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化疗药渗漏性损伤的护理现状   总被引:40,自引:1,他引:39  
静脉注射化疗药物是肿瘤综合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临床应用非常广泛。根据有关资料报道,采用静脉注射细胞毒药物者发生渗漏性损伤的可能性为4.65%[1]。长期以来,临床上多认为化疗药物渗漏系护理操作不当所致,如穿刺不当、针头部分位于血管外、固定不牢等,片面地把渗漏性损伤归结于护理差错。但是在临床上观察到部分化疗药物渗漏时,针头确在血管内,口血很好,且多发生在注射局部及沿血管向心走行方向,其中以老年人及多次使用化疗药的病人发生渗漏较多,个别病人系化疗药所致局部过敏反应、为了提高人们的认识,最大限度地降低化疗药…  相似文献   

2.
化疗药渗漏引起组织损伤的机理和防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肿瘤的综合治疗中 ,静脉注射化疗药物进行联合化疗是不可缺少的一种主要治疗手段。临床应用非常广泛 ,由于化疗药物属细胞毒药物 ,有较强的刺激性 ,对机体组织造成不同程度的毒性反应。细胞毒药物不慎外漏外渗于血管外 ,轻者局部有强烈的红肿灼痛感 ,严重者可造成局部组织坏死以及神经、肌腱和关节损害等 ,即渗漏性损伤。长期以来 ,临床上多认为化疗药渗漏系护理操作不当所致 ,如穿刺不当、针头部分位于血管外、固定不牢等 ,片面地把渗漏性损伤归结于护理操作技术上。但是 ,临床上观察到部分化疗药渗漏时 ,针头确在血管内 ,回血很好 ,且多…  相似文献   

3.
化疗药物渗漏致组织损伤的防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朱艳萍 《现代护理》2004,10(2):162-163
化学治疗是肿瘤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化疗药物用药的主要途径是静脉给药,而静脉给药又与我们护士有直接关系。长期以来,临床上片面地把外渗性损伤归结于护理技术操作不当所致,化疗药物属细胞毒类制剂,毒性高于其他药物,故化疗给药不同于一般的静脉注射,发生渗漏是与药物的性质,毒性以及输注量、速度、输注时间、压力有着密切关系的,还与患者的个体状况血管痉挛及其局部解剖特性有关。化疗药物在静脉给药过程中意外渗漏的发生率为0.1%~6%。  相似文献   

4.
临床上应用化疗药物治疗恶性肿瘤是三大治疗手段之一,静脉给药是药物摄入的一个主要途径。应用化疗药物所致渗漏性损伤和化学性静脉炎并非少见。因化疗药物多为化学制品或生物碱制剂,治疗中反复多次穿刺造成的机械性损伤,以及药物高浓度和药物不同的酸碱度,对局部有较强刺激作用,导致给药静脉和邻近组织损伤,甚至发生局部坏死,我科对肿瘤病人实行化疗后出现的渗漏主要采用了以下治疗方法,具体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5.
化学药物治疗(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重要手段之一,而目前化疗药物的口服种类少,静脉是药物摄入的一个主要途径.抗肿瘤药物属细胞毒药物,静脉用药一旦渗漏到血管周围软组织中,轻则肿胀剧痛,重则可引起皮肤缺血性坏死,甚至功能障碍或肢体残疾,给病人带来经济负担和身心痛苦.因此,及时、正确防治化疗药物渗漏性损伤十分重要.我们自1999年10月至2004年1月试用地塞米松盐水加冰敷(试验组)防治化疗药渗漏所致损伤,并与传统疗法普鲁卡因等局部封闭加硫酸镁湿敷(对照组)进行对照,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孙超 《现代护理》2005,11(20):1706-1707
静脉化疗是目前治疗白血病的主要方法.根据有关资料报道,采用静脉细胞毒药物者发生渗漏性损伤的可能性为4.65%.化疗药物性静脉炎及渗漏损伤的发生,既给病人造成痛苦,又增加了护理人员静脉穿刺的难度,影响了化疗方案的顺利实施.近年来临床对预防化疗性静脉炎的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毛建芬 《护理研究》2007,21(6):540-541
静脉注射化疗药物发生渗漏现象较为常见。迟发性渗漏损伤表现为化疗过程中无明显渗漏,但在化疗后数日引起局部肿胀、疼痛、炎症,甚至引起周围组织坏死,肢体功能障碍,给病人的精神和肉体造成巨大的痛苦,也给护理工作增加困难。我科采用50%硫酸镁湿热敷加艾洛松霜局部涂敷治疗化疗药物的迟发性渗漏损伤,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肿瘤化疗药物渗漏损伤的预防对策、早期特征及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调查我院肿瘤科2009年5月至2010年8月487例静脉注射化疗药物患者的注射途径、临床特征及治疗、护理过程,并对发生静脉渗漏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9例患者发生静脉渗漏,占化疗患者总数的1.85%,其中经外周中心静脉插管无渗漏发生,静脉留置针发生3例,使用一次性静脉针发生6例,与经外周中心静脉插管比较P < 0.05,且药物渗漏发生与年龄、化疗次数、血管动脉硬化有关,与性别、出凝血功能异常、联合放疗无关,所有患者经外敷、局部使用解毒剂后痊愈.结论:化疗药物渗漏性损伤与静脉注射途径、年龄、化疗次数、血管动脉硬化有关,及时发现并合理的处置可有效减轻药物渗漏的损伤.  相似文献   

9.
静脉给药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方法之一,但在治疗中常因化疗药物刺激使静脉发红,疼痛;若操作不当发生药物外渗,可导致局部肿胀,溃疡,组织坏死,甚至造成功能障碍,给患者带来更多痛苦.因此,预防化疗药物渗漏对肿瘤病人显得特别重要.我们从2002年1月起,对136例肿瘤化疗患者采取有效防护措施,使药物渗漏发生率明显降低.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输液渗漏对机体的损伤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静脉输液渗漏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痛苦 ,而且影响了治疗和抢救工作。为了防治静脉输液渗漏 ,我们分析了输液渗漏的原因及对机体造成的损伤 ,并采取了护理对策 ,取得了一定的经验 ,现介绍如下。1 输液渗漏对机体的损伤1 1 血管损伤 动物实验结果表明 ,输液针头在血管壁上的通道可致血液漏出 ,引起管周结缔组织增生 ,管壁增厚变硬 ,管腔狭窄或堵塞[1] ,如2 0 %甘露醇很易导致血管损害 ,且不易恢复[2 ] 。1 2 局部组织损伤 局部组织肿胀轻者引起酸、麻、胀、痛等刺激症状 ,重者由于炎症介质的作用或药物的毒性作用 ,造成局部组织坏死 ,处置不…  相似文献   

11.
化疗药物外渗的预防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国虹  张玉兰 《护理研究》2007,21(5):1379-1379
近年来,由于肿瘤病人的增加及种种原因、预防静脉炎的发生是广大护理工作者进一步探讨的问题。鉴于化疗药物具有很强的细胞毒作用,再加上病人治疗周期长,抗癌药物的反复应用与长期静脉穿刺,一旦发生药物外渗,临床上常伴有不同程度的毒副反应及组织、脏器的损伤,轻者可引起局部红肿、疼痛,重者可损伤神经肌腱,甚至造成组织坏死。因此,保护病人的血管,保证化疗的顺利进行就显得相当重要。现就化疗药物外渗的预防及护理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三种治疗化疗药物渗漏性损伤的方法的疗效观察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我院肿瘤科病人三种治疗化疗药物渗漏性损伤的临床疗效观察和研究,探讨治疗化疗药物渗漏性损伤的行之有效的方法。方法:对我院肿瘤科2001年1月-2007年1月有化疗药物渗漏性损伤的病人按时间先后依次随机分为ABC组,并将有局部组织肿胀,静脉炎和浅层组织坏死患者均衡的分配到ABC三组中。A组(38例)为发现渗漏后用50%MgSO4持续加压冷敷24h后热敷;B组(40例)为发现化疗药物渗漏后立即用2%山莨菪碱注射液1~2ml局部封闭后用50%MgSO4持续加压冷敷24h后热敷;C组(39例)为发现化疗药物渗漏后用2%山莨菪碱注射液1~2ml加1%利多卡因1~3ml局部封闭治疗后用50%MgSO4持续加压冷敷24h后热敷。结果:A组一周总有效率为52.63%;B组一周总有效率为80%;C组一周总有效率为94.87%。结论:2%山莨菪碱注射液1-2ml+1%利多卡因1~3ml局部封闭治疗后用50%MgSO4持续加压冷敷24h后热敷是治疗化疗药物渗漏性损伤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当前化学疗法是恶性肿瘤和白血病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每个病人至少需要几个疗程,多则数十个疗程,浅静脉给药仍是化疗的主要途径之一,然而反复穿刺及大剂量化疗药物的刺激,对血管都有不同程度的损伤,血管弹性、脆性改变,血管壁变厚、变硬,管壁变细,血管阻塞,最后造成静脉穿刺困难。另外药物渗出及刺激周围皮肤,引起局部疼痛、肿胀,皮肤发生色素沉着,给病人造成痛苦,也给治疗带来诸多不便。通过对化疗病人化疗期间的观察和护理,避免化疗药物损伤局部血管及局部组织,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较早的资料表明,13500人次的输液中发生输液意外17人次,占35%[1]。笔者对静脉输液意外及对策概述如下,以引起同道们的关注和重视。1输液渗漏性损伤[2] 输液渗漏性损伤在临床上多见于各种原因致使药物渗漏到血管外组织,引起局部软组织及神经、肌腱、关节等损伤。如缩血管药、碱性药物、化疗药物、高渗性药液等;小儿、老年人血管通透性大及血管痉挛或硬化以及操作方面的因素也可致渗漏性损伤。其表现为局部可有皮肤及组织苍白、发红、发紫、水肿,甚至坏死,疼痛;深部损伤可形成硬结、溃疡、坏死;严重的渗漏损伤还可…  相似文献   

15.
由于化疗药物的细胞毒作用,再加上操作人员的操作技术不当,如静脉穿刺失败或由于病人自身因素,临床上常伴有不同程度的毒副作用及组织脏器的损伤。及时发现和处理化疗引起的不良反应,是完成化疗计划的保证。现将护理体会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当前,化学药物是恶性和白血病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每个病人至少需要几个疗程,多则数十个疗程,静脉给药是化疗的主要途径之一,然而反复穿刺及大剂量化疗药物的刺激,对血管都有不同程度的损伤,血管弹性,脆性改变,血管壁变厚,变硬,管壁变细,最后造成静脉穿刺困难,另外药物外渗及刺激周围皮肤,引起局部疼痛,肿胀,皮肤发生色素沉着,给病人造成极大痛苦,也给治疗带来许多不便,通过对化疗病人化疗期间的观察和护理,避免化疗药物损伤局部血管和组织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17.
化疗药物渗漏的预防和处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化疗作为肿瘤的治疗手段之一,在临床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临床工作中,我们经常遇到化疗药物渗漏的情况,这些药物一旦漏人皮下组织,则会造成皮下组织的损伤,严重者可引起组织坏死和溃烂,不但给病人造成极大的痛苦,也可能延误治疗,影响病人预后,所以,在实践中我们特别要注意预防药物的渗漏。  相似文献   

18.
静脉输液渗漏性损伤的防治近况   总被引:28,自引:2,他引:28  
静脉输液是药物摄入的重要途径 ,也是临床护理常见的难题 ,若药物外渗于血管周围组织时 ,轻者引起局部肿胀疼痛 ,重者引起组织坏死 ,甚至造成功能障碍。近年来 ,为防治静脉输液渗漏 ,临床护理工作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临床实践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现将输液渗漏对机体的损伤、机理和防治进展综述如下。1 输液渗漏对机体的损伤1.1 血管损伤。刘铭镛等通过动物实验形态学观察发现 :体液及细胞漏出 ,引起血管周围大量结缔组织增生 ,致使血管管壁增厚、变硬 ,管腔缩小或堵塞。任旭东等通过实验表明 ,2 0 %的甘露醇更容易导致血管损害且不易恢…  相似文献   

19.
恶性肿瘤病人需要长期静脉输液化疗。为了解决病人因反复穿刺带来的痛苦,减少细胞毒性药物或对血管有刺激的药物对血管的损伤,避免发生渗漏性损伤的危险,防止中断治疗影响治疗效果,我科从2003年1月至2004年8月对193例病人采用锁骨下静脉穿刺(以下简称锁穿)置管输液化疗,现将护理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康惠尔透明贴在脑外科输液护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脑外科患者在输液过程中,由于部分患者意识不清,躁动不合作,易造成静脉输液外渗;外周静脉输入高浓度药物(如20%甘露醇、10%氯化钠等)及化疗药物损伤血管;抢救中输入血管活性药物(如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等)。高浓度药物常造成血管平滑肌痉挛,血管内膜损伤,导致不同程度的静脉炎。输液渗漏,造成患者局部皮肤肿胀、青紫、疼痛,血管变红变硬。化疗药物外渗对局部组织有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