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探讨非对称二甲基精氨酸(ADMA)诱导心肌细胞肥大的作用机制。方法原代培养大鼠乳鼠心肌细胞。用不同浓度的ADMA诱导心肌细胞肥大,然后测定细胞上清液中一氧化氮(NO)的含量、一氧化氮合酶(NOS)的活性,细胞内氧活性物质(ROS)的水平、RNA含量、总蛋白量以及心肌细胞表面积。结果①不同浓度的ADMA分别使细胞内NO的含量减少,NOS的活性降低(P〈0.05);②高浓度的ADMA能使心肌细胞内ROS的水平升高、细胞内RNA含量和总蛋白含量增加以及心肌细胞表面积增加(P〈0.05)。结论 ADMA能够诱导心肌细胞肥大的机制主要与ADMA影响细胞内的NO含量、ROS水平、NOS活性、RNA含量、总蛋白含量、心肌细胞总面积有关。  相似文献   

2.
氯沙坦保护ox-LDL诱导的内皮细胞损伤与ADMA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氯沙坦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的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与内源性一氧化氮合酶抑制物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ADMA)的关系。方法:用ox-LDL(100mg/L)孵育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HUVEC12 24h或用10^-8~10^-6mmol/L的氯沙坦预孵育HUVEC12 30min后再与ox-LDL共孵育24h,测定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LDH)活性、一氧化氮(NO)、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ADMA含量和细胞内二甲基精氨酸二甲胺水解酶(DDAH)活性。结果ox-LDL孵育HUVEC12细胞24h后细胞培养液中LDH活性、TNF-α和ADMA含量明显增加(P〈0.05),同时NO含量下降和细胞DDAH酶活性受到抑制(P〈0.05);氯沙坦(10^-8~10^-6mmoL/L)可显著减轻ox-LDL诱导的LDH活性、TNF-α和ADMA含量的增加以及NO含量的降低(P〈0.05),并呈浓度依赖性的增加DDAH活性(P〈0.05)。结论:氯沙坦对ox-LDL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具有保护作用,该作用可能与增加DDAH活性,降低ADMA浓度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钙离子/钙调蛋白(Ca^2+/CaM)依赖的蛋白激酶Ⅱ(CaMKⅡ)信号通路在神经肽Y(NPY)诱导下心肌细胞肥大的作用。方法:原代培养SD乳鼠心肌细胞,将细胞分为5组,NPY组:培养液中加入终浓度为100nmol/L的NPY:KN-931组、KN-935组和KN-9310组除加入100nmol/L的NPY外,分别加入CaMKⅡ特异性抑制剂KN-93,终浓度为1μmol/L、5μmol/L和10μmol/L;对照组:培养液中不加任何刺激药品。加药24h后采用 ^3H-亮氨酸(Leu)掺入法测定各组心肌细胞蛋白质合成速率,Western blotting测定对照组与NPY组心肌细胞的CaMKⅡδ蛋白表达。结果:经100nmol/L NPY刺激24h后,可明显增加心肌细胞^3H-Leu掺入量(p〈0.05),KN-93(1-10μmol/L)可以抑制NPY刺激的心肌细胞^3H-Leu掺入量的增加,并呈剂量依赖性(P均〈0.05);100nmol/L NPY明显增加心肌细胞内CaMKⅡδ蛋白的表达(P〈(0.05)。结论:Ca^2+/CaM依赖的蛋白激酶Ⅱ(CaMKⅡ)信号途径参与NPY诱导的大鼠心肌细胞肥大反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PPARα是否参与瘦素诱导的新生大鼠心肌细胞内氧活性物质(ROS)增多和心肌细胞肥大.方法 0.01、0.1、1和10 μmol/L PPARα拮抗剂GW6471与瘦素共同孵育心肌细胞,ROS敏感的荧光染料DCF-DA检测细胞内ROS的水平;分别用RNA敏感的荧光染料碘化丙叮(PI)、考马斯亮蓝检测细胞内RNA和总蛋白含量.以1、10、100和1 000 ng/mL 瘦素孵育细胞,荧光定量PCR、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心肌细胞内PPARα mRNA和蛋白表达变化.结果 PPARα拮抗剂GW6471能够浓度依赖性地抑制瘦素诱导的心肌细胞内DCF-DA荧光信号强度增加(P<0.05)和心肌细胞肥大(P<0.05);瘦素浓度依赖性上调心肌细胞内PPARα mRNA和蛋白表达(P<0.05).结论 PPARα 在瘦素诱导的心肌细胞ROS堆积和心肌细胞肥大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介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孔宏亮  李占全  袁龙 《广东医学》2012,33(2):167-169
目的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CoCl2)诱导乳鼠心肌细胞肥大基础上,探讨人参皂苷Rb1(ginsen-oside Rb1,Gs-Rb1)是否可通过一氧化氮合酶/一氧化氮(NOS/NO)系统减轻心肌细胞肥大。方法将乳鼠心肌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AngⅡ组、Gs-Rb1组、Gs-Rb1+L-NAME(NOS抑制剂)组、Gs-Rb1+AngⅡ+L-NAME组,AngⅡ、L-NAME和Gs-Rb1浓度分别是10μmol/L、1 mmol/L和200μmol/L;分别测定心肌细胞表面积、细胞培养液NO浓度和心肌细胞NOS活性。结果 (1)Gs-Rb1显著抑制AngⅡ所致的心肌细胞肥大(P=0.00),但不能使心肌细胞回复到正常大小;Gs-Rb1减小心肌细胞表面积的效应可被L-NAME显著抑制(P=0.00)。(2)AngⅡ降低心肌细胞NO浓度的效应可被Gs-Rb1显著抑制(P=0.00),但L-NAME可完全抑制Gs-Rb1对心肌细胞的NO分泌效应。(3)Gs-Rb1显著增加心肌细胞在AngⅡ干预时的NOS活性(P=0.00),该效应被L-NAME完全抑制。(4)心肌细胞表面积与NOS(r=0.59,P=0.00)、NO(r=0.62,P=0.00)均呈正相关。结论 Gs-Rb1显著抑制AngⅡ所致的心肌细胞肥大,此效应至少部分通过NOS/NO系统实现。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左旋精氨酸/一氧化氮通路对胰岛β细胞凋亡的影响,初步探讨一氧化氮(NO)诱导胰岛β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的NIT-1小鼠胰岛β细胞,用不同浓度的L-精氨酸(L-arg)处理,6h后采用Griess化学显色法检测细胞培养液内的NO水平,Annexin-V/PI双染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的凋亡。而后联合应用hemoglobin处理细胞,分为3组:对照组;L-arg组;L-arg+hemoglobin组;6h后检测NO的水平和细胞的凋亡,并用Western Blot检测P53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L-arg 4mg/mL处理组的NO水平最高(P〈0.05),细胞凋亡最明显(P〈0.05);hemoglobin干预后,NO水平和细胞凋亡率均较L-arg单独处理组明显降低(P〈0.05),与正常对照组之间差异没有显著性(P〉0.05);Western Blot提示L—arg组的P53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和hemoglobin处理组(P〈0.05)。结论L-arg/NO通路可诱导NIT-1小鼠胰岛β细胞凋亡,并呈现一定程度的剂量依赖性;NO可能通过P53的活化诱导NIT-1胰岛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7.
包慧兰  楼时先 《浙江医学》2011,33(10):1486-1489,1492
目的研究淫羊藿苷对抗体外高浓度葡萄糖诱导乳鼠心肌细胞的损伤及其潜在的线粒体相关机制。方法SD乳鼠心肌细胞分别在含5.5mmol/L葡萄糖(正常对照组)、5.5mmol/L葡萄糖+20.0mmol/L甘露醇(高渗对照组)、25.5mmol/L葡萄糖(高糖损伤组)、25.5mmol/L葡萄糖+10μmol/L淫羊藿苷(低剂量淫羊藿昔保护组)和25.5mmol/L葡萄糖+100μmol/L淫羊藿苷(高剂量淫羊藿苷保护组)的培养基中进行原代培养48h后,检测细胞活力、细胞培养上清液乳酸脱氢酶(LDH)含量、细胞活性氧自由基(ROS)生成、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同时检测心肌线粒体跨膜电位,并检测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MPTP)开放值。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高糖培养组心肌细胞活性、细胞SOD活性及心肌线粒体跨膜电位水平均显著下降(P〈0.01),而培养上清液LDH含量、细胞ROS生成及心肌细胞MPTP开放值则明显升高(P〈001)。淫羊藿苷干预减轻了高糖对心肌细胞各项指标的损伤,尤其是高剂量淫羊藿苷保护组的细胞活性、LDH漏出量、ROS生成值、SOD活性、MPTP开放值、线粒体跨膜电位均有明显改善。高渗对照组各项指标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淫羊藿苷对体外高糖培养乳鼠心肌细胞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通过提高细月旬抗眚化能力.减少ROS诱导的心肌MPTP开放程度.维持线粒体正常跨膜电位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L-精氨酸对心肌肥厚的保护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雄性Wistar大鼠36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各12只:对照组、模型组(ISO组)、L-精氨酸治疗组。皮下注射异丙肾上腺素(ISO)复制大鼠心肌肥厚模型,检测心脏重量参数(心重/体重,左室重/体重),心肌组织胶原含量,心房利钠肽(ANP)的转录水平,观察L-精氨酸对心肌肥大的影响;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丙二醛(MDA)和乳酸脱氢酶(LDH)含量。结果L-精氨酸治疗组心重/体重[(3.52±0.21)mg/g]和左室重/体重[(2.39±0.23)mg/g]均低于ISO组[心重/体重(3.89±0.25)mg/g,左室重/体重(2.67±0.26)mg/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L-精氨酸治疗组ANPmRNA表达相对值(1.2)低于ISO组(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肌间质胶原含量,L-精氨酸治疗组[(14.52±3.09)%]低于ISO组[(35.24±4.78)%],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L-精氨酸治疗组NO含量[(34.15±6.12)μmol/L]和NOS活性[(23.9±3.12)U/mL]与ISO组NO含量[(20.96±5.06)μmol/L]和NOS活性[(16.58±3.12)U/mL]比较均增加.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L-精氨酸治疗组MDA水平[(308.73±37.48)nmol/L]和LDH水平[(2065.35±347.46)U/L1与ISO组MDA含量[(389.63±42.85)nmol/L]和LDH水平[(3582.89±364.51)U/L)]比较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早期给予L-精氨酸可以通过增加NO含量,减少MDA和LDH水平.减少心肌问质胶原沉积进而抑制病理性心肌肥大。  相似文献   

9.
肥大心肌细胞能量代谢途径变化及药物干预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冯兵  徐静  刘伟  杨旭  何作云  杨惠标 《重庆医学》2006,35(8):699-702
目的 探讨肥大心肌细胞能量代谢途径变化及药物干预的作用。方法 应用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 Ⅱ,Ang Ⅱ,0.1μmol/L)加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 1μmol/L)诱导培养大鼠心肌细胞肥大,以同位素液闪计数法测定丙酮酸脱氢酶(pyruvate dehydrogenase,PDH)、肉碱脂酰转移酶-1(carnitine palmitoyhransferase 1,CPT-1)活性,以及葡萄糖有氧氧化率、葡萄糖酵解率和脂肪酸有氧氧化率。结果 (1)与正常心肌细胞比较,肥大心肌细胞总的PDH活性没有明显改变,但活化型PDH活性和葡萄糖氧化代谢率(glucose oxidation rate,GOR)显著增强,CPT-1活性和脂肪酸有氧氧化代谢率(fatty acid oxidationrate,FOR)显著降低;(2)与对照肥大心肌细胞比较,二氯乙酸(dichloroacetate,DCA 1000~10000mmol/L)和曲美他嗪(Trimetazidine,TMZ 1~5mmol/L)呈剂量依赖性的升高PDH活性和GOR,抑制CPT-1活性、FOR和葡萄糖酵解率(glucolysis rate,GLR);(3)与对照肥大心肌细胞比较,抗霉素A(antimycin A,0.1~10mmol/L)呈剂量依赖性的抑制PDH活性和GOR和GLR,增强CPT-1活性和FOR;(4)二氯乙酸(1000mmol/L)加曲美他嗪(1mmol/L)可更有效刺激PDH活性和GOR,抑制CPT-1活性、FOR和GLR。结论 肥大心肌细胞能量代谢向糖代谢转化,DCA和TMZ均可进一步增强糖有氧氧化代谢抑制脂肪酸代谢。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HMG-CoA还原酶抑制剂辛伐他汀对内皮细胞分泌NO和NOS活力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以阐明其在治疗动脉粥样硬化中的降脂外作用。方法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ECV304),分别用不同浓度TNF-α刺激,在50ng/mlTNF-α刺激的基础上用不同浓度的辛伐他汀(0.1μmol/L、10μmol/L、10.0μmmol/L)及10μmmol/L辛伐他汀+0.2mmol/L甲羟戊酸共育。用硝酸还原酶法测定培养上清NO的浓度,用化学比色法测定NOS的活力。结果不同浓度的TNF-α刺激24h后.培养液上清液NO浓度、eNOS活力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iNOS活力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与TNF-α(50ng/ml)刺激组相比.各浓度的辛伐他汀明显增加NO的生成,提高eNOS的活性(P〈0.01),降低iNOS活力.而该作用可被甲羟戊酸逆转。结论TNF—α可以抑制血管内皮细胞NO的生成,降低cNOS的活性,辛伐他汀可以增加NO的生成。提高eNOS的活性,而该作用可被甲羟戊酸逆转。辛伐他汀降脂外作用部分是通过抑制甲羟戊酸的合成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三氧化二砷(As2O3)对黑素瘤B16细胞增殖及细胞内活性氧自由基(ROS)水平的影响。方法:30μmol/LAs2O3与500μmol/L N-乙酰半胱氨酸(N-acetylcysteine,NAC)分别单独或联合作用于B16细胞,应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测定细胞生长抑制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ROS水平。结果:As2O3能明显抑制B16细胞的增殖,NAC可部分拮抗As2O3对黑素瘤细胞的杀伤效应及诱导凋亡效应。As2O3作用1 h后的B16细胞内ROS水平比对照组升高(P〈0.01),4 h达到高峰,24 h有所下降,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ROS升高的趋势可被抗氧化物NAC部分阻断(P〈0.05-P〈0.01)。结论:As2O3诱导B16细胞凋亡与ROS水平改变有关,As2O3可通过提高细胞内ROS水平诱导细胞凋亡而发挥抗肿瘤作用,这也可能是As2O3抗黑素瘤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缺氧密闭法建立新生SD大鼠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模型的可行性与稳定性。方法:将体外培养的新生SD大鼠心肌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不做处理)和实验组(进行不同时间(30min、1-4h)的缺氧/复氧处理)。DCFH-DA荧光探针检测活性氧(ROS)浓度;AO/EB双染法及AnexinV/PI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对照组ROS浓度及细胞凋亡率均较低;而实验组随着缺氧时间的延长,ROS浓度逐渐增加,细胞凋亡数逐渐增多。不同缺氧时间段细胞凋亡率与对照组比,除缺氧30min组外,1-4h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厌氧产气袋.缺氧密闭系统建立新生SD大鼠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模型稳定、可行且重复性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广枣总黄酮(totalflavonesoffructuschorspondiatis,TFFC)对血管紧张素Ⅱ(angiontensin,AngII)诱导大鼠心脏成纤维细胞(cardiacfibroblasts,CFs)细胞周期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其与一氧化氮(nitricoxide,NO)-一氧化氮合酶(nitricoxidesynthase,NOS)系统的关系.方法:建立新生大鼠心脏成纤维细胞系:采用流式细胞仪(flowcytometry,FCM)分析技术检测细胞周期;采用化学比色法测定CFs培养上清乳酸脱氢酶(1actatedehydrogenase,LDH)水平;采用硝酸还原酶法测细胞培养液中NO水平;化学比色法测细胞上清液中NOS水平。结果:25、50、100mg/L的TFFC作用72h后,CFs的G0/G1期细胞百分率较AnglI组显著增高(P〈0.01,P〈0.05),S期细胞百分率,G2/M期细胞百分率和增殖指数(proliferationindex,PI)则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P〈0.05),且随着作用浓度的增加,TFFC对细胞周期的影响逐渐增强。100mg/L的TFFC干预72h后,CFs培养上清NO浓度为(23.23±0.70)μmol/L,与AngII组(20.20±0.83)μmol/L相比,差异非常显著(P〈0.01);培养上清NOS活性为(20.43±0.53)U/L,和AngⅡ组(20.90±0.85)U/L相比,亦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oNO浓度和NOS活性呈显著正相关(r=0.964,P〈0.01)o结论:TFFC能够抑制AngⅡ诱导大鼠CFs的细胞周期增殖,其效应可能与上调No—NOS系统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仙茅苷对H2O2氧化损伤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大鼠原代心肌细胞,将其分为空白对照组、DMSO溶剂对照组(0.1%)、H2O2氧化损伤组(200μmol/L)、槲皮素干预组(槲皮素30μmol/L+H2O2200μmol/L)、低浓度仙茅苷干预组(仙茅苷0.5μmol/L+H2O2200μmol/L)、中浓度仙茅苷干预组(仙茅苷5μmol/L+H2O2μmol/L)、高浓度仙茅苷干预组(仙茅苷50μmol/L+H2O2200μmol/L)。用H2O2氧化损伤经槲皮素及不同浓度仙茅苷预培养24 h的心肌细胞,18 h后测定细胞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LDH)释放量、心肌细胞内丙二醛(MDA)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含量,并测定心肌细胞的凋亡率和生长抑制率。结果 H2O2氧化损伤后LDH、MDA含量明显升高,GSH-px活性明显下降,细胞抑制率和凋亡率均增加(P〈0.01);而经槲皮素、不同浓度的仙茅苷预处理组的心肌细胞,LDH、M DA含量明显下降,GSH-px活性明显升高,细胞生长抑制率和凋亡率均降低(P〈0.01);且仙茅苷对心肌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呈浓度依赖性。结论仙茅苷预处理心肌细胞可保护H2O2所诱导的氧化损伤,其作用可能与抑制脂质过氧化、增加抗氧化酶活性、减少心肌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TGF-β1诱导的大鼠心肌细胞肥大中钙调素依赖蛋白激酶Ⅱ信号途径的信号表达.方法:建立TGF-β1诱导的体外大鼠心肌细胞肥大模型.PI染色标记细胞双链RNA法检测心肌细胞RNA表达量,间接检测心肌细胞肥大.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心肌细胞肥大相关基因肌球蛋白重链β亚型(β-MHC)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心肌细胞中p-CaMKⅡ蛋白表达.结果:TGF-β1可诱导体外培养心肌细胞肥大基因的表达,β-MHC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PI染色TGF-β11组PI含量明显增高(P<0.01),TGF-β13 μg/L组心肌细胞内PI含量最高(80.57±3.56);与对照组相比,TGF-β1可明显上调的表达p-CaMKⅡ(108.83±12.15 vs 10.6±1.35,P<0.01),并于TGF-β1诱导2h表达达峰.结论:TGF-β1可诱导心肌细胞肥大的形成,此过程中CaMKⅡ蛋白表达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6.
陈焕文  李勇刚  石应康 《医学争鸣》2009,(24):2928-2930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胰岛素对钙超载心肌细胞葡萄糖摄取的量效关系.方法:采用伊屋诺霉素构建不同程度成年大鼠心肌细胞钙超载模型; 应用同位素示踪技术观察不同浓度(0,0.01,20U/L)胰岛素刺激大鼠心肌细胞的葡萄糖摄取效应,评价钙超载后心肌细胞的葡萄糖摄取与胰岛素剂量之间的关系.结果:心肌细胞活性比率分别为73.0±2.4,70.5±2.0(P〉0.05).对照组心肌细胞静息[Ca2+]i为(115±21)nmol/L,经伊屋诺霉素(1.0μmol/L)处理1h,实验组心肌细胞[Ca2+]i为(376±29)nmol/L(P〈0.05).对照组不同浓度的胰岛素(0,0.01,20U/L)刺激心肌细胞葡萄糖摄取30min,心肌细胞葡萄糖摄取分别为(18±9)μmol/(105cells.10min),(32±6)μmol/(105cells.10min),(54±10)μmol/(105cells.10min),实验组不同浓度的胰岛素(0,0.01,20U/L)刺激心肌细胞葡萄糖摄取30min,心肌细胞葡萄糖摄取分别为(14±7)μmol/(105cells.10min),(18±4)μmol/(105cells.10min),(26±9)μmol/(105cells.10min)(组间P〈0.05).结论:钙超载心肌细胞葡萄糖摄取能力降低,但保留了胰岛素的反应性.胰岛素能促进钙超载心肌细胞的葡萄糖摄取,并呈剂量依赖关系.  相似文献   

17.
胡凤琪  巩建华  秦永芳  袁海 《海南医学》2014,(24):3600-3602
目的:探讨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不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ADMA)与左室肥厚的相关性。方法选择35例维持性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患者(A组),应用多普勒超声检测超声心动图及内皮舒张功能,根据有无左室肥厚将A组患者分为左室肥厚组(A1组)及非肥厚组(A2组)。同时选取正常健康人20例为健康对照组,检测各组血清ADMA及各项生化指标水平。结果 A1组和A2组患者的ADMA水平分别为(1.65±0.26)μmol/L和(1.31±0.24)μmol/L,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的(0.78±0.19)μ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和非依赖性舒张功能均较健康对照组显著下降;与A1组比较,A2组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显著升高。相关及回归分析显示,ADMA水平、收缩压、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左室肥厚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ADMA明显升高,且ADMA升高和左室肥厚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高浓度葡萄糖对心肌细胞促离子型谷氨酸受体亚型NMDA受体(NMDAR)表达、胞内钙水平以及活性氧自由基产生的影响.方法 分离新生(1~3天)大鼠心室肌细胞,心肌细胞与不同浓度葡萄糖(对照组葡萄糖浓度5mmol/L,高糖组葡萄糖浓度33mmol/L)共孵育24 ~ 72h后,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心室肌细胞NMDAR1和NMDAR2B亚单位的表达水平,活细胞工作站检测胞内Ca2+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内活性氧自由基(ROS)含量.结果 与对照组细胞相比,高浓度葡萄糖使心肌细胞的NMDAR2B的表达水平明显上调(P<0.05),而NMDAR1的表达则降低.经高糖处理的心肌细胞在收缩时胞内钙水平高于对照细胞,高糖处理使心肌细胞的ROS水平升高,而用MK-801选择性阻断NMDAR可明显降低由高糖所致的胞内ROS增高(与高糖组对比,P <0.05).结论 高浓度葡萄糖可上调乳鼠心肌细胞NMDAR2B及下调NMDAR1的表达,并增加细胞内Ca2+水平及ROS的生成,而阻断NMDAR可抑制ROS的生成.提示NMDAR可能参与糖尿病性心肌损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