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1 毫秒
1.
海洋石油平台水下夹桩器本体结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水下夹桩器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海洋石油平台建设的液压夹具。水下夹桩器本体焊接在导管架上,支撑夹桩器液压缸。在水下夹桩器本体设计中,采用有限元法完成了对本体强度和刚度的结构分析;建立了有限元分析模型,用ANSYS软件进行结构分析,得到了分析结果,并将该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验证了有限元分析技术的有效性。设计结果满足工程要求,为改进和优化结构提供了理论依据,节省了分析计算时间。  相似文献   

2.
由于分析原理的不同,对于砂岩筛析结果与激光结果存在明显差异,但是由于激光粒度分析仪测试范围的局限,实际测试中对于一包样品,往往用筛析法测试较粗的颗粒,用激光法测试较细的颗粒。本文通过数学方法寻找二者之间的相关关系,利用回归方程把筛析结果修正为更加接近激光法结果,让粒度分析结果更加接近真实。  相似文献   

3.
文章主要通过对声波下井仪两种刻槽管实际拉伸实验时的最大承受载荷的研究结果,与运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的分析结果相比较,来验证ANSYS有限元计算分析结果的准确度以及与实际拉伸试验结果的偏离度。  相似文献   

4.
自动蒸馏仪能在工作站控制下,自动执行分析方法,完成结果判断的报告生成等工作,先后应用于九江分公司燃料油、溶剂油等馏份馏程分析。分析结果准确。减轻了分析工作量。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克拉玛依二中区三采试验区粒度分析资料的整理分析发现,冲洗沉降法的分析结果明显失真(尤其是泥质含量),筛析法分析结果精度高,与油藏实际比较吻合。由于砾岩储层泥质含量比较低,其对储层物性(渗透率)的影响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6.
利用压力动态资料估算单井控制储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动态压力资料,给出了3种单井控制储量的估算方法,对12口井的14层位的实测资料进行了分析,计算了单井控制储量,并进行了对比分析,最后给出了每个层位的储量估算结果。分析认为,该结果比较准确可靠,可作为开发方案调整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针对保护层分析(LOPA)在保护层识别上的缺陷,重点分析了不满足独立保护层属性的非有效性保护层和非独立性保护层,分别引入消减系数量化事故后果减缓程度,引入故障树量化共因失效概率,计算两种保护层对场景频率的影响,并进行了实例分析与验证。结果表明:改进保护层识别后,场景发生频率与传统计算结果相比,降低了3个数量级,传统结果的SIL等级为2,改进后的结果则表明无需设置额外的安全仪表系统和保护层。研究结果扩展了LOPA分析的应用范围,为油气站场开展SIL定级提供了实际参考。  相似文献   

8.
核磁共振技术已从石油测井拓展到实验室内岩心分析,岩心或岩屑在实验室内利用核磁共振技术可以测量孔隙度、渗透率、可动流体、油水饱和度等一系列反映储层性质的参数。本文利用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渗流所研制的便携式核磁共振分析仪,对柴达木盆地各类岩心进行核磁共振分析,以此样品分析为例,讨论如何利用核磁共振分析技术有效评价储层。通过分析。一般砂岩样品,核磁共振测定的孔隙度和渗透率与常规岩心分析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核磁共振分析获得的可动流体百分数可以评价储层,尤其对于较疏松样品,核磁共振可以发挥其优势,其评价结果与测井解释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利用核磁共振技术可以较为快速地测量储层岩石的油水饱和度,其结果与常规分析存在较好的符合性。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快速馏程分析的原理,并做了大量试验,试验结果与GB/T6536-1997的进行对比,证明了该方法分析速度快(8~12min/次),适用测试的样品种类多,结果准确,其重复性相对偏差小于0.43%,可用于中控分析。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讲述在海洋地震勘探中USBL定位数据的分析及处理方法,通过大量的USBL定位数据建模分析,针对分析结论研究处理方法,并将算法细分为各个步骤,逐步演示处理过程,最终将USBL定位数据提取、优选、约束、平差后计算后得到节点位置坐标。使用LBL定位结果与USBL定位结果进行对比验证,通过真实有效的数据来验证其处理流程、算法的实用性、计算结果的可靠性,得出影响USBL定位结果精度的几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气相色谱技术在石油和石化分析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杨海鹰 《石油化工》2005,34(12):1123-1128
介绍了气相色谱技术在石油和石化分析领域中的应用现状与可能的发展趋势,内容涉及气体分析、汽油组成分析、模拟蒸馏分析、单体硫化物分析、含氧化合物分析、生物柴油分析等。以标准分析方法为基础的各类专用系统的开发和应用在未来将是一个活跃的发展领域;而以直热柱、微柱阀切换和并行系统为基础的快速分析技术也将更多地引起人们的关注。快速、可靠、专用和标准化将是未来用于常规分析的新的气相色谱技术的特点;而以研究为目的的气相色谱技术的特点则是提供准确、灵活与大信息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结合试井测试数据,选择校验了嘴流、多相管流经验相关式,通过参数敏感性分析,评价了井的当前工作制度,预测出不同含水条件下井的停喷流压和不同地层压力保持水平下井的最大自喷产量。该研究结果为选择合理的油气井工作制度、确定油藏压力保持水平、转换采油方式提供了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3.
采用通用有限元程序ANSYS5.6,对带搅拌装置的储罐整体结构进行了三维有限元结构静力分析和有预应力的模态分析,计算了结构的应力分布情况及结构固有频率,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对原结构提出了修改意见,使工程结构获得了良好性能.  相似文献   

14.
运用有限元的分析手段,对大型机组轴系进行分析。从建模到常规的扭振频率、振型和Campell图的计算,到电机短路状态和电机启动状态下的瞬态分析,并对结果进行了应力分析。从而完成了一套完整的轴系分析,为机组安全运行提供了保证。  相似文献   

15.
抽油泵故障树分析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陈琳  王国丽 《石油学报》1995,16(3):145-151
抽油泵在工作过程中受到砂、蜡、应力、腐蚀介质等的作用,致使某些零部件早期损坏,严重影响了抽油泵的使用寿命.本文分析了影响抽油泵失效的各种因素,建立了抽油泵故障树,并对其故障树进行了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求出了故障树的最小割集和系统在工作时部件的概率重要度、关键重要度和系统顶事件发生的概率.在此基础上,对影响抽油泵寿命的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对其改进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储层流动单元划分方法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储层流动单元划分是进行已开发油田剩余油分布研究的重要方法。由于我国东部某油田某区块受沉积环境、成岩作用和构造因素的综合影响,储层非均质性强,井间和层间矛盾突出,综合含水差异较大,流动层带复杂等问题,在储层流动单元划分中应从多方面考虑。通过主因子分析从能够反映沉积环境、成岩作用、构造因素、岩石微观孔隙结构和储层物性等18个参数中优选出符合研究区实际的地层流动带指数、砂地比、渗透率、孔隙度、渗透率突进系数、渗透率均值系数和隔夹层分布密度等7个参数,作为流动单元划分依据,建立判识函数。将研究区流动单元划分为3类,并指出Ⅱ类流动单元分布区具有较好的剩余油开发潜力,划分的结果与沉积微相展布及实际开发状况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7.
针对某边际油田无人生产平台管式分离系统的运行压力和布置方式的特殊要求,提出一种支撑框架设计方案,并通过有限元法开展静力分析、模态分析和瞬态动力分析,以探究管式分离系统-支撑框架的静力和动力特性。结果表明:该支撑框架设计方案满足静刚度和强度要求;结构整体的特征频率不低于6.9 Hz,远高于管道内部段塞流动的冲击频率;尽管存在动力放大效应,但在段塞激励冲击下,结构的变形和应力符合动刚度和强度要求。  相似文献   

18.
沉积旋回的地球物理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沉积旋回性分析在地层学理论研究和石油勘探开发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沉积旋回级次的划分及旋回内部结构剖析是旋回性研究的基本内容。地球物理观测数据作为地层岩性、物性的反映,其中必然蕴含了大量与沉积旋回有关的信息。通过地球物理研究手段来分析提取这些信息,会大大提高沉积旋回研究的定量化水平,加深对这一现象的认识。沉积速率波动分析、频谱分析、时频分析等方法在此方面研究中的实践证明,沉积旋回的地球物理研究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19.
Geophysical methods for the study of sedimentary cycles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We present the wavelet depth-frequency analysis and variable-scale frequency cycle analysis methods to study sedimentary cycles. The spectrum analysis, variable-scale frequency cycle analysis, and wavelet depth-frequency analysis methods are mainly discussed to distinguish sedimentary cycles of different levels. The spectrum analysis method establish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pectrum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thickness and number of sedimentary cycles. Both the variable-scale frequency cycle analysis and the wavelet depth-frequency analysis are based on the wavelet transform. The variable-scale frequency cycle analysis is used to obta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eriodic changes of frequency in different scales and sedimentary cycles, and the wavelet depth-frequency analysis is used to obta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igration changes of frequency energy clusters and sedimentary cycles. We designed a soft-ware system to process actual logging data from the Changqing Oilfield to analyze the sedimentary cycles, which verified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three methods, and good results were obtained.  相似文献   

20.
地层原油粘度是影响油田开发方式优选、开发效果及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结合油藏静、动态资料 ,利用试井解释、产能分析等动态分析方法 ,可以获得地层条件下的K/ μ值 ;然后用据岩心分析、测井解释及其它方法所确定的地层有效渗透率进行地层原油粘度的评估。应用实例表明 ,当实验室测试分析所获得的地层原油粘度与生产井产能间出现较大矛盾时 ,这种地层原油粘度动态分析方法是值得采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