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伐地昔布的严重皮肤不良反应 伐地昔布(Valdecoxib)是选择性环氧合酶-2抑制药,其适应证为类风湿性关节炎及骨关节炎,呵缓解其疼痛。其严重的皮肤不良反应包括多形性红斑,斯-约(Stevens—Johnson)综合征及中毒性表皮坏死溶解症。  相似文献   

2.
《齐鲁药事》2009,28(10):638-638
2009年8月27日,FDA与Tibotec Thegapeutics公司宣布,通过各医疗机构和研究单位收集到的数据表明,抗Hn,药物Intelence(Etravirine)可导致Stevens—Johnson综合征(SJS),中毒性表皮坏死溶解,多形性红斑,超敏反应及器官机能障碍如肝衰竭等不良反应。FDA建议医护人员注意,患者采用Intelence治疗如出现严重的皮肤中毒或超敏反应,应立即中断用药。  相似文献   

3.
●依曲韦林致严重皮肤及过敏反应的风险 加拿大职业医务工作者被告知,接受含有依曲韦林(etravirine)的片剂进行联合治疗的患者,可发生严重危及生命及死亡的潜在皮肤不良反应,这些不良反应包括斯一约(Stevens—Johnson)综合征,中毒性表皮坏死症(TEN)及多型性红斑等。  相似文献   

4.
《药学进展》2009,33(3):143-144
据美国FDA统计分析显示,亚洲裔病人更易遗传性地罹患Stevens—Johnson综合征(SJS)以及由抗癫痫药苯妥英和磷苯妥英引发的毒性上皮坏死溶解。FDA现正在对表明携带一种特殊基因——HLA.B*1502人白细胞抗原等位基因的亚洲患者可能会增加严重皮肤反应风险的初步研究数据进行调研。数据显示,在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以及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国家,  相似文献   

5.
摘 要 目的:分析奈韦拉平致Stevens Johnson综合征(SJS)和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TEN)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以“奈韦拉平”、“不良反应”、“史蒂文斯 约翰逊综合征”、“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为中文关键词,以“nevirapine”、“drug adverse reaction”、“stevens johnson syndrome (SJS)”、“toxic epidermal necrolysis (TEN)”为英文主题词,分别检索国内外主要文献数据库,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提取患者性别、年龄、原患疾病、药物过敏史、给药剂量、临床表现、出现时间等内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筛选出病例报道文献17篇,有效病例21例。奈韦拉平引起的SJS/TEN多发生在50岁以下人群中,以男性居多,住院天数12 d至3个月不等,有3例患者出现了死亡、1例失明。结论:在临床应用中,应重视奈韦拉平引起的SJS和TEN不良反应,注重对患者的用药教育,以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确保安全用药。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儿童渗出性多形性红斑及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结合临床表现多学科协作,有针对性的对患儿进行个体化护理。结果 11例渗出性多形性红斑及1例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患儿经过精心护理均治愈出院。结论密切观察病情、多学科合作及个体化精心护理能提高本组病例的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7.
李红健  王婷婷  鲍思臣  孙岩  于鲁海 《安徽医药》2018,22(11):2254-2256
目的 分析12例奥卡西平引起皮疹患儿的临床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儿科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奥卡西平引起皮疹的患儿资料。对患儿的性别、年龄、临床表现、奥卡西平的用法用量、皮疹出现的时间和严重程度以及转归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共收集到12例皮疹患儿,其中10例为轻度斑丘疹,2例为药物超敏综合征,未收到史蒂文斯—约翰逊综合征、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病例。1例人类白细胞抗原基因药物基因检测结果阳性,11例为阴性。12例皮疹患儿经糖皮质激素等药物治疗后好转出院。结论 针对皮疹患儿的相关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制定奥卡西平在临床使用过程中的药学监护建议,避免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中国药房》2017,(5):620-625
目的:探讨奥卡西平致Stevens-Johnson综合征(SJS)和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TEN)的临床特点及其基因多态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维普、PubMed、EMBase、SpringerLink等数据库,对有关奥卡西平引起严重皮肤不良反应的个案报道文献进行整理和分析。结果:收集文献12篇,获取奥卡西平引发SJS/TEN的病例报道13例。奥卡西平的严重皮肤不良反应发生于男性多于女性,不良反应大多发生在用药后1~14 d,经过糖皮质激素、抗过敏药物等治疗均能痊愈,没有致死性病例报道。8例患者进行了基因型检测,其中6例患者为HLA-B*1502阳性,2例为HLA-B*1518/B*4001(HLA-B*1502的变异)。结论:应当严密监测奥卡西平的不良反应,注意患者用药教育与随访,必要情况下通过检测HLA-B*1502基因可指导临床合理使用奥卡西平,优化临床用药方案。  相似文献   

9.
药物引起的史蒂文斯-约翰逊综合征(SJS)和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TEN)是一种罕见严重的不良反应,其特征是广泛性的皮肤表皮剥离和黏膜侵犯。当评估可疑药物和SJS或TEN之间的因果关系时,除了Naranjo评分外,最近根据两个大型的病例对照研究结果所衍生的ALDEN评分也提供了新思路。本文结合1例同时服用对乙酰氨基酚和头孢拉定导致中毒性表皮坏死综合征的案例,应用ALDEN评分及Naranjo评分分析两种药物与ADR间的关联性,并讨论此两种评分方法的差异性及适宜性。  相似文献   

10.
重症药疹是指皮损广泛和伴有全身中毒症状及内脏受损的药疹。主要包括大疱性表皮坏死松解型(toxic epidermal necrolysis,TEN)、重症多形红斑型(Stevens—Johnson syndrome,SJS)、剥脱性皮炎型(exfoliative dermatitis,ED)等。2007年6月-2009年11月,我们为23例重症药疹患者应用循证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 ICIs)信迪利单抗致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的临床表现、发病机制以及有效的治疗方案。方法 通过分析1例信迪利单抗致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的病例,结合文献资料和临床指南,对其发病机制进行讨论,并提出有效的治疗建议。结果 停用信迪利单抗并给予糖皮质激素、静脉注射人免疫球蛋白和血液灌流等措施后,患者皮肤得到了显著的新生和愈合。结论 信迪利单抗致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需早发现早治疗,足量使用激素,配合人免疫球蛋白或血液灌流,总体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2.
卡马西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FDA近期通知医务人员,使用卡马西平(carbamazepine)可导致危险的甚至致命的皮肤反应(StevensJohnson综合征和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且在有特定人类白细胞抗原(HLA)等位基因HLA-B*1502的患者中更常见。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替雷利珠单抗导致的严重免疫相关性皮肤不良反应的临床特点,为该药的合理安全使用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Med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收集整理自数据库建库至2023年1月关于替雷利珠单抗所致的严重免疫相关性皮肤不良反应的个案报道,并分析其临床特点。结果 共收集15例病例,涉及15例患者,男7例(46.7%),女8例(53.3%),年龄分布以≥60岁居多(10例,66.7%),发生时间主要集中在首次用药后第2~24 d(7例,46.7%),临床表现以中毒性表皮坏死松懈症最常见(6例,40.0%)。13例经停药和/或对症处理后好转,其中1例患者因中毒性表皮坏死松懈症死亡,1例白癜风患者经治疗后保持稳定。结论 替雷利珠单抗可致严重免疫相关性皮肤不良反应,全身广泛性皮疹伴水疱、黏膜损伤、皮肤剥脱等可能为其发生信号,临床可将糖皮质激素、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环孢素等作为系统性治疗的方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特瑞普利单抗治疗胃腺癌患者致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的治疗策略。方法分析1例特瑞普利单抗致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患者的治疗经过,结合文献探讨免疫治疗相关的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的发生机制、一般特点及治疗方法。结果患者在应用特瑞普利单抗治疗5周左右出现红斑水疱,并逐渐加重,立即停用特瑞普利单抗,给予激素、人免疫球蛋白以及对症治疗后好转。结论特瑞普利单抗导致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后,应立即停药,并且立即启动激素治疗。  相似文献   

15.
1例70岁男性患者,因前列腺癌先后予比卡鲁胺、阿比特龙联合戈舍瑞林内分泌治疗以及多西他赛新辅助治疗,定期复查相关指标,提示疾病进展。2022年7月20日开始服用阿帕他胺240 mg,po,qd,连续用药30 d后,出现全身紫红色斑疹,多处糜烂及水疱皮疹,逐渐进展至大面积表皮剥脱。考虑阿帕他胺相关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予停药、抗过敏、抗感染及免疫球蛋白冲击治疗,4周左右皮疹逐渐好转。该病例提示临床使用阿帕他胺时需警惕相关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的可能,同时做好患者用药教育,一旦出现可疑不良反应,应立即停药并及时处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阿帕他胺相关严重皮肤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治疗和预后。方法:检索PubMed、Springer、Embase、Scopus、J-Stage、万方数据库和中国知网等数据库,收集阿帕他胺相关严重皮肤不良反应的病例报道,记录患者的一般情况,药物使用情况,严重皮肤不良反应的发生时间、临床表现、干预措施及转归等信息,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14例患者,年龄为66~91岁;出现严重皮肤不良反应临床症状的中位时间为用药后20.6 d(10~75 d)。其中,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TEN)的主要临床症状为发热伴红斑,黏膜出血性糜烂,皮肤脱落范围>30%体表面积,Nikolsky征阳性,未见嗜酸性粒细胞增多。7例TEN患者中,2例好转,5例死亡。阿帕他胺还可能引起急性泛发性发疹性脓疱病、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及全身症状型药疹、角化棘皮瘤及剥脱性皮疹,激素冲击疗法以及对症支持后好转。结论:阿帕他胺相关严重皮肤不良反应的临床预后差,死亡率高,现有报道亚洲患者居多,提示医师在使用阿帕他胺时应密切监测,警惕严重皮肤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随着抗生素的品种日新月异,临床使用抗生素频繁,其不良反应也与日俱增.特别是皮肤的严重过敏反应危害匪浅.现就我院2000年至2002年8月收治住院的10例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以下简称Lyell综合征)患者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药学进展》2008,32(2):95
在加拿大,曾有报道称服用莫达非尼(商品名:Alertec)的儿童和成人中出现过罕见的中毒性表皮坏死溶解(TEN)和史蒂文斯-约翰逊综合征(SJS)的病例,包括一起非致命病例.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北京协和医院严重药品不良反应(ADR)的药品、发生机制、高危因素、防治措施,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上报的药品不良反应病例,根据《常见严重药品不良反应技术规范及评价标准》确定严重药品不良反应,并对怀疑药品、ADR类型、发生时间、住院费用及转归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上报的药品不良反应共330例,按照ADR报告评价标准确定35例为严重不良反应,包括过敏性休克、脊髓休克、横纹肌溶解、心绞痛、上消化道出血、室上性心动过速、急性胰腺炎、QT间期延长、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等。引起严重ADR前3位的药品分别是抗菌药物、抗肿瘤药物和对比剂。涉及男性14例,女性21例,平均年龄38岁,住院时间平均35 d。5例既往有食物或药物过敏史,1例放弃治疗后死亡,34例患者停药或对症治疗后均好转出院。结论:预防和减少严重药品不良反应对患者的伤害是药师服务的主要目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临床药师通过参与头孢克洛缓释胶囊引发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案例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制订,开拓临床切入点。方法 回顾临床药师依据药物诱发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的相关案例结合患者具体体征,参与1例因头孢克洛缓释胶囊引发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制订。结果 临床药师分析该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参照相关文献及患者实际,参与制订患者个体化治疗方案,为患者提供药学监护和用药教育,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结论 临床药师依据患者诊断,参照相关案例报道并结合患者实际,制定针对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亦可成为临床药师工作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