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9 毫秒
1.
目的:探讨失眠与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的关系及中、西医病因病机。方法:采用^14C呼气试验对90例失眠伴明显消化系症状者进行幽门螺旋杆菌测定,并与30位健康对照组作比较;同时选择30例Hp感染患者作自身胃镜检查,以判定疾病性质。结果:①观察组(失眠组)Hp感染阳性率(77%)显著大于对照组(20%,P〈0.01);Hp感染程度2组之间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②^14C呼气试验与胃黏膜快速尿素酶Hp自身对照检测阳性率无明显差别(P〉0.05),但敏感度以^14C呼气试验为高。结论:失眠与Hp感染密切相关,“胃不和则卧不安”经典中医理论,应注入“卧不安亦胃不和”新的观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虚证失眠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与发病机制。方法:以14C-尿素呼气试验对60例虚证失眠患者(失眠组)进行Hp检测,并与7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进行对照,比较两者Hp阳性感染发生率和程度。结果:失眠组Hp阳性感染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感染程度(中重度)的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p感染与虚证失眠关系密切,可能是本病的发病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两种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内镜下胃黏膜的改变是否有特异性,探讨内镜下两种胃黏膜形态改变诊断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临床价值。方法:常规因上消化道症状来我院内镜中心做胃镜检查或接受定期检查的患者,根据内镜下的表现分为以下两组:第1组(斑点组):内镜下胃底或胃体黏膜表面见弥漫性黏膜下出血斑点的患者,在胃黏膜有出血点的区域取活检两块做病理加嗜银染色检测,且让患者进行C13呼气试验检测;第2组(颗粒组):内镜下胃窦黏膜表面呈弥漫颗粒样改变或粟粒样改变的患者,在该区域取活检两块做病理加嗜银染色检测,且让患者进行C13呼气试验检测。组织嗜银染色阳性者判断为胃Hp感染。根据病理结果将以上两组内部分为阳性组和阴性组,记录阳性组与阴性组的C13呼气试验结果的变化,并比较阳性组与阴性组的病理结果与C13呼气试验结果的差异,进而比较两组内镜下胃黏膜形态改变对Hp感染的诊断价值。结果:第1组(斑点组)Hp感染阳性的511例,Hp感染率为89.96%。第2组(颗粒组)Hp感染阳性的436例,Hp感染率为89.71%。第1组(斑点组)病理结果与C13呼气实验结果的比较发现两者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750、P=0.053)。第2组(颗粒组)病理结果与C13呼气实验结果的比较两者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9、P=0.719)。结论:内窥镜检查结果的结合可以提高诊断Hp感染的准确性,对Hp感染的诊断有较高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与中医体质的相关性。方法:对487例做14C尿素呼气试验检查Hp的患者,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判定患者中医体质类型,分析Hp感染与中医体质的关系。结果:气虚质、湿热质和阳虚质多见于Hp阳性患者,平和质多见于Hp阴性患者。结论:Hp感染与中医体质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溃得康颗粒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临床疗效。方法:选取Hp感染患者76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其中观察组予以溃得康颗粒治疗,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和克拉霉素治疗14d。停药4周后进行尿素酶呼气试验,观察治疗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疗程结束后随访4周后,行13 C-尿素酶呼气试验,两组转阴率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溃得康颗粒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是总有效率明显优于经典三联药物治疗。随访4周后,其幽门螺旋杆菌杆菌的根除率较高,并且不良反应较轻,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分析幽门螺杆菌试纸口腔幽门螺杆菌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我院从2011年3月到2012年3月收治的口腔扁平苔藓患者共530例。入选患者均需要进行幽门螺旋杆菌快速检验试纸进行口腔幽门螺旋杆菌的检查以及传统的氮素呼气试验对胃部的幽门螺旋杆菌进行检查。结果:胃部试验幽门螺旋杆菌的阳性率为76.4%,口腔试验中幽门螺旋杆菌的阳性率为87.0%,两组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另外采用幽门螺旋杆菌快速试纸对口腔幽门螺旋杆菌的检测阳性率为87.0%,其检测率相对较高。结论:幽门螺旋杆菌能够有效检测出口腔内部的幽门螺旋杆菌,并且口腔中幽门螺旋杆菌的阳性率要高于胃部的阳性率。因此需要注重口腔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其有可能是诱发胃部感染的一个主要的细菌存储位置。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戊己丸水煎液对C57BL/6小鼠感染幽门螺旋杆菌动物模型血清中NO含量的影响。方法:在复制C57BL/6小鼠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模型的基础上,分为戊己丸水煎液高、中、低剂量组、心胃止痛胶囊组和克拉霉素组以及正常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测定各组小鼠血清一氧化氮含量。结果:模型组血清NO较正常组均显著增加(P<0.05)。与模型组相比较,各治疗组血清NO均有所下降。其中戊己丸水煎液高剂量组、中剂量组、克拉霉素组与正常组没有差异。结论:戊己丸水煎液可明显降低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小鼠血清中NO含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儿童慢性腹痛的相关性,评价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在儿童慢性腹痛中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本院确诊慢性腹痛患儿128例。均采用尿素[13C]呼气试验查找幽门螺旋杆菌尿素酶抗体,结果阳性者提示存在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结果:128例慢性腹痛患儿中幽门螺旋杆菌检出阳性56例,阳性率43.75%,其中3~6岁11例,阳性率19.64%;6~10岁20例,阳性率35.71%;10~14岁25例,阳性率44.65%。结论:儿童慢性腹痛中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率较高,且随年龄增长感染率呈增高趋势,提示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儿童慢性腹痛密切相关,可能是导致儿童慢性腹痛的主要病原菌及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5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选择55例健康查体者作为对照组,测定两组受试对象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情况,利用统计学方法计算二者的相关性。结果:对照组患者血清Hcy水平均在正常范围内,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率为29.1%(16/55);观察组患者血清Hcy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率为85.5%(47/55),并且随着血清Hcy水平的升高,幽门螺旋杆菌阳性率呈增高趋势,Hcy水平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具有显著相关性(r=0.322,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Hcy水平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具有明显的相关性,提示了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可能影响机体脂类代谢,间接导致机体发生心脑血管性疾病,同时也提示了清除幽门螺旋杆菌可能成为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策略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荆花胃康胶丸联合兰索拉唑、呋喃唑酮、阿莫西林"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PU)的疗效和根除幽门螺旋杆菌(Hp)的效果.方法:将128例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8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给予兰索拉唑20 mg,2次/d,呋喃唑酮100 mg、阿莫西林500 mg,均口服,3次/...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幽门螺旋杆菌(HP)相关胃病不同中医证候患者胃黏膜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及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物-1(TIMP-1)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HP相关胃病患者5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中医证候不同分为脾胃湿热证组(n=23)、脾胃不和证组(n=18)和肝胃不和证组(n=17)。另选取同期来本院体检的健康志愿者2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不同疾病组HP感染率,不同疾病组和对照组胃黏膜炎症程度、MMP-2和TIMP-1表达水平,分析MMP-2和TIMP-1表达水平与HP感染、胃黏膜炎症程度的关系。结果:不同中医证型患者HP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胃黏膜炎症反应程度:肝胃不和证组>脾胃不和证组>脾胃湿热证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各组间胃黏膜MMP-2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IMP-1表达水平:脾胃不和证组>肝胃不和证组>脾胃湿热证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MP-2表达水平与HP感染无明显相关性(r=-0.085,P>0.05),与胃黏膜炎症反应程度呈负相关(r=-0.201,P<0.05)。TIMP-1表达水平与HP感染呈正相关(r=0.182,P<0.05),与胃黏膜炎症反应程度呈正相关(r=0.268,P<0.05)。结论:HP相关胃病不同中医证候患者发病机制可能与胃黏膜MMP-2、TIMP-1平衡紊乱有关,不同中医证候患者胃黏膜TIMP-1表达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12.
吴娅妮 《河南中医》2006,26(5):31-33
目的观察加味六磨汤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BRG)伴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1例患者随机分组,中药组41例口服加味六磨汤,西药组30例口服奥美拉唑、阿莫西林、甲硝唑、吗丁啉。结果两组治疗后主要症状、体征均明显好转,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在有效率、胃脘疼痛、胃脘烧灼感、胃脘部压痛的显效率、HP根除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中药组在腹胀、嗳气、呕苦吞酸的显效率明显高于西药组,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中药组不良反应率为4.8%,西药组不良反应率为36.7%,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加味六磨汤具有较好的杀灭HP、抑制胆汁反流的作用,不良反应少,可有效治疗BRG伴HP感染。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夏连抑幽胶囊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胃炎的疗效,系统地开发研究“经方”。方法:将HP感染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36例,用夏连抑幽胶囊治疗,对照组90例,用丽珠得乐胶囊治疗,均治疗4周,观察临床疗效,并作相应的动物实验。结果:临床结果显示夏连抑幽胶囊在改善临床症状,消除粘膜炎症,清除HP方面较对照组为优。  相似文献   

14.
刘睿  张薇  杨杰  张盈盈 《陕西中医》2020,(11):1539-1542,1547
目的:研究降逆胃舒汤对幽门螺杆菌感染致萎缩性胃炎病理评分的功效。方法:选取238例幽门螺杆菌感染致萎缩性胃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观察对象,入选患者遵循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配入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以常规西药四联疗法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疗法的基础上给予降逆胃舒汤治疗; 治疗3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HP清除率并随访6个月统计复发率,观察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胃黏膜胃镜征象积分、胃黏膜病理评分及血清胃泌素-17(G-17)、血清胃蛋白酶原Ⅰ、Ⅱ(PGⅠ、PGⅡ)、PGⅠ/PGⅡ比值(PGR)治疗前、后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各项中医证候、胃黏膜胃镜积分、病理评分及血清指标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中医证候、胃黏膜胃镜积分、病理评分及血清指标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 治疗后3个月时治疗组HP清除率为88.24%、对照组为73.11%,随访6个月治疗组复发率为3.81%,对照组为18.39%,两组HP根除率、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降逆胃舒汤能够提高幽门螺杆菌清除率并降低复发,更有效缓解幽门螺杆菌感染致萎缩性胃炎的各项中医证候,进一步改善患者胃黏膜病理评分与胃镜征象,更良好的调节患者血清指标。  相似文献   

15.
锡类散治疗消化性溃疡作用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选择经胃镜诊断为消化性溃疡活动期患者128例,经锡类散治疗4周后,血浆与胃、十二指肠粘膜组织前列腺素E2含量明显高于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后幽门螺旋杆菌转阴率为63.3%,且分布密度减低,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本研究结果表明,锡类散使溃疡愈合可能与该药促进胃肠粘膜组织合成PGE2增多和抑制HP的生长,繁殖以及清除有关,而不是由于抑制胃酸分泌和胃泌素释放所致。  相似文献   

16.
江南 《中医临床研究》2011,3(4):100-101
目的:探讨四种染色法在幽门螺杆菌检测中的应用及比较。方法:收集88例确诊为慢性浅表性胃炎及胃溃疡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分别采用Warthin-starry染色法、碱性品红法、改良Giemsa法和硼酸美蓝法检测胃粘膜幽门螺杆菌,比较这四种检测方法对幽门螺杆菌检测的阳性率。结果:与其他三种染色法相比,Warthin-starry染色法对幽门螺杆菌检测阳性率较高,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其他三种染色法相比,Warthin-starry染色法对幽门螺杆菌检测阳性率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黄芪含药血清能否有效抑制体外幽门螺杆菌(hel i cobact er pyl ori,Hp)空泡毒素(VacA)的活性,从而探讨其抗菌机制。方法:将HP菌株培养上清液制成粗制VacA蛋白,经倍比稀释后(1∶32~1∶1),选择1∶2滴度与不同浓度黄芪含药血清共同作用于胃癌SGC-7901细胞,观察胃癌细胞形态变化,采用中性红摄入法(NRU)评价空泡活性。结果:黄芪含药血清对VacA活性有显著抑制作用,含药血清小剂量组NRU检测其空泡活性A550=0.228±0.029,显微镜下计数空泡形成率为78.75%±8.539%,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随血清含药浓度的增加A550和空泡形成率逐渐降低;含药血清大剂量组A550=0.127±0.047,空泡形成率为32.25%±10.21%,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与阳性对照奥美拉唑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含药血清大剂量组与中剂量组A550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与小剂量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可见黄芪含药血清对空泡毒素的抑制作用具有浓度依赖性。结论:黄芪对HP VacA活性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该抑制作用具有一定的浓度依赖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采用不同的手术方法与抗幽门螺杆菌药物治疗难治性胃溃疡的疗效。方法:选择我科2008年5月~2010年12月应用手术联合抗幽门螺杆菌药物治疗的难治性胃溃疡患者45例为观察组,同期行药物保守治疗的45例患者为对照组,观察组接受手术联合抗幽门螺杆菌抗生素治疗,对照组只采用药物治疗。结果:两组疗效、幽门螺杆菌根除率、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出血、穿孔、感染、狭窄等并发症发生率比较,除感染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手术联合抗幽门螺杆菌治疗难治性胃溃疡效果好,能显著提高溃疡治愈率和幽门螺杆菌根除率,降低复发率和并发症发生率,从根本上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刘苓  谭庆华  周力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8(21):2492-2493,2495
目的探讨贵州省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患者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与胆汁反流、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服用情况间的关系。方法采用14C-尿素呼气试验将患者分为H.pylori阳性组(72例)及H.pylori阴性组(100例),比较2组内镜下胃黏膜损伤、胆汁反流情况以及NSAIDs服用情况。结果H.pylori阳性组口服NSAIDs者较H.pylori阴性组显著减少(P<0.05);NSAIDs致胃黏膜损伤中以口服传统NSAIDs类药物最为多见(42%);H.pylori感染与胆汁反流无关。结论我省H.pylori感染可能有拮抗NSAIDs相关性胃黏膜损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胃安散对幽门螺杆菌感染阳性治疗作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胃安散对幽门螺杆菌感染阳性的治疗作用。方法:对照组90例口服甲硝唑、阿莫西林、果胶铋,治疗组90例口服胃安散。结果:中医症状总有效率治疗组95.56%、对照组82.22%,两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中医单项症状疗效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中医症状积分及单项症状积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胃安散对幽门螺杆菌感染阳性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