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本文叙述了拆除两个钚沾污手套箱的辐射防护工作。手套箱经去污后,估计还残留有1.2毫居里的α放射性。采用喷漆复盖污染面的方法等安全防护措施后,在前区进行拆卸。现场监测结果表明,空气中α放射性气溶胶浓度最大值为1.1×10~(-15)居里/升,很少发现有表面污染现象。  相似文献   

2.
快中子脉冲反应堆厅内空气中裂变产物污染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研究了快中子脉冲反应堆大厅内空气中裂变产物的污染问题。通过对CFBR-Ⅱ快中子脉冲反应堆爆发额定产额脉冲(1.53×1016裂变)后,厅内气溶胶的取样和γ谱分析,确定了裂变产物从黄铜壳内空气中释放到厅内空气中形成气溶胶的释放份额为5×10-3。利用此释放份额计算了厅内空气中不同放射性核素的气溶胶浓度;还计算了该堆爆发额定产额脉冲后不同冷却时间t厅内空气中无分凝混合裂变产物的导出空气浓度DAC(t)值,为该堆辐射安全分析和现场辐射防护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以国内某金属铀真空蒸镀实验室的金属铀物料加工工艺为对象,采用放射性气溶胶连续监测,向心式气溶胶粒度分级采样,垂直高度分级采样等方法,研究了金属铀自燃对实验室空气中放射性气溶胶浓度、粒径分布、空间竖直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金属铀自燃明显提高了实验室空气中放射性气溶胶的浓度;所产生的气溶胶活度中位直径为9.89μm,粒径分布中大粒径气溶胶粒子占优;燃烧产生的放射性气溶胶在物料高度处浓度的增大水平高于工作人员呼吸带的增大水平。  相似文献   

4.
一、引言为了全面地评价大气环境质量,首先要对大气环境中的气溶胶进行有效的监测。而在进行这方面的监测时,除测量空气中悬浮微粒的质量浓度和粒度分布以外,还需要测量空气中放射性气溶胶的浓度,以及放射性活度随粒度的分布,更仔细的研究还需要进行成份分析而确定放射性元素。这是因为吸入含有放射性气溶胶的空气而对人体造成内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道了由于煤炭的燃烧,经煤灰和烟尘释放到空气中的放射性物质,使新疆某市和乌鲁木齐市空气中的长寿命α放射性气溶胶浓度升高,在烧煤取暖季节其值约为其它季节的1.8倍。因为某市使用含铀水平较高的煤炭,使其空气中长寿命α放射性气溶胶浓度较高,约为乌鲁木齐市的1.5—1.8倍。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一种连续大容量空气取样及采用大面积α闪烁计数器测定空气中长寿命α放射性气溶胶浓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为了弥补传统场所α气溶胶实时连续监测技术在后处理等场所239Pu气溶胶活度浓度连续监测方面探测能力和响应速度方面的不足,本文开展了基于ICP MS的空气中239Pu气溶胶连续监测技术研究。通过对气溶胶直接进样方法、ICP MS连续测量定量方法、238U干扰等方面研究工作的开展,建立了基于ICP MS、气溶胶直接进样系统和膜去溶雾化器联用的场所239Pu气溶胶活度浓度连续监测技术。在单次测量时间为1 min的情况下,依据ISO 11929(2019)计算得到本系统对239Pu气溶胶判断限和探测限分别为124×10-5 Bq/m3和248×10-5 Bq/m3,优于传统的基于PIPS的α气溶胶实时连续监测系统,远低于239Pu的导出空气浓度限值,证明该技术可为相关工艺场所239Pu气溶胶活度浓度连续监测提供快速高效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8.
随着核医学快速发展,99mTc、18F、131I等放射性核素引起的内照射污染应引起重视。对两家医院核医学科工作场所开展空气中放射性核素浓度监测,对核医学工作人员开展内照射监测,探讨核医学科内存在放射性核素污染的原因。结果发现,核医学工作场所中存在18F、131I气溶胶,未发现99mTc气溶胶;核医学工作人员体内存在131I内照射污染;核医学工作人员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结果正常。通过对两家医院核医学工作场所的共同性分析,讨论造成放射性核素污染的原因以及如何避免核医学放射性核素污染。  相似文献   

9.
后处理设施退役过程中会产生浓度较高放射性气溶胶,需要进行处理。研究选择碳酸钙粉为介质发生模拟气溶胶,选定一种固定剂,运用超声雾化技术对模拟气溶胶进行了捕集与固定试验,结果表明:模拟气溶胶粒子数浓度随着雾化捕集过程逐渐降低,粒径较大的粒子首先被雾化捕集而沉降;固定剂通入量对雾化捕集和固定气溶胶的效果影响显著。对一台241Am污染的手套箱内气溶胶进行雾化捕集和固定研究表明:初始污染水平为183 Bq/m3的气溶胶经雾化捕集后可降至1.51 Bq/m3。雾化固定7 d时,气溶胶浓度无明显变化;固定14 d并启动排风扰动后,再悬浮率为6.5%,说明该固定剂对放射性气溶胶及松散污染物的捕集固定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0.
基于气溶胶再悬浮和再夹带整体试验平台,针对非能动安全壳内的气溶胶再夹带行为开展了试验研究。通过测量颗粒物的质量浓度、数量浓度以及粒径分布,分析了在再夹带阶段试验容器内气溶胶的运动和分布。通过改变水池尺寸、水池表面张力、颗粒物材质和浓度来研究不同单位面积上水蒸气的蒸发速率、不同水池表面张力、不同颗粒物溶解度及浓度下的气溶胶再夹带率的变化。试验表明:水池沸腾情况下气溶胶再夹带率受水池表面张力和单位面积上水蒸气蒸发速率影响,颗粒物粒径分布与颗粒物材质有关。  相似文献   

11.
钍是工业的重要原料,有广泛的用途。钍衰变放出的射气~(220)Rn((气土))及其子体产物ThB和ThC都是放射性元素,因此,处理钍的工矿的空气会受到(气土)子体放射性气溶胶的污染。准确和快速地测定空气中的(气土)及其子体产物的浓度,对工矿的安全防护工作和环境放射性的调查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为了保障铀同位素作业场所工作人员的安全与健康,需要对空气中铀气溶胶的浓度进行及时监测。 以往对铀气溶胶浓度的监测多用荧光分析法和衰变法。虽然这两种方法的灵敏度较高,设备比较简单,但操作过程较复杂、时间长。 用物理方法对铀气溶胶浓度进行监测,首先要解决比铀气溶胶α放射性控制标准高2—3个数量级的氡钍子体的干扰;其次为使测量结果不超过一定的统计误差,必须采集一  相似文献   

13.
利用超大流量气溶胶采样器和γ谱仪,对安徽三个点位气溶胶中人工放射性核素137 Cs活度浓度进行了为期两年的采样监测,共六次检出超过探测限的137 Cs,活度浓度为1.4~6.5μBq/m3。结合国家辐射环境监测网现有数据,对安徽地区气溶胶中137Cs活度浓度与季节、空气条件关系进行了分析,为深入研究大气中相关放射性核素浓度分布规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为了评估航天器发射事故中钚-238放射性气溶胶的影响,本文运用高斯弥散模型,计算了事故释放点周围人员受照的有效剂量、可吸入气溶胶的浓度和地面沉积浓度。计算结果表明,不同的气溶胶弥散状态所导致的放射性物质污染区域和范围有所区别。该结果将为发射事故的快速辐射应急响应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放射性气溶胶垂直分布情况,优化气溶胶监测及防护措施,在相同条件下,采集4组放射性工作场所空气中~(131)I气溶胶样品,通过γ谱仪对样品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131)I气溶胶浓度随高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小,并按指数衰减规律衰减。提示,应优化放射性工作场所气溶胶监测及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16.
通过实验测试往氡室中充入气溶胶对氡室氡浓度的影响,及测试在不同氡浓度及气溶胶浓度的条件下气溶胶对氡子体的吸附.实验结果显示:气溶胶对氡室氡浓度的稳定性没有影响,不同气溶胶浓度则会改变氡子体的结合状态,从而影响氡子体的扩散系数,所以会影响总量测量仪的测量结果.  相似文献   

17.
2001年,我院现场辐射防护人员对反应堆、加速器、同位素生产车间及放射性化学实验室等工作场所进行了辐射监测,监测内容包括:表面污染、气溶胶浓度和辐射场(γ、中子)。通过监测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有效地控制了污染和工作人员受照剂量,对于确保工作人员的健康与安全、保证科研生产顺利进行以及加强核安全与辐射防护管理起到了监督作用。1 个人剂量和工作场所监测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核技术和放射性核素的大范围应用已有二十多年的历史了,已为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很大贡献。但是,目前这个领域中的辐射防护工作与应用事业的发展,与世界上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例如,误入钴源房和丢失放射性物质的事故发生率较高,工作场所辐射防护条件仍需改进,有些工作场所空气中气溶胶污染或表面污染明显存在,工作人员的受照剂量较高。以医用X线工作人员为例,我国目前的受照水平与很多国家六十  相似文献   

19.
气溶胶监测目的之一是估算待测核素在空气中的浓度。因此,根据样品中待测核素纯计数率n(计数/分)计算该核素在空气中的浓度C(居里/升)是一个重要问题。此计算方程式与取样方式以及待测核素半衰期有关。  相似文献   

20.
郭智荣 《辐射防护》2003,23(6):362-365
本文介绍一种可用于特殊环境下空气中 β放射性气体和 β放射性气溶胶浓度的连续测量方法 ,重点对探测下限、测量范围和测量误差进行了分析。试验和分析表明 ,该方法对 β放射性气体的探测下限为 1 .85Bq/L ,对 β放射性气溶胶的探测下限为 7.4× 1 0 - 3Bq/L ,测量范围跨 5个数量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