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精准肝切除术对于治疗复杂性肝胆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近2年间接受精准肝切除术治疗的60例复杂性肝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平均手术时间为(358.60±45.6)min,术中出血量为(598.2±95.6)mL,术后住院时间为(12.5±2.7)d。术后发生并发症11例(18.3%),其中切口感染5例(8.3%),胆瘘1例(1.7%),右侧胸腔积液3例(5.0%),肺部感染2例(3.3%)。术后随访2个月至2年,残留结石3例(5.0%),经T管纤维胆道镜取净结石;2例(3.3%)复发,再次行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再次手术率3.3%)取净结石。结论:精准肝切除术可有效降低残石率、复发率和再次手术率,是治疗复杂性肝胆管结石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腹腔镜左半肝切除术治疗肝胆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30例行腹腔镜左半肝切除术治疗左肝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在腹腔镜下先行鞘内或鞘外半肝血流阻断后再切除左半肝,合并胆总管结石或右肝管结石一同处理,根据胆管情况选择放置T管或腹腔镜下行一期胆总管缝合.术后1个月均返院复查彩色多普勒超声、CT或者T管造影检查,此后每3个月复查彩色多普勒超声,必要时增加CT或MRI检查,了解有无结石残留等并发症.随访时间截至2014年7月.结果 5例患者中转开腹,25例患者顺利完成腹腔镜手术,全部采用阻断左半肝入肝血流后行肝切除术,其中鞘外阻断11例,鞘内阻断14例.手术时间为(158±85) min,术中出血量为(405±215) mL,术中输血2例.8例胆总管结石患者术中胆道镜探查未发现结石残留,其中5例行胆道一期缝合,3例放置T管.全组患者无手术死亡,术后2例发生胆汁漏,1例出现胸腔积液,经引流后痊愈;术后1例患者出现膈下积液,B超定位下行穿刺引流;术后1例患者出血,出血量约500 mL,经保守治疗痊愈.全组患者住院时间为(8.5 ±2.3)d.患者术后随访时间为1 ~12个月,无胆汁漏及腹腔感染等并发症,均无结石复发.结论 腹腔镜左半肝切除术治疗肝胆管结石安全、可行,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完全腹腔镜左半肝切除术治疗左肝胆管结石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6月至2015年9月为33例左肝胆管结石患者行腹腔镜左半肝切除术的临床资料。在腹腔镜下行左半肝切除、胆道检查并放置T管。术后6周行超声、CT、胆道镜检查或T管造影了解有无结石残留等并发症。患者均得到随访。结果:31例患者顺利完成腹腔镜手术,2例中转开腹,术中生命体征平稳,手术时间平均(177±56)min,术中出血量平均(317±57)ml,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24~48 h,平均(29.0±15.3)h,术后48~72 h拔除腹腔引流管。术后1例发生胆漏,经引流后痊愈;1例出现切口感染,经加强换药、调整血糖后痊愈,1例患者出现膈下积液,行穿刺引流治愈。平均住院(8.7±1.7)d。术后随访1~24个月,均恢复良好,无胆道狭窄、结石复发等并发症发生。结论:由经验丰富的腹腔镜医师开展腹腔镜左半肝切除术治疗左肝胆管结石是安全、可行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术中超声辅助下病变胆管区肝切除治疗区域性肝胆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2年10月—2015年6月间,将超声辅助下病变胆管区肝切除的27例区域性肝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7例患者中,男16例,女11例;平均年龄(46.4±8.3)岁。7例有胆道手术史。结石分布于S4(2例),S5(8例),S6(10例),S8(4例),S5+S8(3例)。所有患者均采用超声辅助下的病变胆管区的肝切除。平均术中出血量为(336.3±94.3)m L,平均手术时间为(235.9±37.8)min,平均住院时间为(12.5±2.4)d。5例出现术后并发症,包括胆汁漏2例,切口感染3例。经残端胆管行胆道探查16例中发生并发症2例;行胆总管切开探查者11例中发生并发症3例,两者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24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36个月,1例发生肝外胆管结石,经EST治愈,其余患者无结石复发及临床症状。结论:对于区域性肝胆管结石患者,可采用超声辅助下的病变胆管区肝切除,术中胆道探查应首选经肝断面残端胆管进行。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肝门上径路肝切除治疗肝胆管结石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 -2010年12月采用肝门上径路肝切除治疗治疗复杂肝胆管结石23例的临床资料.术中行实时的超声监控和指引,统计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结石清除率及术后结石复发等方面的资料.结果 23例中无死亡病例.手术时间2.3 ~6.2(平均3.5)h,术中出血量120~2 520 mL(平均430 mL),术后结石残余率为13.0%,均手术后2个月内经胆道纤维镜取尽残石.术后随访3 ~ 24个月后未见结石复发,术后未发生胆管癌.结论 经肝门上径路可以直接到达病变肝脏部位,可以有效的保存有功能的肝组织,减少创伤.术前评估及个体化的手术规划是减少术后肝衰竭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肝叶切除联合术中经胆管残端进行胆道探查对肝胆管结石的治疗效果。 方法:22例肝胆管结石患者,行左肝外叶切除,术中以胆道镜经肝断面残端胆管进行胆道探查、取石,术后不放置胆道引流。 结果:所有患者均痊愈,术后1个月复查无胆道结石。14例患者经肝外胆管取出结石,其中2例结石术前未能发现。肝外胆管直径6~8?mm 6例,其中2例存在结石;8.1~10?mm 9例,其中7例存在结石;10.1~15?mm 7例,5例存在结石。所有患者胆道下端均通畅。3例出现术后并发症,其中1例为膈下感染,2例为切口感染。 结论:对左肝区域性肝胆管结石患者,肝左外叶切除联合术中经残端胆管胆道探查是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区域型肝胆管结石病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3月至2011年3月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行腹腔镜手术治疗81例区域型肝胆管结石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符合2007年《肝胆管结石病诊断治疗指南》分类标准和开腹手术指征的患者,在完善术前检查后根据结石部位采用腹腔镜下肝切除术切除病变肝叶(段),最大限度清除含有结石、狭窄及扩张的病变胆管,联合使用术中纤维或电子胆道镜对剩余肝叶(段)胆管及肝外胆管进行探查和(或)取石,防止结石残留.结果 81例患者中72例成功实施全腹腔镜下肝切除术,9例中转开腹.全组患者中行肝左外叶(肝Ⅱ、Ⅲ段)切除术20例,肝左叶(肝Ⅱ、Ⅲ、Ⅳ段)切除术30例,肝右后叶(肝Ⅵ、Ⅶ段)切除术11例,肝右前叶部分(肝Ⅴ、Ⅷ段)切除术6例,肝右叶(肝Ⅴ、Ⅵ、Ⅶ、Ⅷ段)切除术9例,肝Ⅲ段切除术2例,肝Ⅵ段切除术3例.手术常规切除胆囊,15例患者术中实施间歇性第一肝门人肝血流阻断.57例联合实施经胆总管切开或经左(右)肝管残端行术中胆道镜探查和(或)取石.本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 328±80) min,术中平均出血量(451±288) ml,无手术死亡;16例出现术后并发症,包括肺部感染2例、反应性胸腔积液4例、肝断面包裹性积液6例、术后腹腔感染及脓肿2例、标本取出切口感染2例,其中9例采用药物治疗、6例行胸腔或腹腔穿刺引流、l例行切口清创,均治愈.本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13±6)d.腹腔镜手术术中结石清除率为96% (69/72),3例残留结石患者术后均经T管窦道胆道镜成功取出结石.69例患者随访时间7~55个月,7例患者仍有不同程度的月H管炎症状,2例患者出现胆总管结石复发,其余患者术后无结石复发.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区域型肝胆管结石病安全、可行.术前和术中对结石及病变肝段进行准确定位,正确规划肝实质离断平面,进行解剖性肝切除可以获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背景与目的 肝胆管结石是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容易导致肝硬化、胆道感染、积脓,甚至引起胆管癌。肝切除是彻底治疗肝胆管结石的主要手段,近年来随着技术的进步,腹腔镜手术因在近期手术效果方面的优越性,逐步取代了开腹手术。但是,相比于肝胆管肿瘤而言,肝胆管结石造成的炎症水肿和粘连使手术更加困难,因此寻找简便可靠的手术方法是有必要的。近来随着对肝脏解剖的再认识,腹腔镜下鞘外解剖性肝切除在肝脏肿瘤中得到广泛应用,且有报道证实结合吲哚菁绿(ICG)荧光反染技术可使手术更加高效和精准,但是在肝胆管结石中的应用鲜有报道。在本文中,笔者总结和归纳近期实施腹腔镜下鞘外解剖性肝切除结合ICG荧光反染在肝胆管结石治疗中的应用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胆道外科2022年2月—2023年4月收治的7例肝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病史、临床体征和术前影像学资料,患者均有肝切除的指征,其中6例行左半肝切除,1例行右肝后叶切除术。术中应用荧光腹腔镜,在低中心静脉压和全肝入肝血流阻断下,充分利用肝脏表面的解剖标志(Arantius板、脐板、胆囊板、尾状突的Glisson蒂)和Laennec膜解剖出目的肝蒂,将其阻断后再向外周静脉注射ICG,使肝脏表面显示出缺血/切除标记线,术中再结合肝静脉的显露,使解剖性肝切除的实施得以完成。部分患者需要行胆道切开及术中胆道镜取石,提高结石清除率。结果 7例患者均顺利完成肝切除手术,术后解剖标本,检查确认切除肝脏的肝胆管结石情况。5例患者切除肝脏后行胆总管切开取石及术中胆道镜探查。术中出血量100~600 mL,平均(314.3±211.6)mL,无严重并发症(Clavien-Dindo分级Ⅲ~Ⅳ级)发生,除1例患者因术后胆汁漏、伤口感染住院24 d外,其余患者术后住院时间7~9 d,平均(8.5±0.8)d。术后通过腹部B超和T管造影或者MRCP检查,6例患者的结石清除干净,1例患者行1次术后胆道镜后将结石清除干净。病检回报均示肝胆管结石及胆管炎,未见癌变。结论 腹腔镜下鞘外解剖性肝切除结合ICG荧光反染技术在肝胆管结石患者中的应用是安全和可行的。其有效性和优越性还有待扩大样本量、丰富临床数据的对照研究来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精准肝切除联合电子胆道镜在肝胆管结石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5月66例肝胆管结石患者的资料,术前利用可视化三维重建进行精确评估,采用精准肝切除联合电子胆道镜技术祛除病灶.结果 全部患者手术均成功完成,三维重建对胆管、结石及周围重要血管的解剖学评估结果与术中所见大致相符,术前预切除肝脏体积与术中实际切除肝脏体积呈正相关(r =0.945,P<0.05).平均手术时间(221±65) min,平均出血量(267±78) ml.术后并发症8例(12%).随访时间为6~30个月,疗效优良,随访发现残留结石5例(8%),2例(3%)复发.结论 精准肝切除联合电子胆道镜的应用是治疗肝胆管结石有效、安全、微创的方法,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总结肝左右叶联合切除治疗复杂肝胆管结石的经验及其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1年8月至2007年8月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肝左右叶联合切除治疗复杂的原发性肝胆管结石47例病人的临床资料,统计结石的分布、手术方式、术后并发症及治疗效果。结果 47例病人中15例有胆道手术史。所有病例左右肝均有结石,其中7例合并尾叶结石,21例合并肝外胆管结石。术中发现合并肝内外胆管狭窄23例。所有病例均采用肝左右叶联合切除术,其中3例行右肝胆管树切除术,6例行右肝后叶胆管树切除术。附加手术:28例行胆道探查、T管引流术,19例附加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3例附加肝实质切开取石术。47例病人手术死亡2例。术后出现腹腔感染3例,右前叶结石残留1例,左内叶结石残留1例。随访16个月至17年,生活质量优良率为88.89%。结论 肝左右叶联合切除治疗肝胆管结石并发症少、残留结石少、远期疗效好,是治疗复杂肝胆管结石的有效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1.
腹腔镜肝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腹腔镜肝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可行性。方法8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均在腹腔镜下行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胆道镜取石、T管引流,其中7例同时行腹腔镜左肝外叶切除,1例行左半肝切除。结果8例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285.00±37.42)min;术中出血(306.25±29.73)mL,手术后无并发症,住院时间(7.88±1.36)d;残石率0。结论腹腔镜肝叶切除治疗肝胆管结石疗效好、安全,联合胆道镜取石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用肝切除术治疗肝胆管结石的价值。方法运用我所肝胆管结石数据库,回顾性分析近30年间采用外科治疗的肝胆管结石患者共1527例的临床资料,对结石的分布、手术方式、术后残留结石等进行讨论。结果肝部分切除数量及所占所有外科治疗的比率明显呈增多趋势,并向左半肝切除、右半肝切除、双侧肝部分切除及3段以上(含3段)肝部分切除等复杂术式发展。肝部分切除者比非肝部分切除者残石率更低,而其中3段以上(含3段)的肝切除残石率更低。术中胆道镜与超声的联合应用可以显著降低结石残留率。结论肝部分切除术是治疗肝胆管结石最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13.
腹腔镜规则性左半肝切除治疗左肝内胆管结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规则性左半肝切除治疗左肝内胆管结石的可行性。方法 2003年4月~2009年6月,选择20例左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10例、肝右叶一级胆管结石1例),全麻下行腹腔镜手术,五孔法,解剖第一肝门,肝门阻断,起声刀分离左半肝诸韧带,显露肝上下腔静脉前壁,规则性左半肝切除术,Hem-o-lok夹与Endo-GIA处理血管、胆管,结合纤维胆道镜探查取石。结果术中3例行肝门阻断,阻断时间10~20min。20例未发生无法控制的大出血,仅1例术中输血400ml。术后1~2d拔出胃管,5~15d拔出腹腔引流管。术后发生胆漏3例,量30~50ml/d,术后7~12d胆漏停止。无出血、感染、明显的肝功能损害等并发症发生。术后5~10d出院,带T管者术后45~60d经T管造影无结石残留后拔T管,1例造影示胆道残余结石,经胆道镜取石完成。20例经B超、CT随访半年~4年,平均3年,无结石复发。结论腹腔镜规则性左半肝切除治疗左肝内胆管结石安全、可行,具有微创的优点,可作为治疗左肝胆管结石的一种较好选择。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肝内胆管结石行腹腔镜左肝切除术后远期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月至2017年12月216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行腹腔镜左肝切除术的临床资料,根据远期生存质量情况分组,分析患者术后远期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结果:79例行左半肝切除术,137例行左外叶切除术;术后随访25~80个月,中位随访时间34.0个月;随访评价生存质量良好192例,不佳24例;其中结石残留22例、复发16例、胆管炎反复发作24例、死亡6例。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肝胆手术史、血肌酐、白蛋白、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胆道镜使用情况、术后胆道引流情况、手术时间及术后结石残留情况与腹腔镜左肝切除术后远期生存质量有关(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肝胆手术史、术后胆道引流情况及手术时间是肝内胆管结石患者微创左肝切除术后远期生存质量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有肝胆手术史、术后胆道引流及手术时间≥240 min的肝内胆管结石患者远期生活质量更差,预后不良风险更高。  相似文献   

15.
董科  俞小炯  熊伟  龚军  古春 《腹部外科》2012,25(6):350-352
目的 评估精准肝切除在治疗肝胆管结石病中临床疗效.方法 对2年内收治的120例肝内胆管结石病病人,采用前瞻性、非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方法进行研究;分为精准肝切除66例(精准组)和非规则性肝切除54例(对照组),对比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结石清除率和术后结石复发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精准组手术时间(264.6±55.3) min,长于对照组的(192.9±48.7)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术中出血量、输血例数、术后腹腔流量及术后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其术后肝功能损害轻、恢复快(P<0.05),结石清除率更高(92.4%比81.5%,P<0.05);同样,精准组病人术后随访结石总复发率(7.5%)明显低于对照组(17.5%).结论 精准肝切除治疗肝胆管结石病临床疗效优于非规则性肝切除术.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胆道镜联合腹腔镜左肝叶切除治疗肝胆管结石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肝胆管结石患者49例,全麻下行腹腔镜左肝外叶切除、左肝内叶切除、左半肝切除,联合胆道镜胆管探查取石.结果 29例患者在完全腹腔镜下行解剖性左肝外叶切除(ⅡⅢ段),2例行左肝内叶切除(Ⅳ段),18例行左半肝切除(ⅡⅢⅣ段).所有患者均联合胆道镜胆管探查和取石,11例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LC).平均手术时间为226 min,联合LC者平均手术时间为243 min.术中平均出血378 ml.术后未发生胆漏和出血等并发症.术后1~3 d肛门排气,胃肠功能恢复、进食,7~12d 痊愈出院.患者术后复查MRI、MRCP未发现结石残留.随访47例,平均16个月,患者恢复良好,未发现结石再发.结论 胆道镜联合腹腔镜左肝切除治疗肝胆管结石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治疗彻底、临床疗效好等优点,是一种安全、有效、微创、可行的新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7.
精准肝切除在肝胆管结石病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评价精准肝切除术在治疗肝胆管结石病中的作用,为肝切除治疗肝胆管结石病提供新的理念。方法回顾性比较分析132例精准肝切除与52例非规则性肝切除治疗肝胆管结石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结石清除率和住院费用方面的差异。结果尽管精准肝切除组患者手术时间〔(364.6±57.8)min〕长于非规则性肝切除组〔(292.9±44.7)min〕,P<0.001,但其术中出血量〔(558.3±90.6)ml〕明显少于非规则性肝切除组〔(726.7±88.7)ml〕,P<0.001,术后并发症明显更少(11.4%比23.1%,P=0.004 3),结石清除率更高(89.4%比73.1%,P=0.005 5)。同样,精准肝切除组患者住院时间〔(22.9±4.4)d〕短于非规则性肝切除组〔(28.8±3.5)d〕,P<0.001,住院费用〔(1.8±0.7)×104元〕也少于非规则性肝切除组〔(2.1±0.9)×104元〕,P=0.016 5。结论精准肝切除治疗肝胆管结石病优于非规则性肝切除术。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腹腔镜肝切除术在治疗经多次胆道手术的复发性肝胆管结石病人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通过收集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因复发性肝胆管结石于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行腹腔镜肝切除术病人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人既往均有≥2次的胆道手术史。结果 12例病人中,8例行胆管切开取石+肝叶(肝段)切除+T管引流术,2例行胆管切开取石+肝叶(肝段)切除+肝门胆管整形术,2例行残端胆管切开取石+肝叶(肝段)切除+Roux-Y空肠盲袢切开胆道镜取石术。12例病人手术时间为285(238~348)min,术中出血量484 (396~627) mL,其中4例病人术中行输血治疗,输血量356(200~800)mL;12例病人均行第一肝门阻断。12例病人中,十二指肠浆肌层损伤1例,横结肠浆肌层损伤1例,横结肠全层损伤1例,胃浆肌层损伤3例。12例病人肛门排气时间(1.6±0.8)d;术后住院时间(9.6±4.2)d;7例术后发生并发症,其中术区积液2例、腹腔积液3例、出血1例、胆汁漏2例、残石3例(其中1例同时合并术区积液及腹腔积液、1例合并残石及出血、1例合并腹腔积液与残石、1例合并有术区积液及胆汁漏)。所有并发症均经对症治疗后好转,围手术期无再次手术病人。随访过程中,其中9例完全无症状,3例偶有轻度胆管炎发作。1例残石病人在T管留置2个月后脱落,及时放置导尿管。3例残石病人经T管电子胆道镜经1~3次取尽结石。结论 在充分评估病人病情、拥有丰富的腹腔镜肝切除术经验及拥有肝胆管结石病中的各种疑难病情的诊治经验的基础上,腹腔镜肝切除术治疗合并多次胆道手术的复发性肝胆管结石病人技术可行,临床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9.
完全腹腔镜肝切除术中顺行胆道镜检查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介绍完全腹腔镜肝切除术中顺行胆道镜检查治疗肝胆管结石的技术要点,初步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02年6月至2005年12月,11例左肝内胆管结石患者在我科行腹腔镜肝切除术,术中经左肝管残端置入胆道镜探查胆总管及右肝管,根据结果行取石、胆道冲洗治疗,术后封闭左肝管残端。结果11例均成功行完全腹腔镜肝切除术,其中左外叶切除术6例(联合胆囊切除3例),左半肝切除术5例(联合胆囊切除1例)。术中应用胆道镜行单纯胆道冲洗5例,胆总管取石3例,右肝管取石2例,1例因探查发现右肝管开口狭窄而中转行胆管成形术。手术时间(201.4±57.5)min,出血量(136.4±68.6)ml,其中胆道镜探查时间(42.3±12.1)min。术后住院时间(4.6±1.6)d。术后随访(22.5±11.6)个月,优9例,良2例。结论腹腔镜下顺行胆道镜可以不放置T管,从而缩短恢复时间,减轻患者痛苦,是一项安全、可行的技术。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经皮肝穿刺一期硬质胆道镜碎石术治疗肝胆管结石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 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南方医科大学附属何贤纪念医院的21例肝胆管结石患者,均采用超声引导经皮肝穿刺一期硬质胆道镜碎石术。结果 21例患者手术均成功,无中转手术。18例(85.7%)患者最终取净结石,其中1次结石取净者14例(66.7%)。手术时间(95.7±21.0)min,术中出血量(15.1±7.6)ml,住院时间(11.6±4.3)d。术后发生并发症4例,其中1例出现胆瘘并局部胆汁性腹膜炎,经超声定位穿刺置管引流后痊愈;2例出现右侧少量胸腔积液,1例出现右下肺盘状不张,均经过保守治疗后痊愈。无术后胆道感染或胆道出血,无死亡病例。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8~44个月,4例(19.0%)出现结石复发。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刺一期硬质胆道镜碎石术治疗肝胆管结石安全有效、创伤小,提高了碎石取石效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