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尼莫地平胶囊人体生物利用度及生物等效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仲坚  陶春蕾  许钒 《安徽医药》2010,14(5):519-521
目的研究尼莫地平胶囊在健康志愿者体内的生物利用度及生物等效性。方法20例健康志愿者随机交叉口服尼莫地平胶囊和参比尼莫地平片各60 mg,采用LC-MS/MS测定血清中尼莫地平的药物浓度。结果健康志愿者口服尼莫地平胶囊试验制剂及参比制剂后的峰浓度Cmax分别为(37.459±13.224)μg.L-1和(46.223±22.980)μg.L-1,达峰时间Tmax分别为(1.150±0.384)h和(1.025±0.353)h,0~12 h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12)分别为(94.721±27.457)μg.h-1.L-1和(95.755±32.246)μg.h-1.L-1,半衰期T1/2分别为(3.073±0.941)h和(3.026±1.139)h。结论尼莫地平胶囊和参比制剂尼莫地平片在健康志愿者体内的药动学参数相似,具有生物等效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国产西洛他唑片在人体的药动学和生物等效性.方法:20名男性健康志愿者随机交叉单剂量口服西洛他唑受试和参比制剂(Pletaal)100mg,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血药浓度,计算其药动学参数和相对生物利用度,评价两种制剂的生物等效性.结果:西洛他唑受试和参比制剂的主要药动学参数:t1/2分别为(11.9±4.6)h和(11.2±3.0)h,Tmax分别为(3.7±1.2)h和(4.0±1.2)h,Cmax分别为(749.2±348.7)μg·L-1和(655.2±222.1)μg·L-1,AUC0-48分别为(10 088.5±4 606.1)μg·L-1·h和(9 259.0±3 511.8)μg·L-1·h,AUC0-∞分别为(10 926.3±4 713.6)μg·L-1·h和(10 183.4±3 540.7)μg·L-1·h,西洛他唑受试制剂的相时生物利用度为(107.5±14.9)%.结论:经统计学分析,两种制剂具有生物等效性.  相似文献   

3.
张玉  马力  黄煜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6,26(11):1347-1350
目的:比较泮托拉唑肠溶微丸胶囊与泮托拉唑肠溶胶囊的人体相对生物利用度,并进行生物等效性评价。方法:按照两制剂两周期随机交叉设计,选择20名健康志愿者单剂量口服试验制剂或参比制剂各40mg,采用HPLC-UV法测定其血药浓度。DAS软件处理血药浓度数据和计算参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对两种制剂作出生物等效性评价。结果:单剂量口服40mg的泮托拉唑钠试验和参比制剂主要药动学参数AUC0→12分别为(9 275.2±1 528.3)μg.h.L-1和(8 864.1±1 618.4)μg.h.L-1,AUC0→∞分别为(9 353.5±1 518.0)μg.h.L-1和(8 941.9±1 625.8)μg.h.L-1;Cmax分别为(3 196.1±478.0)μg.L-1和(3 298.4±557.2)μg.L-1;tmax分别为(1.90±0.26)h和(2.02±0.19)h,两者无明显差异。泮托拉唑钠肠溶微丸胶囊(试验制剂)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8.0±26.4)%。主要药动学参数AUC和Cmax采用方差分析、双单侧检验和置信区间估算,结果落在可信区间范围内。tmax用非参数法检验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本项目研究所用泮托拉唑血药浓度监测方法可满足生物利用度试验方法学的要求,试验制剂与参比制剂具生物等效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阿奇霉素分散片健康人体的药动学与生物等效性。方法20名男性健康志愿者随机交叉口服阿奇霉素分散片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各500mg,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LC-MS)测定血药浓度。以DAS2.0软件计算其药动学参数,考察其生物等效性。结果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阿奇霉素AUC0-168分别为(8.98±1.74)μg·h·mL^-1和(8.75±1.60)μg·h·mL^-1,Cmax分别为(0.81±0.14)μg·mL^-1和(0.80±0.14)μg·mL^-1,t^1/2分别为(48.16±11.10)h和(51.1±7.60)h,Tmax分别为(1.80±0.86)h和(1.82±0.92)h,受试制剂相对于参比制剂的生物利用度为(103.4±20.2)%。结论阿奇霉素分散片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具有生物等效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人血浆中雷贝拉唑的HPLC-MS测定方法,用其测定了志愿者口服雷贝拉唑钠肠溶片(20 mg)后的血药浓度,并评价两种制剂的生物等效性。方法18名健康男性志愿者分别单剂量口服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20 mg,采用HPLC-MS法测定血浆中雷贝拉唑的浓度。计算主要药动学参数及相对生物利用度,以判断生物等效性。结果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在受试者体内的药动学参数:tmax分别为(2.6±0.4)和(2.6±0.3)h,ρmax分别为(684.8±114.1)和(692.4±89.0)μg.L-1,t1/2分别为(1.7±0.5)和(1.8±0.5)h;用梯形法计算,AUC0→t分别为(2 036±358.6)和(2 194±340.3)μg.h.L-1,AUC0→∞分别为(2 169±430.2)和(2 287±348.5)μg.h.L-1;以AUC0→t计算,雷贝拉唑的相对生物利用度平均为(93.1±14.6)%。结论两种雷贝拉唑片具有生物等效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受试制剂阿奇霉素分散片与参比制剂人体相对生物利用度及药动学.方法:20名健康受试者自身交叉单剂量口服阿奇霉素分散片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各500 mg,定时取血,用微生物法测定血药浓度.结果:受试制剂阿奇霉素分散片与参比制剂的血药浓度-时间曲线基本一致,符合一级吸收二房室模型.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的主要药动学参数分别为:消除半衰期t1/2β:(36.1±7.8)h,(39.9±10.3)h;Tmx:(2.4±0.5)h,(2.4±0.5)h;Cmax:(413.0±72.5)μg·L-1,(404.0±69.5)μg·L-1.药动学参数经配对t检验,P>0.05,差异均无显著性.两种制剂的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t平均值分别为:受试制剂分散片(9 806±1 308)μg·L-1·h-1,参比制剂(9 949±1 395)μg·L-1·h-1;受试制剂分散片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99.0±9.0)%.结论:统计学结果表明,受试制剂阿奇霉素分散片与参比制剂生物等效.  相似文献   

7.
国产酒石酸唑吡坦的生物利用度和生物等效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国产酒石酸唑吡坦在中国健康受试者体内的生物利用度和生物等效性.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18例健康受试者单剂量口服受试制剂或参比制剂10 mg后血浆中唑吡坦的浓度,采用BAPP2.0生物统计软件对2种制剂的Cmax,Tmax和AUC0-t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酒石酸唑吡坦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的实测Tmax均为(0.9±0.3)h,实测Cmax分别为(173.94±57.49)和(173.74±47.99)μg·L-1, 梯形法计算AUC0-t分别为(543.19±252.06)和(551.01±254.65)μg·h·L-1,t1/2Ke分别为(2.22±0.61)和(2.12±0.40)h.2种制剂的主要药动学参数经统计分析差异无显著性.酒石酸唑吡坦受试片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99.9±20.7)%.结论: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具有生物等效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盐酸丁螺环酮片的药动学及相对生物利用度。方法:受试者交叉口服单剂量(15mg)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药浓度。结果:受试及参比制剂的主要药动学参数Tmax分别为(0.87±0.18)h与(0.81±0.09)h,Cmax分别为(25.2±8.0)μg.L-1与(25.1±7.9)μg.L-1,AUC0?t分别为(52.7±17.9)μg.h.L-1与(51.9±17.2)μg.h.L-1,AUC0?∞分别为(55.1±18.2)μg.h.L-1与(54.9±17.0)μg.h.L-1,T1/2分别为(2.8±0.5)h与(2.8±0.4)h。两种制剂主要药动学参数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受试制剂相对于参比制剂的生物利用度为(102.7±5.9)%。结论:两种制剂具有生物等效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泮托拉唑肠溶胶囊在健康志愿者体内的生物利用度及生物等效性。方法20例健康志愿者随机交叉口服2种泮托拉唑肠溶胶囊各40mg,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中药物浓度。结果健康志愿者口服泮托拉唑肠溶胶囊受试制剂及参比制剂后的峰浓度(Cmax)分别为(3158.81±761.351)ng/mL和(3061.48±644.54)ng/mL,达峰时间(Tmax)分别为(2.3±0.5)h和(2.2±0.5)h,0—12h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12)分别为(6957.16±2012.73)ng·h/L和(7031.52±2095.4)ng·h/L,血浆半衰期(t1/2)分别为(1.72±0.22)h和(1.78±0.26)h。结论2种泮托拉唑肠溶胶囊在健康志愿者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参数相似,具有生物等效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2种复方苯磺酸氨氯地平/盐酸贝那普利制剂生物等效性。方法:20名健康男性志愿者随机交叉单剂量口服复方苯磺酸氨氯地平/盐酸贝那普利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采用LC-MS/MS法测定血清中氨氯地平、贝那普利及其代谢产物贝那普利拉浓度,DAS2.0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与生物等效性。结果:单剂口服受试和参比制剂后的苯磺酸氨氯地平主要药动学参数Cmax分别为(6.6±1.9)μg.L-1和(7.5±2.3)μg.L-1,tmax分别为(6.2±1.4)h和(5.7±1.2)h,AUC0-t分别为(264.2±90.5)μg.h.L-1和(271.3±94.9)μg.h.L-1,受试制剂的苯磺酸氨氯地平相对生物利用度为(97.41±6.04)%;单剂口服受试和参比制剂后的贝那普利主要药动学参数Cmax分别为(136.6±66.1)μg.L-1和(143.3±50.9)μg.L-1,tmax分别为(0.6±0.2)h和(0.6±0.2)h,AUC0-t分别为(139.3±54.0)μg.h.L-1和(137.8±47.2)μg.h.L-1,受试制剂的贝那普利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0.8±7.55)%;单剂口服受试和参比...  相似文献   

11.
健康志愿者恩替卡韦分散片的生物等效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2种恩替卡韦制剂在健康人体的生物等效性。方法采用随机、双周期、自身交叉的试验设计。36例健康男性志愿者单次口服试验制剂(恩替卡韦分散片)或参比制剂(恩替卡韦片)1 mg,血浆样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PLC-MS/MS)测定,计算两者的主要药物动力学参数,进行生物等效性评价。结果恩替卡韦血药浓度在0.05~20μg.L-1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2=0.996 3),最低定量浓度为0.05μg.L-1,批内及批间精密度RSD〈15%;服用试验制剂或参比制剂后血浆中恩替卡韦的Cmax分别为(7.63±1.91)和(9.75±2.62)μg.L-1;tmax分别为(0.67±0.22)和(0.63±0.19)h;t1/2分别为(62.35±22.36)和(62.09±33.39)h;AUC0-∞分别为(29.08±4.57)和(31.88±6.57)μg.h.L-1;AUC0-tn分别(22.80±4.19)和(25.57±5.06)μg.h.L-1;试验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F0-tn、F0-∞分别为(90.55±14.42)%和(93.36±15.96)%。结论试验制剂和参比制剂具有生物等效性。  相似文献   

12.
徐家根  初立梅  许静  徐康康 《中国药房》2010,(34):3208-3210
目的:研究酒石酸唑吡坦口溶片的药动学及生物等效性。方法:采用随机自身对照双周期交叉试验设计,18名健康受试者单剂量口服受试制剂7.5mg或参比制剂10mg后,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测定人血浆中的唑吡坦浓度,用非房室模型法估算唑吡坦的药动学参数。结果: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的主要药动学参数分别为:Cmax(117.62±24.39)、(126.30±35.27)μg·L-1,tmax(0.69±0.16)、(1.25±0.29)h,AUC0~τ(431.16±109.25)、(451.58±114.25)μg·h·L-1,AUC0~∞(450.79±108.03)、(465.34±121.89)μg·h·L-1。受试制剂相对于参比制剂的生物利用度为(97.9±10.7)%。结论:2种国产唑吡坦片剂吸收程度等效而吸收速度不等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单剂量口服盐酸伐昔洛韦片的药动学特征,并评价2种制剂的生物等效性。方法:采用双周期交叉试验方法,18名健康志愿者分别单剂量口服2种盐酸伐昔洛韦片600mg,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中药物浓度,计算药动学参数,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盐酸伐昔洛韦片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的主要药动学参数tmax分别为(1.69±0.25)、(1.72±0.26)h,Cmax分别为(3.34±0.58)、(3.40±0.49)μg·mL-1,t1/2分别为(2.73±0.31)、(2.97±0.33)h,AUC0~14分别为(11.22±2.21)、(11.12±1.90)μg·h·mL-1,AUC0~∞分别为(11.76±2.15)、(11.61±1.86)μg·h·mL-1。受试制剂相对于参比制剂的生物利用度为(101.06±11.72)%。结论:2种制剂具有生物等效性。  相似文献   

14.
王豫辉 《中国药房》2009,(11):828-830
目的:研究氟康唑片的人体生物等效性。方法:20名健康男性受试者,按双交叉设计,随机单剂量口服氟康唑片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各300 mg,分别于服药后多点采血测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药浓度,并计算药动学参数,评价两制剂的生物等效性。结果: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的t_(1/2)分别为(29 98±4.79)、(30.60±4.66)h,t_(max)分别为(1.9±0.3)、(1.9±0.6)h,C_(max)分别为(7.64±0.98)、(7.93±0.78)μg·mL~(-1),AUC_(0~96)分别为(258.41±36.49)、(267.93±31.24)μg·h·mL~(-1),AUC_(0~∞)分别为(283.17±45.80)、(299.70±38.41)μg·h·mL~(-1),用面积法AUC_(0~96)和AUC_(0~∞)估算氟康唑片受试制荆的相对生物利用度分别为(94.9±11.3)%、(94.8±11.9)%。结论: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等效。  相似文献   

15.
张海英  赵立波  蔡焕  王茜  方翼  李玉珍 《中国药房》2010,(26):2441-2443
目的:研究2种阿莫西林分散片在人体内的药动学及生物等效性。方法:采用随机自身交叉对照试验设计,20名健康男性志愿者分别单剂量口服500mg阿莫西林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阿莫西林的浓度,用DAS药动学软件计算二者药动学参数及生物利用度。结果:阿莫西林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的药动学参数分别为:Cma(x11.11±3.63)、(9.93±3.39)μg.mL-1,tma(x1.14±0.42)、(1.34±0.47)h,t1/(21.08±0.52)、(1.07±0.66)h,AUC0~(624.49±6.22)、(22.44±5.98)μg.h.mL-1,AUC0~∞(25.21±6.44)、(23.40±6.25)μg.h.mL-1。以AUC0~6估算,受试制剂相对于参比制剂的生物利用度为110.3%。结论:2种阿莫西林分散片生物等效,可以替换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2种多潘立酮片在健康人体内的生物等效性。方法:健康志愿者22名,采用随机交叉试验设计,单剂量口服多潘立酮片受试制剂或参比制剂10mg,应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电喷雾(LC-MS/MS)法测定各受试者给药后不同时间点的血药浓度,计算药动学参数,应用BAPP2.0软件进行生物等效性评价。结果: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的药动学参数分别为:tma(x0.55±0.15)、(0.57±0.11)h,t1/(210.22±1.29)、(10.90±1.44)h,cma(x12.721±5.567)、(13.265±5.787)μg·L-1,AUC0~36(h42.550±11.724)、(44.259±8.813)mg·h·L-1,AUC0~∞(45.539±12.327)、(47.900±9.446)mg·h·L-1。多潘立酮片受试制剂相对于参比制剂的生物利用度为(96.5±19.2)%,主要药动学参数经统计学分析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具有生物等效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3种头孢克洛制剂在健康志愿者体内的药动学,并评价3种制剂的生物等效性。方法:18名男性健康志愿者,单剂量三交叉分别口服干混悬剂(受试制剂1)、头孢克洛分散片(受试制剂2)和头孢克洛片(参比制剂)500mg后,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血浆药物浓度,数据经DAS软件处理,计算药动学参数并评价生物等效性。结果:头孢克洛受试制剂1、2与参比制剂的cmax分别为(13.94±3.76)、(13.54±2.27)、(13.86±3.13)μg·mL-1,tmax分别为(0.56±0.13)、(0.55±0.14)、(0.51±0.13)h,t1/2分别为(0.67±0.09)、(0.68±0.15)、(0.80±0.26)h,AUC0~4分别为(15.16±2.58)、(14.56±1.70)、(14.74±2.07)μg·h·mL-1。受试制剂1、2的F0~4分别为(103.80±17.80)%、(100.50±18.40)%。统计分析表明,2种头孢克洛受试制剂的cmax、tmax、AUC0~4、AUC0~∞与参比制剂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头孢克洛干混悬剂和分散片与参比制剂生物等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阿奇霉素血药浓度的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测定法,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随机双交叉试验设计,20名健康受试者口服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0.5g,用LC—MS法测定人血浆中的阿奇霉素浓度。结果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的0~144h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144)分别为(6617.87±2669.96)μg·h/L和(6456.05±2739.62)μg·h/L;0~∞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n)分别为(7146.36±2848.25)μg·h/L(7089.33±3073.11)μg·h/L;峰浓度(Cmax)分别为(546.69±198.75)μg/L和(536.47±192.27)μg/L;峰时间(Tmax)分别为(2.1±0.9)h和(2.2±0.9)b;半衰期(t1/2)分别为(41.17±8.68)h和(44.22μ8.48)h。受试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2.7±9.7)%。结论两种国产阿奇霉素片剂具有生物等效性。  相似文献   

19.
冯桂梅  朱运贵 《中南药学》2010,8(9):664-668
目的研究雷米普利片在健康人体内的相对生物利用度,并且进行生物等效性评价。方法采用随机交叉、自身对照试验设计,18名健康男性受试者随机等分成2组,先后单剂量口服2×5 mg雷米普利片受试制剂或参比制剂后,在设计时间点取静脉血,采用HPLC-MS法测定雷米普利及其活性代谢产物雷米普利拉的血浆浓度,计算主要药物代谢动力学参数。以方差分析方法对主要药物代谢动力学参数进行均数的差别检验,以双单侧t检验进行生物等效性判定。结果受试者分别口服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后,雷米普利的主要药物代谢动力学参数如下:AUC0~12、AUC0~∞、tmax、Cmax、t1/2分别为(73.5±46.9)μg.h.L-1和(76.9±44.5)μg.h.L-1、(80.5±47.3)μg.h.L-1和(84.8±47.2)μg.h.L-1、(0.7±0.2)h和(0.7±0.2)h、(41.67±26.02)μg.L-1和(42.48±27.88)μg.L-1、(5.0±1.7)h和(4.5±1.9)h。以雷米普利计算受试制剂对参比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95.55±17.36)%。雷米普利拉的主要药物动力学参数如下:AUC0~72、AUC0~∞、tmax、Cmax、t1/2分别为(146.7±43.8)μg.h.L-1和(148.2±42.2)μg.h.L-1、(160.5±49.2)μg.h.L-1和(159.0±45.4)μg.h.L-1、(1.7±0.7)h和(1.5±0.4)h、(13.34±6.86)μg.L-1和(15.01±9.13)μg.L-1、(22.7±5.2)h和(19.2±4.5)h。以雷米普利拉计算受试制剂对参比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99.03±13.75)%。结论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的主要药动学参数之间无统计学差异,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为生物等效制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