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所有的医药分开模式主要采用两种方式,一是实行药房托管,彻底切断医院和药品之间的利益联系;二是压缩药品流通环节,在保证医院利益的前提下,向药价虚高开刀.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国居民"看病难、看病贵"的矛盾不断突出,党和政府以及广大人民群众十分关心,社会各界对此反映十分强烈。医药分开一直是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重点,医院门诊药房托管作为我国医药分开改革中的一种试点模式,在我国已有6年的试行历史,并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实行药房托管是现行医药体制下的必然选择。本文归纳介绍了药房托管的起源,一般形式及优点,以及完善药房托管的管理措施等,对医院药房的改革有参考作用。医院在进行药房托管试验模式的同时应该抓住机遇,不断提高医院药学专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加快医院业务的开展,进一步不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3.
陈爱玲  陈建  张辉 《新疆医学》2013,43(5):118-119
随着我国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进一步推进,"医药分开",取消药品加成,药品零差率销售,"剥离门诊药房","剥离药库和物流",医院药房管理社会化,医院门诊社会化的步子正在内地一些医院迈开。药品调剂工作的自动化和信息化将加速。传统的保障供应型的药学服务模式面临严峻挑战,药学实践正越来越朝着药师在药物使用中承担更多责任的方向演变。促进药物合理应用,保障患者用药权益,以病人为中心,回归临床将成为药师职业的发展方向。我院是一个拥有实际开放床位350张,年平均门诊量131515人次的规模较大  相似文献   

4.
最近,南京的一项医药改革新举措在全国引起关注:该市180多家二级以下医疗机构今年内将陆续实施"药房托管"的模式,医院药房所有权不变,经营权交给医药公司。南京市卫生局局长陈天明表示:"药房托管"的实质就是使药房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从而减少药品流通环节,遏制药品虚高定价,防止医药卫生行业的不正之风,  相似文献   

5.
在“药房托管”的模式下审视“医药分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实行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营利性与非营利性分开”之后,业内人士蓦然发现,南京早在2003年就开始探索以“药房托管”的形式。试点“医药分离”。 2008年2月26日,在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和社科院主办的“医药分开论坛”上。南京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药事管理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何金耿强调。该公司今后的经营模式将由此前的“药房托管”向“药事管理服务外包”转变。南京医药药房托管有限公司也正式更名为南京医药药事管理服务有限公司。此说一出。再度引起了业内人士对于南京“药房托管”模式的新一轮审视……  相似文献   

6.
为有利于降低药品价格,减少患者医药费用支出,更好地让利于民,有利于医院的管理,解决群众看病贵的难题,南京市卫生局自2003年开始推行了一种新的改革模式--医院"药房托管".在经历医疗卫生体制大改革的各种方式的探索未有明显成效的背景下,医院药房托管成为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一种新的探索形式.  相似文献   

7.
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探索医药分开的实现形式已成为当前公立医院改革的难点之一。文章首先指出当前我国以药补医机制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夯析评价各地医药分开试点所形成的4种主要模式,即支付方式改革、收支两条线管理、药房独立和药品零差率销售。最后,文章给出进一步推进医药分开需要注意的地方,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潘国洪  杨莉 《中外医疗》2010,29(6):179-179
实施药房托管的目的是为了纠正行风、规范药品管理;降低药价、减轻患者就医负担,通过实施药房托管,能够取得一定成效,但是药房托管也有其不足之处,存在与医院药事管理上的冲突。药房托管符合医药改革的精神,但难以达到医药改革的目的,方法可行,需要完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国内外医院药房经营模式差异,分析中国医院自主经营药房的原因,并提出推进医药分开,积极探索多种有效方式逐步改革以药补医机制。方法:运用交易成本理论分析医院与药房之间的关系。结果:中国医院在处方限制和成本控制两个方面与欧美国家存在差异,这影响国内医院药房经营模式,导致医药不分。结论:促进处方流动是打破医院药房垄断利润,实现医药分开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张科 《当代医学》2007,(8):34-39
近几年来,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医药分家的呼声越来越高,药房托管作为新的改革举措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2002年,三九集团率先与湖北襄樊中医院等7家医院合作,进行了托管药房的改革尝试,当年,此举被视为开了"医药分开"的过渡改革先河,获得了极高评价.  相似文献   

11.
就药房托管或药房承包以及“以药养医”、药品价格虚高、药品企业过多、药品品种剂型规格过多过滥、医药市场、临床医师与合理用药等问题进行了论述,指出药房托管或承包不可能解决药品价格虚高和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它只能带来药品质量不能保证、不能保障临床用药以及更严重的不正之风和医疗机构药师队伍的不稳定,阻挠药师作用的发挥,进而影响药物治疗水平,导致医院药学的滞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南京、杭州、合肥、武汉、成都、西安六城市社区卫生机构用药情况及药品相关政策的影响.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用药情况以及药品相关政策实施情况进行调查,并进行多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六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用药情况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是否纳入医保定点机构以及是否开展医药分开或药房托管对合理用药无统计学差异.药品零差率/低差率销售制度对每百张处方用药总个数变化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合理用药应受到各级卫生部门的重视,加大政策实施力度;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师、药师合理用药培训,宣传合理用药常识.  相似文献   

13.
药房托管是医疗机构以合同的方式,以药房所有权不变为前提,将药房转交到经营能力较强的医药企业管理的模式.药房托管能够有效降低成本、保障收益、规范管理并促进合理用药.医院中应用药房托管模式应转变管理方法、转变管理理念并平抑药物价格.  相似文献   

14.
实行药品集中托管探索“医药分开”的新途径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进一步深化,巩固二级以下医疗机构“药房托管”工作的成果,经过充分调研和论证,南京市委、市政府决定白2008年起,在市属9家三级医疗机构全面推行以“政府主导、集中托管、统一结付、全程监管”为主要模式的药品集中托管,积极探索医药分开的实现途径。经过一年多的实践,围绕“防腐、惠民、增效”的工作目标,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相似文献   

15.
读者信箱     
新的医药代表责刊试刊号封面专题《南京试验200家医院药房托管》,读后深受启发。“药房托管”只是使医院药房在所有权与经营权上实行了分离,药房的所有权仍然属于医院。由于医院与托管企业间仍然存在利益分配关系,彼此都受同样的利益链牵制,都希望卖药的利润空间越大越好,药品降价的空间最终怎么会大起来呢?  相似文献   

16.
医药分开缓解看病贵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索医药分开的科学方案,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方法通过媒体、网络等信息渠道,回顾药品问题的表现和成因,剖析全国各地实践模式利弊,总结医药分开的做法和经验。结果各地正在尝试药房托管、政府组织招标采购并配送、政府举办、收支两条线预算管理等4种模式,全面预付、"通用名处方+处方自由外配"模式则在理论探讨之中。结论只要医药分开模式科学合理,并在合适地区试点的基础之上逐步推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看病贵。  相似文献   

17.
对探索中前行的药房托管的回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2年经多方考察调研,反复论证,我院决定将新成立的尧化院区药房托管给一家公司经营管理,此方案经过上级主管部门审批同意,于2003年8月18日开始试行药房托管。所谓药房托管,是指医疗机构通过契约形式,实行阳光操作,将药品采购权委托给具有专业化管理水平的医药公司,采用市场化运作,药房经营效益按比例分配的一种改革模式。药房托管合作,实质上是药房产权和采购权的分家,是采购权、使用权、审批权的分离,虽然达不到实际意义上的医药分家,但在目前环境下,“医药分家”医院过不了,不分家又管不好,做出这个决策是在“医药分家”的道路上  相似文献   

18.
药房托管在三级甲等医院的实践与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院药房托管在二级以下医院的实践,已有多年和多种模式的探索,其结局喜忧参半。我公司自2004年托管三级甲等医院药房,其中对安徽省淮北市人民医院药房托管已满5年,在国内对三级甲等医院药房实施全面托管尚属首例,托管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存在一些不足。相信公司与医院进一步密切配合、相互信任、共同探讨,在保证患者、医院、企业三方受益原则下,药房托管一定会健康发展,为"医药分业"的改革走出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对北京市社区全科医生"零差率"药品应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其对社区居民用药行为的影响.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154名具备执业资格的社区全科医生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调查其对合理使用"零差率"药品的知识掌握情况、日常诊疗中的用药习惯、应用"零差率"药品的主动性及作用效果、"零差率"药品的可获得性等内容.结果 社区全科医生"零差率"药品应用知识测试的平均分为(67.320±0.826)分,及格率为83.8%;100.0%的全科医生诊疗首选"零差率"药品,92.8%的全科医生诊疗中主动选择"零差率"药品;日常诊疗过程中常用药未含在"零差率"药品范围内的频率为(1.704±0.472);"零差率"药品药房断货的频率为(1.695±0.476);现有"零差率"药品对于日常诊疗需要的满足程度为(2.850±0.951);自"零差率"销售政策施行以来,在日常诊疗过程中可选择的药品种类的变化情况为(2.090±0.844).结论 社区全科医生"零差率"药品应用知识普遍掌握较好,日常诊疗中应用和宣传均有较高的主动性,对居民用药行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应在进一步完善"零差率"药品目录的基础上更加重视发挥社区全科医生的作用,积极引导广大患者科学合理地使用药品,切实减轻医药负担.  相似文献   

20.
班新能  梁晓安  王维  蒋丽 《农垦医学》2004,26(6):440-442
药品托管就是指医院对药品市场经营权实行转让经营,即将医院药剂科委托给有GsP认证资质的药业公司进行管理,以便引入科学的企业管理机制。为探索解决当前普遍存在的以药养医、药品价格虚高、药品购销活动中的不正之风,有效遏制医药费用过快上涨的现象,提高医院管理层次。我院在目前实行“药品收支两条线”和医药分开核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