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 毫秒
1.
针对免疫入侵检测中实值空间存在的问题,借助免疫细胞的表位组织形式和离散拓扑理论,提出一种新的形态空间表示法—–邻域表示法.该方法利用数据的集合特性,采用空间中互不相交的邻域表示自体/检测器,并设计匹配策略和检测算法.实验表明,邻域空间可以较好地弥补实值空间的缺陷,提高检测器生成效率,改善系统整体检测效果. 相似文献
2.
3.
有效的检测器生成算法是异常检测的核心问题, 针对现有算法存在检测率低、匹配阈值固定、检测器集合庞大等问题, 本文提出了基于多种群遗传算法的检测器生成算法, 根据形态学空间的分析和覆盖问题原理, 自体集根据特征进行划分, 各个种群根据划分独立按遗传算法进化, 最后求得所有检测器种群的并集得到成熟的检测器. 所提出的算法有效降低检测器的冗余度, 减少检测器规模, 保持检测器的多样性; 并利用 maxSelf 实现匹配阈值 r 的自适应, 适用于多种匹配规则, 减小了阈值设置的局限性, 给出了算法的检测率高于传统算法的理论证明, 并通过实验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另外, 通过统计算法的时间复杂度, 证明算法时间复杂度没有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4.
自适应检测器生成算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小生境策略的否定选择算法利用在搜索空间中计算检测器之间的海明距离,构建小生境;一个与亲合力函数相关的适应度函数的提出,能更客观地反映各检测器的匹配能力,即能更准确地反映检测器集合的检测能力;利用进化策略,进行遗传操作,而生成多样性和通用性的最佳检测器集.同时该算法可以减少生成检测器的时间开销. 相似文献
5.
基于可达邻域的异常检测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可达邻域的概念,定义了基于可达邻域的异常RN-Outlier。给出了RNOF异常检测算法,克服了异常检测算法常被参数依赖和参数扰动所困扰的缺点。仿真数据集和真实数据集的实验表明,该算法的性能超过了经典的LOF和LSC算法,降低了参数依赖和参数扰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离群点的查找算法主要有两类:第一类是面向统计数据;把各种数据都看成是多维空间;没有区分空间维与非空间维;这类算法可能产生错误的判断或找到的是无意义的离群点;第二类算法面向空间数据;区分空间维与非空间维;但该类算法查找效率太低或不能查找邻域离群点。引入熵权的概念;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熵权的空间邻域离群点度量算法。算法面向空间数据;区分空间维与非空间维;利用空间索引划分空间邻域;用非空间属性计算空间偏离因子;由此度量空间邻域的离群点。理论分析表明;该算法是合理的。实验结果表明;算法具有对用户依赖性小、检测精度和计算效率高的优点。 相似文献
7.
提出了一个基于邻域密度的异常检测方法,它能处理混合数据的异常值。在该方法中,样本的异常指标被定义为该样本的邻域大小和该样本的平均邻域密度的加权和。为了验证提出的方法,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新提出的方法适用于混合数据,并且比其他检测方法更有效。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基于免疫的网络入侵检测系统中检测器的生成效率,减小计算量.对Forrest的否定选择算法(NSA)进行改进,提出候选检测器集的生成不再采用随机方式,而通过对两个数据集(一是已有的合格检测器集,二是自我数据集)进行变异来产生,即利用部分已有的检测结果反馈生成成熟检测器.改进算法提高了候选检测器成为成熟检测器的比率,实验结果表明了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针对现有入侵检测系统的不足,在对入侵检测技术和生物免疫原理比较的基础上,引入并利用可疑度的概念,将基于主机和基于网络的入侵检测系统结合起来,提出了一种基于免疫原理的混合式入侵检测模型。该模型参考免疫系统的分层机制,模拟其否定选择、科隆选择及直接被动免疫过程,并对自我集的实时流定义方法,检测元的生命周期等作了说明。 相似文献
10.
一种基于多级否定选择的入侵检测器生成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中给出一种改进的基于人工免疫入侵检测系统的否定选择算法。首先是用多级否定选择算法生成不同检测尺度的成熟检测器,然后为了模仿人体免疫系统中的第二次应答机制,引入了记忆检测器的概念及相应的算法,结合亲和力成熟与体细胞突变等方法,将成熟检测器提升为识别率极高的记忆检测器。 相似文献
11.
针对传统的基于二进制的混沌否定选择算法在检测器生成阶段对混沌映射产生的混沌序列离散化生成的候选检测器,不利于知识和数据的分析,也会造成检测器集生成速度慢及检测效率低等问题,提出了基于实值的混沌否定选择算法.引入混沌理论,采用混沌特性更好的自映射构造n维混沌映射生成候选检测器中心点,改进了传统的检测器生成机制,更适合处理高维空间问题;对原有的V-detector算法进行了优化,通过定向移动与计算几何中心相结合的思想确定检测半径.旨在满足预期覆盖率条件下尽量使半径取值最大化,扩大检测器集的覆盖范围,减少检测器数量.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提高了检测器集的生成速度和检测效率.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16.
异常检测中正常行为规则性的度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异常检测是防范新型攻击的基本手段,正常行为的规则性是影响检测能力的基本因素.在使用信息熵作为分析工具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度量异常检测中正常行为规则程度的方法,并将这种方法用于对两个异常检测实例的分析,从理论上分析了如何改造特征以获得更多的规则性信息.在此理论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的数据类型提出了两种新的异常检测算法. 相似文献
17.
18.
通过分析已有实值负选择算法检测率不高的原因,提出一种通过鉴别边界自体样本的改进负选择算法,以提高对检测黑洞的覆盖事.给出算法的改进思想、具体实现过程及优势分析.采用人工合成数据集2DSyntheticData和实际Biomedical数据集对算法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检测率较高,所需的检测器数量较少,综合性能较... 相似文献
19.
杜海娟 《计算机与数字工程》2010,38(7):125-127,185
文章首先对入侵检测的定义一些基本概念和原理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介绍,然后通过对动态克隆选择算法进行的研究和分析,发现该算法在生成未成熟检测器过程中存在不足,对其采用了r连续匹配位反向变异方法。经过验证分析证实了改进后的算法的确加大了成熟检测器集覆盖的检测空间。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