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七十年代初,人造金刚石钻头在我国推广应用于生产,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与此同时,国外许多先进国家也大量使用人造金刚石取代天然磨料制造金刚石钻头,因此,普遍重视人造金刚石钻头制做技术的研究.尤其是在目前仍然以烧结法为主要手段来制做金刚石钻头的情况下,对于如何保护金刚石的强度,改善钻头胎体性能,就成为人们所关注的重要环节.而电火花烧结技术,正是解决上述问题的一项有希望的新工艺.  相似文献   

2.
过去,我们和其他一些单位,都是用高氯酸氧化方法净化人造金刚石中的非金刚石碳.存在的问题是:在高氯酸氧化碳的过程中,温度高,反应烈,易燃易爆;而且产生大量有害气体;成本也高.在国外资料的启发下,我们研究试用硫酸、硝酸代替高氯酸净化人造金刚石中的非金刚石碳的新工艺,获得较好的效果.这种方法基于非金刚石碳在280℃时与硫酸和硝酸作用,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和可溶于水的苯六甲酸而与人造金刚石分离.此法已在1978年有关专业会议上作过介绍.工艺流程如下:取摇床精料(约含非金刚石碳20~50%)置入锥形瓶(或烧杯,下同)中,然后加入硫酸、硝酸混合液(硫酸:硝酸=9∶1或10∶1).  相似文献   

3.
1975年我们学习上海砂轮厂中频热压人造金刚石钻头的经验,于1976年在湖北探矿厂试制第一批人造金刚石钻头,由于胎体不耐磨,钻头寿命短.在试制第二批钻头时,我认为980℃烧结温度过高,会降低人造金刚石强度,提出降低烧结温度的试验.5、7、9号钻头烧结温度仍用980℃,6号钻头用950℃,烧结后测定胎体硬度,5号钻头HRC40,7号钻头HRC3,9号  相似文献   

4.
《探矿工程》1977,(1):18-19
为了适应勘探工作迅速发展的需要,充分利用金刚石资源,进一步降低小口径钻进的成本,在当前,回收旧钻头的金刚石再加以充分利用,具有重要意义。过去本刊曾介绍过天然金刚石回收的方法,现在再将河南地质局三队回收人造金刚石的方法予以介绍,供各队或其他有关单位参考。  相似文献   

5.
基辅超硬材料研究所研制成功用人造金刚石或用非常细粒天然金刚石镶制的КАИ型金刚石钻头.所用人造金刚石的粒度为0.2~0.4毫米,天然金刚石为0.4~0.6毫米.目前生产的人造金刚石按其质量分为五种标号:ACO、ACΠ、ACB、ACK和ACC.前三种标号的人造金刚石(即一般的、普通强度的和高强度的)均为一些晶体与形状不规则的连晶体,已成功地应用于制造金属加工研磨工具.ACK与ACC标号的人造金刚石强度  相似文献   

6.
在制造金刚石钻头的过程中,金刚石是在石墨模具中或气体的保护下与其它材料如:金属材料或非金属材料在高温下(900℃~1260℃)烧结成型,在烧结过程中金刚石的高温特性及热稳定性变化如何,尚无实际资料。因此我们认为弄清经高温烧结后金刚石强度的变化情况,对改进和提高金刚石钻头质量是有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决天然金刚石供应不足的问题,冶金地质系统与有关协作单位,遵照毛主席"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教导,最近几年重点进行了人造金刚石钻进技术的实验、研究工作,取得了不少的成绩.我们机台从1971年开始,分别在芳畈、团山沟、灵乡等矿区进行了人造金刚石地表钻进试验,通过几年的实践,我们体会到小口径金刚石钻进比钢粒钻进具有许多优点.在过去几年里,我国在天然金刚石和人造金刚石地表钻进中,转数始终较低,均为300~500转/分,钻头使用寿命也短.特别是人造金刚石钻头,由于单晶粒度(孕镶钻头上)较细,在低转数下,更难充分发挥其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世界各地的人造金刚石产量增加很快。1960年人造金刚石的世界总产量为200万克拉,到1969年达到4,000万克拉,十年中增产了20倍。国外已将人造金刚石用于地质钻探,而且取得良好的效果。一些工业比较发达的国家,广泛采用热压法制造金刚石钻头,这种方法的优点是:1.钻头质量好,胎体能按设计要求保证几何形状,在烧结过程中不会产生膨胀、收缩、变形等现象,包裹金刚石牢固;  相似文献   

9.
一、概述以往对于钻进硬或坚硬岩层的金刚石钻头进行了不少工作,而且取得了很大成绩。但对于适用于钻进软—中硬岩层的金刚石钻头,进行的工作不多。尤其是采用金刚石钻进软岩,仅限于使用价格较高的天然金刚石表镶钻头。这不仅资源紧缺,而且也不适应金刚石钻探新形势的要求。因此,立足于国内资源,充分利用现有的人造金刚石粉末烧结体研究和制造钻  相似文献   

10.
人造金刚石单颗粒抗静压强度(以下简称强度),是我国目前鉴定人造金刚石质量优劣,识别金刚石合成工艺好坏的主要参数之一。由于金刚石粒度细、晶体形状差异较大,在数以万计的金刚石产品中,如何正确测定和计算好人造金刚石的强度,对于正确评价金刚石的合成工艺、合理使用人造金刚石都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认为在数以万计,其质量分布很不均匀的金刚石颗粒中,要使测得的强度值接近它  相似文献   

11.
由于人造超硬材料各向同性的力学性质比天然金刚石好,所以这种材料在苏联钻井碎岩材料中得到了迅速发展,并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果。先后研制成功并用于生产上的超硬材料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人造金刚石:单晶人造金刚石有ACO、ACD、ACB、ACK、ACC(ACKC)、ACM和ACCH,其中ACK和ACC的强度超过了天然金刚石。聚晶金刚石有ACB、ACпK,CB,CBC和CBCп,其强度与ACK、ACC相近,但冲击韧性大、脆性小。  相似文献   

12.
人造金刚石锯片刀头烧结过程中的温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存印 《矿产与地质》1994,8(4):297-298
从人造金刚石锯片刀头烧结的基本原理出发,较为详细地分析了刀头烧结过程中的温度分布及其对烧结质量的影响,并对烧结中出现的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探矿工程》1977,(5):46-50
几年来,用国产人造金刚石代替天然金刚石相继研制成功热压法、冷压浸渍法和无压浸渍法制造金刚石钻头和扩孔器的新工艺,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因上述方法均需经过1000℃左右的高温烧结,金刚石颗粒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性能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14.
《探矿工程》1976,(4):50-51
截至目前,在世界范围内, 主要采用天然金刚石制造地质钻探用钻头。在世界天然金刚石产量中,近七分之一用于钻探。由于天然金刚石资源有限,开采困难,许多国家大力发展人造金刚石工业。1970年世界人造金刚石产量达4700万克拉。  相似文献   

15.
英国在矿山勘探中采用的金刚石钻头有表镶式天然金刚石钻头、孕镶式天然金刚石钻头和孕镶式人造金刚石钻头。表镶钻头用的天然金刚石,按范摩普(L.M.VANMOPPES)公司分为八类(见表1)。  相似文献   

16.
一九七五年底,我们到上海学习上海砂轮厂中频热压人造金刚石钻头的经验,于一九七六年在湖北探矿厂开始试制第一批人造金刚石钻头,到第一地质大队试验,由于胎体不耐磨,钻头寿命短。在试制第二批(四个)人造金刚石钻头时,我认为980℃烧结温度过高,会降低人造金刚石强度,我提出要降低烧结温度到950℃,就议定用两种烧结温度,五、七、九号钻头烧结温度仍用980℃,六号钻头改用950℃。烧结后测定胎体硬度,五号钻头HRC40;七号钻头HRC34;九号钻头HRC33;六号钻头HRC30。根据上海砂轮厂的经验采用63号配方的胎  相似文献   

17.
人造金刚石聚晶地质岩心钻头是我院从1973年以来,应用粉末冶金热压法表镶研制成功的,是金刚石地质岩心钻头的新产品。进行了大量的探索性试验,生产试验和生产应用,获得了良好的钻探效果,提高了钻探经济效益。为进一步推广应用聚晶钻头,我们总结了一套使用经验,帮助广大操作者及时掌握,将摘要介绍如下:(1)人造金刚石聚晶:又称金刚石聚合体,或称金刚石烧结体。聚晶分生长、爆炸、静压。静压聚晶是以40微米以细的人造金刚石微粉,与结合剂成分均匀混合,装入石墨模具内,置于金刚石合成压机的腔体内,经高温高压烧结而成。具有各…  相似文献   

18.
通过热压孕镶人造金刚石钻头的生产实践,逐步认识到作为胎体材料的金属粉料的氧化对钻头性能有严重影响.因此,研究金属粉料的氧化影响.退火还原工艺、防氧化措施等对提高钻头的质量甚为重要.一热压孕镶金刚石钻头对胎体性能的要求及影响胎体性能的主要因素热压钻头的烧结属于有液相存在的热压烧结过程.所用材料为多种金属粉末,分别作为骨架成分和粘结成分,经热压烧结成胎体,用来破碎岩石的金刚石为胎体所包镶.所以胎体的性能是决定钻头质量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我们致力于适用制造地质钻头的人造金刚石品种的研究,先后将普通黄色人造金刚石(简称普通金刚石)和含硼黑色人造金刚石(简称黑色金刚石)用来制造地质钻头。由于黑色金刚石的优良性质,在用于制造地质钻头时收到了良好的钻进效果与经济效果,受到了用户的欢迎与重视。  相似文献   

20.
八十年代世界上钻探切削具已进入以人造金刚石及其复合材料为主的新时期,人造金刚石复合材料则是继人造金刚石单晶之后发展起来的新型超硬材料。在某些领域已取代天然金刚石并正在争夺硬质合金的传统市场.国外有人对这一产品的发展称之为切削研磨材料的一次革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