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将自适应比特功率分配技术与空间分集技术结合起来,提出了一种与空时编码结合的固定速率自适应正交频分复用(OFDM)方案。该算法在保证给定的误比特率和信息速率的情况下,使总发送功率最小化。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在相同误比特率的情况下比不采用自适应技术的MIMO-OFDM系统节省了发送功率。  相似文献   

2.
针对具有高阶分集的协作系统采用平均功率分配(EPA),导致系统平均误比特率性能较低的问题,提出了以最小化系统平均误比特率为目标的功率优化分配(OPA)算法。首先,推导了协作系统端到端误比特率的上界以及高信噪比条件下的渐近近似。在此基础上,推导了使系统平均误比特率最小的最优功率分配系数的闭式表达式。仿真结果表明,在保证总发射功率一定的条件下,所提功率分配算法相比平均功率分配可以有效降低系统的平均误比特率。  相似文献   

3.
针对多用户OFDM系统自适应比特功率分配优化问题,由于信道的时变性,为更好地分配资源,改进了一种人工免疫的OFDM算法,此算法通过抗体与抗原的亲和来消除抗原的原理,由选定种群数量、编码方式,计算亲和度、浓度、激励度,选择免疫体,抗体保护克隆变异保护,克隆变异,克隆抑制,抗体刷新这些步骤达到优化OFDM系统的目的。选定适应度函数,在误比特率和速率一定的情况下,使得总功率最小,即在某个总功率下,速率达到最大。通过和遗传算法、人工鱼群算法进行仿真比较,证明人工免疫算法是最优的。  相似文献   

4.
OFDM技术、MIMO技术和自适应调制技术的结合可以有效的抗无线信道的各种衰落,最大限度提高系统的容量和传输质量。借助于贪婪算法的最佳比特功率分配,本文深人研究了基于贪婪(greedy)算法自适应比特功率分配的MIMO- OFDM系统性能,对贪婪算法、等比特功率分配算法及CHOW算法下的系统误比特率(BER)进行比较,并对不同天线配置下的MIMO-OFDM系统的误比特率(BER)进行比较,推导及仿真结果表明:基于贪婪算法自适应比特功率分配的MIMO-OFDM系统BER要好于采用传统比特功率分配算法的系统BER,其频谱效率也要优于另外两种算法;同时,在采用相同的贪婪算法自适应动态比特分配策略下,MIMO-OFDM系统的BER要好于SISO-OFDM系统的BER。  相似文献   

5.
利用误比特率优化的自适应子载波功率分配算法,对发射功率进行合理分配,能够有效地提高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系统的频谱效率,但对各子载波采用正交幅度调制(QAM)的OFDM系统,该算法的求解却相当困难。本文研究了一种次优的功率分配算法,利用误差函数(Q函数)的近似值对其进行逼近,从而有效降低了求解难度。通过MATLAB仿真验证了次优分配算法优异的误比特率性能,仿真结果表明,该逼近算法能够很好地解决最优功率分配算法的复杂度问题。  相似文献   

6.
翟绍思 《通信技术》2011,44(5):19-20,23
自适应分配技术根据子信道的瞬时估计值动态地分配传输比特数和发送功率,可以优化正交频分复用(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系统的整体性能。这里讨论了基于容量优化的自适应比特分配算法,基于误比特率优化的最佳功率分配算法和次佳功率分配算法。仿真结果表明,对不同信道环境下三种算法的特点和性能进行了分析和比较。仿真结果表明,自适应分配技术可以优化系统的容量和误比特率。  相似文献   

7.
该文首先分析了多天线发射和接收(MIMO)的OFDM系统模型。然后针对在多径衰落信道下,OFDM中一些深度衰落的子载波降低了系统性能。该文把一般多载波系统中的自适应比特功率分配算法推广应用到多天线OFDM系统中。同时研究了自适应MIMO OFDM系统的频谱效率。仿真结果表明,自适应比特功率分配提高了MIMO OFDM的误比特率性能和频谱效率。  相似文献   

8.
针对编码协作系统中源节点和中继节点只根据协作程度分配功率导致系统资源利用率较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使用码率兼容删除卷积码(RCPC)编码的协作系统次优功率分配算法。该算法依据协作程度和信道状态信息推导出了目的节点误比特率的上限表达式,降低了该误比特率上限,得到了功率分配的次优解,从而提高了系统的资源利用率,且实现复杂度较低。仿真结果表明理论误比特率上限是一条紧界,提出的自适应功率分配(APA)算法与只考虑协作程度的平均功率分配(EPA)算法相比,在误比特率为10-2时最大可提供约4dB的信噪比增益。  相似文献   

9.
本文提出一种适用于多径频率选择性衰落信道中多用户OFDM系统的自适应分配算法.算法根据信道瞬时估计值,自适应地为多用户分配子信道和传输比特数,在给定误比特率的条件下,使系统总的发送功率达到最小.作者根据时分复用的基本思想,提出多用户最佳子信道和比特分配算法,导出系统最小发送功率的下限,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次佳自适应分配算法.数值模拟表明:次佳算法所需的发送功率比下限值高约1dB;与等比特分配方案相比自适应分配算法可节省功率约3-4dB;与静态信道分配方案相比,自适应分配算法可节省功率6-8dB.  相似文献   

10.
提出一种适用于Turbo-BLAST系统的自适应天线选择和功率分配算法,所提算法以误比特率为优化目标,并且考虑了信道估计误差的影响.在总功率约束条件下,采用所提算法进行天线选择和自适应功率分配,并利用软干扰抵消算法对接收信号进行迭代检测,以进一步改善系统性能.仿真结果表明:采用所提算法可以显著改善系统的误比特率性能.  相似文献   

11.
秦云 《无线电通信技术》2007,33(5):25-26,46
自适应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系统根据信道情况自适应地分配各个子载波发送的比特和功率,在频率选择性衰落信道条件下,它比传统的OFDM系统有更好的误比特性能。提出了一种基于MMSE准则的自适应预处理算法,并将该算法应用于自适应OFDM系统,与基于最大信息速率设计的自适应OFDM系统相比,误比特性能有了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2.
OFDM系统的迭代联合信道估计与符号检测算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提出了通过降低导频功率来提高OFDM传输效率,同时采用迭代的联合信道估计和符号检测算法来保证较好误码性能的接收方案。理论分析与仿真结果表明,当数据信息与导频信息的功率比不高于l0dB时,本文提出的算法能够有效地降低系统误码率,同时该方法还具有算法简单,收敛速度快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将自适应功率分配技术应用于多发送多接收天线正交频分复用(MIMO-OFDM)系统,如何在载波和天线间分配能量是个关键问题。该文提出:对不同发射天线的各个子载波采用闭环发射分集方案;接着再进行载波间的功率分配,该算法的目标是使误码率最小。文中用数学方法证明了此方案是使总误码率最小的最佳方案。仿真结果显示:在误码率取0.1%时,对于两根发射天线一根接收天线4个子载波的OFDM系统,与传统的将开环发射分集与OFDM相结合的算法相比,此算法能带来6.5dB的增益。  相似文献   

14.
在正交频分复用技术(OFDM)系统接收到的信号较弱的情况下,为了获得较好的系统误码率,OFDM系统峰均功率比的设定值应较小。此时,采用选择性映射和部分传输序列法虽然能够有效地降低OFDM系统的峰均功率比,但是,其效果并不理想,且算法较复杂。为此,提出了软限幅法来降低OFDM系统的峰均功率比。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在峰均功率比取值较小的情况下,采用软限幅法的OFDM系统具有较好地误码率性能,且易于实现。  相似文献   

15.
基于信噪比(SNR)门限的OFDM自适应分配算法在达到系统传输质量要求时,各子载波的信噪比都具有一定的裕量,在发送端该裕量可等效为功率裕量。研究了该功率裕量在各子载波上的分配,并在基于SNR门限的OFDM自适应分配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改进算法。仿真结果表明,改进算法与原算法的BER性能相当,且可明显提高系统的吞吐量。在遵循IEEE802.11a标准的OFDM系统中,改进算法的吞吐量平均比原算法提高了0.5bit/子载波。  相似文献   

16.
在具有多径干扰的无线信道中仅应用传统OFDM既影响通信速率,也浪费资源.由于信道的频率选择性衰落,OFDM系统的每个子信道具有不同的传输能力.文中提出一种计算量较小、简单实用的自适应OFDM算法,在保证通信质量所需BER的前提下,按照各个子信道衰落程度动态的分配比特和功率,使所需要的发射总功率最小.仿真结果表明,采用该自适应OFDM算法可以提高OFDM系统的性能.  相似文献   

17.
1IntroductionRecently,alarge amount of research has beenfocusedonthe high data rate transmissiontechniques over wire-less channels . One of the main requirements on thesetransmissiontechniques is the ability to combat the In-ter-Symbol Interference (ISI) ,a major problemin highdata rate transmission over multipath fading channels .OFDMis one of the promising solutions to this prob-lem[1 ~3 ,12],andrecently IEEE802 .16e[7]alsosuggest-ed using OFDM structure as its physical layer . Thecom…  相似文献   

18.
柯熙政  雷妍  张颖 《信号处理》2019,35(2):266-274
针对正交频分复用(OFDM)可见光通信系统中存在高峰均功率比的问题,将预编码与迭代限幅滤波技术相结合应用于Hartley变换OFDM调制的可见光通信系统中,并对传统的采用FFT/IFFT限幅滤波的OFDM系统进行改进。根据建立的FHT的可见光OFDM系统模型,分别比较了不同方案下系统的频谱利用率、PAPR和误码率等性能,并分析了离散余弦变换和Hadamard矩阵预编码对PAPR的抑制作用以及FFT/IFFT、DCT/IDCT和FHT/IFHT三种不同变换方案的滤波性能。结果表明:FHT的可见光OFDM系统比FFT的OFDM系统的计算复杂度低、频谱利用率高;DCT预编码技术在克服系统PAPR及提升系统误码性能上更具优势;FHT/IFHT迭代限幅滤波的误码性能优于FFT/IFFT和DCT/IDCT。   相似文献   

19.
提出了一种简单、快速的正交频分复用(OFDM)系统的自适应调制算法。该算法在子信道分配已经完成的前提下,通过信道参数的估计,动态地分配子信道上的比特和功率,使得发送的每个符号的总比特数最大,从而提高信道的利用率及数据传输速率,满足了高速遥测系统所要求的传输速率及误码率。仿真结果表明,与等比特分配算法相比,本自适应比特分配算法相对简单,降低了系统的传输功率,其误码率性能明显好于等比特分配算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