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检测和分析2009年广东省甲型流行性感冒(流感)暴发流行期间首株甲型H1N1流感病毒血凝素(HA)基因.方法 对2009年广东省首例确诊的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咽拭子进行病毒分离,取细胞培养上清液提取病毒核酸,采用HA基因的特异性引物进行RT-PCR,PCR产物进行克隆、测序和同源性分析.结果 获得2009年广东省首株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HA基因,大小为1710 bp,命名为A/GuangzhouSB/01/2009(H1N1)HA,GenBank登录号为GQ268003.与疫情发源地近期报告的277株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HA基因比对,同源性为99.0%~99.8%;其中与美国报告的病毒株的同源性高达99.8%,与患者发病前曾到美国旅游的流行病学史一致.与25株中国季节性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HA基因比对,同源性为72.3%~85.6%.结论 2009年广东省甲型流感暴发流行期间首株甲型H1N1流感病毒与目前流行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同源性高,与中国季节性甲型H1N1流感病毒同源性较低.  相似文献   

2.
2009年3月,墨西哥暴发人感染流行性感冒(流感)疫情,并迅速在全球范围内蔓延.此次流感为一种新型呼吸道传染病,其病原为新甲型H1N1流感病毒,病毒基因中包含有猪流感、禽流感和人流感三种流感病毒的基因片段.世界卫生组织(WHO)初始将此型流感称为人感染猪流感,后将其重新命名为甲型H1N1流感.现对2009年5月24日至8月20日在温州市第二人民医院诊治的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与同期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的血常规及C反应蛋白(CRP)进行对比分析,并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李文耀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2011,17(3):185+187-185,187
甲型H1N1流感是一种新型呼吸道传染病,其病原为新甲型H1N1流感病毒株,病毒基因中包含有猪流感、禽流感和人流感3种流感病毒的基因片段。我院自2009年12月~2010年02月救治的20例甲型H1N1流感危重患者,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正甲型H1N1流感(Swine Influenza)是甲型(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猪或人的一种急性、人畜共患呼吸道传染性疾病。2009年开始,甲型H1N1流感在全球范围内大规模流行。2010年8月,世卫组织宣布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期已经结束。但近2年临床上仍可见散发病例。为了进一步认识本病,诊断本病,积极治疗及预防本病,现对2009年3月至2010年3月我院明确诊断为甲型H1N1流感的35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5.
自2009年4月确诊第一例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流感)患者以来,甲型H1N1流感已在世界范围暴发流行,尤其2009年11月至12月,重症病例及死亡病例明显增多[1-5].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导致的死亡病例分析发现,甲型H1N1流感病毒引起的肺部病变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占主导作用[6].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2009年上海地区人群流行性感冒(流感)的流行特征和流行期间甲型H1N1分离株基因和抗原的变异.方法 采集2009年上海地区哨点医院和学校聚集性流感样患者咽拭子标本,接种犬肾细胞(MDCK细胞)分离流感病毒,直接荧光免疫法鉴定流感病毒型,RT-PCR法鉴定亚型,对部分甲型H1N1流感病毒进行血凝素(HA)、神经氨酸酶(NA)等片段全基因测序,分析甲型H1N1流感病毒HA、NA等基因变异.结果 2009年上海地区冬春季人群流感中,季节性H1N1和H3N2流感同时存在,进入第32周时,甲型H1N1和季节性H3N2流感同时流行,第40周后主要是甲型H1N1流行.甲型H1N1流行株HA进化分析显示,不同区域、不同月份分离株互有穿插,上海地区分离株聚集成簇形成一个分枝,与西班牙、俄罗斯、丹麦等国的流行株接近.HA演绎推导氨基酸位点虽有变异,但都不位于抗原决定区域;NA基因演绎推导氨基酸位点未观察到274位点及与耐奥司他韦药物相关其他位点的变异;PB2蛋白氨基酸序列分析显示,第627位和第701位氨基酸分别是谷氨酸和天冬氨酸,为禽源流感病毒PB2蛋白氨基酸位点.结论 2009年上海地区冬春季人群流感,季节性H1N1和H3N2同时流行,夏秋季开始甲型H1N1、季节性H3N2在人群中同时流行,之后以甲型H1N1为主.甲型H1N1与早期分离株比较有一定变异,但尚未出现流行病学意义的抗原漂移株,仍表现为对人的高亲和力和低致病性特征.  相似文献   

7.
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流感)是由一种新型变异的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2009年3月以来,墨西哥、美国等相继暴发甲型H1N1流感疫情,并迅速在全球范围内蔓延.在我国,甲型H1N1流感早期呈散发流行,进入秋冬季节后,出现社区、学校等集体暴发流行的疫情不断增多.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2009年上海地区人群流行性感冒(流感)的流行特征和流行期间甲型H1N1分离株基因和抗原的变异.方法 采集2009年上海地区哨点医院和学校聚集性流感样患者咽拭子标本,接种犬肾细胞(MDCK细胞)分离流感病毒,直接荧光免疫法鉴定流感病毒型,RT-PCR法鉴定亚型,对部分甲型H1N1流感病毒进行血凝素(HA)、神经氨酸酶(NA)等片段全基因测序,分析甲型H1N1流感病毒HA、NA等基因变异.结果 2009年上海地区冬春季人群流感中,季节性H1N1和H3N2流感同时存在,进入第32周时,甲型H1N1和季节性H3N2流感同时流行,第40周后主要是甲型H1N1流行.甲型H1N1流行株HA进化分析显示,不同区域、不同月份分离株互有穿插,上海地区分离株聚集成簇形成一个分枝,与西班牙、俄罗斯、丹麦等国的流行株接近.HA演绎推导氨基酸位点虽有变异,但都不位于抗原决定区域;NA基因演绎推导氨基酸位点未观察到274位点及与耐奥司他韦药物相关其他位点的变异;PB2蛋白氨基酸序列分析显示,第627位和第701位氨基酸分别是谷氨酸和天冬氨酸,为禽源流感病毒PB2蛋白氨基酸位点.结论 2009年上海地区冬春季人群流感,季节性H1N1和H3N2同时流行,夏秋季开始甲型H1N1、季节性H3N2在人群中同时流行,之后以甲型H1N1为主.甲型H1N1与早期分离株比较有一定变异,但尚未出现流行病学意义的抗原漂移株,仍表现为对人的高亲和力和低致病性特征.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2009年上海地区人群流行性感冒(流感)的流行特征和流行期间甲型H1N1分离株基因和抗原的变异.方法 采集2009年上海地区哨点医院和学校聚集性流感样患者咽拭子标本,接种犬肾细胞(MDCK细胞)分离流感病毒,直接荧光免疫法鉴定流感病毒型,RT-PCR法鉴定亚型,对部分甲型H1N1流感病毒进行血凝素(HA)、神经氨酸酶(NA)等片段全基因测序,分析甲型H1N1流感病毒HA、NA等基因变异.结果 2009年上海地区冬春季人群流感中,季节性H1N1和H3N2流感同时存在,进入第32周时,甲型H1N1和季节性H3N2流感同时流行,第40周后主要是甲型H1N1流行.甲型H1N1流行株HA进化分析显示,不同区域、不同月份分离株互有穿插,上海地区分离株聚集成簇形成一个分枝,与西班牙、俄罗斯、丹麦等国的流行株接近.HA演绎推导氨基酸位点虽有变异,但都不位于抗原决定区域;NA基因演绎推导氨基酸位点未观察到274位点及与耐奥司他韦药物相关其他位点的变异;PB2蛋白氨基酸序列分析显示,第627位和第701位氨基酸分别是谷氨酸和天冬氨酸,为禽源流感病毒PB2蛋白氨基酸位点.结论 2009年上海地区冬春季人群流感,季节性H1N1和H3N2同时流行,夏秋季开始甲型H1N1、季节性H3N2在人群中同时流行,之后以甲型H1N1为主.甲型H1N1与早期分离株比较有一定变异,但尚未出现流行病学意义的抗原漂移株,仍表现为对人的高亲和力和低致病性特征.  相似文献   

10.
2009年3月开始在墨西哥和美国等地暴发了由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流感)病毒引起的甲型H1N1流感,该疫情在短期内迅速蔓延至全球[1-4].甲型H1N1流感病毒属正黏病毒科甲型流感病毒属,基因组约为13.6 kb,由大小不等的8个独立片段组成[ 5].本研究对1例甲型H1N1流感患者咽拭子样本进行病毒核酸检测和病毒分离培养,并分析所得病毒的血凝素基因(HA)和神经氨酸酶基因(NA)的特性.  相似文献   

11.
甲型H1N1流感病毒是A型流感病毒,携带有H1N1亚型猪流感病毒毒株,包含有禽流感、猪流感和人流感三种流感病毒的核糖核酸基因片断,同时拥有亚洲猪流感和非洲猪流感病毒特征。《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于2009年7月将甲型H1N1流感规定为乙类传染病,并采取乙类传染病的预防、  相似文献   

12.
2009年10月30日,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简称克州)阿克陶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向克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感网络实验室送来1例疑似甲型H1N1流感病例的临床咽拭子标本,对咽拭子标本进行RT-PCR检测,为甲型H1N1流感病毒阳性。10月31日,标本送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感网络实验室复测,仍为甲型H1N1流感病毒阳性,这是克州首例确诊的疑似甲型H1N1流感病例。  相似文献   

13.
甲型H1N1流感病毒是A型流感病毒,携带有H1N1亚型猪流感病毒毒株,包含有禽流感、猪流感和人流感三种流感病毒的核糖核酸基因片断,同时拥有亚洲猪流感和非洲猪流感病毒特征.<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于7月将甲型H1N1流感规定的乙类传染病,并采取乙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2009年11月6日-11月24日我院累计对160份呼吸道标本进行甲型H1N1流感检测,50例咽拭子标本核酸检测阳性(12例为确诊病例),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2009年广东省新型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NA)基因的进化及NA基因编码蛋白抗原性、酶活性位点、糖基化位点变异情况.方法 从2009年广东省新型甲型H1N1流感患者中分离到病毒毒株共69株,提取病毒总RNA,RT-PCR扩增NA基因,并测序分析;同时从美国国立生物技术信息中心基因库检索获得 52株不同年代、不同地域甲型流感病毒NA基因序列,用MEGA 4.0软件进行基因进化分析和氨基酸序列分析.结果 2009年广东省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NA基因与禽H5N1流感病毒同源性较高,为87.1%,潜在抗原位点氨基酸分布相同;所有毒株的酶活性中心位点高度保守;具有8个糖基化位点,其中5个位点有不同程度的氨基酸替换,但与2001年禽H5N1毒株的糖基化位点的氨基酸相同.结论 2009年广东省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NA基因与禽H5N1流感病毒高度同源,与NA抑制剂的特异性结合位点未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5.
2009年4月北美地区出现新甲型H1N1流感病例并在全球范围内广泛传播,我国2009-2010年及2010-2011年冬春季不断出现重症及死亡病例.现将北京朝阳医院隔离病房及呼吸科ICU收治的12例新甲型H1N1流感危重及死亡患者的临床特点和诊治过程报道如下.对象和方法 收集2009年11月20日至2011年3月30日收治的12例死亡的新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临床资料,诊断依据卫生部制定的"甲型H1N1流感诊疗方案(2009年试行版第三版)"[1],用实时逆转录PCR法检测患者呼吸道标本(包括咽拭子、鼻拭子、鼻咽或气管抽取物、痰)中的新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北京地区2009~2010年甲型流感的流行情况,为预防和控制北京地区甲型流感的流行提供依据。方法以解放军总医院作为哨点医院,用Real-ti me RT-PCR从流感样病例咽拭子中检测甲型流感病毒,监测甲型流感病毒在该地区的流行情况。结果 2 134份标本中甲型流感病毒阳性575份,阳性率为26.94%,其中甲型H1N1占46.26%,季节性H3N2型占40.70%,H1N1型占3.30%,未分型占9.74%。甲型流感病毒感染者年龄分布峰值在20~30岁之间,感染时间分布的2个峰值在第37周和47周,分别以H3N2型和甲型H1N1流感病毒为主。结论 2009~2010年北京地区流行的甲型流感病毒以甲型H1N1为主,其次是H3N2,甲型H1N1取代了季节性H3N2流感病毒在冬季的流行。应加强对甲型流感病毒的监测,密切关注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抗原变化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离目前流行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对其进行基因序列测定和遗传变异分析,为研究病毒进化、致病性、流行规律及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MDCK细胞、SPF鸡胚和RT-PCR方法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进行分离、鉴定,并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和分子进化分析。结果从疑似甲型H1N1流感临床标本中分离得到1株甲型H1N1流感病毒,命名为长春株(A/Changchun/01/2009(H1N1)),基因序列及分子进化分析显示该毒株与2009年大流行的甲型H1N1毒株高度同源,属于流行分支2。相对流行分支1(北美流行株A/California/07/2009(H1N1)),PB2、HA、NA分别出现2个、7个和4个氨基酸的差异。结论甲型H1N1流感病毒长春株与2009年大流行的甲型H1N1毒株高度同源,属于流行分支2,与流行分支1相比存在变异。  相似文献   

18.
2009年3月18日首先在墨西哥出现的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流感)[1],目前已在全球蔓延.经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鉴定,致病源为发生基因重排(re-assortment),同时含人、禽、猪流感病毒核酸序列的新型H1N1甲型流感病毒(novel swine-origin influenza A H1N1 virus,S-OVI)[2].本资料总结上海市指定的甲型H1N1流感收治医院55例重症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诊治经过,为重症患者的诊治提供临床经验.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2009年度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流感)病毒的检测情况和血凝素(HA)基因变异情况.方法 选择国家级流感监测哨点医院以及暴发疫情的疫点,采集流感样病例的鼻咽拭子标本,通过实时(RT)-PCR进行病毒分型及甲型H1N1流感病毒检测,对阳性标本采用狗肾细胞(MDCK)进行病原分离,采用红细胞凝集试验测定病毒效价,用血凝抑制实验进行型别鉴定,通过RT-PCR扩增毒株HA1片段的基因并进行序列测定,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进行序列分析.结果 共检测咽拭子样本996份,其中核酸检测阳性病例包括甲型H1N1 337份,季节性H1N1亚型1份,季节性H3N2亚型67份,B型12份,流感核酸检测阳性率为41.87%,其中甲型流感核酸检测阳性率为33.84%.分离出甲型H1N1病毒36株,选择18株.测序成功的10株甲型H1N1流感病毒在多个氨基酸位点发生变异,与疫苗株A/California/07/2009(H1N1)比较,有6个位点发生突变,其中1个位点位于抗原决定簇的B区.结论 2009年度分离到的流感病毒株中以甲型H1N1为绝对的优势毒株,毒株的血凝素基因与世界卫生组织(WHO)提供的疫苗株相比有变异,与疫苗株相比,抗原决定簇B区有改变,但关键位点第222位没有变化.  相似文献   

20.
2009年4月初开始在墨西哥和美国暴发的猪流感病毒H1N1(swine-origin influenza A virus,S-OIV)流感,后经世界卫生组织(WHO)更名为"甲型H1N1流感病毒",这种流感病毒迅速蔓延全球,再一次考验世界,暴发新流行性疾病的威胁依然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