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姜晓微 《包装工程》2022,43(24):215-220, 236
目的 基于民间传说文化自身的重要价值及民间传说文化对塑造城市品牌视觉形象的重要作用,探讨民间传说文化要素提取方法,研究民间传说文化要素在城市品牌视觉形象设计中的应用。方法 采用简化提炼、夸张强调、分解重构、变换形式等提取方法,提炼民间传说文化中的图形、文字、色彩等视觉要素,结合平泉契丹始祖传说要素应用于城市品牌视觉形象中的设计实践,论述将所提炼的民间传说视觉要素运用于城市品牌形象中的路径及所产生的价值,试图在民间传说文化传承与城市品牌视觉形象设计空间拓展之间探寻一条融合发展、互促互进的可行之路。结论 作为根植于地方、凝结地方原始文化基因的民间传说,能够为城市品牌视觉形象塑造提供差异性、独特性文化要素,避免城市品牌塑造的同质化,提升城市形象识别度,展现独特历史文化,提高城市品质与内涵,促进城市发展,同时,通过将民间传说文化要素应用于城市品牌视觉形象塑造,有助民间传说文化融入现代生活,这对实现城市历史文脉延续与民间传说文化传承发展具有双重意义。  相似文献   

2.
张爱鹏 《包装工程》2020,41(10):294-299
目的探析和发掘天津地域文化特色资源,通过分析、比较,将其运用在品牌视觉形象塑造的实践中。方法通过分析天津城市品牌视觉形象的现状,选择典型的天津建筑、民俗等地域文化进行分析,运用归纳提取、元素重组、图文结合等创意设计方法,有效地构建出"水韵天津"城市品牌标志符号、城市建筑文化和方言文化的视觉符号及其延展应用形象,形成协调共生、个性鲜明的视觉效果,为当代城市文化品牌形象的传播与建设提供指导和借鉴作用。结论本文通过对天津地域文化元素合理有效的运用,建立符合大众审美的品牌符号,为城市品牌注入新的视觉体验,旨在不断继承和传播天津城市文化,进而提升天津城市品牌的影响力和创意经济的发展,增强城市文化软实力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3.
宋冬慧  杨曦 《包装工程》2022,43(16):442-447
目的 探索地域性民族节庆品牌化、生态化、市场化、可视化的建设;了解地域性节庆文化的概念,分析地域文化的民族节庆品牌发展状况,推进地域性节庆产业在实践中的应用。方法 在生态文明理念指导下,通过地域性元素的设计方法,以广西侗族“月也”节为例,通过田野调查法、文献分析法对节庆品牌进行基因分析并分类;再通过设计元素提取等过程进行元素提取及文化内涵总结,在保留地域文化的基本原则基础上,通过深入研究和挖掘侗族语言文化、节庆习俗文化、乡土文化、生态文化等典型的地域文化元素,依托现代品牌形象设计的通道,进行侗族“月也”节庆品牌设计实践,展示出广西本土地域民族文化节庆品牌形象设计的特有形象。结果 旨在解决节庆文化中出现的品牌形象缺乏、文化传承力不够、设计趋同化等问题,而作为集文化与旅游产业于一体的“月也”节庆旅游则为侗族传统民俗文化的现代化传播提供了新的发展模式。结论 具有特色的地域性文化元素与节庆品牌形象相结合,促使地域性节庆品牌性更鲜明,积极推进地域品牌形象传播同时,让这些承载独特地域民族文化的节庆成为一张名片,有利于文化旅游领域的进一步发展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相似文献   

4.
从常州的城市视觉形象发展概况切入,分析当前常州城市视觉形象发展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以常州城市视觉形象的设计研究为主体对象,通过对城市视觉形象"形""色""意"元素的提取分析,探讨地域文化内容对城市视觉形象设计的影响,总结出塑造具有高辨识度和艺术性的常州城市视觉形象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文化基因视域下文旅特色小镇品牌塑造实践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刘甜  林家阳 《包装工程》2020,41(2):89-96
目的 针对当下特色小镇品牌塑造泛化、内涵空洞以及产业关联性差等痛点,提出围绕地域文化探索当下特色小镇品牌塑造理论及设计的实践途径。方法 以浙江省温岭市石塘镇金沙湾特色小镇品牌塑造为例,在文化基因视域下通过地域文化基因梳理归类,构建基因谱系图,提出基因提取及转承路径,提炼小镇品牌文化基因核心点,构建小镇品牌理念及文化内生系统。结果 通过核心文化基因构建金沙湾地域文化产业发展框架,完成特色小镇品牌塑造,最终实现该地域文化的可持续发展。结论 特色小镇品牌塑造的核心是地域文化的提炼,文化核心基因的提取。只有在文化基因视域下探索地域文化核心基因的提取及转承方式,完成文化资源到文化价值符号的转变,才能赋予小镇品牌核心竞争力并实现地域文化的永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李海霞 《包装工程》2019,40(2):221-224
目的探究地域文化在城市公共设施设计中的作用及应用。方法由城市的发展轨迹切入,提出城市与地域文化之间的紧密联系,接着从客观角度深入剖析当前城市公共设施设计中地域文化元素的缺失,得出将城市公共设施设计中融入地域文化元素的迫切性,并分别选取了城市公园、城市广场、城市商业步行街和城市公交车站等公共空间的设施设计理念及实例,对地域文化在城市公共设施设计中的应用进行全新解读,总结未来进行文化重构的有效策略。结论公共设施与城市建筑共同构筑了城市的外在形象,在公共设施中融入地域文化元素,能够更好地反映城市气质、风格及市民的精神风貌,强化城市的文化内涵,不仅可以塑造城市独特的精神风貌,还可以为城市的长远发展提供有效的支撑。  相似文献   

7.
目的 从石油文化特色出发,提炼视觉符号用于文具产品设计中,赋予其人文情怀,传承石油文化,发扬石油精神,唤起消费者的兴趣。方法 以“石油元素”的视觉符号提取为切入点,从造型、色彩、材质3个视角,物质、造型、精神3个层面,深入剖析其形象符号,提炼其中典型的视觉要素,将其创造性地应用于文具用品设计中,并形成系列。设计中注重造型元素和风格的统一,同时也考虑到人体工学与需求、功能、材料、颜色、美感等的协调。结论 对设计要素的创新应用,是构建特色城市外在形象和内在文化的重要媒介,“石油元素”的提炼和再设计,是需要在深入研究石油文化内涵的基础上,融入恰当的设计思维和表现形式,为具有石油特色的城市的纪念品设计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8.
目的由于新媒体的盛行,全球城市的地域文化出现了相似化的趋势,为了挖掘有地域特色的文化价值和意义,以徐州为例进行相关探究与尝试。方法在徐州地域文化和城市视觉创意元素研究的过程中,运用了调查法、对比法、文献研究法等方法。结论通过对当地有代表性的地域元素运用创意摄影、图形解构、软件支持和系列化的方法进行一系列尝试,着力于把城市视觉创意元素有效地应用于地域文化的宣传和开发,从而增强视觉效果,诠释设计宗旨和理念,让人们从更生动直观的角度去认知和传承地域文化以及相关设计。  相似文献   

9.
宁波城市形象定位的视觉符号构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邢加满  徐利 《包装工程》2016,37(4):33-36
目的对宁波城市视觉文化进行分析。方法以宁波城市为载体,结合设计学、社会学、传播学对宁波城市形象定位、视觉化符号的构建进行基础研究。结论紧紧扣住宁波"书藏古今,港通天下"的文化内涵,阐述了宁波城市形象定位视觉化的图像、文字、色彩等视觉符号元素的构建。经过现代化的设计和高度提炼视觉化符号元素,为今后表现与塑造个性鲜明、独特魅力的城市品牌作参考。  相似文献   

10.
王村杏  佟钰 《包装工程》2021,42(16):376-380
目的 建立富有地域文化辨识度的"辽宁礼物"品牌视觉形象.方法 以构建有生命力的品牌符号为导向,以视觉形象IP化为策略,从消费者的情感和情绪出发,降低品牌的物性,拓展感性路径,设计有情感温度,带给消费者情感体验的品牌视觉识别符号;以典型的地域特色文艺——辽宁二人转为创意资源,提炼表情语言、装饰符号等典型设计元素,并应用到品牌视觉形象的设计中,不仅可以增强地域文化辨识度,也成为设计的创新点.结果 以"诞生"为吉祥寓意,研发出以朴实、夸张、幽默、呆萌为性格特征的二人转风格的"小辽蛋",关注IP形象的延展设计,通过"小辽蛋"系列化的形象设计拓展宣传辽宁地域文化,推广辽宁优质土特产及相关历史文化,树立辽宁人质朴、乐观、豁达的魅力人格.结论 品牌形象IP化与地域特色文化的碰撞可为地域性品牌视觉识别系统的生命力构建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李逸轩  王伯勋 《包装工程》2020,40(24):330-336
目的 旅游食品的包装设计往往能反映和提升城市的文化和内涵。澳门作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重镇,城市形象尤为突出。以澳门旅游食品为研究主体,探究城市形象在旅游食品包装设计中的途径与策略,有利于增强旅游食品包装的独特性、地域性、文化性,提升旅游食品的附加值,传播城市形象。方法 以澳门旅游食品包装设计为出发点,结合城市形象传播理论分析其旅游食品及旅游食品业的发展,从文化遗产、民间手工艺、博彩、节庆赛事等经典城市形象入手,引申出对旅游食品包装色彩、视觉符号、语言文字、设计风格的四个维度探讨,明确旅游食品包装设计在城市形象传播中的定位和发展。结论 城市形象传播视域下的澳门旅游食品包装设计对于推广城市形象,提升旅游食品的独特性和文化性,促进旅游食品业的适度多元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任莉  郭笑 《包装工程》2024,45(2):226-233, 285
目的 “耳朵眼”品牌是天津民俗文化品牌的代表之一,也号称“天津三绝”的美食之一,其酥脆娇嫩的外皮、香甜细腻的口感赢得了广大群众的喜爱。在互联网、新媒体高度发展的今天,对新媒体技术下的“耳朵眼”品牌进行创新设计与推广研究,有利于促进“耳朵眼”品牌的传承与发展,展现民俗文化的品牌价值。方法 通过对“耳朵眼”品牌的开发进行调研,分析“耳朵眼”品牌所拥有的民俗文化优势,发现“耳朵眼”品牌在借助新媒体技术过程中所存在的不足,由此制定在新媒体技术背景下“耳朵眼”品牌的创新设计和推广方案。结果 针对“耳朵眼”品牌形象的不足进行设计升级,建立全新的品牌形象,通过标志设计、辅助图形、数字绘画、场景海报、物料包装等方式,展示出“耳朵眼”品牌背后丰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借助新媒体技术在多媒体平台广泛传播的优势,尝试通过品牌跨界营销、社交媒体运用、打造线上平台、开设特色快闪门店等方式刺激线上与线下的双线营销,扩大品牌推广效力,为民俗文化品牌现代化发展提供新的发展模式。结论 验证“耳朵眼”品牌在新媒体技术下的创新设计和推广的可行性,有利于传统民俗文化品牌的传播,让百年技艺和工匠精神传承下去。  相似文献   

13.
民俗节庆活动中的视觉识别系统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凌 《包装工程》2018,39(22):66-71
目的 研究民俗节庆活动中的视觉识别系统设计。方法 以企业形象识别系统管理理论为基础,结合设计学、民俗学、传播学,对民俗节庆活动的经济和文化价值进行分析。提出民俗节庆活动视觉识别要素设计的思路,并结合案例分析民俗节庆活动视觉符号系统、文化推广系统、空间形象系统、动态展示系统等的设计方法和规范。结论 民俗节庆活动视觉识别系统设计可以彰显民族特色,塑造民俗文化品牌,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4.
丁苏川 《包装工程》2021,42(12):331-340
目的 提高南京本土品牌与城市文化内涵的关联性,深入挖掘城市的传统文化元素,促进地域文化的推广、传承,加快本土品牌设计观念的转型.方法 深入了解品牌设计系统图,对于文本元素阶段与城市文化结合部分作出重点指导;引导本土品牌利用意象关联法去择取城市传统文化中的文本元素,让文本意象所形成的品牌符号较快地被大众认同;利用CIS企业识别系统与形象策略结构图,让文本元素的择取与产品内容更为匹配,最终完成本土品牌视觉系统的构建.结论 南京本土品牌通过对产品内容的深入挖掘,加上对城市文化的有机融合,同时借鉴不同类型品牌的文化整合优势,可以逐渐研发出属于自己品牌符号的设计系统,并使其独特性更为迅速地被大众所接受.  相似文献   

15.
现代包装设计的文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惠敏 《包装工程》2018,39(20):315-318
目的 探究文化特征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主要形式及表现。方法 从包装类型的不断丰富和多元这一背景引入,提出文化属性在包装中的地位和重要作用,同时结合社会文化、流行文化和审美文化等文化属性,总结当前包装设计中存在的文化属性缺失的现象,突出改革创新的必要性,接着借助现代包装设计的文化内涵表现,从民俗、水墨、书法等方面辅之于具体的应用方向及案例,深入剖析现代包装设计中的文化特征,并就其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概括。结论 在包装设计中强化文化表达,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设计师设计创新的有效路径,如此不仅能够有效提升包装作品的视觉感染力和文化厚重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商品价值和品牌形象,更对商品销售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品牌视觉形象的系统化设计对于延续传统文化和弘扬名人精神具有重要作用。田汉,作为中国著名的文艺活动家、中国现代戏剧三大奠基人之一,他的故事和精神被广大的中国人所熟知。但从品牌传播理论与形象设计原理出发,把田汉作为名人文化品牌来说,其形象较为薄弱和模糊,且缺乏有效视觉标准,最终导致传播力度不够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综合运用系统分析法探讨了田汉名人文化品牌的文化定位和视觉定位。通过挖掘田汉文化,凝练田汉精神,提取田汉文化中的典型要素,最终制定并提出了一个可行的田汉文化品牌视觉系统策略。不仅为更好地传播与推广田汉文化及精神提供了应用性的帮助,其设计手法和思路也可以为其他名人品牌的视觉设计和传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史培行 《包装工程》2020,41(20):200-204
目的 在振兴乡村的战略政策背景下,开发乡村旅游的同时,古镇品牌的视觉形象设计研究对于地域文化的传承也是至关重要的。挖掘霍童古镇的元素,分析霍童古镇具有代表性的文化符号,探讨品牌视觉形象的具体应用。方法 挖掘霍童古镇特有的文化符号支提山华严禅寺、明清古街、文昌阁和霍童线狮等自然人文景观,采用品牌形象设计的方式,在VI手册、吉祥物、办公用品、衍生产品和周边中与霍童的特色文化相结合。从霍童文化出发,运用品牌形象VI设计来展现霍童古镇的特色文化。结论 通过对古镇文化符号的挖掘,进行视觉品牌形象的二次创新设计,展现霍童古镇丰厚的文化底蕴与得天独厚的自然人文景观。通过直观地呈现霍童印象,让大众熟知霍童古镇的魅力所在,从而宣传霍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与自然人文景观。  相似文献   

18.
朱玥  董佳  易能 《包装工程》2024,(8):254-262
目的 研究江苏地域文化下区域公用品牌设计建设路径。方法 以江苏地域文化内涵为价值基础,针对江苏地域文化特点、地域文化在品牌设计中的作用、江苏区域公用品牌发展现状等层面进行分析,融合优质品牌设计案例解析,提取可视觉化江苏地域文化元素,对农业区域公用品牌设计路径展开研讨。结果 融合江苏地域文化特质,构建“体系标准+地域差异+优势突显+营销聚合”理论型设计路径,打造前瞻型、通用型的农业区域公用品牌设计指南。结论 地域文化背景带动下的区域公用品牌形象进一步实现了产品与消费者之间的可持续互动,带领消费者感受农产品从田间到手中的整个过程,促使更多具有地域代表性的区域公用品牌的涌现,以点带面地辐射并带动区域文化产业的提档升级,助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