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视觉电生理改变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燕  袁鹂 《眼科新进展》2000,20(5):328-330
目的 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视觉电生理改变。方法 对28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56只眼VEP、ERG的改变进行观察。结果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视觉电生理有异常改变,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无眼底改变患者,已出现VEP N75波替伏期显著改变(P〈0.05),ERGb波替伏期亦有显著改变(P〈0.05)。结论 提示视觉电生理检查作为客观的视觉功能检查法,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视网膜病变具有早期诊断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酒精中毒致视网膜色素上皮损伤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急慢笥酒精中毒后视网膜色素上皮损伤情况。方法 对9例(18眼)急慢性酒精中毒患者进行了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及视觉电生理(ERG,VEP)检查。结果 2例(4眼)急性酒精中毒者经药物治疗后视力完全恢复,1例(2眼0FFA见双眼底视网膜色素上皮弥漫性损伤。慢性酒精中毒6例12眼经药物后FFA为双眼底视风纱上皮炎改变,ERG,VEP无好转。结论 急性酒精中毒引起的眼部改变大多时恢复,慢性  相似文献   

3.
综合视觉电生理检测对白内障术后视功能恢复的评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评价术前综合视觉电生理检测在判断白内障手术视功能预后中的作用。方法 白内障患者315例(408眼)术前常规检测图形翻转视觉诱发电位(PVEP)、红蓝光视网膜电图(FERG)和视网膜电图的振荡电位(OPs)。正常对照组162例(266眼)。术后检查眼底,术后3mo查矫正视力。结果 术后矫正视力≥0.5(Ⅰ组)和〈0.5(Ⅱ组)者与对照组相比,术前PVEP的P100波振幅均下降、潜伏期均延长,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视网膜色素变性(RP)患者的视觉电生理改变。方法 对110例220只眼视网膜色素变性患者进行P-VEP、F-ERG检查。结果 RP患者P100波潜时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延长,振幅则明显降低。b波的振幅与病程长短、视力的降低程度、年龄大小有关,统计学处理有非常显著性差异。结论 随着病程延长、年龄的增加、视力的降低,b波呈熄灭型的患者增加,表现视网膜损害程度加重。  相似文献   

5.
评价因注射针头等针刺所造成的角膜穿孔伤及外伤性白内障的视觉电生理检查结果。方法对15例视觉电生理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包括受伤眼与对侧眼的ERG,F-VEP及OPs波。结论眼前段的针刺伤可引起视觉电生理检查结果的明显异常,故应考虑其累及眼后段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视觉诱发电位在视神经挫伤诊断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2  
目的 探讨视神经挫伤后的视觉诱发电位(VEP)的异常率、挫伤程度及预后估计。方法记录单眼挫伤患者的伤眼、对侧眼及治疗后伤眼的视觉诱发电位(VEP)。结果 (1) 挫伤眼各视力组VEP异常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随挫伤眼视力的下降而增高。(2)挫伤眼矫正视力〈0.1者VEP异常更明显,且预后差。结论 VEP是视神经 失伤早期诊断、判断预后的客观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在眼球钝挫伤后主诉视力减退而临床检查没有阳性体征患者的医学鉴定中 ,视觉电生理检查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 5 0例 (5 0只眼 )眼挫伤患者进行了视觉电生理检查。结果 除 2例 VEP异常外 ,其余 4 8例的 F- ERG、F- VEP、P- VEP均正常。 VEP异常 2例在 3个月后复查眼底视乳头呈苍白色 ,其它 4 8例中有 4 0例复查时视力在正常范围 (包括矫正视力 )。 8例没来复查。结论  VEP检查在视力减退的医学鉴定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了进一步评价弱视治疗前后全视野图形反转视诱发电位P100波变化。方法随机选择29例(58眼)弱视儿童及30例正常儿童,两组年龄均4~12岁,采用Nomadle电生理仪进行电生理检查。结果发现弱视组PR-VEPP100振幅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潜伏期则比正常对照组明显延长。弱视经治疗后,其视力达09~10时,PR-VEPP100潜伏期与治疗前的P100潜伏期比较明显缩短。结论弱视儿童的PR-VEPP100振幅降低,P100潜伏期延长。弱视经治疗,视力达基本正常时P100潜伏期可以逆转;但VEP振幅恢复不明显  相似文献   

9.
王梅  葛坚  刘嫣芬  蓝育青 《眼科研究》2000,18(6):536-538
目的 比较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术(OCT)测量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与视觉电生理检查在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早期损害中的敏感性并分析其间相互关系。方法 对早期、进展期或晚期POAG患者26例(50眼)联合进行OCT及PERG、PVEP和OPs的检查。结果 OCT测量RNFL厚度在POAG早期中的异常率为40.91%,低于PERG(78.95%)和PVEP的异常率(64.64%),高于OPs(28.57%)。RNFL百度与PVEP和PERG振幅显著正相关,与PVEP潜伏期负相关,与OPs总值不相关。结论 联合OCT测量RNFL厚度与视觉电生理检查更有利于青光眼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0.
应用视觉电生理检测设备,采用半视野PVEP瞬态图形翻转方法进行检测。选择正常体验志愿者30人和经临床疑诊为垂体肿瘤后经CT确诊的病人20例,分别进行半视野PVEP检查,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组的半野PVEP检测在统计学上有显著差异。从而证实了垂体瘤病人的半视野PVEP的P100波潜伏期、振幅均出现明显差异,因此半视野PVEP检测可以做为早期垂体瘤病人的临床量化指标。  相似文献   

11.
视觉电生理检查在眼挫伤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视觉电生理检查在眼挫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999年3月-2000年9月无屈光间质障碍的眼挫伤患者31例34眼,除了常规视力、诊断性验光、裂隙灯及眼底检查外,全部做了视觉电生理检查,包括视网膜电流图(ERG)、眼电图(EOG)及视诱发电位(VEP)。结果 凡伤后视力下降,用其他临床检查方法无法解释或眼前段及眼底未见明显异常者,视觉电生理检查均有异常。结论 电生理作为一种判断视功能的客观检查方法,对眼挫伤患者的视功能检测以及临床治疗、随诊观察和预后判断等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应用视觉电生理检查探讨眼眶骨折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视功能的改变特点。方法记录54例眼眶骨折患者受伤原因后对其进行详细的眼科检查,按国际标准对受伤眼和健康眼进行视力检查、电生理检查、眼眶CT检查等。用未受伤眼为对照组,用SPSS软件中配对样本t检验分析受伤组和对照组的电生理检测结果。结果眼眶骨折会造成受伤眼视力明显下降,视觉电生理检查出现受伤眼的F-ERG的a波、b波振幅、P-VEP的P_(100)振幅与未受伤眼相比明显下降(P<0.01),P-VEP的P_(100)峰时与未受伤眼相比明显延迟(P<0.05)。结论眼眶骨折会对受伤眼的外观和视功能同时造成明显的影响,F-ERG a波、b波振幅的变化和P-VEP P_(100)振幅、峰时的改变能客观地反映外伤后视网膜和视神经受损害的情况。  相似文献   

13.
幼儿皮质盲的视觉诱发电位分析及预后判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使用DANTECCANTATA1500型肌电/诱发电位仪对13例皮质盲幼儿进行视觉诱发电位检测。结果是所有患儿的VEP均有不同程度的异常,波形平坦,或波幅降低和潜时延长;其中仅8例患儿可记录到VEP,经治疗后他们的视力有不同程度的恢复;另5例患儿记录不到视觉诱发电位,经治疗后视力没有改善。结果提示:视觉诱发电位检测作为一种客观的视功能检查方法,对皮质盲的诊断和预后判定可作为一种客观的测试手段。  相似文献   

14.
对眼球钝挫后主诉视力减退而临床检查没有阳性体征患者的医学鉴定是比较困难的。我们对23例(29眼),这类患者进行了视觉电生理检查。结果表明除1例1眼视觉诱发电位异常外,其余22例的闪光视网膜电图、闪光视觉诱发电位和图型视觉诱发电位均正常。视觉诱发电位异常1眼在3个月后复查眼底时发现视乳头呈苍白色。其它22例中有16例复查时视力在正常范围(包括矫正视力)。6例没来复查。我们的结果表明视觉诱发电位检查在视力减退的医学鉴定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应用临床电生理手段对斜视性弱视的中枢及外周损害作一些探讨。方法使用丹麦Evomatic4000型电生理仪,全视野翻转棋盘格作刺激,选择90’、46.6’、20.7’三种空间频率,P-ERG与P-VEP同步记录的方法,对23例单眼斜视性弱视儿童进行电生理检测,弱视眼P—ERG记录使用双眼注视、注视标调整寻找b波最大振幅的方法,并与正常对照组儿童进行比较。结果弱视眼P-VEPN75潜伏期、P100潜伏期较正常儿童组延长,P100振幅较正常儿童组降低。弱视眼P-ERG与正常儿童组比较并无明显异常。结论斜视性弱视的损害、神经传导的时间延迟主要发生在视觉通路视网膜以上的部位,视网膜并无明显受损。  相似文献   

16.
儿童弱视P-VEP和V-EOG的检测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 探讨弱视的发病机制, 寻求一种客观评价幼儿视功能及预测弱视疗效的手段。方法 对正常组(64 只眼) 、弱视组(128 只眼) 及治疗组(59 只眼) 行图形视觉诱发电位和视觉眼电图联合检测, 其结果用统计学方法分析。结果 弱视眼P1 波较正常眼潜伏期延长、振幅降低, 弱视眼治疗后有效组视功能好转不仅表现在视力提高, 同时也客观反映在P1 波潜伏期缩短、振幅增加; 弱视眼EOG 峰电位和Arden 比值均较正常眼偏低, 将分别记录的P- VEP 和V- EOG 进行相关分析,结果示P1 波潜伏期与峰电位存在负相关。结论 说明弱视儿童视觉传导通道障碍, 视觉中枢存在发育和功能异常, 如不早期发现和矫治会发生形态学改变; 说明弱视治疗影响视觉中枢神经元功能及在人类的幼年视觉中枢有相当大的可塑性, 提示弱视早期发现和矫治的必要性, 临床视觉电生理是检测弱视儿童视功能的一种客观手段。  相似文献   

17.
视觉电生理在眼外伤司法鉴定中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视觉电生理检查在眼外伤司法鉴定中的意义。方法:对5年中进行司法鉴定的眼外伤197例进行分析,其中单眼外伤180例,双眼外伤17例,共214眼。包括眼挫伤、视神经挫伤及眼球穿孔伤等。视觉电生理检查主要是视网膜电图和视觉诱发电位,后者根据视力采取图形或闪光刺激。结果:212眼(99.07%)与最后诊断相符。主观视力与电生理结果一致者167眼(78.04%),主观视力与电生理结果不一致者47眼(21.96%)。结论:电生理检查结果与最后诊断和损伤程度基本一致。可为眼外伤司法鉴定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玻璃体切除术前视觉电生理测定的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对玻璃体视网膜病变患者于玻璃体切除术前行视觉电生理测定,以探讨其对患者预后的诊断价值。方法对因眼外伤、视网膜脱离、视网膜血管疾患等导致玻璃体出血或混浊的82例患者在玻璃体切除术前行视网膜电图(electroretinogram,ERG)及视诱发电位(visualevokedpoten-tial,VEP)测定,并与术后两周的视力进行比较分析。结果82例中,玻璃体切除术前ERG测定值正常者6例,轻、中度降低者37例,严重降低或记录不到者39例;在后者中,术后视力无改善或减退者分别为23例及6例,与正常ERG者术后4例进步、2例不变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术前ERG随不同病因有所区别。对术后视力差者的术前ERG及VEP也作了分析。结论玻璃体切除术前行视觉电生理测定有助于对患者术后的视力改变及疗效进行预后评估。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中浆)的图形视网膜电图(PERG)和图形视诱发电位(PVEP)的表现。方法:检查92例(120眼)正常人、51例(52眼)中浆患者的PERG和PVEP。结果:患眼的PVEP的P100潜伏期和PERGb波潜伏期延长,PVEP的P100振幅和PERG的b波振幅降低,中浆病情重、视力下降明显者,PVEP和PERG的潜伏期均延长明显,波幅亦下降明显。四个观察指标中,以P100潜伏期改变最明显。结论:中浆患者的PERG和PVEP均有改变,有时较视力更敏锐,可客观反映中浆患者的视功能,检查以PVEP更为简便有效。  相似文献   

20.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PERG和PVEP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中浆)的图形视网膜电图(PERG)和图形视诱发电位(PVEP)的表现。方法:检查92例(120眼)正常人、51例(52眼)中浆患者的PERG和PVEP。结果;患眼的PVEP的P100潜伏期和PERGb波潜伏期延长,PVEP的P100振幅PERG的b波振幅降低,中浆病情重,视力下降明显者,PVEP和PERG的潜伏期改变最明显。结果:中浆患者的PERG和PVE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