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游泳运动对垂体甲状腺功能的影响,国内尚未见有专题报告。本文对天津市游泳运动员在1周大运动量训练前后分别采血测量血清总T_4、总T_3、T_2%及TSH,以了解大运动量训练后的垂体甲状腺功能。资料与方法31例受试者为天津市游泳运动员,男7例,女24例、年龄12~18岁。受试者于一周大运动量训练前后分别空腹采血测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选择性激光小梁成形术(selective laser trabeculoplasty,SLT)对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rimary open angle glaucoma,POAG)的长期治疗效果。方法POAG患者32例48只眼,眼压(23·15±7·71)mmHg。Q-开关532nm Nd∶YAG激光,单脉冲,脉冲时间3ns,光斑直径400nm,应用Goldmann三面镜上方或下方房角180°范围内进行治疗,能量0·68~1·70mJ,点数50~80点。测量术后第1、2、3和4小时眼压,术后1d,1周,1、3和6个月,1和2年随访,对比术前术后眼压、最佳矫正视力、视野、杯盘比变化。结果患者术前眼压(23·15±7·71)mm Hg,术后1h为(17·15±5·41)mm Hg、2h为(15·05±6·10)mm Hg、3h为(14·89±5·66)mmHg、4h为(15·22±4·03)mmHg、1d为(13·58±3·08)mmHg、1周为(17·39±3·74)mmHg、1个月为(17·92±3·35)mmHg、3个月为(18·05±2·58)mmHg、6个月为(17·54±2·31)mmHg、1年为(17·94±2·81)mmHg、2年为(18·35±3·07)mm Hg;术前患者杯盘比为0·60±0·17,术后2年为0·58±0·18;术前视力0·59±0·30,术后2年视力0·61±0·33;术前用药平均为1·85种,术后2年为0·74种;视野术前术后无变化。结论SLT可以有效地降低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的眼内压。  相似文献   

3.
对象为7名国内优秀男子古曲摔跤运动员。受试者进行1次及1周大运动量训练。1次训练课训练时间为150分钟,内容为专项训练。此外,运动员每日服用肌酸、氨基酸、辅酶Q等营养补剂。结果表明1次训练课前后、1周训练前后分别相比较,血清GH浓度呈下降,由于存在着极大的个体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1次训练课、1周训练对血清IGF-I浓度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运动负荷对运动员心脏机能的影响 ,本课题对青少年运动员 40 0m跑后的心电图变化作一初步观察。1 对象与方法1 1 对象5 0名参加集训的中距离跑项目青少年运动员 ,其中男 2 7人 ,女 2 3人。根据年龄分为两组 :A组为1 8~2 3岁大学生组 (参加全国大学生运动会集训 ,男 2 2人、女 9人 ) ;B组为 1 2~ 1 7岁中学生组 (男 5人、女 1 4人 )。A组训练年限为 5年 ,B组训练年限为 2年。1 2 方法所有观察对象均进行 :(1 )安静状态下心电图检测 ;(2 ) 40 0m冲刺跑后即刻心电图检测。仪器 :上海产光电 5 81 1型心电图机 ,进行 1 2导联…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不同低氧训练模式对运动员血清CK和BUN的影响。方法:24名优秀女子赛艇运动员被随机分为4组,即低住低练(LoLo)组(对照组)、高住低练(HiLo)组、低住高练(LoHi)组和高住高练低练(HiHiLo)组,每组6人。对照组按正常计划训练;HiLo和HiHiLo组每周进行6天低氧睡眠,每次10~12h,同时HiHiLo组每周再进行3次低氧训练,每次1·5~2h;LoHi组除正常训练外每周进行3次低氧训练,每次1·5~2h。各组进行低氧训练和睡眠时氧分压为15·4%(模拟海拔2500m),大气压为常压。各组运动员常氧训练计划完全相同。分别于训练前3天,低氧训练第1、2、3、4周末以及低氧训练结束后第1、2周末进行血清CK和BUN的测试。结果显示:(1)4组运动员血清CK在低氧训练过程中的总体变化趋势表现为:先迅速上升,而后逐渐下降,低氧训练结束后第2周又迅速上升;各组间变化趋势有所不同,且训练第2周末,HiLo组与LoLo组、LoHi组与Hi-Lo组、HiHiLo组与LoHi组相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均P<0·05);(2)4组运动员BUN在低氧训练开始后均呈逐渐上升趋势,达到峰值后逐渐下降,低氧训练结束后第2周基本恢复至训练前水平,整个训练过程中各组BUN无显著差异(P>0·05)。上述结果表明不同模式低氧训练对机体造成的刺激程度虽有差异,但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3周大运动量训练过程中,大鼠骨骼肌蛋白合成代谢的变化规律和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的变化特点。方法:以7周龄雄性SD大鼠(36只)为研究对象,按体重随机分对照组3组(C1、C2、C3)和运动组(E1、E2、E3)3组。运动组进行3周大强度和中等强度相结合大运动量跑台训练,对照组不运动。每周训练结束后,随机选取对照组和运动组各1组,测试腓肠肌湿重、肌球蛋白重链(MHC)表达、mTOR及其下游信号70KD核糖体蛋白S6激酶(p70S6K)、真核起始因子4E结合蛋白1(4EBP1)的蛋白表达和磷酸化水平。结果:(1)第1周训练结束,与同期对照组(C1)相比,E1组p70S6K(Thr389)磷酸化水平和4EBP1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1);4EBP1(Thr37/46)磷酸化水平显著升高(P<0.05)。(2)第2周训练结束,与同期对照组(C2)相比,E2组mTOR(Ser2448)磷酸化水平显著降低(P<0.01);p70S6K(Thr389)磷酸化水平显著降低(P<0.05)。(3)第3周训练结束,与同期对照组(C3)相比,腓肠肌MHC蛋白表达显著降低,mTOR(Ser2448)和p70S6K(Thr389)磷酸化水平显著降低(P<0.01);腓肠肌湿重和mTOR、p70S6K、4EBP1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结论:3周大运动量训练过程中,骨骼肌蛋白合成能力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特点。大运动量训练疲劳后对骨骼肌蛋白合成的抑制作用主要由m TOR信号通路蛋白表达降低所致。  相似文献   

7.
7.5%氯化钠快速注入抗出血性休克犬的效果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望亭松  陆一鸣  赵超英  王勇 《解放军医学杂志》2003,28(12):1102-1103,1106
目的 观察 7 5 %氯化钠 (NaCl)快速注入抗出血性休克犬的作用。方法 取 5条杂种犬 ,失血至平均动脉压 (MAP) 5 33~6 70kPa,维持此血压 1h后 ,2min内静脉注入 7 5 %NaCl(4ml/kg) ,观察 4h。结果 注入期的血压明显低于休克期 (P <0 0 1)。观察期收缩压 (SP)、舒张压 (DP)、MAP均升高 ,最高可达基础血压水平的百分数分别为 6 4 %± 10 %、6 4 %± 18%及 6 4 %± 14 % ,均明显高于输液前血压 (P <0 0 1)。SP、DP及MAP分别在升高 2 5 0 0± 2 1 2 1、2 8 0 0± 19 5 6及 2 7 0 0± 19 87min后逐步下降。输液结束 3h后死亡 3只。观察期 1h有 1条犬的尿量未达标 ,2h有 4条犬未达标 ,3h有 3条犬的尿量为 0。结论  7 5 %NaCl快速注入抗出血性休克犬的作用维持时间较短且疗效较差。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自制抗疲劳中药"疲王颗粒"对女子划船运动员延迟性肌肉酸痛症(DOMS)的治疗效果。方法:60名女子划船运动员,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冬训大运动量、大强度训练周期中,运动员被诊断为DOMS,采用双盲法分别给予自制疲王颗粒和安慰剂,连续服药7天。在实验开始前1天,实验第3、7天(结束时)分别于肘静脉取血,检测CK、BUN和血常规。在实验开始前1天,实验第2、3、5、7天(结束时),采用VAS10分评分法,对肌肉酸痛进行问卷调查和评分。结果:实验组第5天开始VAS评分与第2、3天相比显著降低(P<0.05);实验第7天,两组VAS评分均较本组之前各时间点显著降低(P<0.05)。实验组CK第7天分别较实验前和第3天显著下降(P<0.05);对照组第7天较第3天显著降低(P<0.05)。实验组WBC第3天较实验前显著降低(P<0.05)。结果提示,自制抗疲劳中药"疲王颗粒"对女子划船运动员训练后引起的运动性肌肉疲劳酸痛症的消除有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9.
我们在对741名国内优秀运动员运动性疲劳的中医症候调查中发现,肾阴虚的发生率占肾气不足的绝大部分比例,肾阳虚的发生率非常低[1]。同时,运动员大运动量训练后血睾酮下降现象普遍存在,从中医角度来看,肾阴虚与血睾酮下降有密切关系。本研究旨在观察滋阴补肾方为主的中药组方对中到大强度运动训练期间男子摔跤运动员血睾酮含量的影响。1对象与方法1.1对象12名辽宁省男子摔跤队运动员,年龄21±2·25岁,体重84·67±17·43kg。1.2方法实验选择在中到大运动量和强度的20天冬训期间进行。训练内容由摔跤队统一制订。将12名受试队员随机分为实验…  相似文献   

10.
大运动量训练的运动生理学分析与探讨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本文对大运动量训练的原理、大运动量训练的控制、大运动量训练引起的过度疲劳和运动损伤、大运动量训练后的恢复措施和儿童少年进行大运动量训练的注意事项等从运动生理学角度进行分析和探讨。主要观点有 :大运动量训练必须从负荷强度和负荷量两方面来控制 ,其中负荷强度尤为关键 ,必须在保证练习负荷强度的前提下增加练习的时间和数量 ;判断大运动量训练是否发生过度训练 ,必须综合考虑心理和运动能力的变化 ,而不能仅依靠生理和生化指标 ;大运动量训练后的恢复可以根据克服兴奋和克服抑制两种情况来采取相应的措施 ;大运动量训练引发的疾病有感冒、运动性贫血、运动性血尿、肌肉酸痛、骨膜炎和慢性疲劳综合征等 ;大运动量训练和专项成绩的提高不一定总成正比  相似文献   

11.
<正>1对象与方法1.1对象2013年山东省女子举重项目省队所有正式在役的33名运动员,年龄19.33±4.00岁,训练年限7.39±3.53年,运动级别均为一级及以上。1.2调查方法运动医学专家对33名运动员进行病史询问、临床检查,参照《实用运动医学》[1]诊断,排除髋关节骨关节病、髋关节单纯性滑膜炎、股骨大粗隆滑囊炎、髂腰肌  相似文献   

12.
在1981年11月毛子亭等对沈阳体院附设竞技体校儿童体操、少年田径运动员营养调查的基础上,根据其营养缺乏的现状,本文作者进行了补充营养品的实验研究。实验时期于82年5—7月。实验对象系从81年前入校经1年半以上训练期的正式学员包括原有的儿童体操运动员13人(其中男6人,女7人,年龄8~13岁)和少年田径运动员(其中男女各7人,年龄14~18岁)。实验方式在保持通常进  相似文献   

13.
注射用匹多莫德在健康人体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进行健康志愿者单次和多次静脉给药后匹多莫德人体药代动力学研究。方法采用平行分组试验设计方法,进行30名男女健康志愿者单次和多次静脉输注不同剂量的匹多莫德后的药代动力学研究,采用LC/MS/MS方法测定人血浆中匹多莫德的浓度。结果主要药动学参数分别为:t1/2α(0.385±0.130)h,t1/2β(1.539±0.243)h,t1/2z(1.573±0.291)h,CLz(13.997±2.403)L·h^-1,V(11.980±3.789)L,AUC(0-1)(14.669±2.551)mg·L^-1·h,AUC(0-∞)(14.707±2.557)mg·L^-1·h,Cmax(9.309±1.506)mg·L^-1,Tmax(0.975±0.076)h。结论在200~800mg给药剂量范围内,匹多莫德在体内呈现线形药代动力学特征,符合二房室模型,多次给药后药物无蓄积。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大运动量和减量训练对心肌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 TOR)和下游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72只雄性SD大鼠经过1周适应性训练后,随机分为8组:3周安静对照组、3周大运动量训练组、3天对照组、3天减量训练组、6天对照组、6天减量训练组、2周对照组和2周减量训练组。3周大运动量训练采用上坡跑,在跑台上以中等强度(20 m/min,坡度10%)和大强度(26 m/min,坡度10%)交替进行,运动时间逐渐延长,由60 min增加到120 min。大运动量训练期间,每周训练6天,周1休息,共训练3周。3周大运动量训练后进行减量训练,运动强度保持不变,仍然是中等强度和大强度交替进行,但运动时间逐渐减少,由60min减少到20 min。减量的速度为阶梯式的。减量训练分为3天、6天和2周的减量训练。安静对照组在安静饲养相应天数后,各运动训练组在末次运动后12小时,麻醉取血后取左心室肌。制备心肌组织匀浆后,用Western blotting方法测定m TOR、真核生物翻译起始因子4E结合蛋白1(4E-BP1)的蛋白表达和磷酸化。结果:3周大运动量训练后进行3天减量训练,心肌m TOR(Ser2448)磷酸化显著增加。3周大运动量训练后,心肌m TOR(Ser2448)磷酸化/m TOR显著降低(P<0.05)。而3天减量训练后,心肌m TOR(Ser2448)磷酸化/m TOR显著升高(P<0.05)。3周大运动量训练和减量训练后,心肌4E-BP1和4E-BP1(Thr37/46)磷酸化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减量训练能引起心肌m TOR激活,对心脏有利。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补充支链氨基酸(BCAA)对划船运动员血液某些氨基酸浓度及血小板5-HT2A受体与螺环哌丁苯结合的影响,为运动员疲劳控制及合理营养补充提供实验依据.方法:18名男子划船运动员,随机分为安慰剂组、BCAA组及BCAA CHO组,补剂的同时进行2周大运动量训练,2周后的1次急性运动前后,采用放射标记受体测定技术,测定各组运动员血小板5-HT2A受体与[3H]Spiperone(螺环哌丁苯)结合的最大结合容量、平衡解离常数的变化;同时测定血液BCAA、游离色氨酸的含量并进行分析.结果:(1)血浆中几种氨基酸浓度的变化:男子划船运动员2周大运动量训练后的1次急性运动前,各组安静值均无显著性差异;运动后BCAA组及BCAA CHO组BCAA值与运动前相比显著提高.BCAA组和BCAA CHO组运动员运动后血液丙氨酸浓度显著升高(P<0.05).BCAA及BCAA CHO组1次急性运动后即刻,fTrp/BCAA比值与运动前相比均显著降低.(2)血小板5-HT2A受体与[3H]Spiperone(螺环哌丁苯)结合的最大结合容量及平衡解离常数的变化:男子划船运动员2周大运动量训练后的1次急性运动后,安慰剂组较BCAA组和BCAA CHO组最大结合容量下降更显著(P<0.05);BCAA组及BCAA CHO组的平衡解离常数显著降低(P<0.05).结论:2周大运动量训练期间补充BCAA或BCAA CHO对改善血液BCAA含量、fTrp/BCAA比率等某些外周以及中枢疲劳指标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6.
游泳运动员早期专项化的年龄越来越提前。已提出从7—8岁开始专项化训练,10~11岁开始大运动量的专项训练,12—13岁达到运动健将成绩。但早期专项化对少年身体有无影响,对他们今后生活影响如何至今探讨甚少。作者对苏联7—8岁开始游泳专项化,11—15岁达到苏联运动健将,后来参加国内和国际重大比赛取得好成  相似文献   

17.
观察了补肾益元中药对运动员完成大运动量大强度训练后运动性疲劳肾气不足证及运动性低血睾酮的影响。结果显示 :运动员通过 3周强化训练后 ,Hb明显下降 ,BUN则显著上升 ,提示已出现明显的疲劳症状 ,其中对照组运动员有 7人出现了运动性疲劳肾气不足证 ,而服药组则只有 1人。训练后 ,对照组血睾酮出现非常显著的下降 ,服药组也出现了下降 ,但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补肾益元中药能防止运动性疲劳肾气不足证的发生 ,缓解运动性低血睾酮的下降  相似文献   

18.
对象为7名国内优秀男子古典式摔跤运动员。受试者进行1周大运动量训练。1次训练课训练时间为150分钟,内容为专项训练。此外,运动员每日服用肌酸、氨基酸等营养补剂。结果表明:1次训练课前后、1周训练前后分别相比较,血清生长激素( GH)、IGF-I浓度无显著变化。提示血清IGF-I作为间接判定成年运动员滥用rhGH的指标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建立人血浆中瑞舒伐他汀的液相色谱-质谱-质谱联用测定方法,研究中国健康人体药代动力学。方法 以氢氯噻嗪为内标物,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质谱联用法,电喷雾电离源选择性正离子峰检测。测30名健康男性志愿者单剂量口服瑞舒伐他汀钙片的体内血药浓度,获得药动学参数。结果 口服瑞舒伐他汀钙片5、10、20mg后的主要药代学参数:达峰时间Tmax分别为(3.10±0.99)、(2.00±0.82)、(3.40±1.58)h;峰值血浆浓度Cmax分别为(8.32±2.44)、(14.8±3、97)、(20.1±5.0)ng·ml^-1;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分别为(77.0±22.6)、(153±38)、(270±61)ng·h·ml^-1;AUCo.1分别为(75.8±22.0)、(151±37)、(258±62)ng·h·ml^-1;T1/2分别为(13.0±3.9)、(12.5±3.5)、(18.5±4.9)h。结论 受试者口服瑞舒伐他汀钙片后,在人体内表现为线性药代学特征。  相似文献   

20.
6个月太极拳锻炼前后中老年女性心肺机能相关指标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自愿参加本次测试的中老年女性21人,年龄59·0±8·3岁(50~65岁),身高156±6·4cm,体重58·3±6·6kg,体脂百分率为33·3±5·8%,BMI为24±2·2 kg/m2,均为近期无运动习惯的太极拳运动初学者。临床医学检查均无器质性心肺疾患。1.2研究方法1.2.1训练计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