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复合舒芬太尼对腰椎手术患者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8月至2016年8月腰椎术后自控静脉镇痛患者9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三组,每组30例。右美托咪定0.6μg/kg+舒芬太尼2μg/kg+托烷司琼6 mg(D1组),右美托咪定1.5μg/kg+舒芬太尼2μg/kg+托烷司琼6 mg(D2组)和右美托咪定5μg/kg+舒芬太尼2μg/kg+托烷司琼6 mg(D3组)。比较三组镇痛效果。结果 T4时点,Ramsay镇静评分D1组与D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恶心呕吐、心动过缓,D1组与D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腰椎手术患者,术后镇痛泵中含右美托咪定1.5μg/kg,可减少术后恶心呕吐,且对生命体征未见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复合地佐辛静脉镇痛对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老年患者40例,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复合地佐辛镇痛组D组和舒芬太尼镇痛组C组两组,每组各20例。术后D组地佐辛0.4 g/kg和右美托咪定200.0 mg配制成100 ml持续静脉泵注;C组舒芬太尼3μg/kg配制成100 ml持续静脉泵注。观察并记录术后2、4、8、24和48 h时患者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Ramsay镇静评分,于术前1 d、术后1、3和5 d使用简易智能量表(MMSE)进行患者术前术后的神经心理学评估。结果 D组患者在术后各时点的VAS评分与C组无差异(P0.05),Ramsay评分在4、8和24 h均明显低于C组(P 0.05);D组患者术后1和3 d的MMSE评分低于术前1 d(P 0.05),且在术后1和3 d明显高于C组(P 0.05);D组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发生率在术后1和3 d明显小于C组(P 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复合地佐辛应用于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镇痛,不但镇痛镇静效果好,还能减少POCD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肺癌手术患者分别采取舒芬太尼联合右美托咪啶、单用舒芬太尼两种镇痛方案,比较两者的术后镇痛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九医院治疗的82例肺癌患者,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41例,术后采取单用舒芬太尼镇痛方案;观察组41例,术后采取舒芬太尼+右美托咪啶镇痛方案,比较两组视觉模拟疼痛(VAS)评分、舒适度(BCS)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不同阶段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BC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76%(4/41),对照组为14.63%(6/41),两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肺癌手术患者使用舒芬太尼+右美托咪啶进行术后镇痛可降低患者疼痛程度,提高患者舒适度,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联合舒芬太尼自控静脉镇痛(patient-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对老年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炎症应激反应和早期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七十三集团军医院择期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50)与观察组(n=50);两组术后均予以PCIA,对照组配方为舒芬太尼3.0μg/kg+托烷司琼10 mg,观察组配方为舒芬太尼3.0μg/kg+右美托咪定1.0μg/kg+托烷司琼10 mg,均经生理盐水稀释至100 mL,维持疼痛视觉模拟(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3。比较两组镇痛效果、术后3 d恢复质量量表(15-item Quality of Recovery Questionnaire,QoR-15)评分、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TNF-α)]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相比对照组,观察组术后4 h、12 h、24 h、48 h的VAS评分及术后补救镇痛率均降低,术后24 h舒芬太尼用量减少,且术后下床时间、首次排气时间均提前,术后3 d的QoR-15评分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血清IL-6、IL-1β、TNF-α水平均增高,但观察组相比对照组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恶心呕吐、总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0.00%、18.00%,均低于对照组的28.00%、44.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联合舒芬太尼PCIA可提高老年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减轻炎症应激反应,减少不良反应,有利于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复合舒芬太尼在脊柱内固定手术患者术后镇痛中的效果。方法对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我院行脊柱内固定术的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术后镇痛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镇痛泵(PCIA)采取右美托咪定+舒芬太尼,对照组PCIA单用舒芬太尼,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的镇痛、镇静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术后各时间点观察组患者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及Ramsay镇静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脊柱内固定手术患者术后镇痛采用右美托咪定复合舒芬太尼,镇静、镇痛效果良好,且可降低患者术后疼痛评分及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并不增加术后不良反应[1]。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复合地佐辛对颈淋巴结结核手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某院于2016年4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老年颈淋巴结结核患者126例,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3例.对照组采用丙泊酚复合地佐辛实施自控静脉镇痛,观察组患者采用右美托咪定复合地佐辛实施自控静脉镇痛.采用11点数字评分(NRS)对两组患者术后疼痛进行评估;采用意识错乱评估法(CAM)对患者的术后谵妄(POD)的发生情况进行评估;采用简易智能状态量表(MMSE)对两组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发生情况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活动NRS以及静息NRS评分术后1~24 h同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 d观察组患者MMSE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5 d以及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MMSE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POCD发生率7.9%(5/63),低于对照组POCD发生率17.5%(11/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25,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POD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981,P>0.05);两组患者术后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同术前相比显著升高,观察组患者IL-6、TNF-α水平在术后6 h、1 d显著低于对照组,术前以及术后3 d、5 d两组患者的IL-6、TNF-α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老年颈淋巴结结核患者,采用右美托咪定复合地佐辛术后镇痛方案能够改善镇痛效果,降低术后应激反应,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后采用静脉自控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的患者,在镇痛满意基础上,不同镇静程度对其舒适度和满意度的影响,并对结果进行分析整理,优选出适用于TKA术后的一种或多种PCIA配方。方法选取2018年8月至2019年8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择期腰麻下行TKA术196例患者,依据患者术后6h的Ramsay镇静评分(6分法),将镇静满意评分为1分、2分、3分、4分的患者分别记为1组、2组、3组和4组,采用Likert-5级满意度评分法及舒适度评分法在术后6h及24h对患者进行评分,并统计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由此评定PCIA效果最优组别,并统计其PCIA药物配方。结果术后6h舒适度,1组患者明显低于其他组,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24h舒适度,2组最高,3组、4组次之,1组最低,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6h和24h的满意度均为2组最高,且呈2、3、4、1组依次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1组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统计分析2组有舒芬太尼+酮洛酸氨丁三醇+右美托咪定、舒芬太尼+氨丁三醇+右美托咪定、地佐辛+右美托咪定、布托啡诺+右美托咪定四种配方,分别记为A组、B组、C组、D组。A组和B组的6h舒适度及满意度评分为4分较多,差异有显著性(P<0.05);A组的24h舒适度评分为4者较多,差异有显著性(P<0.05);A组、B组和D组的满意度评分为4分较多,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于TKA术后的PCIA患者,在镇痛满意基础上,Ramsay评分2分的患者PCIA效果最优,对这组患者的PCIA配方进行统计与分析,优选出的PCIA配方为:舒芬太尼+氟比洛芬酯+右美托咪定和舒芬太尼+氨丁三醇+右美托咪定。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术术后镇痛中的应用效果及对皮瓣存活率的影响。方法将于我院接受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术的86例患者根据术后自控静脉镇痛(PCIA)方案分为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44例)。对照组给予舒芬太尼+托烷司琼方案,观察组给予舒芬太尼+右美托咪定+托烷司琼方案。比较两组患者的镇痛效果。结果术后6、12、24 h,观察组的平均动脉压及心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2、24、48 h,观察组的NE、Co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6、12、24、48 h,观察组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Ramsay镇静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1个月,观察组的皮瓣存活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用于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术术后镇痛中,可维持术后血流动力学稳定,减少应激反应,增强镇痛镇静效果,提高皮瓣存活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联合舒芬太尼用于妇科手术患者术后自控静脉镇痛(PCIA)评价其镇痛效果及安全性,为临床选择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择期全身麻醉下行妇科子宫次全切手术患者60例,ASAⅠ或Ⅱ级,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舒芬太尼组(C组30例),右美托咪定组(D组)。 C组:舒芬太尼2滋g·kg-1,加生理盐水配制至200 mL术后镇痛泵自控镇痛;D组:右美托咪定200滋g+舒芬太尼2滋g·kg-1,加生理盐水配制至200 mL镇痛泵自控镇痛。分别于术后4、8、16、24 h对患者进行VAS疼痛评分、Ramsay镇静评分并记录术后24 h内不良反应的对比。结果 D组术后各时间点的VAS评分、术后PCIA自控按压次数、舒芬太尼用量均低于C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Ramsay镇静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与C组PCIA期间恶心、呕吐、头晕、皮肤瘙痒等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发生低血压、心动过缓以及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结论右美托咪定联合舒芬太尼行术后PCIA可减少舒芬太尼使用剂量,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单纯应用舒芬太尼,可在妇科手术患者术后PCIA中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右美托咪啶混合舒芬太尼用于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后自控静脉阵痛(PCIA)的效果。方法选择全凭静脉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进行LC手术患者90例,年龄35~55岁,ASA 1~2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3组(n=30):1组于患者苏醒拔管后给予安慰剂(生理盐水)治疗;2组于患者苏醒拔管后采用舒芬太尼进行PCIA[背景输注量0.015μg/(mL.h),PCA量0.023μg/kg,锁定时间15 min];3组于患者苏醒拔管后采用舒芬太尼混合右美托咪啶进行PCIA[右美托咪啶背景输注量0.045μg/(kg.h),PCA量0.07μg/kg,锁定时间15 min舒芬太尼用量用法不变]于术后4、8、16、24 h记录PRINCE-HENRY疼痛评分和RAMSAY镇静评分,于24 h进行患者满意度评价,记录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于1组比较2,3组镇痛后效果非常明显;于2组比较3组术后4、8、24 h的PRINCE-HENRY评分和舒芬太尼用量降低,患者满意度升高(P<0.05)其余指标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右美托咪啶混合舒芬太尼用于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后自控静脉阵痛的效果优于单独应用舒芬太尼。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比较胸腔镜手术与开胸手术治疗创伤性血气胸的效果,以期为临床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8月本院诊治的100例创伤性血气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将其分为胸腔镜组和开胸组,各50例.胸腔镜组行胸腔镜手术治疗,开胸组行开胸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指标及术后康复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全麻下老年胃癌根治术中右美托咪定(Dex)的应用对患者血清S1OOB蛋白(S100B)、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及炎性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在同一组医护人员管理下拟实施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就诊顺序随机分为Dex组、对照组各48例。两组均采用气管插管下静脉全麻,Dex组同时果入0.5 mL/kg Dex,15 min杲完,泵入等量的生理盐水。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前、术后山、术后d3的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术前及术后24 h血清S100B、NSE、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C反应蛋白(CRP)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术前血清S100B、NSE、TNF-α、IL-1β、CR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至术后3 d两组患者MMSE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山对照组的MMSE评分明显降低。术后24 h,Dex组患者的血清S100B、NSE、TNF-α、IL-1β、CRP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Dex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8.33% vs 25.00%,χ2=4.800,P<0.05)。【结论】Dex在全麻下老年胃癌根治术患者中应用有利于减轻手术引起的认知功能损害和炎症应激反应,同时可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王郑 《检验医学与临床》2020,17(4):498-501,506
目的探讨胸腹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对老年患者应激反应及肺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1月至2018年5月行食管癌根治术的患者78例,根据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35例采用传统开胸手术,观察组43例采用胸腹腔镜微创手术。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两组于术前及术后1、3、5d检测炎症因子指标如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应激反应指标如C反应蛋白(CRP)、皮质醇、去甲肾上腺素水平,于术前及术后1个月检测肺功能相关指标,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2、24、36、48h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3、5dTNF-α、IL-6、CRP、皮质醇、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个月第1秒末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呼吸肺活量(FVC)、FEV1/FVC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生活质量(Kamofsky)评分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效果良好,能有效减少手术创伤和炎症因子的释放,减轻术后机体应激程度,对患者肺功能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4.
李洋  乔辉  杨光 《医学临床研究》2020,37(3):393-396
【目的】探讨自主呼吸胸腔麻醉与双腔气管导管(DLT)麻醉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肺部术后持续咳嗽(CAP)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7年5月在本院手术治疗的NSCLC患者482例。根据麻醉方式将患者分为双腔气管导管麻醉组(T组,n=255)和自主呼吸胸腔麻醉组(S组,n=227),其中S组进一步分为静脉复合肋间神经阻滞麻醉组(SB组,n=93)和复合硬膜外麻醉组(SE组,n=134)。记录患者在胸腔镜手术后第一天(T1)、第二天(T2)、第三天(T3)、第一个月(T4)、第三个月(T5)的咳嗷概率及Leicester咳啦问卷(LCQ)调查结果、视觉疼痛评分(VAS)和咳嗽症状评分。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NSCLC患者肺部术后CAP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三组患者术后CAP发生率均随时间延长而减少(P<0.05);SE组与SB组咳嗽发生率均明显低于T组(P<0.05),但SE组与SB组咳嗽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T组患者咳嗽症状评分及VAS评分高于SE组、SB组(P<0.05),T组患者LCQ评分明显低于SE组、SB组,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S E组及SB组患者咳嗽症状评分、VAS评分及LCQ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吸烟史、气管树周围淋巴结、麻醉时间、麻醉方式是术后CAP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肺部手术麻醉方式与术后CAP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自主呼吸麻醉能显著降低术后CAP的发生率,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年龄、吸烟史、气管树周围淋巴结、麻醉时间、麻醉方式是术后CAP发生的危险因素,临床应根据危险因素采取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经剑突下入路单孔胸腔镜手术治疗肺大疱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2例自发性气胸合并肺大疱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入路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n=24,经剑突下入路胸腔镜肺大泡切除术)和对照组(n=28,经胸入路单孔胸腔镜肺大泡切除术)。比较两组术后1、2、3 d的VAS评分、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手术相关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出院,无围手术期死亡患者。观察组术后1、2、3 d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住院总费用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单侧肺大疱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胸腔引流管拔除时间、引流量及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双侧肺大疱患者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剑突下入路胸腔镜手术治疗肺大疱可较经胸入路单孔胸腔镜促进患者术后恢复,可作为肺大疱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快速康复外科(FTS)理念在肺癌胸腔镜围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1月于安康市中心医院行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治疗的88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两组患者均择期行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FTS理念。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康复情况住院费用、疼痛评分、生活质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3、5 d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5 d的EORTC QLQ-C30各功能量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1.36%,低于对照组的29.55%(P<0.05)。结论将FTS理念应用于肺癌胸腔镜围术期可缩短术后康复时间及住院时间,缓解术后疼痛,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估3D打印技术在肘关节恐怖三联征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肘关节恐怖三联征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经X线、CT平扫+三维重建检查完成术前设计,观察组在应用X线、CT平扫+三维重建基础上,利用有限元软件mimics及3D打印技术将骨折复位和内固定植入具象化,完成术前设计,两组均经缝合铆钉的方式修补内侧与外侧韧带复合体。对比两组手术疗效、手术前后肘关节功能(Broberg-Morrev肘关节功能评分)、疼痛度[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骨折愈合时间短/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3、6、9月Broberg-Morrev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3、6月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9月内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D打印技术应用于肘关节恐怖三联征治疗中,可明显提高手术疗效,促进患者术后肘关节功能恢复,减轻疼痛,不会明显增加并发症风险,值得在临床推广实践。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全身麻醉在椎管减压、植骨融合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义乌市中心医院行椎管减压、植骨融合术的腰椎管狭窄老年患者157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80例,对照组77例,对照组用丙泊酚、咪唑安定、枸橼酸舒芬太尼、顺苯磺酸阿曲库铵诱导气管插管,术中用丙泊酚和盐酸瑞芬太尼维持麻醉;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添用右美托咪定诱导气管插管及术中维持麻醉,其余均同对照组。比较两组术后苏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拔管时间,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疼痛分级法(NRS)评分;检测两组治疗前后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C反应蛋白(CRP)及红细胞沉降率(ESR)水平,记录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结果经治疗后,研究组VAS、NR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中IL-6、IL-10、CRP和ESR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苏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拔管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低,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全身麻醉能提高行椎管减压、植骨融合术的腰椎管狭窄患者的镇痛效果,降低炎性反应,且具有较高的用药安全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在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brachial plexus block,BPB)中的应用效果及其对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选取芜湖市第五人民医院2017年8月至2020年8月106例行超声引导下BPB麻醉的尺桡骨骨折内固定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3例,对照组给予罗哌卡因,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盐酸右美托咪定,比较两组不同时间点阻滞前5min(T0)、阻滞后10 min(T1)、15 min(T2)、30 min(T3)、60 min(T4)、90 min(T5)、手术结束即刻(T6)、术后4 h(T7)、术后8 h(T8)、术后24 h(T9)、术后48 h(T10)各项指标变化,感觉与运动神经阻滞起效及维持时间;T0,T1、T2、T3、T4、T5时间点心率(hear t rate,HR)与平均动脉压(mean ar ter ial pressure,MAP)水平;T0,T6,T7、T8、T9、T10时间点血清丙二醛(maleic dialdehyde,MDA)与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水平;T0,T6,T7、T8、T9、T10时间点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与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T7、T8、T9、T10时间点VAS疼痛与Ramsay镇静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感觉和运动阻滞起效时间短于对照组,阻滞维持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T1、T2、T3、T4、T5时间点HR和MA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T7、T8、T9、T10时间点血清SOD水平高于对照组,MDA水平低于对照组,IL-8和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患者T7、T8、T9时间点VAS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Ramsay镇静评分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T10时间点VAS疼痛评分与Ramsay镇静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恶心、呕吐、嗜睡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心动过缓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可有效缩短超声引导下BPB麻醉尺桡骨骨折内固定手术患者感觉阻滞起效时间,延长维持时间,保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但患者术中心动过缓发生率较高。  相似文献   

20.
丁连仁 《医学临床研究》2020,37(4):573-575,579
[目的]评价羟考酮超前镇痛对腹部闭合性损伤急诊手术患者神经系统敏感性及炎症反应水平的影响.[方法]本院收治的腹部闭合性损伤在急诊全麻下行开腹手术患者13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69)和对照组(n=67),观察组于麻醉诱导前10 min静脉注射羟考酮注射液0.1 mg/kg,对照组患者注射等量0.9%氯化钠溶液10 mL.比较两组患者术毕清醒时刻(T1)、术后2 h(T2)、术后6 h(T3)、术后12 h(T4)、术后24 h(T5)等5个时间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5-羟色胺(5-HT)及P物质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术后12 h内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两组TNF-α、IL-1β、IL-6从T1时刻开始升高,TNF-α、IL-1β在T5时刻达到最大值,IL-6值在T3时刻达到最大值,随后逐渐降低,T2~T5时刻两组TNF-α、IL-1β、IL-6与同组T0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显著差异(均P<0.05),但与对照组比较,各时间点观察组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术毕至术后24 h,两组血清P物质及5-HT水平逐渐升高,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T1~T5时刻血清P物质及5-HT水平均明显降低(均P<0.05).[结论]羟考酮超前镇痛能抑制腹部闭合性损伤急诊手术患者术后机体炎性因子的释放,降低中枢及周围神经系统敏感性,从而有效减轻术后疼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