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双大棚多层覆盖比单大棚多层覆盖棚内作业更方便,大棚的抗压性和稳固性更强,增温保温性能更好,成本更低,效益更显著。苏北沿海地区采用双大棚多层覆盖栽培面积达1.67万hm^2,青椒、西葫芦等蔬菜实现越冬栽培。  相似文献   

2.
多层农膜覆盖栽培是指在冬季或早春,利用塑料大棚内套小棚,或者在大棚内设置保温幕,地面铺地膜,在小棚上盖以非织造布(或草帘),用以种植夏熟瓜果蔬莱,使之加快生长发育,提前开花结果,提早采收上市。由于这种栽培方式,较之单层农膜的覆盖栽培(小棚),更能提前种植,提早上市(较小棚栽培可提早20~30天)。因此,这种多层农膜的覆盖栽培,又被叫做“特早熟栽培”。  相似文献   

3.
海门市常乐镇中南村国家级现代化农业示范园区,自2001年开始推广早春大棚多层膜覆盖栽培小西瓜和秋季大棚栽培小西瓜技术,并在早春大棚多层膜覆盖栽培小西瓜的基础上,继续进行延后栽培小西瓜试验,经过几年的栽培实践,探索出了普通大棚栽培小西瓜一种连续采收周年生产技术,即12月份播种育苗,翌年2月份移栽,4月份采收连续采收到11月底或12月初拉藤结束。2004年我们推广种植1.7hm^2大棚,平均每667m^2产量7200kg,产值11960元。其主要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倪宏正  王军 《蔬菜》1998,(6):9-9
扁豆是短日照蔬菜,主要以嫩荚供食,传统方法作夏秋蔬菜栽培,淡季时收获。近年来,我市菜农利用大棚多层覆盖栽培扁豆,采收期提前到4月中下旬,获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现将大棚扁豆多层覆盖栽培技术作一介绍。一、品种选择品种选用盐城早熟紫扁豆,该品种早熟性能好,...  相似文献   

5.
多层覆盖是指利用塑料大棚进行3层、4层或更多层薄膜覆盖,这样进行番茄种植,能够实现早春上市,提高蔬菜价格,增加菜农收入。在河南省漯河市召陵区,大棚番茄一般在11月下旬播种,第二年2月上旬定植,4月上旬开始上市,一季番茄亩产值1.2万元左右,高的达到1.5万元。当前,召陵实施多层覆盖栽培大棚番茄推广面积已达1万余亩。  相似文献   

6.
导读:多层覆盖大棚早春茬小果型西瓜-黄皮辣椒二种三收栽培模式是近年来漯河市摸索出的高效栽培模式,667 m2纯收入达2.22万元,适用于黄河以南多层覆盖大棚种植。  相似文献   

7.
王洪月 《蔬菜》1989,(1):15-16
春大棚黄瓜多层覆盖栽培,在生产上早有过应用,但用于棚内覆盖的是普通大棚膜,成本较高,1986年以来。我们本着节能、低成本、高效益的原则,采用地膜在大棚内进行多层覆盖,防寒保温效果显著。1988年,我区800多亩大棚黄瓜、辣椒、番茄等采用地膜进行多层覆盖栽培,均获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下面就大棚黄瓜多层覆盖的保温效果与相应的栽培管理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王军 《蔬菜》1999,(9):10-11
为了提早上市,提高棚栽蔬菜的经济效益,我市利用大棚多层覆盖技术,即由地膜、小拱棚、草帘、大棚组台覆盖方式,进行丝瓜早熟栽培。丝瓜的上市期比原露地栽培提早一个月到一个半月,一般在4月上旬即可上市,667m2产量达5000km,产值在8000元以上,大大提高了农民的收入...  相似文献   

9.
<正>春暖大棚多层覆盖特早熟栽培西瓜一般是在2月上中旬定植,4月下旬至5月上旬收获,能够给瓜农带来较高的经济效益,是山东地区大棚西瓜生产上的主要栽培形式。它的育苗时间在12月下旬至1月上旬,整个育苗期正处在1年中难度很大最寒冷的时节。大棚西瓜倒茬困难,为了有效预防枯萎病,获得高产,必须培育嫁接苗。因此能否培育嫁接壮苗,是春暖大棚多层覆盖栽培西瓜获得早熟、高产、优质的先决条件。笔者经过多年的生产实践,以劈接法为例谈谈冬春严寒季节西瓜嫁接苗管理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蔬菜设施栽培面积的迅速增加,番茄设施栽培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番茄冬春茬大棚栽培技术,不仅可以提早番茄上市时间,而且产量较高,种植效益明显。目前我市主要采用地膜、小拱棚、二道幕、大棚等多层覆盖的方式进行番茄生产,其中小拱棚和二道幕采用无纺布为覆盖材料。无纺布覆盖不仅能起到很好的保温作用,而且还有透气、降低湿度、减少病虫害发生和提高产量的作用,其番茄种植每667m^2平均产量达7000多kg,667m^2效益达1.2万元左右。  相似文献   

11.
白城市洮北区东风乡有多年栽培番茄的历史,通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在生产中形成了一套有自己特色的大棚番茄早熟栽培技术。采用大棚内挂两层膜加地膜棚外加草苫的多层覆盖栽培,5月下旬即可上市,上市期比常规生产提早10~20天,  相似文献   

12.
王军  孙加亮 《吉林蔬菜》1999,(6):9-9,11
丝瓜属葫芦科一年生攀缘性草本植物,是盐城市春季蔬菜主栽品种之一。为了提早上市,提高棚栽蔬菜的经济效益,我市利用大棚多层覆盖技术,即由地膜、小拱棚、草帘、大棚组合覆盖方式,进行丝瓜早熟栽培。丝瓜的上市期比原露地栽培提早一个月到一个半月,一般在4月上旬即可上市,丝瓜667m2产值在8000元以上,大大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水平。目前,全市大棚丝瓜栽培面积已发展到1500公顷左右,现将该项技术总结如下:1选用品种培育壮苗1.1选用品种大棚丝瓜栽培应选用早熟、丰产、抗病性强的品种。在我市一般选用地方品种盐城早熟棒型丝瓜,此品…  相似文献   

13.
<正>豫南稻区信阳市草莓种植已由水稻-草莓轮作的方式逐渐转变为以一年一大季大棚草霉为主要形式的栽培方式。由水稻田改种旱田,由种植水稻改种草莓,豫南草莓的栽培大多以一棚三膜覆盖冬季促成栽培模式。一棚三膜覆盖指一个大棚覆盖三层薄膜(一层黑色地膜和两层天膜)。这种栽培模式生产的草莓上市  相似文献   

14.
马铃薯三膜覆盖(即采用地膜、小拱棚、大拱棚三层覆盖)大垄双行栽培是一种新型高产栽培模式,产品可比双膜覆盖栽培的提早上市7~10天,经济效益较好。  相似文献   

15.
白城市洮北区东风乡有多年栽培番茄的历史,通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在生产中形成了一套有自己特色的大棚番茄早熟栽培技术。采用大棚内挂两层膜加地膜棚外加草苫的多层覆盖栽培,5月下旬即可上市,上市期比常规生产提早10~20天,每667平方米的大棚产量4500千克以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十分显著,现将主要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对浙江海盐大棚葡萄双膜覆盖栽培不同阶段棚膜内外光照度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2—3月双膜覆盖期棚内平均光照度仅有0.62万lx,4月至5月上旬单膜覆盖期棚内平均光照度仅有0.98万lx,分别只有相应时期露地光照度的60.2%和68.5%。不同天气下光照度差异很大,大棚葡萄光合作用只能靠晴天和多云天;双膜覆盖栽培各覆膜阶段平均使光照度减弱近1/3。大棚葡萄要获得优质高产,有必要增加棚内光照度;提出了提高棚内光照度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7.
白城市洮北区东风乡有多年栽培番茄的历史,通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在生产中形成了一套有自己特色的大棚番茄早熟栽培技术。采用大棚内挂两层膜加地膜棚外加草苫的多层覆盖栽培,5月下旬即可上市,上市期比常规生产提早10~20天,667米^2的大棚产量4500千克以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十分显著,现将主要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王华  张小锋 《蔬菜》2015,(2):4-5
为推动江苏沿海地区高效农业提质增效,在发展双大棚多层覆盖的基础上,经过多年的研究及试验示范,总结出了双大棚青椒复种秋大白菜多层覆盖高效种植模式。试验表明:采用双大棚青椒复种秋大白菜模式,667 m2栽青椒4 000穴,秋大白菜2 600~2 800株,实现了青椒和大白菜产量、效益双盈,2011-2013年3年青椒和大白菜平均产量分别比普通栽培模式增加36 952.5 k g/h m2、14 157 kg/hm2,纯效益增加104 353.5元/hm2。  相似文献   

19.
大棚蔬菜多层覆盖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棚覆盖冬春季节栽培番茄、茄子、黄瓜、蒲瓜等瓜果类,是一项效益较高的蔬菜种植方式。我地菜区推广应用大棚多层覆盖技术,即由地膜、小拱棚、中棚和大棚组合覆盖,取得了很好的效果。2001年12月20日,山区最低气温为-6℃时,多层覆盖后小拱棚内最低气温也有2℃以上,未发生冻害,而未进行多层覆盖的大棚,受冻则较严重。采用这种多层覆盖可抵御-6~-7℃的低温,而且只有大棚采用新膜,中棚、小拱棚皆可采用旧膜或地膜,成本低、效益好。1蔬菜大棚多层覆盖的方式温州保护地蔬菜定植期一般在12月份。定植前要提早15~20天扣好大棚、中棚,翻地整畦,施…  相似文献   

20.
河套灌区大棚基本形成"早春薄皮甜瓜+秋延后番茄"的高效栽培模式,由于初霜冻提早来临影响秋延后番茄的成熟,导致大棚番茄产量低、效益差.为了切实满足秋延后番茄正常成熟的适宜环境,抵御寒害,延长采收,通过在大棚内加盖二层膜、安装底围裙膜和无纺布的多层覆盖技术来增温保温,可以提高大棚温度5~8℃,使番茄实现延长采收期15~2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