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 毫秒
1.
目的分析肿瘤坏死因子α,β基因多态性与中国北方汉族肺结核发病的关系.方法以2004-03/06唐山市结核病医院连续收治的汉族成人(年龄≥18岁)结核患者124例为病例组.同期通过健康查体的方式选择与病例组患者同民族、同性别、年龄相差<3岁,相同居住地(城市或农村),且经统一结核菌素试验确认为有结核分支杆菌感染的健康者为对照组.采用11配对设计的病例对照观察.采用聚合酶链反应-特异性序列引物和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的方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238、肿瘤坏死因子-β位点多态性,对与肺结核相关的危险因素如卡痕、人均居住面积、体质量指数、家族史等进行问卷调查,应用SPSS 12.0统计软件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①单因素分析表明与肺结核发病有联系的因素有人均居住面积、体质量指数、卡痕和结核病家族史;肿瘤坏死因子β基因在病例组的出现频率高于对照组,肿瘤坏死因子β位点的两个基因型1/2基因型和2/2基因型的粗OR值(95%CI)分别为1.983(1.083~3.633)和4.675(1.692~12.918).②在多因素分析中调整卡痕、体质量指数、人均居住面积、家族史4个因素后,肿瘤坏死因子β突变基因型仍与肺结核显著相关,调整OR值(95%CI)为2.017(1.027~3.963).结论①肿瘤坏死因子β基因突变型可能是中国北方汉族肺结核发病易感基因型.②肿瘤坏死因子α-238基因型与肺结核发病无相关性.③卡痕、体质量指数、人均居住面积、结核病家族史可能是肺结核发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肿瘤坏死因子α,β基因多态性与中国北方汉族肺结核发病的关系。 方法:以2004—03/06唐山市结核病医院连续收治的汉族成人(年龄≥18岁)结核患者124例为病例组。同期通过健康查体的方式选择与病例组患者同民族、同性别、年龄相差〈3岁,相同居住地(城市或农村),且经统一结核菌素试验确认为有结核分支杆菌感染的健康者为对照组。采用1:1配对设计的病例对照观察。采用聚合酶链反应一特异性序列引物和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的方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238、肿瘤坏死因子-β位点多态性,对与肺结核相关的危险因素如卡痕、人均居住面积、体质量指数、家族史等进行问卷调查,应用SPSS12.0统计软件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①单因素分析表明与肺结核发病有联系的因素有人均居住面积、体质量指数、卡痕和结核病家族史;肿瘤坏死因子B基因在病例组的出现频率高于对照组,肿瘤坏死因子B位点的两个基因型1/2基因型和2/2基因型的粗OR值(95%CI)分别为1.983(1.083-3.633)和4.675(1.692-12.918)。②在多因素分析中调整卡痕、体质量指数、人均居住面积、家族史4个因素后,肿瘤坏死因子β突变基因型仍与肺结核显著相关,调整OR值(95%CI)为2.017(1.027-3.963)。 绪论:①肿瘤坏死因子β基因突变型可能是中国北方汉族肺结核发病易感基因型。②肿瘤坏死因子α-238基因型与肺结核发病无相关性。③卡痕、体质量指数、人均居住面积、结核病家族史可能是肺结核发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中国北方地区汉族人肿瘤坏死因子α和转化生长因子β基因型的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发病的相关性。方法:①选择2004-06/2005-01哈尔滨市第一医院门诊和住院原发性高血压患者36例为高血压组,男20例,女16例。选择2004-04/2005-12哈尔滨市第一医院健康体检者40人为对照组,男23人,女17人。均为北方汉族,且均对检测项目知情同意。②采用顺序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和转化生长因子β基因型别多态性变化。③计数资料差异性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原发性高血压患者36例和健康者40人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原发性高血压组肿瘤坏死因子α(308A)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42%,10%,P<0.01)。②两组转化生长因子β基因频率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中国北方地区汉族人肿瘤坏死因子α(308A)等位基因位点的多态性可能与原发性高血压的易感性相关联。  相似文献   

4.
金基德  黄超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15):3833-3835
目的 研究延边地区朝、汉族男性外周血单核细胞( PBMCs)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238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及其与酒依赖、酒精性肝病(ALD)的关系.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PCR-RFLP)方法检测延边地区朝、汉族男性健康对照组(朝鲜族50名,汉族45名)、无肝病嗜酒组(朝鲜族56名,汉族45名)和酒精性肝病组(朝鲜族58名,汉族53名)中TNF-α-238基因多态性,计算和比较各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结果 朝鲜族男性中,TNF-α-238G/A基因型频率在无肝病嗜酒组、酒精性肝病组与健康对照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未检测出A/A基因型.汉族男性中,TNF-α238G/A基因型频率在无肝病嗜酒组、酒精性肝病组与健康对照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未检测出A/A基因型.朝鲜族和汉族之间TNF-α-238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TNF-α238位点基因多态性在中国延边地区朝、汉族男性中的分布无差异.中国延边地区朝、汉族男性TNF-α基因多态性与酒精依赖及酒精性肝病发生无相关,和国外报道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HLA-DRB1基因多态性与我国北方汉族糖尿病并发肺结核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1∶1配对的病例对照研究设计,以我国北方汉族124例糖尿病并发肺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以与病例同民族、同性别、年龄相差不超过3岁,相同居住地(城市或农村),且经统一结核菌素试验(PPD)确认为有结核分支杆菌感染的2型糖尿病患者为对照组;采用聚合酶链反应-特异性序列引物(PCR-SSP)的方法检测HLA-DRB1基因DR15、DR16、DR1、DR11位点多态性,对与肺结核相关的危险因素进行问卷调查,应用SPSS软件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在病例组中,携带DR15基因突变型患肺结核的风险增高(OR=2.461,95%CI:1.363-4.444,P=0.002);DR15位点突变与DR16位点突变同时存在时风险更大(OR=4.904,95%CI:1.554-15.476)。对17个环境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在多因素分析中调整卡痕、体质量指数、家族史3个因素后,DR15突变基因型仍与糖尿病并发肺结核显著相关(OR=2.996,95%CI:1.51-5.945)。结论 HLA-DR15基因突变型可能为2型糖尿病并发肺结核的易感基因型。  相似文献   

6.
背景肿瘤坏死因子α基因多态性与强直性脊柱炎发生与发展的关系是近年强直性脊柱炎遗传学研究的热点.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基因启动子-238和-308位点多态性对强直性脊柱炎发病易感性和病变程度的影响.设计病例-对照观察.单位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风湿免疫科.对象随机选择1999-01/2003-12在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风湿免疫科就诊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108例,各对象间均无血缘关系.男女比为5.31;年龄13~71(30±12)岁,根据骶髂关节破坏程度X射线片评估为Ⅰ~Ⅳ级.另从解放军上海血站(长海医院)随机选取100名健康献血者作为对照,年龄19~56(33±9)岁,男女比为4.91,参与者均知情同意.方法每例参与者取外周血,加乙二胺四乙酸A抗凝后进行肿瘤坏死因子-α基因启动子的聚合酶链反应扩增和纯化;对聚合酶链反应产物测序,并用Chromas 1.62软件展示分析DNA测序结果.②以X射线骶髂关节片分级和肿瘤坏死因子α-308位点(G/C)和(G/A)的对应值评估其对疾病程度的影响.主要观察指标以DNA直接测序法对-238和-308位点进行基因分型,并分析基因类型与疾病临床表现之间的关系.结果①肿瘤坏死因子α-238G/G基因型和-238G/A基因型强直性脊柱炎组有106例(98.1%)和2例(1.9%),正常对照组有95例(95.0%)和5例(5.0%),两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②肿瘤坏死因子α-308.1.1(G/G)基因型和-308.1.2(G/A)基因型强直性脊柱炎组有89例(82.4%)和19例(17.6%),正常对照组中有85例(85.0%)和14例(14.0%).两组比较亦无显著性差异.③根据骶髂关节X射线分级判定疾病严重程度与肿瘤坏死因子α-308位点G/G和G/A基因型之间的关系强直性脊柱炎患者X射线片Ⅰ级、Ⅱ级、Ⅲ级和Ⅳ级时,(G/G)型为3/35/40/11例,(G/A)型为1/12/6/0例.两组差异比较意义显著(x2GMH=4 77,P<0.05).结论在观察对象中未发现肿瘤坏死因子α基因启动子-238和-308位点多态性与强直性脊柱炎发病易感性相关,但根据骶髂关节损害程度X射线分级说明肿瘤坏死因子α基因启动子-308位点的多态性对强直性脊柱炎的严重程度有影响.  相似文献   

7.
背景:肿瘤坏死因子α基因多态性与强直性脊柱炎发生与发展的关系是近年强直性脊柱炎遗传学研究的热点。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基因启动子-238和-308位点多态性对强直性脊柱炎发病易感性和病变程度的影响。设计:病例-对照观察。单位: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风湿免疫科。对象:随机选择1999-01/2003-12在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风湿免疫科就诊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108例,各对象间均无血缘关系。男女比为5.3:1;年龄13~71(30&;#177;12)岁,根据骶髂关节破坏程度X射线片评估为Ⅰ~Ⅳ级。另从解放军上海血站(长海医院)随机选取100名健康献血者作为对照,年龄19~56(33&;#177;9)岁,男女比为4.9:1,参与者均知情同意。方法:每例参与者取外周血,加乙二胺四乙酸A抗凝后进行肿瘤坏死因子-α基因启动子的聚合酶链反应扩增和纯化;对聚合酶链反应产物测序,并用Chromas 1.62软件展示分析DNA测序结果。②以X射线骶髂关节片分级和肿瘤坏死因子α-308位点(G/C)和(G/A)的对应值评估其对疾病程度的影响。主要观察指标:以DNA直接测序法对-238和-308位点进行基因分型,并分析基因类型与疾病临床表现之间的关系。结果:①肿瘤坏死因子α-238G/G基因型和-238G/A基因型:强直性脊柱炎组有106例(98.1%)和2例(1.9%),正常对照组有95例(95.0%)和5例(5.0%),两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②肿瘤坏死因子α-308.1.1(G/G)基因型和-308.1.2(G/A)基因型:强直性脊柱炎组有89例(82.4%)和19例(17.6%),正常对照组中有85例(85.0%)和14例(14.0%)。两组比较亦无显著性差异。③根据骶髂关节X射线分级判定疾病严重程度与肿瘤坏死因子α-308位点G/G和G/A基因型之间的关系:强直性脊柱炎患者X射线片Ⅰ级、Ⅱ级、Ⅲ级和Ⅳ级时,(G/G)型为3/35/40/11例,(G/A)型为1/12/6/0例。两组差异比较意义显著(GMH:4.77,P&;lt;0.05)。结论:在观察对象中未发现肿瘤坏死因子α基因启动子-238和-308位点多态性与强直性脊柱炎发病易感性相关,但根据骶髂关节损害程度X射线分级说明肿瘤坏死因子α基因启动子-308位点的多态性对强直性脊柱炎的严重程度有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TNF-α)基因-308G>A,-238G>A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对河南汉族人群21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将患者分为颈动脉粥样硬化组和颈动脉正常组,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检测TNF-α基因-308G>A,-238G>A多态性.结果:颈动脉粥样硬化组与颈动脉正常组TNF-α-308G>A及TNF-α-238G>A基因型及等住基因的分布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NF-α-308G>A,-238G>A基因多态性与河南汉族原发性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TNF-α)基因-308G>A,-238G>A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对河南汉族人群21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将患者分为颈动脉粥样硬化组和颈动脉正常组,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检测TNF-α基因-308G>A,-238G>A多态性。结果:颈动脉粥样硬化组与颈动脉正常组TNF--α308G>A及TNF--α238G>A基因型及等位基因的分布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NF--α308G>A,-238G>A基因多态性与河南汉族原发性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中国北方地区汉族人肿瘤坏死因子α和转化生长因子β基因型的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发病的相关性。 方法:①选择2004-06/2005—01哈尔滨市第一医院门诊和住院原发性高血压患者36例为高血压组,男20例,女16例。选择2004—04/2005-12哈尔滨市第一医院健康体检者40人为对照组,男23人,女17人。均为北方汉族,且均对检测项目知情同意。②采用顺序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和转化生长因子β基因型别多态性变化。③计数资料差异性比较采用χ^2检验。 结果:原发性高血压患者36例和健康者40人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原发性高血压组肿瘤坏死因子α(308A)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42%,10%,P〈0.01)。②两组转化生长因子β基因频率差异不明显(P〉0.05)。 结论:中国北方地区汉族人肿瘤坏死因子α(308h)等位基因位点的多态性可能与原发性高血压的易感性相关联。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TNFα-238G/A基因多态性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关系。方法运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20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及200例正常人肿瘤坏死因子TNFα-238G/A基因多态性。结果子宫内膜异位症组TNFα-238G/A、G/G、A/A表型频率分别为:0.9300、0.070、0,对照组分别为:0.9500、0.0500、0;子宫内膜异位症组TNFα-238G、TNFα-238A基因频率分别为:0.9650、0.0350,对照组分别为:0.9750、0.0250,肿瘤坏死因子TNFα-238G/A各种基因型频率在患者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肿瘤坏死因子TNFα-238G/A基因多态性与子宫内膜异位症无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12.
王路  毕娅欣 《实用医学杂志》2012,28(16):2732-2735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基因多态性与Graves病(GD)的关系.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CR-RFLP)检测GD患者TNF-α基因等位基因及基因型,并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分析.结果:TNF-α-238位点和-308位点的等位基因及基因型分布在GD组与健康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38位点P分别为0.433、0.240,-308位点P分别为0.068、0.063),在不同性别GD亚组(-238位点P分别为0.185、0.233,-308位点P分别为0.339、0.144)、不同TRAb水平GD亚组(-238位点P分别为0.216、0.212,-308位点P分别为0.596、0.589)、有无甲状腺相关眼病(TAO)GD亚组(-238位点P分别为0.139、0.114,-308位点P分别为0.184、0.215)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TNF-α-238、-308位点基因多态性与皖北地区汉族人群Graves病发病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肿瘤坏死因子基因多态性分布与中国西南地区汉族人群鼻咽癌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选择2000-10/2005-09在华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100例鼻咽癌患者为鼻咽癌组,均经过病理科活检确诊,其中包括未治疗44例,放疗后37例,放疗加化疗后19例,选择100名同期入院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所有受试对象为中国西南地区汉族人,均对检测项目知情同意。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的方法检测100例中国西南地区汉族鼻咽癌患者和100名健康对照者肿瘤坏死因子α基因启动子区-308位点及肿瘤坏死因子β基因第一内含子252位点的等位基因以及基因型频率,分析两位点多态性与鼻咽癌遗传易感性的关系。结果:鼻咽癌组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β( 252)位点G/A杂合子基因型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57%,29%,P<0.01),野生型(G/G基因型)频率低于健康对照组(23%,51%,P<0.01),等位基因A的频率高于健康对照组(48.5%,13%,P<0.01);肿瘤坏死因子α(-308)位点基因型以及等位基因频率与对照组相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本实验人群中未发现肿瘤坏死因子α(-308)位点多态性与鼻咽癌易感性无关;肿瘤坏死因子β( 252)位点基因多态性与鼻咽癌具有相关性,A等位基因可能是鼻咽癌的遗传易感基因,G/A杂合子基因型个体较易患鼻咽癌。  相似文献   

14.
【摘要】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β—511位点、+3953位点和肿瘤坏死因子-α-308位点基因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的关系及不同基因型对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方法将161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设为精神分裂症组(患者组),135名健康志愿者设为对照组。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检测白细胞介素1β在-511位点、+3953位点及肿瘤坏死因子-α在-308位点的基因多态性;抽取患者组83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不同基因型细胞因子水平检测分析。结果在白细胞介素-1β-511位点,患者组基因GG型较对照组增高,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等位基因G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白细胞介素-1β+3953位点、肿瘤坏死因子-α-308位点,患者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在白细胞介素-1β-511位点和白细胞介素-1β+3953位点,基因型G/A和AA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较GG型患者白细胞介素-1β水平明显增高(P〈0.05);肿瘤坏死因子-α-308位点基因型G/A和AA的患者较GG型TNF-α水平明显增高(P〈0.05)。结论白细胞介素-1β-511位点、+3953位点和肿瘤坏死因子-α-308位点基因多态性可能与精神分裂症无直接关联;白细胞介素-1β—511位点等位基因G可作为精神分裂症易感性的遗传标志之一;白细胞介素-1β—511位点和+3953位点基因型G/A和AA为高分泌型,GG为低分泌型;肿瘤坏死因子-α-308位点基因型G/A和AA为高分泌型,GG为低分泌型。基因多态性影响细胞因子分泌。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人自然抵抗相关巨噬细胞蛋白1基因D543N和3'UTR位点多态性与国内北方汉族成人肺结核发病的关系。方法:以2004-03/06唐山市结核病医院连续收治的汉族成人(年龄≥18岁)结核患者124例为研究对象,为病例组。同期通过健康查体的方式选择与病例组患者同民族、同性别、年龄相差<3岁,相同居住地(城市或农村),且经统一结核菌素试验确认为有结核分支杆菌感染的健康者为对照组。采用1∶1配对设计的病例对照观察。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检测人自然抵抗相关巨噬细胞蛋白1基因中D543N和3’UTR两个多态性位点,对肺结核相关的环境因素进行问卷调查,对肺结核的临床和病理进行分析,并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病例组124例,男83例,女41例;男性患者年龄(47±16)岁,女性(37±15)岁,男性患者发病年龄大于女性(P<0.05);农村患者75例,城市49例。对照组124例,男性年龄(47±15)岁,女性(38±12)岁,与病例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①D543N和3’UTR两个多态性位点的基因分型:D543NG/A,3’UTRTGTG /del基因型病例组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其OR值(95%CI)分别为2.625(1.123~6.134),2.733(1.513~4.938)。②对17个环境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分析中,在调整卡痕、婚姻状况、体质量指数、接触史4个因素后,D543NG/A,3’UTRTGTG /del基因型仍与肺结核显著相关,调整OR值(95%CI)分别为3.151(1.225~8.105),3.306(1.517~7.201)。③在不同基因型中,病例组和对照组肺结核病变性质差异无显著性。结论:人自然抵抗相关巨噬细胞蛋白1基因D543N,3’UTR位点多态性可能是国内北方汉族成人肺结核的易感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估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启动子区-238和-308多态性对基于沙利度胺治疗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的疗效及预后影响.方法 采用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168例接受沙利度胺治疗的MM患者 TNF-α基因启动子区-238和-308位点基因型,比较分析GA+AA多态性与GG野生型患者对经沙利度胺治疗后的疗效及生存状况.结果 TNF-α-238 GA+AA基因型患者总疗效率[完全缓解(CR)+非常好的部分缓解(VGPR)+部分缓解(PR)]高于GG野生型(75%对59%,P=0.430).TNF-α-238 GA+AA基因型较GG野生型患者具有长的无进展生存(PFS)时间(P=0.017)和总体生存(OS)时间(P=O.150).对患者年龄、β2微球蛋白水平进行TNF-α-238和-308基因型的多因素分析,TNF-α-238具有独立良好的PFS预后意义(P=0.049).TNF-α-308的多态性状态无论在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中,均未观察到对治疗效果及预后的影响.结论 沙利度胺对TNF-α-238多态性GA+AA基因型患者具有良好的治疗疗效,并可延长其PFS和OS期.TNF-α可作为潜在的评估沙利度胺治疗MM疗效的分子预后标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中国汉族健康人群多巴胺D1受体-48A/G基因多态性与高加索、德国及日本健康人群和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差异。方法:收集2004-03/07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精神卫生中心和武汉市第二精神病医院住院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17例(精神分裂症组)及同期体检的中国健康汉族人188例(对照组),均来自湖北省,无血缘关系。分析-48A/G基因型在不同种族间(中国汉族与高加索、德国及日本人群)、精神分裂症患者和正常人群、不同家族史精神分裂症患者和正常人群的分布差异,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法。结果:有117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和188例正常人的样本纳入结果分析。①不同种族间多巴胺D1受体-48A/G基因型分布的比较:中国汉族健康人群-48A/G等位基因的分布高于高加索和德国人群,低于日本人群(χ2=65.728,18.281,9.929;P均<0.01);在基因型的分布上,与日本人群差异也存在显著性(χ2=8.191,P<0.01)。②精神分裂症组和对照组多巴胺D1受体-48A/G基因多态性分布的比较:两组基因型分布及等位基因均差异无显著性(χ2=1.179,0.072,P均>0.05)。③不同家族史精神分裂症组和对照组多巴胺D1受体-48A/G基因多态性分布的比较:有精神分裂症家族史患者AA基因型频率高于对照组(91.7%和71.3%,χ2=6.621,P<0.01),A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69/72和320/376,χ2=6.081,P<0.05)。结论:中国汉族健康人群与文献报道的高加索、德国及日本人群多巴胺D1受体-48A/G等位基因分布存在显著性差异,在基因型的分布上,与日本人群也存在显著性差异;精神分裂症患者和正常人群的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的分布相似;有精神分裂症家族史患者AA基因型频率及A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正常人群,提示中国汉族人群中多巴胺D1受体-48A/G基因多态性可能与精神分裂症发病有关,A等位基因可能是精神分裂症发病的风险因子之一。  相似文献   

18.
冠心病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及其基因多态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向萍霞  李艳  张平安  陈会 《检验医学》2004,19(5):434-437
目的研究中国汉族人群中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及其-238、-308位点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TNFα水平,同时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TNFα基因多态性.结果冠心病组血清TNFα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238、-308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的分布差异无显著性(P>0.05),-238位点GA+AA基因型的血清TNFα水平[(23.57±6.96)ng/L]显著高于GG基因型[(17.28±7.17) ng/L](P<0.05),在陈旧性心肌梗死(OMI)患者和稳定型心绞痛(SA)患者中均未检出GA和AA基因型,但与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及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血清TNFα水平显著升高提示炎性反应在冠心病病程中有重要作用;TNFα的水平可能受其基因多态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IL)-8、IL-10、1L-12B、肿瘤坏死因子-a(TNF—α)基凶在抽动秽语综合征(Ts)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对128个中国汉族TS病人核心家系共计384例样本的IL-8—251A/T、IL-10~592A/c、IL,1281188A/c和TNF—α-238A/G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进行基因分型。利用传递不平衡检验(TDT)和单体型相对风险(HRR)分析来评价这些SNP位点的TS发病风险。结果TDT显示所有SNP位点在病人中都不存在传递不平衡,HRR分析也没有发现明显具有TS易感性的等位基因或基因型。结论在中国汉族人群中,TS可能与IL-8、IL-10、IL-12B、TNF-α基因不存在关联。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基因238位点多态性与东亚人群银屑病的关系。方法分别检索Pub 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按照纳入、排除标准纳入研究,并评价质量。Meta分析通过Stata 12.0进行。结果最终纳入8篇病例对照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尚不能认为TNF-α238各基因型与银屑病易感性相关(P均0.05)。通过Begg’s和Egger检验判断发表偏倚,所有基因型均不存在发表偏倚(P均0.05)。结论东亚人群TNF-α基因238位点多态性与银屑病易感性不相关,但尚需进一步研究加以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