当提高操作温度、改善对原料的适应性等为目标。  相似文献   

6.
用高压反应釜对一种骨架Ni催化剂和八种Pd/Al2O3催化剂在苯乙烯环境下,对连串反应苯乙炔的选择性加氢性能进行了实验评价。通过一系列实验考察了催化剂活性组分负载量、反应温度、反应压力、反应时间和搅拌速率对反应结果的影响。反应结果的评价指标为苯乙炔转化率、苯乙烯收率和二者的综合。研究结果表明,骨架Ni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均较差,不适宜用作苯乙烯环境下的苯乙炔加氢过程。对Pd/Al2O3型催化剂而言,较低的反应温度和微正压的反应条件对苯乙炔的选择性加氢有利;延长反应时间无助于苯乙炔转化率的提高,相反却会导致苯乙烯收率的迅速降低;提高搅拌速率可以消除相间扩散传质对反应过程的影响,因此对苯乙炔的选择性加氢是有利的。另外,在实验研究的反应条件范围内,苯乙炔的转化率似乎存在一个极限值,分析认为这可能是由于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和活性组分负载量太高引起的。  相似文献   

7.
张洲  姚振华  胡茂从 《现代化工》2023,(2):36-39+45
简要介绍了乙炔选择性催化加氢反应及其特点,对近年来乙炔选择性加氢单原子催化剂的研究进行了总结,最后对乙炔选择加氢单原子催化剂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选择加氢是去除蒸汽裂解制烯烃过程中所产生微量乙炔的有效方法,高效乙炔选择加氢催化剂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介绍了催化剂类型[单元贵金属、非贵金属及双(多)元金属]及其催化性能,分析了载体、助剂和制备方法对催化剂结构和性能的影响,重点讨论了几何和电子因素对催化剂乙炔选择加氢性能的决定作用。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乙炔选择性加氢制乙烯催化剂的研究和开发进展。针对负载型纳米金催化剂的发展趋势及其对乙炔加氢反应产物中乙烯的独特选择性,重点对比单金属纳米金催化剂及合金型催化剂的催化性能差异,发现合金型纳米金催化剂具有较高的乙炔转化率和稳定性。影响催化性能的主要因素有纳米粒子的大小及活性组分之间的相互协同作用。分析积炭的形成以及导致催化剂失活的原理。展望低温条件下具有高转化率与高稳定性的合金型纳米金催化剂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李速延 《气体净化》2007,7(B08):191-194
实验室研究及工业侧流试验表明,研制的CH-101及CH-201型加氢催化剂能有效地脱除原料气中的乙炔、乙烯,具有活性好、净化度高等特点,其性能优于国外同类产品。  相似文献   

11.
苯乙烯存在下的苯乙炔选择性加氢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兴华 《上海化工》2004,29(4):34-38
去除苯乙烯(ST)中的苯乙炔(PA)是生产高品质苯乙烯单体产品的重要环节。除去苯乙烯中苯乙炔杂质的最有效的主要方法是将苯乙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将其选择性加氢转化成苯乙烯。本文较详细地介绍了当前各专利厂商的苯乙炔选择性加氢催化剂的开发研究情况。主要对各种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操作条件和主要问题进行了介绍。另外介绍两种苯乙烯存在下苯乙炔选择性加氢的工艺过程。最后对几种适用于不同操作条件下的催化剂进行了对比,指出了今后研究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2.
杨咏  薛达  韩会君 《乙烯工业》2012,24(1):60-64,6
介绍了Kataleuna催化剂公司开发的KL7741B-T型乙炔前加氢催化荆在大庆石化公司乙烯新区装置上的应用情况。该催化剂在2010年8月再次应用于大庆石化公司乙烯新区装置,在投用后的半年时间内,一度出现催化剂活性下降的情况。通过调整前加氢反应器各段入口温度以及进料中CO、丁二烯、硫、砷杂质的含量,该催化剂活性下降的趋势得到有效控制,乙炔前加氢反应器的运行逐步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13.
危亮 《工业催化》2012,20(5):52-54
介绍了JT-101型乙炔加氢催化剂在800 kt·a-1甲醇装置上的应用情况。工业运行结果表明,JT-101型催化剂能有效脱除乙炔尾气中的乙炔和乙烯,具有起活温度低、净化度高和适应性强等特点,能够满足工业生产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段春平 《工业催化》2010,18(2):59-61
介绍了西北化工研究院CH-101和CH-201型乙炔和乙烯加氢转化催化剂在80 kt·a~(-1)甲醇装置中的应用情况。工业运行结果表明,CH-101和CH-201型催化剂能有效脱除乙炔尾气中的乙炔和乙烯,完全满足工业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15.
通过浸渍法以及配体保护液相还原再负载法分别合成Pd/SiO_2、Sc12-Pd/S_2-SiO_2催化剂,考察了不同催化剂乙炔选择加氢合成乙烯性能,并通过IR、UV-Vis、TEM等对催化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正十二硫醇配体保护液相还原再负载可以合成负载尺寸均匀的近亚纳米Pd催化剂,硫醇能够修饰Pd颗粒促进乙炔选择加氢合成乙烯。与浸渍法合成的硫醇修饰Sc12-Pd/SiO_2催化剂相比,硫醇修饰负载的近亚纳米尺寸的Sc12-Pd/S_2-SiO_2催化剂具有更高乙炔选择加氢合成乙烯性能。  相似文献   

16.
以Pd-Ag合金为活性组分、Al2O3为载体的催化剂作为研究对象,运用量子力学理论和Monte Carlo方法对乙炔选择性加氢反应的催化机理进行探索性研究,得到Pd-Ag的分散状况与催化剂活性和选择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助催化剂Ag的增加,使乙烯在催化剂表面的脱附能力增强,降低乙烯形成乙烷的可能性,从而增强乙炔加氢的选择性;计算得到在催化剂表面H2解离过程、乙炔以及乙烯加氢反应过程的活化能;乙炔选择性加氢最佳条件为:温度(70~80) ℃,氢气分压(0.03~0.04) MPa  相似文献   

17.
Pd催化乙炔选择性加氢是石脑油蒸汽裂解和煤基电石乙炔路径制备聚合级乙烯的关键。传统的Pd基催化剂使用成本较高且选择性和稳定性较差。本文综述了近年来乙炔选择性加氢催化剂结构敏感性及其调控方面的相关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包括活性金属粒径、纳米颗粒形貌和电子结构等对乙炔选择性加氢反应性能的重要作用,进而阐明了催化剂结构调控的目标与方向。进一步归纳总结了针对该反应特性的催化剂结构定向调控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合金和金属间化合物催化剂、单原子及其合金催化剂的设计。通过合理地调控催化剂结构,优化关键物种的吸脱附和反应动力学行为,能够显著提高乙炔加氢催化剂的选择性及稳定性。在未来的研究中,如何针对该反应特性,构筑高效、稳定和低成本的催化剂将会是该体系催化剂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相似文献   

18.
BC-1-037Ⅱ型碳二气相选择加氢催化剂,取代进口催化剂在9万吨/年规模乙烯装置上进行工业应用试验,运行结果表明:该催化剂性能良好,乙炔脱除至小于5ppm,能够平稳运行,可同进口催化剂相媲美。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不同Al2O3载体性能进行比较,优选出合适的碳四炔烃选择加氢催化剂载体。采用该载体制备的催化剂乙烯基乙炔加氢活性优异,选择性高,稳定性好,在操作压力2.0 MPa,反应器入口温度40℃,总空速12.3 h-1,氢炔摩尔比1.5的条件下,催化剂1000 h长周期评价结果表明:乙烯基乙炔加氢转化率大于80%,加氢选择性大于40%,经长周期运转后催化剂活性组分几乎不流失。  相似文献   

20.
张齐  戴伟  穆玮  于海波 《化工学报》2011,62(1):71-77
以一氧化碳和乙炔为探针分子,采用原位红外光谱技术研究了Pd-Ag/ Al2O3和Pd/ Al2O3催化剂上乙炔加氢反应以及催化剂本身的表面形态,动态考察了乙炔加氢的气相反应行为、CO吸附以及催化剂表面吸附物种的变化。结果表明,在Pd-Ag/ Al2O3催化体系中,由于Ag的加入而受到几何效应和电子效应的共同影响,引起了催化剂表面形态的改变从而改变了催化剂的性能。另外,乙炔加氢反应会导致钯催化剂表面形成由长分子链的饱和烃组成的碳氢化合物层,该碳氢化合物层有可能是加氢反应形成的绿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