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阿尔茨海默病及其血管因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血管因素在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发病机理中的作用正逐渐受到重视,传统Aβ学说显示出局限性并受到挑战和质疑,AD是一种血管性疾病的新观点被提出,大量的流行病学、临床及基础研究均为此提供了依据,包括:许多与血管因素或血液动力学相关的危险因素均能增大AD的患病风险;众多AD的遗传易感基因与脑血管功能改变有关;AD和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isease,VaD)的病理改变重叠交错;AD和VaD有重叠相似的临床症状;某些能改善脑血管灌注不足的药物治疗亦能改善AD症状;可通过功能影像学技术检测与学习记忆功能相关脑区的慢性脑低灌注状态协助AD的早期诊断等等,血管因素作为新的研究点,给AD的研究课题提出新的挑战和注入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2.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是一种以进行性智能减退为特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是其特点之一,而B淀粉样蛋白(β amyloid protein,AB)的神经毒作用长期以来被公认是多种因素导致AD发病的共同通路[1].关于AB在AD发病过程中的毒性作用机制,传统理论认为AB过量产生并在细胞外沉积是导致AD发生的关键.然而新近研究发现细胞外Aβ沉积只是其对细胞产生毒性作用的结果,细胞内Aβ的蓄积才是导致细胞毒性作用的根本因素;另外还有研究认为Aβ在AD发病过程中所导致的毒性作用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由细胞内到细胞外逐渐发展的 [2],本文就将对此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是一种以记忆损害为主要表现渐进性发展的神经退行性疾病,随着老龄化社会发展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带来巨大的社会经济负担。近年来的研究使AD经典发病机制淀粉样蛋白级联假说受到了挑战,Aβ寡聚体(Aβ oligomers, AβOs)的毒性作用得到了一致性的认可,可能是AD发病的触发因素。关于Aβ寡聚体具体来源、结构和致病机制的认识还不充分,可能不同类型寡聚体致病毒性不一致,作用机制有差别。本文综述了对Aβ寡聚体的新近认知,以及它们的结构特点和致病作用,以求更好的理解Aβ寡聚体和AD的关系,为之后的研究提供可能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概述:β-淀粉样蛋白(amyloid-β,Aβ)沉积形成的老年斑和高度磷酸化Tau蛋白导致的神经原纤维缠结是阿尔茨海默(Alzheimer's disease,AD)的病理特征,目前胆碱酯酶抑制剂和NMDA受体拮抗剂是治疗AD的主流药物,都定向作用于Aβ或者Tau蛋白。过去20年,许多基于阿尔茨海默病病理假说的新药都处于临床试验阶段。那些Aβ单克隆抗体和γ分泌酶抑制剂等新药定向作用于Aβ的病理通路。那些可抑制神经原纤维缠结和生成抗Tau蛋白抗体的新药则定向作用于Tau蛋白的病理通路。但至今尚没有根本性突破性的好消息。中国目前的研究似乎让人看到一丝曙光,一些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治疗AD新药正处在II期或III期临床试验中。  相似文献   

5.
内质网应激与Alzheimer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lzheimer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老年人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病,其临床特点是隐匿起病,病情进行性加重,出现认知障碍和行为异常。病理特点为脑神经细胞外出现β淀粉样肽(Aβ)聚集形成的神经斑或称老年斑、脑神经细胞内tau蛋白异常聚集形成神经原纤维缠结(NFT)、脑皮质神经细胞减少及皮质动脉和小动脉的血管淀粉样变性。AD的病因学和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但已有许多假说,如Aβ产物过多、tau蛋白的异常磷酸化、过氧化作用、炎症因素、金属与细胞内钙紊乱、遗传因素等[1]。近年来因蛋白质折叠障碍造成的异常蛋白质的聚集在神经变性疾病…  相似文献   

6.
概述:β-淀粉样蛋白(amyloid-β,Aβ)沉积形成的老年斑和高度磷酸化Tau蛋白导致的神经原纤维缠结是阿尔茨海默(Alzheimer's disease,AD)的病理特征,目前胆碱酯酶抑制剂和NMDA受体拮抗剂是治疗AD的主流药物,都定向作用于Aβ或者Tau蛋白.过去20年,许多基于阿尔茨海默病病理假说的新药都处于临床试验阶段.那些Aβ单克隆抗体和v分泌酶抑制剂等新药定向作用于Aβ的病理通路.那些可抑制神经原纤维缠结和生成抗Tau蛋白抗体的新药则定向作用于Tau蛋白的病理通路.但至今尚没有根本性突破性的好消息.中国目前的研究似乎让人看到一丝曙光,一些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治疗AD新药正处在Ⅱ期或Ⅲ期临床试验中.  相似文献   

7.
β-淀粉样蛋(β-AP)是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大脑中特有的一种蛋白,它在AD的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已引起人们的重视.β-AP是AD患者脑海马和皮质老年斑的主要成分,它与AD的病理形成过程关系密切.本研究是在D-半乳糖所致衰老动物模型基础上进行海马内微注射β-AP,观察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和脑组织各生化指标的变化,探讨β-AP的毒害作用及其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8.
阿尔茨海默病(A D )是最常见的一种痴呆症,主要临床特点为进行性认知功能下降,最终导致身体机能的下降甚至死亡,65岁以上的老年人群多发[1]。对于年轻家族性AD患者而言,AD的发生与多基因因素相关,而对于年老的散发性AD患者,其原因是多重性的,包括基因、环境和后天造成的基因改变等因素。尽管AD的病因不明,但患者脑内β-淀粉样蛋白(Aβ)的增多可能是导致此病的首要原因。Aβ主要是由β-淀粉样前体(APP )在β-分泌酶(BACE1)的作用下使其在β位点发生裂解而产生,这一过程在AD的病理性神经纤维缠结和淀粉样斑块形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AD患者中BACE1的表达和活性均有显著升高[3],已成为诊断AD的一个重要生物指标[4]。而关于BACE1的了解目前还存在很多局限,现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讨论近年BACE1在AD中的有关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最具特征的病理改变是大量老年斑形成^[1],老年斑的主要成分是β淀粉样蛋白(β-amyloid protein,Aβ)。AD的病程一般从Aβ在脑中沉积开始,一方面是由于Aβ合成增多,另一方面是由于Aβ降解减少。Aβ合成和降解的平衡在AD的发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既往的研究主要是探究Aβ合成增多的原因,新近的研究表明,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血管因素在阿尔兹海默病(AD)的发生、发展中越来越受到关注。AD患者具有血管扭曲、室周静脉壁胶质增生、血管淀粉样变等血管病理结构改变;有肯定的如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等血管危险因素。神经血管单元和血脑屏障的破坏可导致淀粉样蛋白在脑内的沉积,在AD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脑血流量下降以及脑血管反应性的下降均反映AD患者脑血管的"不健康"状态。  相似文献   

11.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的主要病理学特征是老年斑、神经原纤维缠结和基底前脑胆碱能神经元退变.老年斑的主要成分是β淀粉样蛋白(β-amyloid,Aβ),主要是Aβ42.虽然AD的确切病因不明,但广泛认可的Aβ假说认为,Aβ启动了AD的发病过程,并在其发生、发展中起关键作用,其他病理生理变化,如tau蛋白过度磷酸化、蛋白激酶激活、氧化应激、自由基形成、细胞内钙离子稳态破坏、诱导凋亡、慢性炎症、补体激活等都是Aβ毒性作用的结果.脑中Aβ水平增加与突触丧失或功能下降相关,也与认知能力下降相关.现有证据提示,无论是可溶性Aβ原纤丝/寡聚体还是不溶性Aβ纤丝甚至斑块都有神经毒性.因此,针对Aβ的治疗策略得到了广泛研究.这些策略可以概括为减少Aβ生成、防止Aβ聚集和形成纤丝、增加Aβ降解或清除.下面的内容将涵盖广义的抗Aβ的途径,但由于篇幅的限制,有些内容仅略述.  相似文献   

12.
淀粉样前体蛋白(APP)在脑内经β和γ分泌酶的作用生成β淀粉样蛋白(Aβ),也可在α和γ分泌酶的作用下从Aβ序列内部进行降解,生成sAPPα而避免Aβ的生成,sAPPα可对神经细胞产生神经营养和神经保护作用。Aβ在脑内沉积从而对细胞造成毒性作用即Aβ毒性学说被认为是阿尔茨海默病(AD)发病机制之一。目前AD的治疗策略主要集中于抑制β分泌酶和γ分泌酶的研究。新近的研究显示,一类属于解聚素和金属蛋白酶(主要指ADAM10、ADAM17和ADAM9)分子具有α分泌酶的功能,提高α分泌酶的表达可以降低Aβ,有可能在AD的治疗中具有潜在作用。  相似文献   

13.
脑啡肽酶(Neprilysin)与老年痴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阿尔茨海默氏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多发生在老年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尚未阐明。细胞外淀粉样β蛋白(amyloidβ-protein,Aβ)沉积是AD主要病理学特征之一。体内Aβ的稳态水平取决于Aβ合成和分解活动之间的代谢平衡。几乎在所有家族性AD中,Aβ合成代谢增加被认为是引起Aβ沉积的主要原因,但在散发AD中较少证据支持Aβ生成增多的作用。因此,近年来Aβ降解减少在AD中的作用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与Aβ降解有关的酶也得到了广泛的研究。Neprilysin(NEP),也称脑啡肽酶。本世纪以来,它在Aβ分解代谢中的作…  相似文献   

14.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β淀粉样蛋白(Aβ)在AD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关键性作用,Aβ沉积可引起突触和线粒体结构及功能的一系列改变,研究Aβ在AD发病中的作用及相关性,对AD的治疗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阿尔茨海默病(AD)是老年痴呆最常见的原因,发病机制尚不清楚。近代研究提示,β淀粉样蛋白(Aβ)异常聚集及其神经毒性是AD的主要发病机制之一,因此如何减少Aβ在脑内聚集以及降低其毒心已成为治疗AD的主要措施之一,本文针对干预Aβ代谢及其神经毒性治疗AD的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卢家红  吕传真  王亮  都爱莲 《中华神经科杂志》2004,37(5):M389-M390,391,392
目的通过研究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脑中α7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α7nAChR)与β淀粉样蛋白(Aβ1-42)的关系,初步探讨α7nAChR在A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单染和共染方法,观察α7nAChR在3例临床和病理证实的AD患者脑中的沉积及与Aβ1-42的关系,以3名正常脑组织蜡块为对照。结果抗α7nAChR和抗Aβ1-42单染发现:AD脑中有α7nAChR的异常沉积,其沉积部位与Aβ1-42形成的老年斑的沉积部位一致,主要发生在海马和颞叶皮层,绝大部分在细胞外,偶尔在细胞内,其沉积方式从形态来看主要存在于老年斑中。正常脑中无α7nAChR沉积。抗α7nAChR和抗Aβ1-42共染进一步显示,α7nAChR和Aβ1-42共同沉积于AD脑的老年斑中,两者在海马、颞叶、额叶中的平均共染率分别为57.8%、51.0%和21.8%,α7nAChR在海马和颞叶中的沉积比额叶更多。结论α7nAChR与Aβ1-42可能在AD患者脑中结合,使α7受体遭受破坏或阻滞,或造成α7nAChR介导的胆碱能神经元的死亡,从而影响认知和记忆。  相似文献   

17.
正Alzheimer's病(AD)是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主要病理特征是β-淀粉样蛋白(Aβ)沉积、神经纤维缠结、神经突触功能障碍和神经元凋亡[1]。近些年研究[1]发现,低灌注在AD早期即已出现,并且贯穿整个AD病程。低灌注可能影响脑结构、功能及认知功能,最终导致以记忆力为主的不可逆损伤。本综述在简要介绍AD相关血管危险因素后,主要讨论:(1)脑灌注的影像学评估方法;(2)AD患者低灌注可能的病理生  相似文献   

18.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发病机制主要包括Aβ蛋白表达增高在脑内聚集形成老年斑和tau蛋白过度磷酸化在胞内形成神经原纤维缠结。尽管Aβ与tau蛋白的损伤机制一直是AD研究的重点,但目前仍未找到能有效治疗AD 的药物。本文主要概述了Aβ蛋白聚集与tau蛋白过度磷酸化对大脑损伤作用的分子机制,并从中寻找治疗AD的潜在靶点,有助于阐明AD发病机理以及寻找有效的AD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19.
最近国内外研究提示endophilin -A1在多种认知功能损害性疾病,如阿尔茨海默病(AD)和糖尿病认知功能损害中异常表达.Endophilin -A1是一种广泛表达于脑的突触前神经终末的胞浆蛋白,在突触囊泡的内吞回收,尤其是网格蛋白介导的囊泡内吞(CMVE)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研究认为其本身可能调节Aβ的生成,也可能通过CMVE来影响脑内Aβ的生成与释放,提示其与AD的发病有关.此外,endophilin-A1在糖尿病认知功能损害的大鼠脑内表达下调.本文就近年来endophilin -A1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阿尔茨海默病中的Aβ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由于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应用推动了AD的病因研究 ,发现了几个AD的相关基因 ,其中最重要的是APP基因 ,由于APP蛋白断裂后产生具有毒性作用的Aβ。目前有许多研究者认为Aβ是AD的发病直接原因 ,本文就AD中的Aβ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