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了解新疆职业院校维吾尔族大学生体型自我认知及相关行为现状,为制定相应健康教育方案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分层整群抽取新疆工程学院、新疆职业大学、乌鲁木齐职业大学3所职业院校的大一和大二年级1 364名维吾尔族大学生,采用中国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监测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维吾尔族大学生中有50.1%的男生能够正确判断自己的体型,有29.5%的女生能正确判断自己的体型;对自己体型判断偏重的女生占65.9%,男生占22.9%;27.4%的男生和5.1%的女生自认为体重过轻,男女生间体型自我认知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07.2,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影响不健康减肥行为的因素有性别、体型自我认知、饮酒、抑郁和孤独及家庭结构(P值均<0.05).Pearson相关分析表明,维吾尔族大学生的体型自我认知与不健康减肥行为呈负相关(r=-0.89,P<0.05).结论 新疆职业院校维吾尔族大学生体型自我认知错误是导致不健康减肥行为的重要因素.学校和家庭应指导学生正确认知自我体型,促使学生健康减肥.  相似文献   

2.
了解家庭因素对高职院校在校大学生减肥行为的影响,为高职院校大学生健康减肥提供支持.方法 以班级为单位,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在南京4所高职院校抽取4 172名在校大学生进行健康危险行为及人口学特征方面的问卷调查.结果 高职院校大学生不健康减肥行为中呕吐、不健康节食、擅自吃减肥药的学生报告率分别为2.35%,3.04%,2.37%;健康减肥行为中锻炼和控制饮食报告率分别为25.31%,25.60%.女生采用控制饮食的健康减肥行为报告 率高于男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2.58,P<0.01);家庭收入越高的学生健康减肥行为报告率越高(P值均<0.01).不同生源地、是否独生子女、父母学历和父母职业间大学生不健康减肥行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高职院校城市和独生子女大学生比县城及乡村和非独生子女家庭学生更容易发生不健康减肥行为(OR值分别为1.495,1.536);母亲学历层次高是发生不健康减肥行为的保护因素(OR=0.748);母亲职业为教师、医生等公职人员是学生发生不健康减肥行为的保护因素(OR=1.288).结论 家庭因素对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减肥行为影响较大.应加强家庭教育,正确引导高职院校大学生健康减肥.  相似文献   

3.
了解湖南省通道自治县侗族中学生健康危险行为现状,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从湖南通道侗族自治县2所农村中学中抽取592名侗族中学生,对其健康危险行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侗族中学生存在常吃甜食(23.0%)、不喝牛奶(36.0%)、偏食(39.4%)、缺乏锻炼(54.1%)、看电视≥2 h/d(38.7%)、骑自行车违规(30.4%)、非安全场所游泳(25.3%)、学习压力重(31.6%)、尝试吸烟(40.4%)、尝试饮酒(75.2%)、第1次喝酒年龄≤13岁(32.1%)、目前饮酒(3 5.1%)等多种健康危险行为.侗族男生不喝牛奶、不吃早餐、玩电子游戏≥4 h/d、非安全场所游泳、动手打架、严重受伤的报告率均高于女生(x2值分别为12.310,8.838,12.697,58.578,27.912,14.869,P值均<0.01),男生吸烟、饮酒相关行为的报告率均高于女生(P值均<0.01);女生偏食、缺乏锻炼行为的报告率均高于男生(x2值分别为7.273,8.415,P值均<0.01).初中生多种健康危险行为的报告率高于高中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结论 湖南省农村侗族中学生健康危险行为普遍存在,应针对不同人群开展针对性的干预活动.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河南省大学生健康危险行为流行现状,深入分析累积生态风险对大学生健康危险行为的影响作用,为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于2023年4—6月以河南省6所高校的9 743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使用大学生累积生态风险量表和中国城市青少年健康相关行为调查问卷(大学版)进行问卷调查。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χ2检验和二元Logistic回归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河南省大学生不健康饮食行为、不健康减肥行为、缺乏运动行为、日常危险行为、不良情绪、现在吸烟行为、现在饮酒行为、网络成瘾、危险性行为报告率分别为40.2%,39.5%,76.0%,13.7%,28.1%,11.3%,29.7%,5.9%,2.2%。其中,不良情绪、现在吸烟、现在饮酒、危险性行为、日常危险行为报告率,男生均高于女生(χ2值分别为44.00,995.20,902.49,121.95,103.09,P值均<0.05);不健康饮食、不健康减肥、缺乏运动行为报告率,女生均高于男生(χ2值分别为107.59,13.01,145.8...  相似文献   

5.
分析家庭因素对大学生减肥相关行为的影响,为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提供基础资料.方法 采取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芜湖地区8所高校4 160名大学生进行一般人口学特征及中国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问卷调查.结果 1 052人(25.3%)为减肥进行锻炼,123人(3.0%)有不健康节食行为.除不同家庭收入大学生诱导呕吐、不健康节食、擅自吃减肥药外,其他不同家庭因素的大学生减肥相关行为报告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独生子女比非独生子女更容易发生不健康减肥行为(OR=1.537,95%CI=1.122~2.104);母亲文化程度高是不健康减肥行为的保护因素(OR=0.749,95%CI=0.631 ~0.889);母亲职业为教师、医务人员和公务员是不健康减肥行为的保护因素(OR=1.287,95%CI=1.126~1.471).结论 大学生减肥相关行为受家庭因素影响较大,应更好地帮助大学生对减肥有正确的认识,并加强家庭方面的宣传教育,从而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6.
了解苏州市大学生的营养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改善大学生营养现状和健康水平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整群抽取苏州市2所高职院校的在校大学生1 029名,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其营养现状、饮食习惯及生活方式.结果 大学生体重正常率为75.2%,超重及肥胖率男生(12.5%)高于女生(4.3%),体重低下率女生(20.6%)高于男生(1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大学生曾经节食减肥者占总人数的51.1%,44.0%的学生几乎不运动.大学生营养状况与早餐行为、零食行为、进餐时间长短、是否节食减肥、有无挑食偏食、吸烟等饮食行为有关(P值均<0.05).结论 大学生营养状况较好,但仍存在营养不良及过剩情况.需加强营养教育,改善大学生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提高大学生营养水平.  相似文献   

7.
了解常州市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流行特征,为卫生与教育部门制定相关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中国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调查问卷”,对多阶段分层整群抽取的17所常州市大、中学校3 645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男生喝碳酸饮料、锻炼、玩电子游戏、吸烟、饮酒比例高于女生,女生认为体重过重、不健康减肥行为比例高于男生(P值均<0.05).高中生偏食率高(44.3%).职中、大学生玩电子游戏、现在吸烟、现在饮酒报告率较高,职中男生分别为24.7%,35.7%,45.1%,职中女生分别为14.9%,16.4%,33.7%;大学男生分别为10.5%,27.9%,61.3%,大学女生分别为6.9%,0.6%,26.2%,性别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常州市青少年各类健康危险行为存在性别和年龄差异.在制定预防青少年危险行为措施时,要充分考虑年龄、性别和心理特点,重点干预高危人群.  相似文献   

8.
了解大学生不良健康行为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促使大学生养成良好的健康行为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编“大学生健康行为调查表”,对整群抽取的江苏省10所学生体质健康监测高校8 802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影响大学生不良健康行为的主要因素.结果 8 802名大学生中,吸烟和饮酒行为的报告率分别为14.20%,53.18%;87.01%的大学生缺乏运动,66.64%的大学生在近1个月内不能按时作息,61.60%的大学生在过去1周内不能坚持每天吃早餐,且男女生间7种不良健康行为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68.71%的大学生存在3~5种不良健康行为,并且多种不良健康行为之间存在正相关(r=0.034~0.294,P值均<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生、独生子女、月生活费高、父母学历低者有可能出现不良健康行为(P值均<0.01).结论 大学生不良健康行为现况不容乐观,且存在聚集现象.亟需采取干预措施,促进大学生养成良好的健康行为.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北京市崇文区青少年减肥行为的流行现状,分析不同减肥方式与其他危险行为的关系。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选取崇文区12所中学2 495名学生集体填写匿名问卷。结果减肥行为在青少年中普遍存在,男女生均以锻炼和节食为第一位和第二位的减肥方法,男生不采取任何减肥措施和只采取健康减肥方式的比例高于女生,而女生采取不健康减肥方式比例高于男生。采取不同减肥方式的青少年其吸烟、饮酒、吸食毒品、自杀意念、自杀计划、尝试自杀的报告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不健康减肥行为严重危害青少年的健康,且与青少年的其他危险行为存在联系,应积极引导青少年采取健康的减肥方式,并据此发现其他危险行为的高危人群,为进一步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了解南通市大中小学生健康危险行为现况,为南通市有关部门制定干预政策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在南通市选取9所学校1 929名在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南通市学生不良饮食行为报告率为30.30%,男生喝碳酸饮料(28.34%)、不吃早餐报告率(39.60%)比女生多(15.95%,28.69%),女生偏食报告率(38.44%)比男生多(29.45%),大学生喝碳酸饮料、不吃早餐、偏食报告率高于其他学校类型(P值均<0.01).日常活动锻炼报告率为22.03%,男生报告率比女生高,大学生报告率(11.52%)最低.吸烟报告率为15.60%,饮酒报告率为49.51%,男生报告率比女生高,大学生是吸烟饮酒的主体.伤害行为报告率为46.29%,男生报告率比女生高,中小学生是伤害行为发生的主体.接受艾滋病和性病相关知识教育报告率为46.22%,男生报告率高于女生,大学报告率高于其他学校类型(P值均<0.01).结论 南通市大中小学生健康危险行为情况不容乐观.应引起足够重视,及时采取健康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1.
采用体质量指数(BMI)体象量表将女大学生对自身体型认知与期望认知进行量化并考察体型认知偏差对节食倾向的预测作用,为进一步提供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取便利抽样的方式,抽取重庆2所师范院校各5个班共579名女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多元逐步回归的方法分析节食倾向的预测因素.结果 41.62%的女大学生主观体型认知与实际体型存在偏差,量化后81.69%(473名)的女大学生对体型期望存在偏差.体型期望认知偏差的程度与饮食行为呈负相关,与节食倾向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10,0.36,P值均<0.05).节食倾向与BMI呈正相关,与饮食行为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14,-0.18,P值均<0.01).体型期望认知偏差程度、饮食行为、BMI、饮食健康意识、年级对节食倾向均有预测作用,5个预测变量与节食倾向的多元相关系数为0.43,决定系数为0.18,回归模型整体检验值为4.24(P=0.04).5个预测变量可解释节食倾向的18.1%,其中解释力最强的是体型期望认知偏差程度,能够解释变异量的12.9%.结论 女大学生对自身的体型认知普遍存在偏差,主要是期望更瘦.对自身体型不理性的期望会导致采取不良饮食甚至节食的行为,严重影响身心的健康.  相似文献   

12.
了解医科大学不同专业和不同性别大学生的肥胖认知和减肥行为现状,为改善大学生健康情况、纠正不合理减肥行为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某医科大学一~五年级不同专业学生850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850名学生中,超重和肥胖的检出率分别为5.3%和0.7%.在肥胖认知现状上,男生自评体型正确率为71.5%,高于女生(62.2%);医学生自评体型正确率为69.1%,高于非医学生(5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6.594,12.802,P值均<0.05).在减肥行为现状中,21.8%的学生曾经减肥,10.1%的学生正在减肥,女生对减肥行为的积极性高于男生(P值均<0.05).对现有盲目减肥行为的被试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性别、自评体型、家庭居住地与现有盲目减肥行为之间关联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大学生盲目减肥行为较为严重,尤其是女性及非医学相关专业学生.应对大学生进行必要的宣传教育,使其正确认识自身体型,选择合理的减肥行为.  相似文献   

13.
了解大学生烟酒使用行为及其与无聊倾向、抵制效能感的关系,为改善大学生饮酒行为提供参考.方法 方便抽取黑龙江省4所高校的1 530名大学生作为被试,采用大学生无聊倾向问卷、抵制效能感量表和烟酒使用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大学生吸烟率为10.19%(156/1 530),饮酒率为48.04%(735/1 530),男生吸烟率、饮酒率均高于女生(x2值分别为111.97,270.08,P值均<0.01).无聊倾向(除创造缺乏外)与烟酒使用行为呈正相关(P值均<0.05),抵制效能感与无聊倾向、烟酒使用行为均呈负相关(P值均<0.05).抵制效能感在无聊倾向预测烟酒使用行为间起部分中介作用(x2/df=3.87,CFI=0.89,TLI=0.90,RMSEA=0.05,SRMR=0.06,AIC=27 431.63,BIC=27 812.48),中介效应占比为37.14%.结论 无聊倾向既能直接影响大学生烟酒使用行为,同时也可通过抵制效能感影响烟酒使用行为.  相似文献   

14.
了解维吾尔族中学生膳食因素对体质量指数(BMI)的影响,为少数民族地区学校开展营养健康干预提供理论支持.方法 随机选取乌鲁木齐、喀什各2所中学,每所中学在初一至高三年级各随机整群抽取2个教学班级,共调查48个班级,班级内全体1 682名维吾尔族中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对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新疆维吾尔族中学生男生超重率为19.79%,女生为12.75%;男生肥胖率为10.76%,女生为7.67 %.维吾尔族男女生的超重肥胖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3.106,P<0.01);维吾尔族中学生在14和15岁年龄段男生、女生超重肥胖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6.348,6.423,P值均<0.05).经常加餐的维吾尔族中学生超重、肥胖比例均高于不经常加餐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435,P<0.01).维吾尔族中学生蛋类、肉禽类、谷物类摄入量与超重肥胖检出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332,0.412,0.395,P值均<0.05),维吾尔族中学生水果、蔬菜的摄入量与超重肥胖检出率呈现负相关(r值分别为-0.058,-0.065,P值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加餐、能量、脂肪、肉禽类是维吾尔族中学生超重肥胖的危险因素,蔬菜摄入是其保护因素(OR值分别为1.752,2.045,1.082,1.599,0.713,P值均<0.05).结论 维吾尔族中学生膳食行为和摄入食物种类对BMI均有影响,应进一步改善维吾尔族中学生膳食结构.  相似文献   

15.
中学生饮酒行为与危害健康行为相互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为探讨中学生饮酒行为与其他危害健康行为以及情绪问题的相互关系 ,作者对1 358名中学男生和 1 1 0 9名女生饮酒行为、焦虑和抑郁症状、其他危害健康行为进行无记名问卷调查。结果显示 ,男生饮酒率显著高于女生 ,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 ,吸烟、不健康的减肥行为、焦虑、经常骑车带人、打架、年级高为男生饮酒显著性影响因素 ;不良的减肥行为、打架、焦虑和自杀念头与女生饮酒关联。提示中学男、女生饮酒行为与情绪问题以及其他危害健康行为可能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16.
了解和田市维吾尔族中学生饮食及运动相关知识行为,为维吾尔族中学生肥胖干预提供理论支持.方法 对和田市3所中学的997名维吾尔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为饮食及运动相关知识和行为.结果 维吾尔族初中生对含糖饮料为高能量食品的知晓率为96.55%,高中生为75.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9.17,P<0.01);初中生对不吃早餐使人增加午餐量的知晓率为47.84%,高中生为55.35%;分别有85.16%和61.99%的维吾尔族学生每天吃蔬菜、每天喝牛奶或奶制品,初中生与高中生报告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1.62,1.20,P值均>0.05);在每天喝碳酸饮料和吃早餐方面,初中生与高中生报告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16.57,11.15,P值均<0.01);男生每天吃蔬菜≥1次的比例为84.03%,女生为86.2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01,P>0.05);男生每天1h锻炼天数7d的学生比例为41.12%,女生为22.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8.51,P<0.01).结论 和田市维吾尔族中学生的饮食及运动相关知识行为存在很大的不足.学校健康教育及体育锻炼推广工作有待进一步提高和加强.  相似文献   

17.
南京市县乡中学生健康相关行为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南京市县乡中学生健康相关行为现状,为制定相关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以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南京市县乡15所中学4124名中学生,采用"中国青少年健康相关行为调查问卷"进行问卷调查。结果4124名中学生每天喝牛奶的报告率为39.2,每天吃早餐的报告率为77.0,偏食报告率为34.6,每天锻炼报告率为14.5,曾尝试吸烟的报告率为22.2,饮酒报告率为52.8,吸毒报告率为0.9,网络成瘾报告率为4.8,参与赌博报告率为20.0;30d内骑车经常或总是违规报告率为51.3,受到欺侮报告率为54.7,12个月里考虑自杀报告率为15.6,想过离家出走报告率为22.2。高中生不良饮食习惯、缺乏锻炼、尝试吸烟、饮酒、吸毒、网络成瘾、参与赌博、30d内骑车经常或总是违规、12个月里考虑自杀、想过离家出走的报告率均高于初中生(P值均<0.01)。高中男生吸烟、饮酒、吸毒、网络成瘾、参与赌博、30d内骑车经常或总是违规、受到欺侮、性行为报告率高于女生,而高中女生考虑自杀报告率高于男生(P值均<0.05)。结论南京市县乡中学生不良健康相关行为发生率较高,多种不良健康相关行为在初、高中和性别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丁正军 《中国学校卫生》2018,39(8):1230-1232
了解南京市城市低保户家庭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状况,为城市低保户家庭青少年健康成长提供支持.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对南京市3个区建档立卡的城市低保户家庭604名中学生进行健康危险行为问卷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城市低保家庭青少年不良饮食行为报告率为25.83%,男生为32.37%,女生为18.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9.22,P<0.01).伤害的总体报告率为18.38% (111/604),饮酒、吸烟和网络成瘾行为总体报告率分别为39.24%,32.78%,4.47%.城市低保家庭青少年挑食偏食的报告率为39.57%,不喝牛奶的报告率为36.09%,每天吃含糖食品≥1次的报告率为23.18%.男生不吃早饭、不喝牛奶、挑食偏食报告率均高于女生(X2值分别为8.32,13.15,7.51,P值均<0.01).结论 南京城市低保户家庭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普遍存在,应进行针对性的干预,以保障低保户家庭青少年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医学生不良体重控制行为与健康危害行为的关系。方法从安徽省合肥市某医科大学选取大学一、二年级普通全日制在校学生3 777人,使用自编大学生健康调查问卷,调查7种不良体重控制行为以及多种健康危害行为。结果医学生中不良体重控制行为总报告率为9.8%,其中男生为6.9%,女生为12.5%;不良体重控制行为中,女生的过度运动(5.0%)、24 h内禁食米饭(3.4%)、喝减肥茶(2.1%)3种行为的报告率均高于男生(3.2%,1.5%,1.1%);男女生不良体重控制行为者其暴食、当前吸烟、当前饮酒、重度饮酒、醉酒、有网络成瘾倾向等行为的报告率均高于无不良体重控制行为者(除女生网络成瘾倾向P值=0.204以外,其他P值均0.05);且有不良体重控制行为者同时有其他2~4种以上健康危害行为报告率明显高于无不良体重控制行为者(P值均0.05)。结论大学生不良体重控制行为与多种健康危害行为之间存在并存现象。  相似文献   

20.
了解在校大学生不良健康行为的现状及影响因素,为改善大学生的健康意识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偶遇抽样方法,于2017年3-12月对齐齐哈尔市5所院校(齐齐哈尔大学、齐齐哈尔医学院、齐齐哈尔工程学院、齐齐哈尔高等师范专科学校、黑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在校生2 653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大学生不良健康行为报告率最高的为不按时作息(83.1%),其次为不吃早餐(73.2%)及缺乏运动(72.0%),网络信贷的发生率最低为(13.8%).来自城镇的学生饮酒的发生率(46.8%)高于农村(42.2%).医学生饮酒(24.8%)及网络信贷(19.8%)的发生率高于非医学生(42.5%,12.1%),且多种不良健康行为之间具有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社会人口因素中的男生、汉族和不同生源地与大学生不良健康行为呈负相关.结论大学生存在多种不良健康行为.应对大学生进行相关行为的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健康水平,减少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